书城经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10724200000050

第50章 企业低成本的竞争力价值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低成本优势是企业三大竞争优势之一。显然,低成本与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非常直接的关系。但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非是成本越低越好,在高新技术企业可能成本很高,但竞争力依然很强,主要是高成本换来了独一无二的产品,建立起先发优势,使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高。

(一)企业低成本的涵义

绝对的低成本在现实中并没有什么竞争力意义,企业如果成本项目很少,并且在各个成本项目中都投入很少,虽然可以说企业的成本很低,但这种绝对的低成本是没有干什么事情,通过缩减业务活动来降低成本,实际上还不如企业“关张”。

我们所说的企业低成本是相对的低成本,是指在与竞争者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业务,生产或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耗费了较低的成本。企业的低成本是总体的低成本,计算企业的总成本不是将企业的所有成本项目进行简单地相加,因为竞争者的成本项目与本企业的成本项目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成本项目相同,不同项目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会因为企业的各种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低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了相同产品或提供了相同的服务,而支出的总成本相对于竞争者来说较低。

(二)企业成本项目的相互作用及总成本的计算

1.成本项目的相互作用

企业与企业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成本项目的多少不同,即使成本项目在数量上和内容上完全相同,但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也会不同,而在不同企业总成本中占有不同比重的成本项目之间又由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对立而产生错综复杂的作用。

对一个企业而言,某种业务增加投入,就可能意味着对其它某些业务投入的减少,假如通过扩充土地面积,增盖厂房,添置机器设备等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就意味着企业增加了固定资产成本,如果同时增加人力投入,企业的规模就扩大了,单位生产成本就可能因为规模经营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而降低了,如果各种投入不配套,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增加了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投入就是一种浪费,企业徒增成本而没有形成效益。

显然,企业的所有成本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互产生作用,因而,任何一项成本支出都不是孤立的。

2.总成本的计算

企业价值链中的各单项成本之和并不能简单地等于企业的总成本,降低某些单项成本可以导致总成本相对增加,增加某些单项成本也可以导致总成本的相对降低。也就是说,较低的单项成本之和并不一定等于总成本较低,较高的单项成本之和并不一定等于总成本较高。

如果一家企业为了奉行低成本战略,也叫成本领先战略,就大幅度地削减某些项目成本,可能事与愿违。比如,企业扣发了工人的工资或奖金,工人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投入减少了,产出就更少了,单位成本上升了。如果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取消了员工的培训费用,造成许多员工不能正常从事其工作,效率自然低下。没有技改项成本,也就没有技术创新等降低成本的根本手段和方法,结果是没能实现低成本的愿望。相反,如果企业人浮于事,适当地裁减员工,不但可以直接节约劳动力成本,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在岗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价值,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总体低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和手段很多,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总成本较低就说明企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为低成本不论对竞争者、消费者、企业本身都明显表现出利益、利润、价格的多少与高低,直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低成本才能使企业制定低于竞争者的市场价格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在某项产品或服务上投入了一定的成本,那就必须在销售产品或服务后把成本收回来,这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要在生产经营取得进一步发展,总销售价格还要大于总投入成本。

如果众多的竞争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完全相同,那么就遵循随行就市的原则,制定完全一样的市场销售价格,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才能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如果制定的价格高于平均价格,消费者就不会买账,就会制约销售量,反而使利润总水平降低;如果低于平均价格,企业就可能减少应该获得的商业利润,不但降低了企业的总利润,而且可能使企业难以为继,支撑不住而退出竞争。

企业的成本与销售价格之差是利润的惟一来源。如果企业在向市场提供与竞争者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既能确保企业正常的平均利润,又对市场消费者具有明显的吸引力,通常应该制定低于竞争者的价格,使成本也低于竞争者的成本。

生产成本构成了价格的根本影响因素,精确核算生产成本、降低成本、收回成本是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企业就不可能在制定商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调整空间;相反,如果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企业对商品的定价可高可低,空间很大,对取得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有利。

2.低成本才能创造较大的顾客让渡价值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顾客,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有一批忠诚的顾客,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应该有越来越多的顾客,而要顾客越来越多就必须使顾客满意,如何才能使顾客满意是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使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顾客总价值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产品与服务时期望得到的产品、服务、气氛、环境、方便、舒适等各种价值所形成的利益。第一,产品的价值。产品价值包括产品的材质、功能、特性、品质、式样、色彩、工艺等。它是顾客需要的核心、是顾客选购商品的首要因素、是决定顾客总价值的基本内容。在市场需求且价格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材料上乘、功能众多、性能超群、款式新颖、色彩入时、工艺考究的产品当然为消费者所青睐,因为它增加了顾客的总价值。当然,企业要正确认识不同顾客在相同时期和相同地点、相同顾客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对产品价值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二,服务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有形产品的销售向顾客提供的包括产品介绍、送货上门、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附加服务所形成的价值。这些服务是消费者消费其所购产品不可或缺的条件,企业不提供优质服务,势必要由消费者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解决,所以,企业的附加服务构成顾客的总价值。服务价值在顾客总价值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日益重视商家提供服务的多少与质量。第三,气氛的价值。气氛价值是指企业在销售有形产品时的服务理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率、行为风格、应变能力等给顾客带来的心理愉悦而形成的价值。消费者持币到企业去购买商品,如果在购买商品时由于商家工作人员的热情耐心使顾客产生了一种愉快,对消费者来说必定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第四,环境的价值。环境价值是指企业销售产品的位置、建筑物外观、建筑结构、安全舒适程度、环境布置、企业标记等所形成的附加价值。消费者到商场购物,希望购物环境优美。如果商场坐落在商业繁华之区或山清水秀之所,建筑物宏伟高大、环境幽雅、通风敞亮,会使消费者产生安全感、舒适感、愉悦感。近些年来,商家争相重建或装修就是企图通过美化环境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货币、耗费的时间、精神及体力等项成本的总和。第一,货币成本。顾客购买某种产品自然应该支付货币,但支付的货币有多有少,在能够取得某种商品的前提下,顾客总是愿意支付较少的货币,企业通过降价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之所以奏效,就是因为使顾客少花钱多办事。可见,就购买某一特定商品而言,花钱越少,货币的效用越大。顾客支付的货币是顾客总成本的主体,企业惟有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根本上降低顾客的总成本。第二,时间成本。时间成本是指消费者购买某产品所必须花费的时间。众所周知,时间就是金钱,为购买某商品所花费的时间多少与顾客时间成本的大小成正比,顾客为购买某种产品或消费某种服务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就加大了顾客的购买成本,容易使顾客产生某种不满意,甚至停止购买和消费或转而到它处购买或接受服务。所以,企业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饭店、酒店、银行、娱乐场所的营业高峰期,尤其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第三,精力成本。精力成本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耗费的精神和体力。与时间成本一样,精神与体力支出的多少与顾客的成本也成正比。在高档商品柜台前放若干座椅板凳,高层商场建立电梯等,都是在尽力减少顾客的体力支出。大型高档商场建立若干安全通道,以减少顾客的恐惧感。早年的北京天意市场所售商品虽然以便宜著称,对顾客来说支付的货币成本确实较少,但整个商场安全性极差,没有紧急状态下的安全通道,平时购物尚不容易找到出口,实在令人恐怖,这无疑增加了顾客的购买成本。

让渡价值的形成,对企业而言,显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而是由企业经营的一系列内容组成,即所谓“价值链”。所以,企业要把自己的一切经营活动,或者说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等,都视为价值链条的一部分,增加顾客的让渡价值。让渡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产品、服务、氛围和环境给顾客带来的利益多少,但其中许多内容根本无法具体计量,绝大多数情况是取决于顾客的价值偏好和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企业应该认真研究顾客的购买心理。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利益和最大限度地满足是消费者的共同心理,所以能够向顾客提供最大让渡价值的企业就会赢得顾客。

3.低成本才能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

不论企业如何千方百计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也不论为消费者提供什么产品和什么样的服务,不论如何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论如何强调企业的诚信经营,归根结底企业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只有创造利润,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性,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企业惟有低成本才能占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才能持续稳定地获得商业利润。如果企业的初始投入很大,使企业从一开始就是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规模巨大本身就是一种实力,但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惟有能够生存和发展才有意义,如果一家企业盖起巨大的厂房、摩天大楼,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员工,但就是长期没有利润,那么这个企业会一天天亏损下去,直至破产,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一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但占领了市场,而且具有一定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利润总额不断增加,那就表明该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商品和服务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保持市场和利润的增长,显然必须以低成本为武器,所以说企业真正实现低成本的过程就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过程,惟有低成本企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