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91

第91章 现代流行病

1.非典型肺炎

2003年在我国肆虐的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也就是“萨斯”(SARS)病。

非典型肺炎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这种病有5大传播特点:

(1)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人、朋友、医护人员极易被传染发病;

(3)男女性别发病无明显差异;

(4)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多数集中在25~70岁,尤以青壮年为主,有社区散布的特点;

(5)各职业人群均有发病,以医护人员为高发群体,这与医护人员同病人接触密切有关系。

此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低,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一般感冒病征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可在数日后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

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极强,如果治疗不及时致死率很高,并且到目前为止,非典型肺炎还没有特效药,因此做好预防显得十分重要。

防范“非典”要做到“四勤三好”,即: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

(1)勤洗手。这是预防病毒传染的第一道防线。要时常保持双手洁净,洗手时手心、手背、手腕、指尖、指甲缝都要清洗,肥皂或洗涤液要在手上来回搓10~15秒,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应照此办法重复2~3遍。触摸过传染物品的手,至少应搓冲5~6遍。

(2)勤洗脸。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咽和眼侵入人体的。洗脸可把病毒清洗掉,使鼻、口腔和眼等病毒容易侵入的部位保持洁净,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

(3)勤饮水。在多风干燥的季节,空气中粉尘含量高,鼻黏膜容易受损,勤饮水可以使粘膜保持湿润,增强抵抗力。同时,勤饮水还便于及时排泄体内的废物,有利于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勤通风。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可稀释减少致病的因子。非典型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空气流通后,病毒的浓度稀释了,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使用空调的房间更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5)口罩戴得好。戴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使病毒和病菌不能进入人体。但口罩没必要出门就戴,在进入医院看病、探视病人或气不流通的地方,建议戴上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口罩最好4小时更换一次,并且用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涤,家庭可用微波炉消毒或用蒸汽熨斗熨烫。

(6)心态调整好。对非典型肺炎应正视它的存在,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的传染性极强,给生命健康会带来一定威胁。只有以健康的、科学的良好心态面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才会免遭侵袭。

(7)身体锻炼好。大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但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合理安排运动量。

另外,科学饮食也会增强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机会。

(1)均衡饮食。吃得过饱和挑食都不利于身体健康,人的身体只有摄取均衡的营养才能保持正常运转,营养堆积和营养不良同样有害。

(2)多吃豆类谷物。大豆制品和全谷食品是促进免疫系统的食品。小麦、燕麦、玉米、小米、糙米都富含复合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纤维质、蛋白质以及其他必要的营养素,因此每天至少有一餐应以全谷食品为重点。

(3)戒酒禁烟。不要持续过量饮酒和喝咖啡,不要吸烟,它们会使你免疫力低下,从而增加你患病的机会。

(4)补充必需营养素。有许多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酵素等)是提高免疫功能所必需的。

每天可服用维生素E1000IU(医学国际单位)。维生素E是一种生物活性维生素,它有两种形式:d-维生素E和d1-维生素E。d-维生素E是自然形式,d1-维生素E是合成形式。最好服用d-维生素E,因为它可以更快地被人体所吸收。

每天服用1000毫克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也可以靠每天食用两个柑橘类水果(例如橘子)来获取维生素C。

每天服用不超过10000IUβ——胡萝卜素。

每天服用200微克硒。

每天服用不超过500毫克锌。

每天服用50毫克硫锌酸。

每天服用50毫克谷胱甘肽。

此外,每天喝绿茶,因为绿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剂——类黄酮和茶酸。多吃西红柿、椰菜以及其他红色和深色的蔬菜水果。应确保食用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大米及其他富含淀粉的食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是免疫细胞最重要的食物。另外,适量摄取一些黑色的菌类,更能提高你的免疫力。

因为菌类里的多醣体成分已被研究证实具调节、提升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被视做抗癌的明日之星。它会提高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等入侵者的战斗力,而且研究也发现多醣体可以增加自然杀手细胞的数目和活性。

总之,预防非典型肺炎要做到平时讲究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多摄入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物质,尽量不到或少到空气不流通、污浊的地方,少接触动物(有可能携带病菌),一旦感觉发烧,及时到指定的发烧门诊诊治,一旦被确诊后,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新流感病毒菌——H2流感病毒

科学家警告说,全球将流行一种新的流感,并可能由此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

病毒学家发现,人体对这种致命的病毒菌株只有很低的免疫力。英国医院正被要求做好准备,接受大量流感患者的治疗。

研究人类免疫系统和病毒特性的专家们指出,这种可致人于死地的流感即将肆虐至全球各地,其势不亚于1918年曾使2000~4000万人丧生的西班牙流感。

病毒学家为此发出警告的原因是:全球有日益增多的年轻人对这种被称为“H2”的流感病毒没有免疫和抵抗能力。这种曾肆虐全球、又已经进化过的最新的流感菌株自1968年后还没有传染给人类,因此从那以后出生的青年和儿童极易受这种流感病毒的袭击。

科学家称,H2流感菌株在过去近30年间,只在鸭子和其它鸟禽中传播,但现在有迹象表明,它又可能重新在人群中传播。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每次流感的大泛滥都是由与以前的流感病毒不同的流感菌株引起的,使人体没有抵抗力,并导致肺炎等各种致命的疾病。尽管医院的医疗与护理技术都在不断提高,但学龄儿童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仍需注意流感病毒的侵入。

预防流感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是注射流感疫苗,但这种疫苗的开发总是滞后的,持到出现了新菌株后再去开发出预防此菌的疫苗时,这种流感病毒早已在全球大流行了。

伦敦皇家医学院的病毒学教授称,据对4000人的研究发现,其中有2/3的人对H2病毒无免疫力。因此,人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更多的准备,对付即将来临的新一轮大流感。

3.抗药性肺结核

据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国际抗肺病机构最近对35个国家进行的联合调查,其中包括印度、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多米尼加、阿根廷以及象牙海街在内的约1/3的国家发现了这种对多种药物具体有抗药性的肺结核病。

他们非常担心全球会再次面临不可救治的肺结核病的肆虐灾难。

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出过肺结核卷土重来的警告,但没有预料到会出现对多种药物具有抗药性的菌株,并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仅立陶宛,22%的肺结核病患者已成为抗药性肺结核患者,印度约13%的肺结核病患者也将无药可救。

在纽约和伦敦,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因抵抗力差而更容易感染上抗药性肺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科研人员称,具有多种抗药性的肺结核病的细菌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因抵抗力差而容易感染上抗药性肺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科研人员称,具有多种肮药性的肺结核病的细菌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因此传播速度非常快。不管哪种类型的肺结核病患者,每年会把肺结核病菌再扩散至10%~20%的人群中去。

科学家们认为,抗药性肺核病的产生要归咎于不科学的医疗方法。许多病人没有坚持用完一个疗程的药就停药,导致病菌得以喘息,并在产生抗药性后发生变异,最终使各种药物对其无能为力。此外,让病人服错了药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行对肺结核病患者实行短期直接观察治疗的方案,不但要求对症下药,而且要确保在一个疗程内给足药物,并在确实肯定患者已经治愈才能停药。如果对肺结核病患者实行这种直接观察治疗方案的话,96%的患者可望治愈。

4.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高,几乎100%。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为野生动物,多见于狗、猫、狼、狐狸、豺等肉食动物,也可感染猪、马、牛、羊、鹅、鸭等家畜、家禽,老鼠、蝙蝠体内也可带有病毒。狂犬在发病数天唾液腺已能排出病毒,因此狂犬是人畜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病猫。经研究发现,动物感染病毒后并不一定都发病死亡,成为“健康”带毒动物,其作为传染源的危险性更大,给预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由于宠物热,养狗养猫的人越来越多,狗、猫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病兽的唾液含有大量病毒,如果人被狂犬、病猫或其他带毒动物咬伤后,病毒从伤口处侵入体内,在局部繁殖并迅速进入神经向脊髓、脑部蔓延,引起急性脑炎、脊髓炎而死亡。经过抓伤或舌舔皮肤、黏膜也可感染病毒而发病。另外,通过对病兽的宰杀、剥皮、切割或进食病兽肉类也可造成感染。在病毒密度较高且通风不畅的蝙蝠洞内经呼吸道吸入带毒的尘埃也可染病。妇女在怀孕期间感染狂犬病毒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造成母婴垂直传播。另外,如和带毒的狗、猫接吻、共食、共睡,也可造成感染。

人被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至发病,时间一般为10~60天或更长,有报道长达19年者。发病早期患者可有低热、头痛、咽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失眠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还有的表现为腰痛、排尿困难。此时还可出现易惊,对声、光、风等刺激过敏而感喉部发紧;已愈合的伤口及其附近皮肤有麻、痒、痛、蚂蚁爬行的异样感觉。经2~4日进入兴奋期,患者出现高度兴奋,惊恐不安,有大难临头之感,恐水、怕光、怕声,每当饮水、见到水、闻流水声,甚至听到水字时均可出现严重的喉肌痉挛致饮水难咽,扇风、声响、触动也可引起喉肌痉挛。声音嘶哑,吐字不清,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大汗淋漓,流涎,乱吐唾液,幻视、幻听,冲撞嚎叫,高热,血压增高,心率加快。此期持续1~3天进入麻痹期。患者出现昏迷,抽搐停止,全身软瘫,呼吸微弱,血压下降,各种反射消失。6~8小时迅速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由发病到死亡,一般不超过7日,偶有超过10日者。

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对发病后的治疗无效。抗狂犬病血清也不能阻止和缓解病情发展。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治疗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护和对症处理。首先隔离病人于较暗且安静的房间内,专人护理,避免声、光、风等刺激。静脉输液,鼻饲富含营养的流食。保证能量与热量的供应,维持机体水电和酸碱平衡。对有狂躁、喉肌痉挛或全身肌肉痉挛者,可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氯丙嗪(冬眠灵)或苯妥英钠等镇静剂,必要时气管切开,间歇正压给氧。加强心电监护,纠正心率失常。对于继发细菌感染,适当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咬伤后若能及时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伤口,对预防发生狂犬病至关重要。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溶液(两者不可联合应用)反复冲洗伤口半小时,也可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并挤出污血,然后用酒精或碘酒涂拭,伤口一般不缝合,不包扎,需缝合者应延期缝合;于咬伤后当日注射狂犬疫苗,疗程要足够,同时于24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于深部伤口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早期应用大剂量a-干扰素,可增强免疫效果。

5.猫抓热

猫抓热,又称猫抓病,是由猫抓热病毒或衣原体感染所致。临床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为特征,病前常有被猫舔、抓或咬伤等接触史。此病是猫与人直接接触而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一般都是在被小猫抓、咬或舔后得病,有3~10天的潜伏期,发病时常有全身不适、无力、低热等感冒症状,同时皮肤可有初期丘疹或脓泡,大约在被猫抓或咬伤后2周左右,可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感染化脓。据文献报道,颌下淋巴结受累肿大者占21%。腮腺淋巴结受损,较为罕见。由于淋巴结肿大、压痛等改变,常被疑诊为淋巴结结核或恶性肿瘤,病人思想负担较大,所以及时明确诊断非常必要。

猫抓病的诊断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有猫的接触史或抓伤史;在肿大淋巴结中穿刺抽到无菌性脓液,并可排除其他疾病;猫抓病抗原皮试阳性;淋巴结活检符合猫抓病改变。

猫抓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处理,其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防治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所以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对病人讲清病情并加以安慰、解释和随访,解除其精神负担也是很必要的。

近年来,养猫防鼠,或把猫作为宠物玩耍的人日渐增多。医生忠告:养猫也要注意防病,要勤于消毒。不玩猫和防止被猫抓、咬或舔等接触,是预防猫抓病最好的措施。

6.鹦鹉热

鹦鹉靠学舌缩短了与人的距离,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主人的“掌中宝”。很难想像,这个妙趣横生的“小家伙”也会对人造成危害。遗憾的是,事实不容乐观。有些饲养者会出现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咳嗽,甚至嗜睡、谵妄、抽搐等精神症状,X射线摄片显示有肺炎样病变。由于这种病与鹦鹉有关,又主要表现为逐渐升高的体温,一般可达40℃以上,故通常称为鹦鹉热或鹦鹉热肺炎。

其实,鹦鹉也是无辜的,祸根在于寄生于鹦鹉体内的一种衣原体,常从鹦鹉的粪便排出,当它修整自己的“衣裳”时,又污染了羽毛。饲养者吸入后,便会致病,而且一旦感染,持续携带鹦鹉热衣原体可达10年之久。

鹦鹉热是人与禽类共同感染的疾病,近年来发病渐见增多,主要与饲养不当有关。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发病:人鸟不共室;清理鸟粪时戴口罩;观赏时不可靠得太近,居室保持空气流通;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有助于防止鹦鹉热肺炎的传播。

7.疯牛病

“疯牛病”是英国对牛海绵样脑病的俗称。1985年英国在人工饲养的牛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患这种病的牛行走不稳、烦躁、磨牙,易被外界声响激怒,好斗,甚至攻击人,故称“疯牛病”。随着病情恶化,产奶下降,末期卧地不起。在发病数周或数月后死亡。死后解剖发现,牛的大脑中有许多圆形小空泡似海绵样,故称此病为牛海绵状脑病。

1995年英国在约3.35万头牛中,先后发现并确诊大约1.5万头牛患有疯牛病。英国科学家认为是牛吃了含死牛尸体成分的饲料所致。在同一时期“疯牛病”已先后传播到10个国家和地区,如法国、荷兰、瑞士、葡萄牙、爱尔兰。这几个国家认为可能是病牛吃了从英国进口的牛饲料所致。而法国、丹麦、苏丹、意大利等国家,仅在从英国进口的牛肉中发现了此病的病原体。

1998年欧洲在疯牛病蔓延时,先后又出现有25例少见的病人,他们视物模糊,精神混乱,四肢运动受限。1990年医生克尔伊次克尔特和雅各布在为病人做脑电图检查时发现脑电图均不正常。而更重要的发现是病人的脑电波形与患有疯牛病牛的脑电图的波形完全一致,而且这些病人均有吃牛肉的历史。病人死后的解剖也表明大脑组织也为海绵样病变,从而将这较少见的病定名为克—雅病。近年来由于采取了禁止英国牛肉出口和海关检疫,牛中疯牛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对于疯牛病和克—雅病的病因,各国学者研究后认为可能与蛋白质变性后形成的肮毒体(有学者认为是病毒)有关。我国也相继建成了专业研究机构。但应注意的是,1999年在我国已发现一位59岁的家庭主妇,并已确认患有本病,故应予以高度重视。

疯牛病的病源是一种传染性的蛋白质,即Pri-on(普里昂),简称“PrP”,中译名为蛋白朊或感染性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脑或动物大脑中正常的蛋白质,它不是细菌也不含核酸,因此也不会像细菌、病毒那样自我增殖。单个存在时无侵袭力,也无致病性。但如发生基因变异时,三个蛋白朊结合可成为具有侵袭力的蛋白朊,简称PrPSC,中译名为朊毒体。由朊毒体可致的疾病,目前已被证实的有:

(1)克—雅病(CJD)。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其中85%~95%为散发病例,其余为家族性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9~62岁,无性别差异。本病可通过角膜或硬脑膜移植传播,也可通过使用生长激素等生物制品传播。1996年美国又发现10例新型的克—雅病称为V-CJD,发病年龄较年轻,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原克—雅病不同,但研究资料仍提示,V-CJD的发病与牛海绵状脑病仍有一定关系。

(2)库鲁病。为人类朊毒体病首先研究的疾病。本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里地方性流行。其传播方式与当地居民,特别是妇女在祭奠仪式时煮含死亡人的骨髓、内脏和脑的风俗有关,病理改变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为广泛的神经细胞病变。

(3)裘-斯(GSS)综合征。是很罕见的朊毒体病,每年每10万人的发病率为1~10人。绝大多数为家族性,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到目前为止,已确认的家族有24个。其特征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痴呆和脑内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如将GSS病人的脑组织接触动物,也可引起海绵样脑病。

(4)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病。为1992年始被确诊由朊毒体引起的神经可传播性退行性病变,发病年龄在35~61岁,病程7~25个月。

疯牛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胃肠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食入病畜的肉、奶及其制品、内脏,如肝、心、脑及血液(俗称红豆腐)等。

(2)接触传播:朊毒体在自然界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且能耐高温及化学消毒剂,采用常用的消毒方法及消毒药品较难将其彻底杀灭。故病畜猪、牛、羊的副产品,如猪棕、毛毯、毛线、皮革制品,也可通过接触传播。病畜粪便、尿中的朊毒体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如人接触病畜污染的牧场时,也可能受染。

(3)医源性传播。组织器官移植,如角膜移植术、眼科手术(我国确诊的1例病人曾于1990年作白内障手术,故认为是医源性海绵状脑病)、硬脑膜移植、颅脑外科、脑电图植入电极。用病畜内脏制备的药品,如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等,均可传播本病。

克—雅病潜伏期3~22年。以迅速发展的智力丧失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变可以发生于大脑的不同部位,临床表现也呈多样性,2/3病人有四肢运动功能减退和肌强直,半数病人有显著的视力障碍,包括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和视觉丧失,10%~20%病例有抽搐。小脑的症状有走路不稳、肌震颤,从起病至死亡的平均病程为7~9月。

库鲁病潜伏期最长可达2年,常见于儿童和成年妇女。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行走不稳、平衡失调、不自主运动,如手足徐动、肌肉阵挛性收缩、自发性肌肉收缩等。后期发展为进行性痴呆,最后多因合并支气管肺炎,合并感染而死亡。一般病程不超过2年。

裘—斯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4~66岁间,平均43~48岁。有些家族以意识障碍和进行性痴呆为主,但本病以小脑病变为突出表现,如步态不稳、平衡失调、手足徐动症等。平均病程为5年。

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症以进行性失眠和神经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有心动过速、高热、多汗、高血压等症状。可有运动失调、走路不稳、肌张力过高,精神异常包括幻听、幻视、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等。从发病至死亡7~25个月之间,平均13个月。

目前对疯牛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在已确诊为本病的病人中,除1例克—雅病的病人恢复外,其他病例均已死亡。为抢救这些病人,也曾使用过干扰素、阿昔洛韦、两性霉素B等,但均未能挽救病人生命。随着对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可望在发病机制、朊毒体转化位点等方面的研究中,在探索治疗方法中取得进展。

对本病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确诊和疑似疯牛病的牛、羊的尸体必需焚烧。严禁用病死牛的尸体内脏、骨髓等作其他牲畜、动物、家禽的饲料。

(2)禁止食用病畜或可疑病畜的肉、奶等的制成品。禁止用病畜的皮革等作为人类的消费品。

(3)加强海关检疫,严禁病畜输入。

(4)严格施行对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的制备、注射、输血及血制品的监督,脑电图植入电极的供体者的病史、健康情况等应严格筛选与控制。

(5)对朊毒体病患者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和污染物,认真实行一次性处理。

(6)对接触疯牛病病畜的工作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严禁病畜的血液、肠内容物、尿、唾液自然流出,被污染地面应消毒。

8.鼠疫

鼠疫又叫“黑死病”,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35种法定传染病中甲类第一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鼠疫属于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猖獗一时,造成了上亿人的死亡,出现了3次让人谈鼠色变的大灾难。鼠疫是由仅千分之一毫米小的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的内毒素可以造成血管和淋巴管急性出血性和坏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严重毒血症状等。

临床上根据损害部位或系统的不同分为9种类型。

(1)腺鼠疫(腺型):这种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病死率5%~15%,如并发肺鼠疫或鼠疫败血症则病死率可达50%~90%。

(2)肺鼠疫(肺型):原发肺鼠疫的病死率70%~100%,由肺鼠疫败血症和腺鼠疫引起的继发性肺鼠疫病情也极重。

(3)暴发型鼠疫(败血症型):多在1~2天死亡。

(4)其他型:轻型,多见于流行末期和已接种疫苗的人;皮肤型(痈型),在鼠疫杆菌侵入局部发病;脑膜型;肠型;眼型或叫眼结膜型;咽型(扁桃体型)这组类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鼠疫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季节与蚤类繁殖情况有关。南方多在春季开始,入夏后停止;北方多发生在夏秋季7月至11月;肺鼠疫主要发生在冬季,10月后流行。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就是由野生动物将病体传播到人的,是人畜共患的病。很多野生啮齿类动物,如黄鼠、旱獭带有鼠疫杆菌,经鼠蚤叮咬传播可造成鼠间鼠疫,此时并不威胁人类。当鼠间鼠疫蔓延到家鼠,家鼠大批死亡后,鼠蚤离开死鼠另找宿主。此时人如被叮咬,就会感染鼠疫,这就是有名的鼠—蚤—人传播,是人鼠疫的主要感染途径。另外,肺鼠疫可通过呼吸道排菌,借飞沫以人—人的方式传播鼠疫,这种传播易造成大流行。直接接触患者的痰和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吸入污染了鼠疫菌的尘土,吃未煮熟的病兽肉,也可感染鼠疫,但被病兽咬伤而感染鼠疫的很少见。人感染鼠疫杆菌后平均潜伏3~5天发病,预防接种后感染可9~12天发病。

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有相似的毒血症状及出血现象,但轻重不一,主要是毒素进入血液造成。表现为起病急,发烧达39℃~40℃,伴寒战、畏寒、疲乏、头晕、头痛及全身剧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皮肤、黏膜充血、出血、内脏器官也有出血、坏死,有的可出现咯血、吐血、便血、肝脾肿大、脉搏呼吸加快、血压下降、休克,重者几小时至几天死亡。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升高,中型粒细胞升高,嗜酸细胞下降至消失。病原学检查,淋巴结穿刺液、血液、脑脊液、痰等涂片或培养可查到鼠疫杆菌。血清学检查,患者抗体急性期滴度≥1:1.6或病程中滴度增加4倍以上可以确诊。

具体分型表现:

(1)腺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结发炎,以腹股沟、腋下为主,淋巴结红、肿、热、剧痛,患者可因疼痛而被迫处于特殊姿势,淋巴结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化脓溃破,伤口愈合慢。

(2)肺型:咳嗽,呼吸急,口唇、面色发紫,胸疼,泡沫血痰,咯血,临终时可因呼吸困难、缺氧而全身高度发紫。

(3)败血症型:迅速昏迷,全身广泛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

(4)轻型鼠疫: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很像上呼吸道感染,局部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5)其他型:皮肤型,在鼠疫杆菌侵入处红、肿,有黑色痂皮,易坏死而发生溃疡,与炭疽类似;脑膜型,高热、头痛、呕吐较重,烦躁、神志改变;肠型,有呕吐、腹痛、腹泻、下坠感、排黏液样血便;眼型,结膜充血、肿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咽型,扁桃体充血、水肿,有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

鼠疫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下面几种:

(1)严密隔离病人,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衣被要严格消毒,肺型鼠疫要单独隔离。总隔离不少于45天,在症状消失后,腺型3次巴液检查阴性,肺型6次痰检阴性,败血型3次血培养阴性,才能解除隔离。

(2)绝对卧床休息,保护心肺功能,有呼吸困难的要给予吸氧。

(3)注意水、热量、电解质的补充,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中毒症状消失后给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4)抗菌治疗,这是最关键的治疗。早期抗菌治疗可使病死率由50%~100%降到5%。首选药物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其次可选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唑。链霉素每日量,成人2~4克,儿童30毫克/千克,分2次肌注;脑膜炎型首选氯霉素,每日60毫克/千克,分4次静脉给药,上述药均热退后减半量,联合用药优于单用,疗程10~15天。

9.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染病的牛、羊、马、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炭疽杆菌是土壤致病菌,在空气中暴露可形成芽孢,对外界环境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其致病力可保持数十年,形成难以根除的永久性疫源地,对人类的健康和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

炭疽常年均可发病,但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大雪等均可导致流行高峰期,并持续2~3年。世界各地均有炭疽报道,以非洲、亚洲、南美洲等牧区较多。在世界上所有报告该病的国家中,我国是人类炭疽发病最多的国家。

人类炭疽主要是由患病的牛、羊、马、骆驼等食草动物传染的。同时病人的痰、粪便及病灶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

接触传染是炭疽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多见于牧民、屠宰工人、兽医、医务人员等。在皮肤损伤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病畜、死畜、病人,及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皮毛、畜产品、土壤等导致感染;呼吸道传染炭疽多见于皮毛加工业。在加工过程中,大量炭疽芽孢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呼吸道引起发病。也可见于干燥多风的季节,土壤中的炭疽芽孢随灰尘到处飞扬,导致肺炭疽流行;消化道传染炭疽常因食用了未熟的病畜肉类、奶类或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发病;昆虫叮咬传染炭疽比较少见,某些吸血昆虫,如牛虻叮咬病畜后再叮咬人类,可将炭疽杆菌传给人类。

人类感染炭疽杆菌后,一般1~5天即可发病,最短仅12小时,最长为12天。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4种类型:

(1)皮肤炭疽。约98%的病人表现为皮肤炭疽,病变多见于身体裸露的部位,如面部、颈部、手部和脚。皮肤损害初为丘疹、斑疹,继而成为疱疹,疱疹坏死、破溃形成溃疡,表面附着黑炭状干痂,痂下内芽组织增生,即为炭疽痈。黑痂坏死区直径大小不等,一般1~5厘米,无明显疼痛,无脓性分泌物。1~2周后黑痂脱落,愈合后有疤痕。个别情况下皮肤不出现黑痂,而是出现大面积水肿、坏死,伴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常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2)肠炭疽。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急性胃肠炎型发病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急腹症型则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持续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血水样,病情凶险,常因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在数日内死亡。

(3)肺炭疽。多数为吸入炭疽杆菌芽孢所致,也可由皮肤炭疽发展而来。多数病人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大汗、呼吸急促、咯血性痰、发绀、脚痛、心率增快、肺部音。X线检查可见胸水或肺部炎症。肺炭疽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预后不好。死亡原因多为呼吸、循环衰竭。

(4)中枢神经系统炭疽。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导致炭疽杆菌脑膜炎。病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颈抵抗,脑脊液多是血性,白细胞数增高。该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自应用抗生素治疗炭疽以来,其病死率已由原来的20%下降至1%左右。但肺炭疽、炭疽杆菌脑膜炎及急腹症型肠炭疽因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确诊困难,常得不到及时治疗,所以病死率高达90%以上。

治疗炭疽应首选青霉素,根据病情确定剂量与疗程。成人皮肤炭疽,青霉素剂量为每日160~400万单位,应用7~10日。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对皮肤炭疽亦有一定疗效。肺炭疽、肠炭疽、炭疽杆菌脑膜炎以及合并败血症者,青霉素的用量可达每日1200~2400万单位,静脉滴注,疗程2周。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对吐泻者采用静脉补液,保证足够的热量。对严重出血者应止血、输血,出现循环衰竭者应补充血容量,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抽搐、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皮肤局部病灶不能手术切开,以免感染扩散,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擦无刺激性的抗生素软膏。

炭疽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密隔离。病人居住的病室及室内物品,可用5%氯胺或5%~10%漂白粉澄清液消毒。地面、墙壁可用20%漂白粉澄清液反复喷洒或拖擦。病人换下的衣服必须经3次高压灭菌后再洗涤。伤口分泌物、污染敷料及病室内垃圾等废物,应焚烧处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如为一次性的可焚烧处理,如为玻璃注射器,用后应用3%氯胺溶液浸泡1小时,洗涤后行高压灭菌。病人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用20%漂白粉乳剂或漂白粉搅拌后,静置2小时后再倒入化粪池。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橡胶手套,穿高筒胶鞋。离开病室后,应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双手。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手部皮肤有破损时,不宜护理此类病人。病人出院后,要对其居住的病室进行终末消毒,被褥须高压灭菌3次,病室内先用3%氯胺溶液喷洒,再用甲醛溶液熏蒸24小时。

(2)休息与饮食。各种类型的炭疽病人均应卧床休息,待病变基本痊愈后,方可下床活动。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肠炭疽病人的饮食以清淡、少渣、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避免给予豆类、萝卜、圆葱等易致肠胀气或刺激肠蠕动的食物,以减轻腹胀或减少出血的机会。

口腔与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病人在每次进食后,应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液漱口。昏迷及危重病人,每日应进行口腔护理3次,动作要轻,防止损伤口腔新膜。对内脏型病人在呕吐、呕血或咯血之后,应立即漱口,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皮肤清洁,床单需平整、干燥,对皮肤水肿、发痒者可进行冷敷,禁止用手搔抓,以防病灶感染扩散。对昏迷病人,须按时用温水擦洗正常皮肤,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并发肺炎或褥疮。

皮肤炭疽病灶严禁挤压、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发生败血症。面部炭疽病人不准摸弄和挤压病灶,防止造成颅内感染。

局部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过氧化氢溶液擦洗后,敷灭菌的无刺激性软膏,敷料应及时更换。如伤口在四肢者可抬高患肢,酌情予以固定并用消毒纱布包扎。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人体温升高、咳嗽、胸痛、咯血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时,应使病人保持安静,注意虚脱的发生,如有腹痛、持续性呕吐、严重腹泻及排血样便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请医师进行诊治。一经确诊为炭疽或疑似炭疽的病人,应立即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隔离与治疗。

炭疽的预防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方面重点防范。

(1)管理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为止。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禁止食用和出售病畜肉、乳。死畜应焚毁或加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米以下,不得屠宰、剥皮。

(2)切断传播途径。禁止疫区牲畜及畜产品外运,对病人的用具、被褥、衣服、分泌物及排泄物,分别采用煮沸、高压蒸汽或漂白粉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对防止炭疽传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3)保护易感人群。对从事畜牧业生产、加工、屠宰的人员,兽医工作者和疫区的人群,均应每年进行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炭疽的发病率。

10.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波状热。临床上以持续不规则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本病以春末夏初多见,好发于青壮年。病畜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接触感染及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本病的潜伏期1周至2月不等,平均2周。

布鲁菌病有2个病程期:急性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炎及睾丸炎,主要热型为弛张热,典型热型为波状热,其他有不规则及持续性低热。多汗一般在夜间,清晨时热退。其他症状有头痛、神经痛、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可并发多部位炎症。

(2)慢性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较多,表现为低热、夜汗、头痛、肌肉关节痛、乏力、胃肠道症状,或有失眠、抑郁、易激动症状。可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增多,血沉增快。

(2)免疫学检查: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皮内试验有助诊断。

(3)细菌学检查:骨髓、血液、尿液、脑脊液、脓液等培养有助确诊。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急性期:抗感染治疗:利福平每日600~900毫克加四环素每日200毫克,1疗程6周,或四环素合链霉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补充液体、维生素B、C及电解质;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感染者,可应用激素治疗。

②慢性期: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四环素疗程6周以上,链霉素4周为宜。或用四环素合复方新诺明治疗。

(2)中医药治疗。

①湿遏卫气:发热恶寒,身热不扬,周身疼痛,脘闷腹胀,倦怠乏力,苔白腻,脉滑或濡数。治宜化湿解表清热。

方药:藿香、佩兰、川朴、半夏、紫苏、白芷、杏仁、淡豆卷各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白蔻仁6克。

②湿热内蕴:发热,汗出热不解,心烦口渴,胸闷腹胀,头身疼痛,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

方药:藿香、杏仁、白蔻仁、甘草各6克,薏苡仁、滑石(包煎)各30克。

③湿热痹阻经络:发热,关节肿痛,肌肉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蒲公英各30克,苍术、羌活、防己、姜黄、当归、海桐皮各10克,独活、连翘、木瓜各15克,桂枝6克。

④淤阻脉络:关节疼痛,呈刺痛,痛处固定,肢体麻木,舌紫暗。治宜活血化淤、搜风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秦艽、羌活、姜黄、木瓜各10克,牛膝、独活、穿山甲各15克。

⑤肝肾亏损:腰膝酸软,关节肌肉酸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舌淡红暗,脉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化湿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牛膝、杜仲、熟地、白芍各15克,当归、川芎、秦艽各10克,甘草6克,威灵仙30克。

1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

登革病毒不太耐热,56℃就可以将其灭活,紫外线照射半个小时也可将其灭活。但是它耐寒,在一般冰箱内保存数周还有传染性。不耐酸,在酸性环境下容易被灭活。对洗涤剂也比较敏感。登革热的主要表现是发热,皮疹,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登革出血热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常发生于夏末秋初,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有过小流行。雨季是登革热的高峰季节,主要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然后向农村蔓延,可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的人被感染。

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为多,感染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潜伏期平均为6天。

如果在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的流行季节及地区发现突然高热、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痛或出现皮疹,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病人应隔离,隔离的住房应有防蚊措施,避免蚊子叮咬病人后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隔离时间不少于5天。因为病人的血液含有病毒,因此,带有病毒的血也可以经破损的皮肤、伤口等进入健康人体内而使其受感染。皮肤破损或有伤口者不要接触病人的血液。被病人血液污染过的物品可用75%酒精或紫外线照射、煮沸30分钟等进行消毒。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的主要措施。灭蚊主要在于消灭蚊虫孳生地,伊蚊常在小积水中孳生,对盆缸、罐、岩洞等进行翻盆、倒罐、填平洼地、疏通沟渠等。防蚊措施包括使用蚊帐,减少皮肤暴露的机会或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擦驱蚊剂,室内喷洒杀蚊剂,使用驱蚊片等,以把蚊虫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并防止蚊子叮咬。

登革热病程可分发热期、缓解期和出诊期。

(1)发热期:表现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伴寒战或畏寒,头身、骨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相对缓脉及胃肠道症状。

(2)缓解期:一般于第4日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减轻。

(3)出疹期:于病后2~5日出现全身皮疹,并再次出现高热。皮疹一般于1~5日内消失,体温也随之正常。

登革出血热病程经过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1)发热期:体温高达40℃以上,伴上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和皮肤淤点。

(2)休克期:突然出现休克,常发生于病后2~5日,持续1~2日,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皮肤淤斑。此期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脑水肿、颅内出血。

(3)恢复期:休克、出血控制后病情迅速恢复。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2)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蛋白或管型。

(3)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具有特异性。

登革热应注意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鉴别,登革出血热应注意与流行性出血热鉴别。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高热病人酌情补液。

②休克者给予补充血容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③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

④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

(2)中医药治疗。

①发热期:恶寒商热,头身疼痛,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濡数。治宜解表清气、化湿清热。

方药:金银花、薏苡仁、板蓝根、滑石各30克,连翘、淡豆卷各15克,淡竹叶、牛蒡子、薄荷、杏仁、藿香、佩兰、半夏各10克,甘草、白蔻仁各6克,生石膏(先煎)60克。

②出疹期及出血:高热烦渴,斑疹外发,皮肤淤斑淤点,便血,呕吐腹痛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生石膏(先煎)60克,知母、丹皮、山栀、黄连、黄芩、淡竹叶、山地榆、茜草各10克,水牛角(先煎)、赤芍、连翘、元参、紫草各15克,白茅根、生地各30克。

③休克期:面白肢冷,烦躁不安,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脉细弱。治宜益气固脱。

方药:人参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熟附子各10克。

④恢复期: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治宜健脾和胃、益气养阴。

方药:太子参、白术、神曲各10克,茯苓、扁豆、薏苡仁、山药、石斛各15克。

12.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最常见类型,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最早见于1913年前苏联海参崴地区。我国于1935年在黑龙江省孙吴县首次发现本病,当时称为“虎林热”、“孙吴热”、“三道岗热”等。1942年定名为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由世界上卫生组织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现在也改用此名。

本病病原为汉坦病毒。此病毒为1976年韩国高丽大学李镐汪教授等首先从三八线附近的汉坦河边捕获的黑线姬鼠肺组织分离,并由此得名。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范围广,危害最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931~1955年全世界发病1289746例,其中中国占90.94%。疫区分布于亚洲10个国家、欧洲24个国家、非洲3个国家、北美洲1个国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疫区在逐渐扩展,目前除青海、新疆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但病死率由原来的20%~30%下降至5%~10%。

1993年在美国又发现一种新的临床型汉坦病毒感染,称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汉坦病毒,临床症状类似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但病程中无明显肾脏损害,亦无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的五期经过,病死率高达50%以上。

常见的出血热为病毒性出血热,是指由多种RNA病毒经啮齿动物或节肢动物源传播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感染病毒种类不同分为不同类型的出血热。常见的有流行性出血症、拉沙热、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立夫特山谷热、刚果—克果米亚出血热、马尔堡和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登革热、基萨那森林病、鄂木斯克出血热等。

高度散发是本病主要流行形式,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一定的季节性表现,可能与鼠的繁殖和活动以及人的生产活动有关。一般来讲,将该属病毒区分为8种不同基因型,我国以Ⅰ、Ⅱ型居多。以Ⅰ型汉坦病毒型为主的地区,10~12月份为流行大高峰,以5~7月份为流行小高峰。主要引起重型出血热,黑线姬鼠、大林姬鼠为疫区主要宿主动物;以Ⅱ型即汉城病毒型为主的地区发病高峰多在3~6月份。主要引起轻型出血热,褐家鼠、实验用大白鼠为主要的宿主动物。

关于本病的传播途径目前尚未完全搞清。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有以下几点可能性:

(1)直接接触或经皮入血途径。带病毒的虫媒(恙螨等)叮咬或被带病毒的鼠咬伤,受感染鼠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如唾液、尿液、粪便直接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通过输血传播的非常少见。

(2)呼吸道传播。国外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病毒可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并认为是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国内尚缺乏确切的病例报告。

(3)消化道传播。有因进食带毒鼠污染食物在局部地区引起多人发病或暴发流行的报告,提示出血热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

(4)胎盘传播。出血热病毒可经胎盘母婴传播,并可造成流产或死胎。

出血热病毒为有囊膜病毒,因此使用一般的脂溶剂和消毒剂,如氯仿、丙酮、β-丙内酯、乙醚、75%的乙醇、酸(PH<7.5)、次氯酸(PH<7.5)、苯酚、甲醛等均很容易将其灭活。此外,加热至60℃10分钟、100℃1分钟、60钴照射(>105拉德)及紫外线(10~15分钟)也可将其灭活。

并不是所有出血热患者均表现出典型的“5期”经过。依其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和危重4型。轻型临床表现轻,五期经过不明显,常可超越低血压期或少尿期,预后佳。重型和危重型多有前两期或前3期重叠,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1)发热期。本期表现酷似重感冒。大部分病例起病急,突然发冷、发烧,体温39℃左右,于1~3天内达高峰,重症可达40℃以上。发热同时全身乏力、酸痛,尤以头痛、眼眶痛、腰痛为突出(即“三痛”症),以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伴嗜睡、抽搐,甚至昏迷。患者病初极似酒醉貌,多有颜面、颈部及前胸部潮红(即“三红”征),部分患者可在双腋区出现搔抓样或鞭痕状出血点,重者出现大片瘀血斑。患者还可出现颜面、眼睑(眼皮)浮肿。一般体温愈高,热程愈长,病情愈重。

(2)低血压休克期。热退病重是该期特点。多数患者于发热末期或退热时出现低血压或休克。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意识障碍,面色与口唇苍白或发紫,手脚发凉,尿量减少或无尿。此期全身浮肿加重,出血倾向十分明显,如鼻出血、便血等。低血压休克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短至十几分钟,长至72小时以上,一般休克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3)少尿期。少尿多发于第5~9天。重症病例多与低血压休克期同时存在,有1/3病例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每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称为少尿,尿量少于50毫升称为无尿。该期消化道症状与出血倾向明显加重,并可出现肾性脑病。全身浮肿明显加重,出现胸水、腹水。少尿期多持续3~5天,轻则1~2天,重者2周以上。一般认为,少尿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少尿肾衰可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

(4)多尿期。尿量增多超过2500毫升/日,为多尿期的标志。多尿早期,从少尿向多尿移行的最初3~5天称之“移行期”。多尿期如不及时补充水与电解质(钠、钾盐),易发生再次休克或低钾、低钠血症。多尿期轻症可为一过性或2~3天,重者可持续1~2个月,多数在2周左右。

(5)恢复期。发病3~4周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改善,体力逐渐恢复,尿量渐降至正常。一般化验血尿氮(BVN)和血肌酐(SCr)复常为进入此期标志。

重型及危重型出血热多有严重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如下:

(1)高血容量综合征。此征多发生于休克期过后和少尿期。主要由于输注液体过量、过快,或外渗体液回收过快等因素所致。主要表现为头胀痛或跳痛,恶心或呕吐,烦躁不安。面部苍白浮肿,眼睛呈鱼泡状。重症可有意识障碍或抽搐。

(2)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两者多发生于低血压休克后期和少尿期高血容量综合征时期。ARDS在本病重症中发生率为30%左右。ARDS可单独发生,亦可与急性心衰肺水肿同时或先后存在。重症出血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的病死率高,并发ARDS的病死率尤高。两者往往合并多脏器衰竭,预后险恶。

(3)腔道大出血。此症多见于休克期、少尿期和多尿早期的重症患者。可出现便血、呕血、鼻出血、咯血、尿血或肾破裂出血、阴道出血、颅内出血和肺出血等,以便血最多见,其次是鼻出血和尿血,以颅内出血和肺出血最危险,可很快致死。

(4)继发感染。多见于重症少尿后期与多尿早期,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5)心律失常。多数病人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少数病人窦性心动过痛、心房纤颤。

流行性出血热总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少”,即“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和“少搬动”。对于当地有出血热患者,冬春季发烧、酒醉貌、头痛、腰痛者,及早到当地传染科或传染病专科医院就治。

对于发热期,主要是早期抗病毒治疗,联合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病毒唑),同时抗炎、抗渗出治疗,应用大量维生素C、E,对于消化道症状严重者需静脉补液。如早期抗病毒治疗奏效,患者可超越低血压休克期,甚至少尿期,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对于低血压休克期患者,必须住院治疗,采用得力措施,争分夺秒,稳住血压,休克超过24小时则救治困难。每日补液量=出量(尿量十排泌物)+2.4×体温升高度数(℃)×体重(千克)+100(毫升)。对于少尿期治疗,防止肾衰及其并发症是此期治疗的关键。严格限制入量,量出为入,每日入量=出量+400~500(毫升),主要补充高糖、氨基酸,同时利尿,止血,纠正酸中毒。如利尿效果差应同时导泻。如上述方法无效,可及时应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如条件不具备,采用静脉放血,一次可放300~500毫升,同时治疗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进入多尿早期,病死率较高,必须提高警惕,注意补充水与电解质,防止继发性休克。但不要补液量过多,否则延长多尿期时间,逐渐增加蛋白、高热量饮食。恢复期应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淀粉类)饮食,同时监测血、尿生化指标以评价肾功能。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分一般护理和各期的护理。

(1)一般护理措施。

隔离与消毒方法:可采取床边隔离法。对病人的血液、尿液及其他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病室内应有防鼠灭鼠设备,还应做好防螨灭螨。

休息与营养:确认为流行性出血热后,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严禁下床活动与搬动,直到恢复期时病人才能逐渐下床活动。轻型病人痊愈后应继续休息1个月,重型病人应继续休息2~3个月。饮食上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吃含有蛋白质及钾盐丰富的食物,直至多尿期氮质血症消失后,才增加蛋白质及含钾多食物的供给。对于病情危重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应采取静脉输液的方法予以补充营养。

生活护理:因病人高热及长期卧床,所以要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单柔软、平整与干燥,防止发生褥疮。

精神护理:流行性出血热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医护人员应向病人及其亲属讲明该病临床各期的规律、监护和准确记录饮食及出入水量的重要性,以利于在病人住院治疗时与医护人员进行合作。要消除病人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因素,帮助其树立治愈的信心并树立乐观的情绪,以利病情逐渐减轻,身体早日康复。

(2)各期的护理。

发热期:应密切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和发热时间的长短,因为这是估计病情轻重的标志之一。在体温超过37.5℃时,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当体温恢复正常(37.5℃以下)3天后,可以每日测量体温两次(8点、16点各1次)。同时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当体温高达40℃左右而且持续不退时,要立即采用降温措施,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但不宜使用酒精擦浴。发热3~4天后体温下降时要勤测血压,以利于早发现低血压,早治疗。还应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胃肠道中毒症状与出血倾向,如恶心、呕吐、时有呢逆,并可伴有腹痛、腹泻。少数病人还可出现鼻出血、咯血、排黑色便等症状。观察和测量尿量及尿的颜色是否有改变,并及时送尿液进行检验,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此期还应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证营养和水分的补充。

低血压休克期:此期应有专人守护在病人身旁,及时测血压、脉搏,并作好记录,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同时还应做好保暖,此期禁止搬动病人。

少尿期: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严格控制进入体内的水量。供给足够的热量,可以采用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法,但应以口服为主,糖的供给以每日200克为宜。此期要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尿毒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征、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采用导泻疗法时,应记录病人24小时大便次数、性质和量。对持续无尿的病人,采用腹膜或血液透析疗法时,应按照透析方法的要求做好护理。

多尿期:此期病人的症状逐渐好转,但是对重症高度衰竭的病人,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防止发生意外。鼓励病人进食进水,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保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恢复期:此期病人不能大意,还应多卧床休息,痊愈后再休息1~3个月为宜。要加强营养的补充,逐步恢复体力劳动。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必须依靠充分发动群众,狠抓以灭鼠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具体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重点是消灭野鼠,可采用器械、药物和生态灭鼠法。防鼠应与灭鼠相结合,可采用挖鼠沟、睡高卧,妥善保存食物以防招引野鼠,防止食品、餐具被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整顿环境以免野鼠窝藏。不要用手直接与鼠类接触,死鼠应焚毁或深埋。

(2)灭螨、防螨。可用药物灭螨,一般泥地可用1%~2%敌敌畏按20~50毫升/米2喷洒。室内可用0.1毫升/米2敌敌畏隔水加热熏蒸杀螨。

(3)患者隔离。患者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被患者血、尿污染的皮肤、黏膜及环境物品应及时消毒。

(4)加强个人与集体防护措施。野外作业或外出郊游时,最好穿紧口长袖裤或涂擦驱避剂,避开鼠洞地区,选择地势高干燥地带休息或游玩,避免睡地铺,最好用吊床睡觉。从事研究的实验室、动物室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防实验室感染。

(5)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疫苗。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有3种,即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由于目前后两种疫苗尚未应用于人体,因此现在我国人群中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它是鼠脑纯化疫苗或肾细胞培养疫苗,采用0、14、28日3针免疫程序,半年或1年后,用同型疫苗加强一针,可使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即保护车)达90%左右。疫苗接种应在流行高峰季节到来的一个月前完成。

13.Q热

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又名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疾病。特点为发热、头痛、全身肌痛,常伴有肺炎、肝炎的表现。此病从发现至今已有60余年,因为最早是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Queensland)发现的,又因为当时引起该病的原因不明Query,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为Q,以此而得名。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本病。

伯纳特立克次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能在体外长期生存。对干燥的耐受力尤为独特,在干粪内可存活2年,有报道伯纳特立克次体在被其感染的蜂的干粪中586天后仍可使豚鼠感染。干血中可存活6个月,在干燥的沙、土中于4℃~6℃可生活7~9个月。在自来水中也可生存30~60个月。它耐热,加热70℃~90℃30~60分钟、牛奶煮沸10分钟才能将其灭活。对低温的耐受力也较强,在零下65℃环境中可存活数年。0.5%石炭酸浸泡5天,0.1%来苏儿浸泡3小时,70%酒精浸泡1分钟,紫外线照射30分钟方可将其杀死。因此,被Q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一定要做好消毒。

伯纳特立克次体寄生在牛、羊、马、驴等动物体内,现也有报道猫、犬、猪、骡、啮齿动物、鸽、燕等也可感染。所以,它们都是传染源。其中最常见的传染源是牛和羊,猫传播Q热日益受到重视。受感染的动物从外表看都是健康的,而排泄物中长期带有病原体,如动物和动物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蜱,即蜱叮咬了被病原体感染的动物,就将Q热病原体吸吮到蜱的体内,病原体可在蜱的体内长期保存,并可经卵传代,蜱粪中也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果带有病原体的蜂又叮咬其他动物,就可使正常的动物感染。

动物将病原菌传染给人有以下几种途径:

(1)呼吸道途径:病原体从这些动物体内排出后,在空气中产生气溶胶;感染的动物排出的粪便、感染的蜱排出的粪便干燥后可随尘土污染空气。人通过呼吸感染了污染的空气和气溶胶使病原体进入人体内而致病。这是一个主要的传播途径。

(2)接触病畜(或其皮毛)途径:这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一些职业,如:兽医、牧民、制作皮革和皮毛加工厂的工人、屠宰厂的工人、乳制品厂工人,由于接触病畜和畜产品的机会多,如果皮肤有破损,病原体可以通过皮肤的破损处进入人体而感染。另外,或被带有病原体的蜱叮咬也可感染。蜱粪中病原体还可通过抓破伤口侵入体内。如果皮肤有破损,接触了患者的痰液、血液、乳汁等也有可能得病。

(3)消化道途径:由于病畜的奶往往带有病原体,带有病原体的奶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消毒处理就饮用,即可以被感染。喝了被病原体感染了的水也会被感染。

人群对Q热病原体普遍易感,青壮年及饲养员、屠宰工人、皮革厂工人、兽医、牧民、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与病畜(其羊水、胎盘、阴道分泌物等特别具有传染性)、胎畜、污染脏器、畜产品、病原体的培养物等的接触机会较多,故感染的机会也较多。免疫力低下者也容易受感染。得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不会再得第二次。

Q热的潜伏期为14~42天,平均为20天。

Q热的表现复杂多变,急性型Q热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热,怕冷,剧烈头痛,疼痛部位多在前额与眼眶周围,甚至整个头部。肌肉酸痛,以腰肌和腓肠肌(即小腿肚子)显著。同时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病初2~3日内体温迅速升至39℃~40℃,持续5~15天,平均10天,然后很快下降或于2~3天内降至正常,但也有部分病人发热持续1个月或以上。有的病人于发病第4~5天出现胸痛,干咳,咳少量黏痰。多数病人有肝肿大及压痛,肝功能异常,甚至出现黄疸。少数病人可出现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肾炎、溶血性贫血及脑膜炎等表现。多数病人在整个病程中不出现皮疹。症状轻的病人多于退热后迅速恢复,而重症病人于退热后仍感全身虚弱,2~3周才能完全康复。

慢性型Q热易发生于年龄较大者(平均年龄50岁),以及原有心血管疾病和抵抗力低下的病人。表现除了有长期不规则的发热外,还有心内膜炎或肝炎的一些表现,如:体重减轻、夜间睡觉出汗、贫血、关节痛、肝功能异常、心脏杂音等。慢性型Q热病人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上述症状的时间为1~20年不等。

得了Q热,只要治疗及时,预后良好,而且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如果耽误治疗,或出现并发症者,预后不佳。

有在Q热发生的地区居住史、接触过病畜或饮过奶制品的人,出现突然发热、头痛、肌痛等,应立即上医院检查确诊。经医生指导合理用药。首选四环素治疗,发热3天内使用可缩短一半病程,平均退热时间4天。常规用量为0.5克,6小时一次口服。体温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4日,疗程2周。但四环素可引起肝损害,有肝功能异常者不宜使用。其次可选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慢性Q热的治疗可采用四环素联合复方新诺明(每日2次,每次2片)治疗,疗程数月至数年。Q热心内膜炎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同时采用人工瓣膜手术治疗。

病人一般不需隔离,但对确诊Q热并伴有肺部病变的病人,最好住单间。但病人的排泄物应消毒。病人的痰可加等量的10%~20%的漂白粉乳液或1/5量的干粉,混匀后放置2~4小时;粪便:成形便加2倍量的10%~20%的漂白粉乳液,充分搅拌,放置6小时;稀便直接加漂白粉,用量为粪便的1/5,充分搅拌后,放置6小时。尿液按每100毫升加漂白粉3克的量,充分搅拌,放置2小时。

高热病人应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卧床休息。可采用温水擦浴全身皮肤,既有轻度降温作用,又可改善全身酸痛不适症状。擦浴时注意保暖,勿受凉。头部置冰袋或用冷湿布(也可用凉毛巾)敷额部可保护脑组织。若体温高热而手足冰凉者不宜使用冷敷或酒精擦浴,不但降温无效,反而会引起寒战反应及虚脱,此时可用温水(比体温低2℃)擦浴全身。高热伴头痛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等,应用解热镇痛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血压下降和发生虚脱。对年老体弱者应慎重使用解热镇痛药。用药后30分钟测一次体温,及时观察用药效果。注意保暖,随时严密观察体温。降温有大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衣裤,保持病人身体舒适。

咳嗽、痰黏稠者给予祛疾止咳药物如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枇杷露等。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蛋羹、鱼等,多进食蔬菜、水果等,以补充维生素,多喝水。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者可上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注意经常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如有无心慌、头痛等,观察病人的体温、皮肤色泽等,如发现病人皮肤、巩膜变黄及神志有变化立即请医生检查确诊。

本病的传染源为各种家畜,对牧场、奶牛场的家畜等应定时检疫,发现病畜应隔离治疗或宰杀。屠宰场要加强宰杀前的疫情检查,加强对输入牧畜的检疫。畜及其粪、尿、胎盘等,因带有病原体,应进行高温处理后方可丢弃。污染场所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喷洒消毒。

畜牧场、奶场、皮毛场、屠宰场等处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如带口罩、手套、围裙等。特别是进入有感染的病畜场所时,必须戴口罩。尽量不用手直接接触病畜及其排泄物等。皮肤有破损时接触病畜等必须戴手套。

应加强乳类及乳制品的消毒,避免饮用生乳或生乳制品。流行区的牛和羊乳充分煮沸才能饮用。疫区定期用杀虫剂给家畜灭蜱。

在森林或野外工作时,应穿防护服避免被蜱叮咬。

Q热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疫苗接种对接触机会多者如屠宰工人、兽医、实验室人员及免疫缺陷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前者皮下注射3次,每次1毫升;后者用作皮上划痕或口服,反应较小。流行区家畜也应接种。

14.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临床类型,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肝脏受损为主要特征。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RNA病毒。呈长丝状体,有时分枝,有时呈“U”、“6”或环状。病毒直径80~100纳米,长度差异很大,300~14000纳米,感染性毒粒长度为970纳米。毒粒有类脂包膜,包膜上有大的突起,包绕着螺旋状的核衣壳,基因组为单分子的负链ssRNA。病毒有7个主要多肽,RNA的复制机制尚不清楚。病毒在胞浆内繁殖,芽生释放。

病毒可在实验条件下感染猴、豚鼠、地鼠和小鼠,产生与人类相似的病症并全部死亡。病毒尚可在猴肾细胞、人羊膜、豚鼠成纤维细胞、Vero细胞及HeLa细胞中生长繁殖。

病毒在室温下稳定,对加热及消毒剂敏感,r-射线、紫外线、1%甲醛溶液、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及脂类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以直接与患者(病毒血症可持续13天,精液内可持续2~3个月)和带病毒的亚临床感染者密切和持久的接触(特别是血液、排泄物经皮肤、注射或性接触)传播,但不能除飞沫从呼吸道和结膜传播。此外,曾与患者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亦可能带有病毒而有感染性。

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5~14天,平均7天。感染后骤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几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于第5~7病日可见麻疹样皮疹,数天后消退并脱屑。

严重病例在起病数日可出现胃肠道出血、鼻、口腔、结膜下、阴道及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第10病日为出血高峰。病人可因严重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死亡。中枢神经系统可受累,表现为情绪异常、意识障碍和侵犯行为。

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细菌性肺炎。迟发症有睾丸炎、睾丸萎缩等。预后较差,病死率50%以上。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治疗埃博拉出血热,一般可输入含埃博拉病毒抗体的血清,也可试用干扰素。据报道,预防性使用免疫调节剂可使动物减少感染机会,生存期延长,但治疗已感染的动物无效,提示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预防性使用免疫调节剂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对症处理包括发热病人的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护正常血循环,保护肝肾功能,预防及控制出血,各种凝血因子的检测等。

一旦感染了此病,就要对病人严格隔离,隔离至体温正常7天或后21天。在流行区域要加强自身防护,与病人接触要戴口罩、手套、帽子和穿隔离衣,防止接触传播。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的用品均应用高效或中效化学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

15.回归热

回归热是由一种称为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高热,伴有全身的肌肉酸痛,可出现肝脾肿大、出血倾向和黄疸。因其发作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发热和退热往来回归,故称为回归热。回归热螺旋体喜欢潮湿温暖之处,对热和化学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因此,用化学消毒剂或煮沸的方法可将其杀死。但耐低温,在血凝块中于0℃时可以存活3个月之久。

回归热螺旋体存在于病人和鼠类的体内。病人体内的回归热螺旋体由虱进行传播,所致的回归热称为流行性回归热;鼠类体内的回归热螺旋体由蜱进行传播,所致的回归热称为地方性回归热。两种回归热感染后没有持久的免疫力,也就是说感染一段时间后可以再感染,如流行性回归热的免疫力约维持2~6个月,过了这段时间后可被再感染;地方性回归热免疫力约维持1年。另外,两种回归热之间也无交叉免疫,就是说,感染了一种回归热后,还会感染另一种。

人们对回归热普遍容易感染,在回归热的疫区,儿童发病率较高,外来人也更容易感染,且无年龄性别之分。由虱传染的回归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季节发病较多,其他季节有散在发生,其分布广泛并无地区性,本病多发生在生活、卫生状况差,居住拥挤,缺乏洗澡更衣条件的人群,对这些人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以引发大流行。由蜱传染的回归热有严格的地区性,局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常于4~8月温暖潮湿季节发生,呈散发,当地儿童和外来人群易感染发病。

虱传回归热的传染源只有病人,是由人身上的虱子传播的。病人在发热期血中出现大量的螺旋体,当虱子吮吸了病人的血液后,螺旋体即在虱子的体内大量繁殖,但仅在虱子的体液中存活,其唾液及粪便中则没有螺旋体存在,所以虱叮咬及虱粪便无传染性。只有当人被虱子叮咬后,因搔痒而将虱体压碎,或将虱子用手打死,虱子体腔内的螺旋体经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后才会感染。如果手被螺旋体污染后,没有清洗又揉眼、挖鼻也可以将病原体带入人体。孕妇患者可经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输入了带有病原体的血也可被感染。

蜱传回归热是自然疫原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在鼠体内寄生,蜱叮咬了患病的鼠后,病原体即在蜱体内生长繁殖,蜱的体液和唾液内都有大量的病原体。当蜱叮咬人吸血时,将病原体直接注入人体而使人感染。被病原体污染的手也可使病原病经破损的皮肤黏膜而侵入人体。另外,带有病原体的蜱所产的卵因含有螺旋体,可将其传给下一代,因此蜱不仅是传播回归热的媒介昆虫,也是传染源。

该病的潜伏期为2~14天,平均约为7天。两种回归热的表现基本相同,但虱传回归热比蜱传回归热要重一些。

虱传回归热起病急,主要表现有发热、发冷、寒颤、剧烈头痛,1~2天内体温迅速升高达40℃~41℃,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尤以双下肢小腿后部的肌肉压痛明显,高热重症者可出现抽搐、神志不清。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眼睛充血、鼻出血,也可见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及红色点状皮疹,严重时可以呕血和便血(大便发黑,像柏油样),眼睛巩膜及皮肤发黄等。发病6~7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并伴以大汗。体温下降后,症状逐渐消失,但仍感疲乏,没有精神和食欲。经过1周左右的间歇期后,上述全部症状又重复出现,即“回归”。复发一般症状较轻,发热期较短间歇期逐渐延长。

蜱传回归热的临床表现与虱传型相似,但症状相对较轻。复发次数却较多,一般为2~4次,多的可达14次。在发病前,蜱叮咬的部位皮肤发炎,呈紫红色中央隆起,搔破后容易感染。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同时又有被虱或蜱叮咬过的情况,就应考虑是否患了回归热,立即到医院就诊。

在患病过程中可并发支气管肺炎,严重者可因此而死亡。虱传者有时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发生脾破裂及脾出血。蜱传者在后期可出现眼部并发症如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暂时失明等。

发热时要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尽可能多喝水,以补充身体因高热、腹泻所消耗的水分;饮食上给予热量高、易消化、稀的食物,如:浓米汤、麦乳精、藕粉、麦片粥、菜粥、面条、面片、果汁等,可将青菜剁碎放入食物中,应少量多餐,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如不能进食或饮水时,给予静脉补充液体。体温在39℃~40℃,或40℃以上时,遵医嘱酌情给与小剂量解热药物及镇静药物,以防止发生抽搐。当病人体温骤然下降并大量出汗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并注意给病人保暖以防受凉,随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被。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要漱口。对局部皮肤表面有疮疹或破溃的可用四环素软膏等涂抹。治疗上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

发现病人应及时实行隔离,令病人独住一室,隔离时间至最后一次发热15天以后。病人立即沐浴并更换衣裤。虱传回归热应灭虱,蜱传回归热应灭蜱。消灭老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蜱传回归热的传染源是鼠类。对接触了病人者,或在疫源地被蜱叮咬过,也应进行卫生整顿和灭虱和灭蜱,还必须实行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5天。

对疫区及可疑地区进行全面卫生整顿,灭虱、灭蜱和灭鼠以达到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清理整顿水塘,河沟淤泥。做好个人卫生整顿,勤洗澡、勤换衣、勤洗衣被,经常晒被褥。良好的卫生环境可减少老鼠、虱子和蜱的滋生。

加强个人防护。在疫区工作、接触病人,或为病人灭虱时,应穿长袖衣裤及鞋袜,并扎紧袖口和裤口,防止被虱、蜱叮咬。还可以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风油精等防虫叮咬的药物。必要时可口服强力霉素或四环素以预防发病。

16.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用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患者是指病人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即HIV抗体阳性),临床出现机会性感染、各种肿瘤等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携带者)是指病人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而尚无症状出现,外表与正常人一样,只有通过体检才能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

据我国有关传染病研究所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我国普通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较大,对艾滋病的抵抗力明显低于美国白人。专家分析,倘若控制得好,2010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150万,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其病毒携带者将达到1000万,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可达人民币4600~7700亿元。

艾滋病被医学界称做“超级癌症”、“世界新瘟疫”,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肌体,人体免疫功能即被破坏,许多正常人不会得的病和不会被感染上的病毒,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则对之毫无招架之力,很容易得病,称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病毒具有的生物特性,使其具有特别严重的危害:一是人体一旦被病毒感染即具有持续性,不但本人终生携带,而且还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二是病毒在每一个复制周期后都会产生不同的病毒,具有多变性,给治疗带来麻烦,因为它会很快产生耐药性,对其用疫苗预防也很困难;三是病毒主要攻击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辅助性T细胞,一旦该细胞被杀灭,整个免疫系统就会坍塌,并激发各种各样的感染以及肿瘤。

艾滋病患者多出现明显的消瘦和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长期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智力下降、反应迟钝、抑郁、忧虑、类妄想狂精神病或痴呆。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引起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的损伤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坏死,出现蛋白尿、少尿、高度水肿、氮质血症及肾功能衰竭。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可引起游走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和关节腔积液,酷似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亦可表现有多发性肌炎,肌肉明显压痛及活动障碍,肌肉活检呈坏死性肌炎。内分泌系统的损伤可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和低肾素血症、低血压、持续性低血钠和高血钾、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和肾上腺危象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是叠氮胸苷、双脱氧肌苷和双脱氧胞苷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感染早期如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则效果更好。但是以上药物均系国外生产,且价格很贵,国内很少使用。

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Ⅱ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中国的一些中药,如香菇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在有些研究中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分在体外实验过程中能抑制HIV,且价格便宜,预计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我国目前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人。

(1)近期(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

(2)近期(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

(4)卡波氏肉瘤。

(5)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被污染的血液、乳液、用具等。目前已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眼泪、乳汁及尿液等体液中分离出艾滋病病毒。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现已确定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有很强的传播作用。它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完全是借助人与人之间体液的直接接触,只要没有造成体液直接接触的条件,就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1)性传播:包括阴道性交、与同性或异性之间的肛交和口交,病毒经性交引起的粘膜微小破口而进入人体。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全球报告的艾滋病病毒传染者的75%是通过性途径感染。

(2)血液传播:指输入或注射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用品及其他侵入人体的器械或共用注射器吸毒。

(3)母婴传播:指患有艾滋病或已感染HIV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婴幼儿,传染几率在30%左右。

据专家说,一般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吃饭(分餐制)、游泳、咳嗽、蚊虫叮咬、使用公用电话和公共厕所、乘坐公共汽车等都不会被传染。因为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弱,如果没有体液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一经离开人体,较高的温度、日光照射等都可以使其迅速死亡而失去传染力。但是,近年来,医学专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吸咽者在相同的生活行为方式下比非吸烟者更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吸烟者易患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吸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吸烟要使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并可使机体免疫系统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下降,抗体生成减少。对女性来说,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代谢物可在吸烟女性子宫颈分泌物中蓄积,并可引起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使生殖系统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增高。另外,吸烟对肺的巨噬细胞也有影响,并可使抗病毒淋巴细胞减少,使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率增加。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了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时,一般不会使人有患病的感觉,感染者或许不知道自己已携带有病毒。从外观来看跟平常人一样。不过,据研究和临床观察,艾滋病患者在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以下各种征兆:

(1)接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最早症状是体内会出现有关的抗体。美国一项研究证明,具有这种抗体的人均有下述一些数种皮肤病变:

在直肠和肛门周围出现单纯疱疹的水疱,在手、足和长胡须的部位发现新生的疣;

足部出现严重的霉菌感染现象;

皮肤有炎症、红肿,出现水疱,并伴有脓孢病和皮肤的细菌性感染,典型的表现是在嘴和鼻周围出现严重的油性鳞屑;

在腋窝等部位出现毛囊炎;

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在面部、头皮和躯体皮肤出现严重的油性鳞屑;

严重的干皮病或者年轻人突然出现了类似于老年人的皮肤。

(2)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患者都会单独出现口腔症状,如上腭、舌背发生白色念珠菌病,舌两侧边缘产生毛状白斑(白色或灰色病变),牙根发炎、溃疡、坏死,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根出血、疼痛和恶臭以及在上腭和牙根出现卡波济肉瘤等。

(3)可能会有感冒现象或淋巴结大、嗓子痛等感觉。

(4)无症状期。

(5)综合症状:肺部、皮肤、肠道等各种感染、持续发热并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

艾滋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月,长者可达5年,一般为数月至2年,这与感染的病毒数量多少有关,例如输血中血液感染病毒的数量大,受血者发病的潜伏期则相对较短。经性接触感染病毒的数量较少时,则发病的潜伏期较长。现在已发现有“慢性进展型”的患者,能十几年都不会发病。

目前艾滋病还没有特效药物,也没有疫苗预防接种。临床上可分为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治疗,和针对条件致病菌的治疗。

(1)一般疗法。

对HIV感染者可不予治疗,应列入疾病控制网,严密监视,以防传染他人或转变为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的相关综合征患者及艾滋病患者,要给予道义上的关心和帮助,让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创造较好的生存环境;对于长期发热的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对于烦躁、恐惧的患者适当给予镇静剂。

(2)免疫增强疗法。

如白介素-2,γ-干扰素等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大。近年来艾滋病患者有进行骨髓移植者,但只能达到免疫状况暂时性改善。

(3)治疗条件。

致病菌感染根据不同的病原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治疗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可选用复方新诺明(SMZCO)每日20~100毫克/千克,分4次服用;也可用羟乙基磺酸戊双脒每日4毫克/千克,肌注或静脉点滴。此二药亦可合并应用,疗程为2~3周。

(4)抗HIV的药物治疗。

叠氮胸苷(AZT)及叠氮去氧胸苷(ZDU)为胸苷核苷的变型,经临床试用似能延长艾滋病病人的生命,实验研究能抑制逆转录酶,阻断HIV的复制,但不能根除病毒,且价格昂贵,药品供应有限,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在有不少国家已在进行体外筛选和临床试验,有一定疗效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哪一类药物真正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中医药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根据西药筛选研究方法,随机筛选中草药或植物成份,如甘草甜素、金丝桃素、天花粉蛋白、苦瓜蛋白等均对抑制艾滋病有一定疗效,再有成方小柴胡汤可抑制HIV-1逆转录酶。针灸也可以缓解艾滋病病人的某些症状。

艾滋病虽然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却完全可以预防。个人预防的有效措施,首要是接受健康教育,提高知晓度,同时切断传播途径。以下行为被认为是有效的:

(1)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婚外的性行为及张口深度接吻。

(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避免使用不洁理发刀、修脚刀。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纹身。

(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性生活坚持使用避孕套。但要明白,使用避孕套也只能降低85%的艾滋病感染风险。这是就男用避孕套而言,而现在大力提倡的女用避孕套则提高了防艾的几率。与传统的避孕套相类似,女用避孕套是一软且坚韧的聚氨酯纤维套,与男用避孕套长度相当但宽度要大。封闭端的环塑料用于在性交时把避孕套固定在阴道内,开口端较大一些的环在外阴之外展开。由于女用避孕套同时覆盖女性阴道入口和男性阴茎基部,这些地方是性病溃疡的发生部位,易受HIV病毒侵入,因此女用避孕套可以为男女双方提供更多的保护。

(5)不吸毒,在毒瘾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必须注射或医疗及医疗检查(如治牙病)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治疗器械。

(7)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必须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液。

如若不幸有过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伤口感染或不洁性行为),应尽快到大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抽血测试艾滋病病毒抗体,以便采取应对办法。

有助抗艾滋病病毒的食物有:黄豆、黄瓜、苦瓜、海带、鹅血、大蒜。

可采用下列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污染物或怀疑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1)药剂消毒:含氯消毒剂中常用的为次氯酸钠。其他含氯消毒剂亦可使用。消毒剂中含有效氯500~5000毫克/千克,处理10~30分钟即可达到一般的消毒目的。遇有病人血液和其他体液时,可使用含有效氯10000毫克/千克的溶液消毒。

碘伏消毒剂可用于物品表面的消毒。含有效碘50~150毫克/千克的溶液作用10~30分钟即可。

75%的乙醇(酒精)可用于手的消毒,作用10分钟即可。戊二醛多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2)热消毒:艾滋病病毒对干燥和热敏感。在56℃条件下作用30分钟或100℃作用(如煮沸)20分钟可以消灭艾滋病病毒。

17.吸毒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研究、教学需要而泛滥性使用的依赖性的药品。所谓依赖性药品,主要是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但这只是一个广泛的说法,我国于1990年12月28日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使人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所谓药品依赖性,即成瘾、癖,就是需要持续用药,一旦停止使用,人的身体和心理就会出现异常痛苦的反应,此时如果重复用药就能获得强烈的快感和特异的松弛及宁静感。

毒品的种类很多,其毒性虽各有异同,但都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性。当今世界上流行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大麻脂和可卡因,它们是从原生植物罂粟、古柯和大麻中提取、加工制成。从罂粟一鸦片一吗啡一海洛因,共分为1~4个等级,尤以4号为最纯,毒性最大。

大麻中含有多种生物碱,经过加工制作成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等毒品,其中有效致幻成分主要是四氢大麻酚。

可卡因是从古柯中提炼出的生物碱,呈白色粉末,除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具有麻痹感觉神经末梢的作用,使服用者在心理上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鸦片是从罂粟的果实中提取的,从中可提炼出吗啡,再经过化学提炼即成海洛因。海洛因是白色粉末状物质,俗称白粉,是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严重损害人的生殖、神经和消化系统。

目前,吸毒、贩毒已成为西方社会及全球性灾难,引发各类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近年来,伴随国际社会毒品泛滥,吸毒又在我国“死灰复燃”,据调查表明,我国吸毒人员正不断增加。

冰毒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毒品。冰毒的正式名称是甲基苯丙胺,又称为去氧麻黄素。从外观看,它是晶莹透明的结晶体,好像冰块,冰毒之名由此而来。它极易溶于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合成了麻黄素。本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也发现平喘中药“麻黄”具有兴奋心血管的作用,继之提炼出麻黄素,并认为同日本学者所发现的物质属同一品种。之后,人们在继续寻找麻黄素的新品种时又合成了苯丙胺,而后终于合成出真正的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其药物依赖性(即成瘾性)也更强。由于这类物质能强烈兴奋人的精神活动,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从而使躯体运动增加而使整个身体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缘此,我国卫生部颁发了“管理毒药、限制剧药暂行规定”,将此类药物列入管理范围,以后又将它列入一类精神药物进行管制。

继冰毒之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苯丙胺类兴奋剂,那就是“摇头丸”。“摇头丸”学名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摇头丸携带服用方便,隐蔽性大,更容易获得。与可卡因等中枢兴奋剂相似,小剂量的苯丙胺可保持警觉和精力充沛,大剂量则使人过度敏感,可导致怀疑、妄想,出现幻觉、刻板行为(如摇头),类似急性精神分裂症。一旦出现妄想狂样状态,复吸的可能性就极大。

除了上述提到的已众所周知的新老毒品外,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容易被忽视、被不法分子利用的药品。因为毒品一开始时其实都是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而且除了被多数国家开除出国家药典的海洛因外,很多常见毒品至今与药品难有明确的界限,如镇痛药二氢埃托啡片、杜冷针剂,治疗失眠的镇静剂苯巴比妥,广泛用于小儿多动症治疗的中枢兴奋药利他林,用于平喘的麻黄素(需经再加工),甚至打火机用乙烷等挥发性气体……这些常用药物一旦滥用,成瘾的危害同样深重。所以,病人必须在医生监督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药源的不正当流失,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而无论何种毒品滥用,一旦染上毒瘾,往往无法自拔,最后的结局不外以下两种:要么直接死于毒品之手——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各种严重感染,死于脏器衰竭;或毒瘾深重,严重戒断症状发作时无法及时供毒,死于呼吸和心跳抑制;或吸毒过量,死于急性中毒;或毒瘾发作时死于自伤、车祸等意外。要么为筹集毒资为非作歹被绳之以法。

人类一旦服用甲基苯丙胺后,可以出现以下几种反应:

(1)出现激动、焦虑不安、精神活动增加、震颤、抽搐、肌肉反复强烈收缩。因颈部的肌肉不断扭动,可出现头颈不停地左右摇摆的现象。因为颈部反复摇摆扭动,可造成颈肌撕裂、颈椎脱位或骨折;内耳平衡失调而眩晕、站立不稳,甚至可发生突然死亡。

(2)服用甲基苯丙胺后,短期内会出现警觉性增高、自我感觉意识特别清晰、疲劳消失、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注意力集中、情感高昂并有欣快表现、言语增多、动作反应机敏、体育活动的技巧也更为熟练。但以上的种种表现只是一种假象,持续时间不长,待药性一过,便开始出现精神反应迟缓、疲劳乏力、头痛头昏、气急、全身难受不适,常易焦躁激动、心境恶劣,甚至会出现胡言乱语、谵妄等精神病。

(3)血压升高。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会升高,但脑部的供血并不增加,因此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当反复使用而且剂量增加时,就会出现心悸、心律异常等严重反应。

(4)抑制食欲。因苯丙胺类药物能抑制食欲,故以往也作为治疗肥胖的一种手段。因个体情况不一,治疗剂量难以掌握。反复使用后则会出现耐药现象,造成用量骤增,最后出现依赖,贻害无穷。连续使用甲基苯丙胺后,会导致全身衰竭、体重减少、体质明显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身上皮肤若有小的破损,则很难愈合;很易发生多种脓肿、指甲脆化、睡眠不良、夜间磨牙等疾病。

(5)产生躯体和精神依赖(俗称成瘾)。为了追求强烈的快感,使用量就逐渐上升。最初时只要几个毫克就有作用,但以后则需要几十甚至几百毫克才起作用。有的吸毒者为了达到“奇妙”快感的境界,往往将甲基苯丙胺溶入水中,然后作静脉注射,这样会伴发多种疾病,如多种脏器感染、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甚至染上艾滋病。过量使用还会发生高血压危象,导致中风。此外,还可造成脑细胞损伤等一系列病变。综合起来,毒品危害机体主要是通过3个方面起作用:一是危害神经系统,使人的神经调节失灵,内分泌功能紊乱,大大减弱了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各种致病微生物长驱直入;二是破坏机体的消化系统,使人食欲下降,能量摄入减少,逐渐虚脱;三是吸食过量时,引起中毒而死亡。

吸毒等于与魔鬼作伴,愿每一位公民认清利害,远离毒品。

目前,治疗吸毒通常采用下列途径:

(1)社会控制。强制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是控制吸毒的关键。比如加强药物生产和流通渠管理,并有计划地进行药物依赖的研究工作,尽量生产没有依赖性的药物,医务人员对病人要强化药物依赖性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自身要严格把关,杜绝这些药物流向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精神生活,重视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从心理和生理上培养健全的人格。《关于禁毒的决定》的公布实施,使我国的禁毒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依法严惩贩恶分子,杜绝毒品来源,是防止吸毒的主要措施。对于成瘾者应严格集中治疗,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群众和家庭的密切监督,防止恶习的重染。

(2)药物治疗。最常见的是逐步减量法,就是在医疗监护下,逐步减少成瘾物质的用量,直至最后戒除,该种方法的关键是严防吸毒者私下加服成瘾毒物。成瘾性较强的物质可用药理作用相似但成瘾性较小、使用方法的物质逐步代替和减量。如用美沙酮代替吗啡或海洛因,一般2~4周可以完全戒除吸毒。其次是拮抗剂治疗,它是利用成瘾物质的药拮抗剂,改变机体的内环境,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直至不用成瘾物质也不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用环佐星治疗一定时间的人能高度耐受鸦片产生的药理作用,停止服用鸦片也不会感到不适。当然,还有其它药物也可以治疗一些瘾君子,如可乐宁为受体兴奋剂,但也能像吗啡类物质一样作用于人体,从而代替吗啡类物质在体内作用,减少戒断症状。

(3)心理治疗。必须了解并针对不同对象产生的依赖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予以恰当的指导与个别的处理,还要对其做较长期的随访,经常予以鞭策和鼓励,使之树立信心与恒心。任何一种药物治疗,如不配合社会支持、心理治疗来重建人格和行为模式,都难以维持长久的疗效。作为综合性治疗措施的一部分,心理治疗对于每个吸毒者都是十分必要的。要进行积极的社会宣传,组织各种戒毒组织的活动,帮助吸毒者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还可以进行一些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填补精神生活上的空白,转移对毒品的注意力。同时,戒毒者应和家人、正道朋友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交流思想,沟通认识,取得他们的配合、支持、鼓励和监督。

18.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流感病毒有3个抗原性不同的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A型流感病毒也见于人、马、猪,偶可见于水貂、海豹和鲸等其他哺乳动物及多种禽类。

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1病毒的鸡,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强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病毒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4℃可保存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之久。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可造成传染,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但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正规市场的家禽基本上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的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该种病毒能够吸收重组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迅速变异。一旦变异病毒传播到人身上,与人类普通流感病毒相结合,就会成为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类对新病毒不具备任何免疫力。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好像流感病毒一样。

该病毒的分离株也同样具有高致病性。家禽在感染H5N1型病毒后即使幸存下来也有传染性,至少在10天内病毒都会在家禽体内存活,通过排泄物等进一步感染其他家禽、候鸟或人。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Reye综合征是流感病毒感染时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于2~16岁的儿童,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患病开始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昏迷或谵妄,并出现肝脏肿大,但无黄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血氨均增高)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禽流感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病毒抗原与血清抗体检测。流行病学史包括是否到过疫区,或与家禽有密切接触,或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并出现持续高热(>39℃)者应警惕禽流感。病毒分离、病毒抗原与血清抗体检测是诊断禽流感的重要方法。患者甲型流感病毒和H5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患者呼吸道标本(鼻咽或气管吸出物)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者,应列为疑似病例;患者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出流感病毒A(H5N1),或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流感病毒A(H5N1)抗体阳性,或采用流感病毒A(H5N1)特异性血凝素基因反转录PCR检测呼吸道标本阳性均可确诊。

需要与禽流感鉴别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军团菌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SARS)。

禽流感病人的治疗与普通流感病人的治疗相同。患者应尽早休息和住院治疗,多饮水,高热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发生Reye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方法如下:

(1)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株的复制。药敏试验表明A(H5N1)对上述药物敏感,早期应用可减轻病情,改善预后,在发病2天内使用疗效更好。金刚烷胺的剂量为成人100毫克,每日2次,共5日;1~9岁儿童为每日每千克体重5毫克,分2次口服,每日总量不超过150毫克。老年人及肾功能受损者剂量酌减。但应注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前者包括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眩晕、嗜睡等,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运动失调;后者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有癫痫病史者忌用。

(2)三氮唑核苷:又称利巴韦林病毒唑。具有广效抗DNA和RNA病毒的作用。气溶胶吸入给药,或0.1~0.2,每日3次,口服,疗程一般3~5日。

(3)干扰素:早期应用α干扰素有一定疗效。肌肉注射:106~109IU,每日1次,疗程根据病程而定。滴鼻:5000~10000IU,每日1次。

(4)美国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名为RWJ27020的药物,临床试验证明每日用1次,连续5日就能抑制病毒。

另外,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禽流感的预防很重要,预防禽流感要做到:

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一定要接触,事先必须要戴上手套或塑料袋,触摸后要用肥皂洗手,还要当心不让小孩触摸拥抱禽类动物;

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一定要完全煮熟后吃。

在疫区的人员要戴口罩;

勤洗手,勤锻炼身体,锻炼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避免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口;

发现有类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第八章 急救护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