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85

第85章 儿科疾病

1.新生儿特有现象

(1)鸡胸或漏斗胸:胎内胎儿肢体压迫二侧胸廓,导致鸡胸;若四肢集中压迫剑突下则造成漏斗胸,出生后能逐步自行纠正。

(2)“角弓反张”:常由面先露胎位所致,出生后能逐渐自行纠正。

(3)“螳螂嘴”:为两侧肥厚的颊脂垫,系正常现象,勿需处理。

(4)“马牙”及“板牙”:在牙龈部位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俗称“马牙”。有时见白色的斑块,隐约见于齿龈粘膜下,此为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均不必处理。

(5)口唇及牙床青紫:可能由高血红蛋白血症引起。

(6)乳腺肿大及泌乳:男女足月新生儿皆可发生,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到鸽蛋大小。这是孕母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出生后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于出生后2~3周消退,不必处理。若强力挤出乳汁,反而可能造成继发感染。

(7)假月经:女婴出生后第5~7天有时可见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行停止,亦为孕母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不必处理;若与新生儿出血症同时存在,则出血量可以增多,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

(8)生理性体重下降:初生几天内小儿进食较少,由于排出胎粪、小便,加之有水分自皮肤和呼吸道丧失,所以生后4~5天内体重可略下降。但此阶段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10,在生后7~10天内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水平,以后逐日上升。

(9)脱水热:出生后第2~3天,若进食及喂水量不足或环境温度太高均可引起脱水,导致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有烦躁、口渴、尿少、前囟稍凹等症状,但一般情况尚佳。经补充液体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2.新生儿窒息

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

母体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压、休克、严重贫血、慢性心、肺、肾疾病、糖尿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吸烟等;胎盘早剥、子宫出血、低置胎盘、前置胎盘、过期产的胎盘功能障碍等;脐带脱垂、受压、打结、绕颈、扭转等;母子血型不合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心频率和节律异常、早产、过期产等;产时麻醉剂、镇静剂应用不当、急产、产程延长、宫缩过强、骨盆狭小,手术产、剖腹产等;产后新生儿本身呼吸、循环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引发本病。

胎内缺氧,首先表现为胎儿心率增快,渐次变慢、不规则,最后胎心停止搏动。胎心率如每分钟超过160次或在100次以下,均为胎内缺氧的症状,提示胎儿娩出后有窒息的可能。胎儿缺氧早期,胎动剧烈,以后正常胎位者,羊水中有胎粪污染,即提示胎内缺氧(臀位产正常儿亦可在产时排出胎粪)。

胎儿娩出后,如有窒息者可根据其皮肤颜色判断轻重程度。若皮肤青紫称青紫型窒息(或轻度窒息),其心音、肌张力、反射等多正常,说明病情较轻。肤色灰白者称苍白型窒息(或重度窒息),其心音弱、肌张力极低、反射消失或迟钝,兆示病情严重。

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作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患儿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应仔细观察其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后发育不受影响;但如窒息程度严重,经抢救后面色仍苍白,并迟迟不能出现正常的呼吸,四肢松弛,这类小儿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运动或智力障碍。

预防新生儿窒息要做到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适当的治疗。胎心异常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给产妇吸氧,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临产时产妇情绪要稳定,因过度换气后的呼吸暂停可使胎儿的氧分压降至危险水平。此外,产妇用麻醉剂、止痛剂、镇静剂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及剂量。

3.新生儿湿肺症

湿肺又名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较多发生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或剖腹产的小儿较易发病。

小儿在出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60次/分以上,有时伴青紫和呻吟,但一般情况尚佳。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一般在2~4天内恢复正常,有气急、青紫时可给氧气吸入并及时住院治疗。

4.新生儿肺炎

(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娩出时及出生后,所以发病的时间不一。患儿的反应差,食欲不佳、吸吮无力、口吐泡沫,常有呼吸艰难、青紫等表现。有的患儿有咳嗽症状,有的则出现呼吸暂停。大部分患儿肺部有细水泡音,但有部分小儿并无明显体征,需经X线检查才被证实。除根据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外,气急、青紫者尚需供氧,营养维持和保暖亦很重要。大部分患儿要住院治疗。母亲临产有感染或羊膜早破者,可酌情给新生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2)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的肺炎。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如缺氧会出现呼吸运动以致吸入羊水或带有胎粪的羊水。足月小儿及过期产儿相对较易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即有气急、青紫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水泡音。胎粪吸入者较易并发气胸。病情轻者1~2天内症状即可减轻,重症会导致呼吸衰竭。避免宫内缺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若已有羊水或胎粪吸入,在刚娩出时应尽量将吸入物吸出。

5.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黄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黄疸:在生后第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内消退,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2)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黄疸较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黄疸减轻后又加深。有的患儿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有的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应积极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6.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又称为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乏所致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多在出生后2~4天发病,以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症状。一般病情较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新生儿初生时肠道无菌,奶量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肝酶系统不成熟;母亲缺乏维生素K及胎儿肝内维生素K贮存不足;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胆汁中胆酸的含量较低,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均可导致本病。

本病可发生于正常的新生儿,多在出生后2~4天发病,出血很少发生在生后20小时以内或5天以后,但早产儿可晚至生后2周以内发病。如由母亲服用药物(双香豆素、苯妥英钠等)则多在生后第1天发病。出血可急可缓,或自然出现或经轻伤引起。程度可不同,轻微渗血常被忽略而自愈,严重者较少见,但也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可吐血及便血,吐出物呈棕色,便血轻者只有2~3次黑便,形成胎便。重者有黑便或鲜血便,甚可导致贫血、休克、死亡。其次是皮肤出血;也可自取血及注射部位、轻度外伤及术后伤口等处继续渗血不止。脐部出血与脐带结扎无关,轻者为渗血,重者则出血不止。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多于生后10天内止血,不再复发。但如出血过多,治疗不及时可致死。

维生素K的最小需要量是每公斤体重0.5~1毫克。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喂牛奶也有预防作用。

如遇出血过多时,应输血10~30毫升/公斤/次,轻者可输库存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早产儿因肝功能不成熟,最好输新鲜血或库存血浆。

7.克汀病

克汀病是由于小儿体内缺少甲状腺素而引起的一种病。甲状腺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分泌激素。小儿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小儿脑细胞和骨骼的发育。若在出生后到1岁以内不能早期发现与治疗,则会造成孩子终身智能低下和身体矮小。

克汀病主要病因有两种,一是某些地区缺乏微量元素碘,缺碘的妇女怀孕后,供给胎儿的碘就不足,导致胎儿期缺乏甲状腺素。二是孩子先天甲状腺功能发育不良。

怎样早期发现克汀病呢?母亲应注意,在新生儿期,如果小儿黄疸持续不退,吃奶不好,反应迟钝,爱睡觉,很少哭闹,经常便秘,哭声与正常小儿不一样,声音嘶哑,便应请医生检查。如果延误诊断,到2~3个月时会发现更多的症状,例如舌大且常伸出口外,鼻梁塌平,脖子短,头发干而黄,且稀疏,皮肤干燥粗糙,肚子相对较大,这时便不可再耽误,一定要尽早请医生诊治。

治疗克汀病,必须争分夺秒,早一天给孩子用上甲状腺素治疗,孩子的智力发育就要好一些。

8.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严重的全身性的细菌感染。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不断繁殖及产生毒素而致病,也可以同时停留在某些脏器上,发生转移病灶。

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一方面因经过分娩过程时有感染机会,另一方面新生儿本身免疫能力差,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等,所以细菌比较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尤其当脐部未愈合或发炎时,更易导致细菌侵入。

未成熟儿表现为厌食、拒奶、溢奶、虚弱、面色苍白、口周发青、体重不增长,体温不恒定,可以发热、正常或不升高。足月儿(生后2~4周),多表现发热、精神反应差、吃奶不好、烦躁不安、皮肤老化等。

重症患者可出现不规则的体温、甚至高热,有明显中毒症状,面色苍白,发青或发灰,安静时出现心律增快,黄疸加重,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常并发肺炎,可见呼吸增快、不规律、呛咳、呛奶,并伴有腹胀、腹泻和呕吐。有时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呕血、便血或因肺出血而死亡。早期病例往往局部病灶不明显,只表现为全身症状。因此,当局部症状不重,难以解释全身中毒症状时,应考虑败血症。

虽然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但了解细菌入侵途径后,还是可以预防的。

孕妇要做好产前检查,保证孕期健康和接生时无菌操作。对出生婴儿应每日清洁全身皮肤,大小便后清洁臀部,脐带未脱落前,要防止大小便污染,包脐带的纱布应消毒,脐部如有少许渗出或脓性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洁脐部后涂1%龙胆紫,如处理无效应到医院就诊。避免用布擦口而损伤口腔粘膜。室内需保持空气新鲜。孕母如有感冒,喂奶时须带口罩。婴儿如有皮肤感染、感冒、腹泻等,须及时治疗。

9.新生儿结膜炎

婴儿娩出过程中,如果产妇阴道内的病菌侵入婴儿眼中,便可发生新生儿结膜炎。倘胎膜早破,胎儿在宫内也可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发病。出生后往往也可由于母亲或护理人员的手指和毛巾污染而发病。常见病原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等。

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2~3天出现症状,两侧眼睑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由于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所致的结膜炎常发生在温暖季节,发病缓慢,于出生后5~10天出现症状,以结膜下穹为显著,球结膜亦可受到波及,如不予及时治疗,经过1~2周后易迁延成慢性,可长达1年之久,偶可引致脉络膜视网膜炎及视神经萎缩。

治疗用0.25%氯霉素或0.5%卡那霉素点眼,每日4次,每次点眼前清除两眼分泌物,直到痊愈为止。一般治疗1周左右即可。

10.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且有溢液,即为受染的最初症状。其后脐的四周皮肤红肿,深及皮下。或限于脐部,或蔓延至大部分腹壁,更有继发腹膜炎者。因此病程长短不一。

预防宜注意脐带无菌处理。脐肉芽肿常会妨碍脐创愈合,可用硝酸银棒烧灼后,敷以油膏,每日细致观察,更换敷料,直到创愈为止。如有发热、脐部红肿,应给以青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化脓后应予排脓。

11.新生儿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又称包手天疱疮及剥脱性皮炎。新生儿皮肤防御功能差,较易发生传染性脓疱病,并往往形成流行。

病原大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病症重者发生大疱,内含混浊液体,但不发生化脓和结痂,称为新生儿天疱疮,更重者由于表皮和真皮联系薄弱,水疱破后发生全身的表皮剥脱,则称为剥脱性皮炎。

单纯性脓疱病新生儿表皮柔嫩,易受感染而出现细小的脓疱,患处大都位于皮肤皱褶处。疱的下径约2~3毫米,较周围的皮肤微高,基底微红,大都在生后第1周出现。但在流行时却发病较晚,甚至2周后才显著。

天疱疮脓疱较大者自0.5至3~4厘米。疱内含有透明或微浊的液体,当膨胀至相当程度时,即行破裂。破裂后形如灼伤。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并出现脱水及休克。轻者仅有微热或体温正常。经治疗后约需2周可痊愈。

剥脱性皮炎病重者皮肤感染迅速蔓延全身。先为皮肤发红,随即大片脱落,偶可先有少许天疱疮,然后出现表皮剥脱。剥脱处红湿如火灼。往往出现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如拒食,发热、呕吐、腹胀及休克,偶见黄疸,可于2~3日内发生性命危险。若幸免死亡,脱屑渐止,于1周后皮肤逐渐恢复原状。

病的初期只有少数小脓疱,宜将表皮穿破、吸去液体,然后用2%硝酸银溶液点于患处,使患处皮肤变干,或涂2%龙胆紫溶液,(溶于水内,或溶于25%酒精内),或涂上新霉素0.5%油膏,或杆菌肽油膏(每克内含400~500单位)。患处四周的正常皮肤,应每隔2~3小时用50%酒精涂抹,以减少自体接触感染的机会。若表皮已大块剥脱,则应住院治疗。

12.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所致。破伤风杆菌广泛地生存于泥土、尘埃、水、人类和畜类粪便中。

新生儿破伤风可通过脐部伤口感染而得病,主要是在接生断脐时消毒不彻底,通过接生员的手,或各种用具(包括剪刀、纱布和绷带等),将破伤风杆菌带到新生儿的脐部伤口,细菌在脐部伤口繁殖生长,不断放出毒素,毒素和神经结合后,通过神经传到脑部和脊髓。

新生儿破伤风的起病时间多在婴儿出生后第4~6天,所以俗称“四六风”。发病时间越早,病情越重,则预后越差。早期症状有哭闹、烦躁、张口困难、不会吸吮奶头等。进一步发展,便可出现新生儿破伤风的典型表现,如“苦笑面容”,表现为牙关紧闭,面部肌肉痉挛,眉毛上抬,额纹明显,口角向外牵引,一张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痛苦面容,全身肌肉呈强直性抽动。此外,外界刺激如微不足道的声、光、轻触、喂水、换尿布等,都能诱发患儿抽动。所以,要使周围环境安静,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本病多因使用未消毒的剪刀断脐及污染的绳线结扎脐带,破伤风杆菌从脐部侵入所致。故预防应做到,一强调新法接生。二若遇急产、脐带未适当处理后,宜重新处理,可用无菌操作剪去一段,另行结扎。也可肌内注射青霉素及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预防。

13.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称之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及代谢功能尚不完善,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致使身体的热量容易散失,尤其刚生下时,身体表面潮湿,周围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母亲体内温度,更容易使热量丧失。此外,因新生儿具有特殊产热功能的棕色脂肪,在早产儿含量少,如再伴有其他疾病或饥饿等,将更能抑制产生热量,如此造成新生儿体温很低。因新生儿脂肪成分在体温下降时易凝固,因此发生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但由于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亦可见于夏季。绝大多数于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内发生。其症状为体温低至31℃~35℃,甚至26℃左右,哭声低下或不哭,不能吸吮,少动作。皮肤暗红色或伴黄疸,严重者苍白或青紫。四肢或全身冰冷,脉弱。皮肤和皮下组织变硬,严重者似按硬橡皮样,可伴有水肿。常先发生在小腿、大腿外侧,以后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也受累,甚至波及全身,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心率常先快,以后变慢。尿少甚至尿闭。可伴酸中毒。终末时,肺部出现细湿罗音,以后口鼻流鲜血样液体,发生肺出血。

如患儿一般反应正常,吸奶佳,硬肿范围小且不发展,仅单纯因受冷而引起的,病情容易恢复,但仍需采取保暖、喂养、药物、输血等综合治疗措施。

为预防本病,产前应做好孕母保健工作,尽量避免早产、难产等;产室做好保暖工作,准备好干热的软毛毯,小儿一出生给予包裹及擦干身体;出生后尽量避免感染,注意保暖,对于体弱早产儿可与母亲贴身同睡,以维持其身体热量,此外还应早期开奶,避免饥饿等。

14.新生儿低血钙症

当新生儿血钙总量在7毫克/分升以下或游离钙在2.5~3.5毫克/分升以下,称为低血钙症,这是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低血钙发病因素有多种,其发病时间也有不同。

早期低血钙是指出生后72小时以内出现的低血钙症。由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受抑制所致,因在妊娠后期钙经胎盘主动输入胎儿的量增加,以致胎儿血清钙增高,抑制了甲状旁腺功能。本症多发生于出生低体重儿,患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婴儿及母患糖尿病的婴儿,因他们的甲状旁腺功能比正常婴儿差,钙的储备量少,肾排磷功能低,故易出现低血钙症。

晚期低血钙指出生后72小时至第3周末发生的低血钙症。多见于人工喂养者,因牛乳、黄豆粉制的代乳品和谷类食品中含磷高,超过肾脏廓清能力,于是血磷增加,致使血钙降低。

出生3周后发生的低血钙,见于维生素D缺乏或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婴儿。这种低血钙持续时间长,多超过新生儿期。由于先天性者,低血钙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新生儿低血钙症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有不安、惊跳、震颤、惊厥,偶可出现喉痉挛和呼吸暂停。发作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

为本症患儿补充钙剂可有特效。如出现惊厥者用10%葡萄糖酸钙2毫克/公斤/次,缓慢静注,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心率保持在80次/分以上,还要注意不使钙剂溢出静脉外,因可发生组织坏死和钙质沉着。惊厥停止后改为口服钙剂,服钙时间根据病情而定。口服氢氧化铝乳剂可减少磷在肠道的吸收。3周后发病者除口服钙剂外,同时每天口服维生素D10000~25000国际单位,口服双氢速固醇(AT10)0.05~0.1毫克/天,亦可收到疗效。

15.新生儿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炎症。可因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患本病。有时也常继发或并发于呼吸道,胃肠道病变。

症状主要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凝乳样物。常见于颊膜、舌、齿龈、上腭等处,有时可蔓延到咽部。初起时,呈点状和小片状,以后可融合成大片状,不易拭去。局部无明显疼痛,一般不影响吃奶,也无全身症状。

治疗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在哺乳前后清洗口腔,然后涂以1%龙胆紫溶液,每日2次。病变广泛者可用制霉菌素甘油水剂涂口。

16.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由于呕吐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胃容量小而呈水平位,胃入口(贲门)处括约肌较松,所以,容易发生呕吐。

刚生下不久,还未开奶就开始呕吐,吐出物像泡沫样或含少许咖啡样物,但全身情况尚好,胎粪排出正常,无腹胀,分娩时有产程过长或窒息者,可能因吞入过多羊水所致,待羊水吐尽后呕吐自然停止。少数呕吐严重者可用导管抽出胃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洗胃,症状便可缓解。对于因难产、高位产钳、吸引助产等引起分娩损伤的和有窒息的小儿发生呕吐,需注意颅内出血,这时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痉、前囟前饱满等神经系统症状,全身情况亦较差。

出生不久,或刚开奶,一吃即呕吐,无胎粪排出或排出量极少时,常常有可能为胎粪粘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的梗阻。由胎粪粘稠引起的,灌肠后大便通畅即能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无肛等,除呕吐和无胎粪(或极少)排出等共有症状外,如梗阻位置较高,则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或上腹胀而下腹空虚;梗阻在十二指肠以下的,呕吐物含胆汁;梗阻位置低的,呕吐发生较晚,呕吐物中可有粪便,腹胀明显。对这类畸形的患者,应尽量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出生1~2周后发生呕吐,全身情况很好的常常因喂养不当所致。当小儿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过稀,小儿饥饿,吸奶时咽下大量空气,或人工喂养时奶头开孔过小、过大,牛奶不充满奶头,都可以让小儿吞入空气,当咽入的大量空气从胃内排出时便发生呕吐。此外,牛奶过热、过冷、量过多或吸奶后翻动小儿等也会引起呕吐,有时呕吐可呈喷射状。只要注意喂养方法,吸奶后竖抱起小儿轻拍背部,待至嗳出吞入空气后再半卧,就不会发生呕吐。如果胃出口(幽门)处肌肉痉挛、乳汁不易通过,也会发生呕吐,吸奶前给予解痉药物能有效。因新生儿的胃游离度和活动度大,进食后会发生胃扭转而呕吐,可于吸奶后取身体稍抬高右侧卧位以预防。对于小儿喂饱后不久吐出小量乳汁,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和体征,通俗称为“溢奶”,这是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生2~3周后开始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入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并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男婴多见,进食时在腹部可见到胃蠕动波,有时在右上腹可摸到像橄榄大的硬块是肥大的幽门,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在胎内、出生时、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呕吐可以为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新生儿任何时期出现呕吐,伴有这些疾病的相应症状,或全身情况差时,应及时就诊治疗。

17.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病一般发生在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于出生时曾发生过窒息,或出生后曾患过呼吸困难、菌血症或腹泻等疾病的早产儿更易引发本病。

本症的发病原因,可能和肠壁缺氧及肠道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因缺氧时机体调整血流分布,为了使重要器官得到较多氧气,肠壁缺氧显得更重,再因肠壁受损,肠道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肠粘膜坏死,重者肠壁各层都可能坏死,甚至并发肠穿孔。

本症无明显季节性,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有窒息、换血等诱因者,发病多在生后2周内,以2~10天为高峰。因腹泻、败血症或无诱因而发病的婴儿则起病年龄较晚,在出生后3~4周甚或7~8周发病。

本病症状以腹胀、腹泻、呕吐、便血为主,可分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仅有轻度和中度腹胀,以腹泻和呕吐、便血为主,腹泻和呕吐次数不多,每日1~3次,大便稀薄,可有少量血液,有时大便颜色深,潜血阳性。重症者腹胀明显,甚至腹壁发亮,可看到肠型,腹泻和呕吐次数可多可少,便血量多,成为果酱样便或为黑粪。呕吐物呈咖啡状或吐鲜血。严重者腹壁红肿并伴有肌紧张。全身症状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出现神志萎靡、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有的病例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有的并发败血症。

治疗期间应严格禁食,停止一切口饲5~10天,禁食期间从静脉滴入葡萄糖液、生理盐水和营养液,有时需输血或血浆,待症状消失后开始喂糖水和喂奶,均从少量到多量,逐渐增加。为控制肠道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

18.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间的关节称髋关节,它与站立及行走的动作有关。先天性脑关节脱位是导致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在新生儿时期得到诊断,只需简单的治疗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本病的期诊断:

仔细比较两条大腿,患病一侧大腿短而粗,皮肤皱纹增多;

给孩子换尿布时髋关节不能充分外展,有时尚可有弹响声及弹跳的感觉;

小儿平卧,将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时,患病一侧的膝部较健康一侧的为低;

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让小儿平卧在桌子或床上,检查者正对小儿,将膝关节及髋关节各屈曲90度,然后用双手握着小儿双膝同时外展,正常时膝部可外展90度,其外侧面能触及桌面或床面。而髋关节脱位时,患病膝部外展仅75~80度,其外侧不能触及桌面或床面。有些髋关节脱位的小儿,患肢外展至75度左右时,髋关节处突然有弹跳感及弹响声,之后虽可将腿展至90度,但仍属不正常。

进行上述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并防止孩子受寒感冒;检查不宜在进食后进行,以免呕吐;检查的桌子或床铺要平坦。如发现有可疑之处,应请医生进一步复查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新生儿时期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支架或绷带使下肢呈屈膝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姿势,多数经3个月治疗就可见效。

19.婴儿脑震荡

婴儿脑震荡不单单是由于碰了头部才会引起,有很多是由于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无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力摇晃摇篮,推拉婴儿车;为了让孩子高兴,把孩子抛得高高的;有的带小婴儿外出,让孩子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等,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做法,均可以使孩子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严重者可引起脑损伤,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小儿为什么经受不了这些被大人看做是很轻微的震动呢?这是因为婴儿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小柔嫩。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因此,家长应注意改变以上不良习惯。

20.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发热病。其发病特点是突然高热3~5天,全身症状轻微,体温下降,同时,全身出现皮疹,并在短时期内迅速消退。幼儿急疹可能是由病毒引起,可通过唾液飞沫而传播,但不如麻疹传染力强。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大多数为6个月~2岁的婴儿。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二次。

幼儿急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大约需10天。其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小儿突然高热39℃~41℃,伴有烦躁、倦睡、咳嗽、流涕、眼发红、咽部充血、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伤风的症状。少数病儿在高热时可出现惊厥,但惊厥后神志清晰,精神食欲仍好,从外表看来毫无病容,这是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的不同之处。发热第2~3日,患儿的枕部、耳后、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但无压痛。高热持续3~5天后很快下降,退热后或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最先出现在躯干和颈部,以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较少,一日内出齐。皮疹多在1~2日消失,且不留色素沉着。因此无疤痕脱屑。幼儿急疹预后良好,皮疹退去后能顺利康复,极少有合并症。

患儿宜卧床休息,给予充足饮水、容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等。高热可用冷毛巾敷前额或服退热片。烦躁或抽搐时可给予镇静剂。个别患儿可并发呼吸道继发感染、中耳炎、脑病;此时必须送医院治疗,多数能完全康复。极个别患儿留有癫痫、轻度瘫痪、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21.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皮肤丘疹、疱疹、结痂三种皮损同时存在为特征。水痘传染性较强,冬春季多发。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成人期感染多发为带状疱疹。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疱疹的疱浆、血液和口咽分泌液内。病毒能被乙醇灭活,它在体外的生存能力很弱。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水痘患者。易感儿接触带状疱疹亦能发生水痘。从发病前1~2天至结痂为止,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的机会不多。

易感性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且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后80%可发病。90%的患儿为10岁以下小儿,高峰在6个月至3岁。病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本病潜伏期10~21天。前驱期约1~2天,往往先见皮疹,可有轻微发热,体温37.5℃~38.5℃,精神不振,食欲减低等。多数患儿无此期表现。

本病皮疹分布特点为向心性,以躯干、头、腰及头皮部多见,四肢较稀少,偶见于足心、手掌,尤在受压受刺激的部位如腰、臀或扎袜带之下,皮疹往往比较密集。皮疹初为丘疹或红色小斑疹,稀疏分散;数小时至1日后大多转变成椭圆形的、表浅而有薄膜包围的、四周还有红色浸润的“露珠”状疱疹。其大小不等。几天后,疱疹逐渐变干,中心微凹陷,然后结痂。再经数日至1~3周脱落,不遗留疤痕;如经过搔破或污染,以后可留轻度凹痕。皮疹轻重不一,轻者可只见10个左右的小疱疹,重者范围很广,可在起病后3~6天陆续出现,一般2~3批,多达5批者偶见。

粘膜部位也可出疹,如口、咽、结膜,早期出现小红丘疹,以后很快变成疱疹,破裂后成溃疡,很快愈合。

患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必要时给退热剂。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因抓破痘疹发生感染。如有感染,可局部涂2%龙胆紫或抗生素膏。疹痒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炉甘石洗剂。重症病例可考虑用丙种球蛋白。可试用维生素B120.05~0.1毫克/次,肌肉注射。应用激素患儿减少激素至维持量,水痘全部愈后再恢复至原剂量。

22.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小儿时期以原发性肺结核为多见。小儿抵抗力弱,致使结核病变容易播散,可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或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如脑、肾、肠、骨骼等,引起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骨或关节结核等。

结核病主要由结核杆菌通过飞沫、痰液和灰尘经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与患者同进饮食、共用食具或饮用含结核杆菌的牛奶经肠道而传染。结核杆菌在人体侵入处产生原发病变,但多数人在受感染后并无症状。原发病灶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完全被吸收,而机体对结核菌素产生阳性反应,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才能发病。如果小儿平日缺乏锻炼、营养不良或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都是发生结核病的重要因素。

小儿结核病常见类型如下:

(1)原发性肺结核:患儿有不规则发热,一般呈低热,伴有轻微咳嗽,食欲减退,多汗,略显消瘦,有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肺部体检常无异常体征,X线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有时可见初期病灶阴影,且“OT”试验阳性。

原发性肺结核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儿经过治疗,6个月至1年后逐渐痊愈,但如不及时彻底治疗,特别是年龄小、营养差,或同时患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时,结核病变可能播散全身。

(2)粟粒性结核:由体内大量的结核杆菌侵入血液所致,起病可急可缓,急者多突然高热,且持续不退;缓者表现不规则发热,患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明显消瘦,咳嗽频繁,有时出现气急,青紫,颈淋巴结和肝脏、脾脏常常肿大。肺部体征不明显,且因病灶细小,透视时常不易发现,但摄片可见两肺满布如粟米大小的点状阴影。

(3)结核性脑膜炎:起病一般比较缓慢,开始时有低热,食欲不振,便秘、呕吐,年长儿常诉头痛。小儿脾气忽然变得很坏,容易激怒,恐惧、睡眠不安,半夜哭叫,或者相反地忽然变得呆滞,对玩耍不感兴趣,终日想睡觉。1~2星期后,患儿神志恍惚,眼睛常向远方凝视,感觉过敏,颈部强直,婴儿则囟门饱满。至晚期,热度升高,出现抽筋,且反复发作,神志进入昏迷。常有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全身强直,呼吸不规则。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当小儿有神志改变,不明原因的低热和呕吐时,应考虑到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可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明确诊断。

应该明白,结核病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小儿出生后即应接种卡介苗,此后还应定期作体格检查。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病情比较严重,有发热、咳嗽、盗汗、高度衰竭的小儿应卧床休息,病情较轻的可作适当活动。住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常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鼓励患儿多进饮食,食物要富于营养。抗痨药物的应用是治疗的关键,轻者可单独用异烟肼,疗程半年至1年。重者与链霉素联用2~3个月。患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时,异烟肼应加大剂量,疗程约1年半至2年。

23.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

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时,人体中钙磷代谢异常,肠道摄取钙、磷的能力降低,同时,肾脏排磷增加。

骨的主要成份是钙盐和磷盐,当血液中钙磷含量不足时,特别是磷降低时,骨样组织钙化受到影响,骨骼生长缓慢,严重时发生骨骼畸形。

人体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另一个是外源性,即从食物或药物得到维生素D。

引起佝偻病主要原因是婴幼儿户外活动少,摄取紫外线不足,尤其在北方,家长怕孩子着凉,常常整个冬天闷在屋里,不见太阳,所以活动性佝偻病秋天开始增多,到第2年3~4月发病最多。其次由于食物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合适,例如母奶中钙、磷比例合适(2:1)易吸收。牛奶中钙虽比母奶多,但钙与磷比例为1.2:1不易吸收。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如维生素D和钙补充不够就容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利用下降而较易发生佝偻病。

骨骼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此外,还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肌肉松弛等。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睡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用手指轻按枕、顶部,有按乒乓球样感觉。前颅和骨缝边缘也有软化现象,但在3月以上的婴儿才有诊断意义。头颅变形多见于8~9月以上患儿,最早见方颅,严重者可见马鞍形或十字形。患儿前颅闭合晚(1岁半仍未闭全)。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或见出牙顺序颠倒,牙质缺乏釉质而患龋齿。

(2)胸部骨骼改变:有肋骨串珠(前胸胁骨一部分像算珠子鼓起);肋缘外翻、严重的可见鸡胸(胸骨向外突出),漏斗胸(胸骨下部凹陷)。

(3)四肢:手镯和肢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患儿手腕和足踝部成钝圆形环状隆起。到小儿会站立开始走路后因骨质软化及肌肉关节松驰在身体重力影响下造成下肢弯曲。出现罗圈腿(两足跟靠拢时以膝向外弯曲)和“X”形腿(双膝靠拢时双足分开向外)。其他骨骼变化还有脊柱弯曲、骨盆扁平等。活动期佝偻病还有全身肌肉松弛,表现颈部无力,坐、站、走较正常孩子晚,腹肌无力使腹部膨隆如青蛙肚子。佝偻病患儿血液化验则有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变化,骨骼X线检查也有特异的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确定佝偻病的诊断。

佝偻病患儿用维生素D和钙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和活动状况决定用量和给药方法。还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多受到日光照射,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中医以补肾、壮骨、健脾、益气为主,治佝偻常用龙骨、牡蛎等药味。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妇做起。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多晒太阳。每天最好有2小时户外活动,或服维生素D每天5千至1万单位,同时口服钙剂,每天应摄入钙800~1000毫克。目前有高效钙如“益钙灵”、“肾骨散”,疗效高且便于服用。要提倡母乳喂养、户外活动。婴幼儿维生素D预防用量每天400单位。早产儿头3个月用量加倍,要同时注意钙的补充。目前有补骨液,钙含量高,且易于吸收,补钙效果较好。

24.手足搐搦症

手足搐搦症又称婴儿性手足搐搦症,多数见于婴儿时期,主要是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血清钙低落,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出现惊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状。

本病常发于初春季节,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佝偻病症状。1岁以内患儿,常表现突然四肢抽动,面部肌肉颤动,两眼上翻,可暂时失去知觉,一般不发热。每次发作时可数秒钟、数分钟或更长,发作次数也多少不定,可数日发作一次,或一日多次。发作缓解后多入睡,醒后神志、吃奶皆正常。

少数婴儿表现为喉痉挛,吸气困难,吸气时可有喉鸣,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幼儿及儿童发作时神志清楚,仅表现为手足痉挛,手痉挛时大拇指贴近掌心,其他四指向掌心方向伸直腕关节稍屈,足痉挛时踝关节伸直,足趾下屈,足底略弯,发作时神志清楚。

发作时如有惊厥及喉痉挛症状则兆示病情危急,必须急救处理,可以针刺人中、印堂。喉痉挛较重者,应立即将患儿舌拉出,进行人工呼吸,即刻将患儿送往医院,迅速控制惊厥或解除喉痉挛。

本病主要原因是血钙过低,因此,病因治疗首先是用钙剂而不是用维生素D,一般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注射。惊厥、喉痉挛控制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钙剂,钙剂勿混在牛奶中或喂乳前后服用,因会产生奶块,影响钙的吸收。经钙剂治疗,低血钙症状控制一周后,即可加用维生素D治疗。

25.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一般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多由于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所引起。可影响全身皮肤,以眼部表现最为显著。

引起维生素A缺乏的原因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喂养不当,较长期缺乏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另一种原因是某些疾病的影响,如慢性腹泻,使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不良,肝或胆道的一些病也会影响维生素A吸收、贮存及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

本病男孩多于女孩。眼部症状出现最早,症状可有夜盲、眼干燥、畏光,接近角膜的眼球上可有灰白色皱斑(结膜干燥斑)。角膜混浊,继之可有角膜软化、溃疡等穿孔以致失明。皮肤症状可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角化增生,摸上去如鸡皮疙瘩。皮肤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小儿。毛发干脆容易脱落,指甲多纹缺少光泽。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亦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婴幼儿常见体格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维生素缺乏症。

预防本病,首先应充分供给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提倡母乳喂养,若母乳量不足则添加牛乳或羊乳,及时添加富有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辅食。早产儿应及早给予含维生素A制剂,每日3,000~5,0000国际单位,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并及早补充维生素A。不要盲目忌嘴,例如麻疹时忌嘴、封眼会引起角膜软化、溃疡,甚至失明。孕妇应多吃含维生素A及胡罗卜素的食物。

治疗主要以调整饮食为主,并适量补充维生素A及治疗原发病。一般给予维生素A2.5万~5万国际单位/日,分2~3次口服(浓维生素A胶丸每丸含维生素A2.5万国际单位),眼部症状数天内即可见效。重症应根据医嘱可先用维生素AD注射剂,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鱼肝油或维生素A胶丸,症状消失后,继续口服预防量。眼部治疗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或局部涂入抗生素眼膏(如0.25%氯霉素眼药水、0.5%红霉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防止继发感染。如有角膜溃疡,可用消毒鱼肝油及抗生素眼药水每0.5~1小时交替滴眼1次,并用1%阿托品扩瞳。注意切勿压迫眼球,防止角膜溃疡穿孔。

26.维生素A中毒

人体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出现的全身中毒症状即为维生素A中毒。小儿一次摄入维生素A300000国际单位可致急性中毒;小儿每日摄入维生素A20000国际单位以上,数月后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可出现烦躁、食欲减退、转移性骨痛,以及软组织肿胀和皮肤症状,如皮肤瘙痒、皮诊、唇皲、秃发;也可有肝脾肿大以及颅压增高的症状。急性维生素A中毒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烦躁或嗜睡,呕吐,前膨胀,头围增大,颅缝裂开,视乳头水肿等。

一旦发现维生素A中毒,应立即停止服用维生素A,临床症状多在1~2周以内即消失。严格控制维生素A剂量及用药时间,应用大剂量维生素A制剂时,应严密观察,及时测试血清维生素A含量,以便随时调整。

27.碘缺乏症

碘是人体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了碘不仅能使甲状腺肿大,而且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碘缺乏症在我国非常常见,全国约有81%的县水源中缺乏碘,由于当地的粮食、蔬菜中也严重缺碘,人群体内也因此而缺碘,每年因缺碘引起的痴呆儿约有80万人,其中有的人到了青年,还不会数数,不会认字,不会说出自己的名字,严重的人连生活也不能自理。

应让小儿在饮食上摄入充足的含碘食物,多吃海带、紫菜等。海带紫菜要泡发好,切碎煮烂,以利宝宝食用。

使用碘盐是解决碘缺乏的好办法,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微量的碘。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因为碘盐中加入了碘和盐结合得并不是很紧,在敞开存放的情况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碘就会自行挥发,使碘盐中含碘量降低。碘盐应该随买随用。在食物做好后再放碘盐,以保证碘盐的正常吸收。

将海藻中的有机碘制成的有机碘糖片,在服用后比单纯补充碘盐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另外,孕妇严重缺碘的话可以出现死胎、早产和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孩子在降生后会出现呆傻、智力障碍、身体矮小和没有自理生活的能力,成为智力残疾人。

28.地图舌、沟纹舌

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或孩子打哈欠时,有机会看到婴儿的舌头,当看到自己孩子的舌面变得不规则红白相间、呈地图状时,一定会很紧张,担心孩子的舌头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其实每个婴儿舌头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只是有的变化明显,有的变化不明显而已,并不是什么毛病。出现地图舌的孩子多半体质比较弱,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地图舌一般在婴儿2~3个月时就已出现了,孩子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出现轻度瘙痒或对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维生素B族及锌剂有一定疗效。

正常人舌的表面是平整的,没有明显的高起和凹陷。但有些人的舌部出现一道道纵、横沟纹,深浅、长短不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加重,这种表现称沟纹舌,又称裂纹舌,一般无任何不适,但沟纹较深的可出现刺激痛,也不需要任何治疗。该病原因不明,常认为是先天性的,可能与地理条件、维生素缺乏、食物的种类有关。出现沟纹舌的孩子应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29.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食欲旺盛,日常进食的营养超过了生长发育所需,致使多余的营养转变成脂肪组织贮藏在体内,形成肥胖。

本症患儿大多自婴儿期就食欲很好,容易接受添加的辅食品。长大了,爱吃荤菜、甜食及油腻的食物。三餐之外,还吃较多的零食,如糕饼、点心、巧克力。在幼儿时,小儿长得比同年的孩子高、胖。但由于较胖,孩子行动不够灵活,往往避免参加有竞争性的游戏或体育活动。平时活动也较少,减少了运动的消耗,就相对地增加了营养的累积,使肥胖更加重。所以多吃与少动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医学认为成年人的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而肥胖者的发病率则显著增高,所以早期预防及控制肥胖症很有必要,可减少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控制小儿体重超常应从饮食调整及增加活动着手。肥胖的小儿一向食欲旺盛,故应从改变食物种类入手,避免多吃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即含脂肪、淀粉类丰富的食物,如肥肉、甜食、糕饼、土豆、山芋、油炸的食物、巧克力等。而多吃些含热量较低,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豆制品、粗粮。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使孩子每餐食后仍有饱足感。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以增加体力消耗。但也不要一下子剧烈运动,往往大量运动后,反而肚子很饿,吃得更多,而适得其反。一般孩子进入少年期后,自己多能感到肥胖不美和不方便,而会自觉限制饮食,增加锻炼,使体态恢复正常。

小儿肥胖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如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肥胖,而脂肪的分布不均匀呈“向心性”,即面部及颈背、胸、腹肥胖,而四肢却相对较瘦。并伴有多毛、高血压等,或可表现性征不发育,则应疑有肾上腺或脑下垂体等内分泌功能疾病,必须去医院确诊。

30.营养不良症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逐渐消瘦,严重时伴有各器官的功能减退。

发病原因多为长期饮食不足、人乳不足、喂养的质量不适当、饮食习惯不良等,或长期缺乏蛋白质;急、慢性疾病,如迁延性肺炎、长期腹泻、结核等;先天造成营养不良;多胎儿、双胎、未成熟儿、先天不足,出生后需要营养高,但消化力薄弱,易造成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诊断根据体重减轻程度和皮下脂肪消失程度,分为3度。脂肪减少有一定顺序:首先是腹部,然后是躯干、四肢和臀部,最后是面部。所以有的孩子身上很瘦,而面部还是胖乎乎的,就是这个道理。

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仅腹部皮下脂肪减少;Ⅱ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明显减少,面部皮下脂肪也减少;Ⅲ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全身各处的皮下脂肪近于消失,明显消瘦呈皮包骨状,皮肤弹性消失,多皱褶,似老人样面容。其他方面表现为皮肤干燥、松软、苍白、运动功能差,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容易并发营养不良性水肿、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易患感冒、肺炎及消化不良等。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所以要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母乳,应采取合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动物乳类以牛乳或羊乳为佳,不应单独以米糊类喂养。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必须添加各种辅助食品,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及时治疗原有疾病。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应注意寻找病因,积极处理。调整饮食,补充营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原有饮食习惯等,由少到多逐渐调整和增加,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及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并给予足量维生素,例如:单纯用乳儿糕喂养而发生营养不良的婴儿,治疗时应先加少量牛乳代替一部分乳儿糕,逐步增加牛奶量,减少乳儿糕量,避免突然改变食物的质或量而引起腹泻。因疾病引起营养不良的小儿,应首先治疗原有疾病,疾病控制后,营养不良才有可能逐渐恢复。同时还注意促进消化和代谢功能,例如:捏脊、割治疗法及口服消化酶等。

3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是指鼻、咽、喉部的感染。感染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相差很大,年长儿症状较轻,仅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乏力等,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病变范围较广,涉及鼻咽部,常伴发热、咽痛与声音嘶哑、扁桃体及咽后壁淋巴结组织充血增生,有时颈淋巴结可稍肿大。年龄小的婴幼儿症状表现较重,大多有发热、烦躁不安,因鼻塞和鼻咽部有分泌物,婴儿常张口呼吸,甚至影响吸奶。可伴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除咳嗽流涕外尚有呕吐、腹痛、腹泻、有的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1~2天或10余天不等。少数婴儿起病时可发生高热惊厥,热退后就不再有抽筋发作,且一般情况良好,没有神志异常及后遗症。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为普通常见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炎症易涉及其他器官,引起并发症。常见的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颈淋巴结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炎症向下蔓延累及下呼吸道,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早期症状也可表现为伤风感冒,因此在诊断中除根据临床症状外,还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史、体检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时还需观察病情的发展才能确定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包括适当休息,多喝水,加强护理,室温和湿度应适宜。高热时给予降温,鼻塞应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素滴鼻。因本病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药或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3~5天。抗病毒药物可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此药为较新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片剂含服或滴鼻液滴鼻治疗。中医认为:感冒外邪,常为停食着凉,或有积滞,可服至宝锭、万应锭。还可用小儿感冒冲剂、银翘散、板蓝根冲剂等。流行性感冒病情较重,高热不退者,要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的中药,有助于退烧和身体恢复。

患儿要尽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不要带小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平时要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冬季不要穿着过多,提高小儿耐寒能力。此外,合理喂养,防治小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亦十分重要。

32.痉挛性喉炎

痉挛性喉炎的典型症状为喉部痉挛,常在夜间骤然发作。其病原体主要为副流感等病毒,患者年龄大都在2~6岁之间。

上呼吸道发生轻度感染时易致喉痉挛。患儿常在前半夜骤然发病,咳嗽声紧促如犬吠。严重者有显著喉梗阻,并出现喉鸣,吸气时胸壁凹陷,唇色青紫。经过治疗后痉挛缓解,随即沉睡。次夜可重发,并连续数夜发作。白天声音嘶哑,但无痉挛现象,至夜间症状又加重。

本病须慎防冷空气的侵袭,夜间睡眠时尤应注意保温防风。

治疗可利用呕吐剂。可将2~4毫升吐根糖浆给予2~4岁的幼儿,隔20~30分钟给1次(一般只须重复给药1~2次),直至呕吐为止。呕吐后痉挛大都缓解,此时宜给鲁米那等镇静剂促使入睡。预后良好,一般不需气管切开术。在痉挛较重时还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为了防止痉挛复发,患者要多休息,保持室内温、湿度。如夜间发作以后,可给小剂量吐根糖浆(0.5~1毫升/次,每日3次,连续3天,并宜在晚睡前重复1剂,同时加镇静剂。

33.肠痉挛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为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病症,从小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属多见。其特点为突然发作及发作间歇时缺乏异常体征。

肠痉挛的发生可能和体质有关,诱因较多,加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受凉、暴食、大量冷食、婴儿喂乳过多或奶中糖量太高引致肠内积气、消化不良以及肠寄生虫毒素的刺激等均可引发本病。

突然发作可有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痛时止,一般反复发作经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可自愈,个别患儿可延长到数日。腹痛程度轻重不等,严重者表现哭闹不止、翻滚、出汗,甚至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发作时检查可见全腹触痛过敏,似有腹肌紧张,但发作间歇时则全腹柔软,不胀,无固定压痛点或腹肌紧张,无肠型或肿物。

肠痉挛多发生在小肠,腹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并多伴有呕吐。远端大肠痉挛绞痛放射于左下腹、近端大肠和回肠绞痛多放射于右下腹。降结肠主结肠绞痛常在大便前出现。呕吐常为突出症状,在饭后发生轻腹痛时,精神不佳,但吐出食物后,精神好转,玩耍如常。

3个月以下小婴儿绞痛的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可突然大声哭叫持续数小时之久。哭时面部潮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足发凉、双手紧握。发作可因患儿力竭、排气或排便而终止。

多数患儿偶然发作1~2次而自愈。亦有不少患儿时愈时发,甚至迁延数年。绝大多数患儿可随年龄增长而痊愈。

治疗方法以解痉止痛方法为主,同时设法消除发病诱因。一般使患儿在保暖条件下睡眠后常可自愈。常用解痉、镇定或抗过敏药物,如颠茄、氯丙嗪、异丙嗪、小量口服硫酸镁等。如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寄生虫病等诱因,可酌用适当药物。对消化不良患儿,宜减少奶量或糖量,并在喂奶后拍出胃部空气。对牛奶过敏者,可改用豆浆等代乳品。

34.小儿腹痛

腹痛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腹痛,多由单纯胃、肠痉引起;另一类为腹部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肿胀、梗阻、损伤、缺血等。在器质性病变中尤其要注意外科急腹症,因这类疾病常需紧急处理,有些要手术治疗,如延误可引起严重后果。胃肠痉挛常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大量冷饮、甜食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部受凉,一些过敏症如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或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也可常发生腹痛。当然一些器质性病变也可诱发肠痉挛,如痢疾、肠炎等。

腹痛虽然多由腹腔内脏器病变引起,但其他系统、器官疾病也可反映到腹部而引起腹痛,例如腹壁、胸壁带状疱疹和大叶肺炎等。此外,腹部邻近器官如肛门、尿道、腰、背等部位的疼痛,对年龄小体检时不会合作的孩子与腹痛有时易混淆。

小儿常见引起腹痛的疾病有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腹股沟端等。

急性阑尾炎多见于3岁以上的小儿。起初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约6~12小时后转到右下腹,为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常有发热,可伴有恶心、呕吐,腹部检查右下腹有明显固定的压痛伴肌紧张。小儿阑尾炎的症状有时不如成人典型,所以更需要仔细观察。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可见阵发性哭吵,面色苍白,伴呕吐,直肠指检见果酱样血便。仔细按摸小儿腹部,常可摸到一个似“香肠样”块物,发现上述情况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早期通过空气灌肠可将套叠肠曲复位,时间太晚则需手术治疗且套叠处肠壁可因缺血而坏死。

腹股沟端即“小肠气”,在腹股沟(大腿与躯干交界处)部出现一椭圆形隆起,大多进入阴囊。当小儿站立、咳嗽或啼哭时,肿块出现或增大;安静躺下时,肿块缩小或消失。这种能复位的疝,可等孩子稍大后再行手术。如不能复位即称嵌顿疝。有小肠气的小儿,如有阵发性哭吵应仔细检查腹股沟有无疝的肿块突然增大及压痛,以便及时发现嵌顿疝,立即去医院就诊。

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诊断没有明确之前,不可乱用止痛药,以免遮盖了症状,增加诊断的困难。也不要在腹痛时自己服驱虫药或乱吃泻药等,以免使病情加重。

35.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又称为“小儿夏季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并伴有多渴、多饮、多尿和少汗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到秋凉后则可退热而自愈。遇有这种情况,首先要去就诊,让医生检查和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排除了其它感染性疾病时,就可以按如下的方法进行护理。

首先是改变气温环境,可暂时在异地居住或将小儿置入有空调的房间,使病儿置身于适宜的气温下,有的即可退热。暑热症的护理可采用温水浴,方法是:以34℃~35℃左右的温水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分别在上、下午及晚上临睡前进行,宜至体温下降和恢复正常后逐渐减少和停止。进行时应注意避免受凉。患儿发热较高时,用冷毛巾湿敷孩子的头部,也可用40%的酒精或烧酒浸湿药棉后作全身揩擦(酒精擦浴法)。若出现高热抽搐时就要找医生进行处理。

由于小儿长期发热,身体消耗较大,因此要给予易消化、富有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B、C的流食或半流食,并让小儿喝些西瓜水及清凉饮料。

对于暑热症,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伴有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一般不宜长期、盲目使用。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增强小儿体质,住室要通风透凉。可在病情好转时于当年秋季用太子参煎汤给孩子喝,并于下年盛夏前多喝些清凉饮料,如绿豆汤、乌梅水、银花露等,往往可以防止次年发病或减轻病情。

36.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指2岁以下的小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或呕吐,大便性状改变,水分增加,可含有不消化食物、粘液或浓血等,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病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对小儿的健康影响甚大,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和抗感染能力都比较薄弱,再加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全身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由于饮食不当或受各种病原侵入而引起腹泻。

婴幼儿每天大便次数没有绝对的标准,人奶喂养的小婴儿大便次数稍多,每天大约2~4次,软膏状、有酸味、但不臭。人工牛奶喂养的小婴儿大便每天1~2次,较稠些稍带腐败臭味。如小儿平时大便每天经常4~5次,但一般情况好,体重照常增长,不应认为是病。若平时大便每天1~2次,突然增加至5~6次,且性状改变则可考虑为病态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大类。由于各种病原感染引起的称为感染性腹泻或肠炎。非感染因素中主要是饮食因素,即喂养不当所致。父母都愿意孩子吃得好,常自认为什么营养好就吃什么,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恨不得一口吃出个胖子。殊不知往往事与愿违,由于喂养不合理,孩子可能吃了就拉稀,反而越吃越瘦。气候变化或护理不当也可引起腹泻,如腹部受凉使胃肠蠕动加快,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少,口渴吃奶过多等。此外,佝偻病、营养不良、某些异常体质的孩子都易发生腹泻。

腹泻可丢失大量营养物质、水分和机体必须的多种电解质,对机体危害很大。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可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吐泻严重的患儿应禁食6~12小时,吐泻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母乳喂养者要缩短每次哺乳时间,限制哺乳次数。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先给米汤;稀释牛奶,脱脂牛奶等。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暂停增加辅食品。

要注意喂养方法,鼓励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及生后第一个夏天更为重要。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不宜过早,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

要注意气候变化时的护理,勿使小儿衣着过多,避免过热和受凉;夏天应多喂水。

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等小儿腹泻时要及早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

37.小儿癫痫症

癫痫是阵发性、暂时性的脑功能失调,既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也与脑部疾患、代谢紊乱及中毒有关。

癫痫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发作型:最为常见,特点是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可有呼吸暂停、青紫、咬破舌头、口吐白沫、尿便失禁等。发作后入睡,经数小时后神志清醒。

(2)小发作型:为短暂意识丧失,语言暂时中断,活动停止于某一体位,不跌倒,两眼凝视,持续2~10秒钟,不超过30秒。在3~10岁间发作,青春期减少,智力正常。

(3)运动型:发作起病较早,常伴有器质性脑病变智力落后。

(4)婴儿痉挛症:多在3~7个月发病,2岁后少见,发作时短暂意识丧失,头及躯干前屈,发作往往频繁,影响发育,智力明显落后。此外还有局限性发作等。

一旦确诊后,必须选用有效抗痫药,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频繁发作而控制不住的部分性发作癫痫,必要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父母要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学习,尽量减少患儿精神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影响,防止因癫痫发作而造成的意外。

小儿癫痫症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癫痫不是“不治之症”,可以算是难治之症,如坚持施以正确的治疗,约有一半患儿可完全治愈,37%可发作减少一半以上。所以对癫痫患儿必须坚持服用药物,不能随意停药,药物的减量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治疗期间应注意药物的毒性作用,长期服用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乙琥胺等应定期检查肝功、血象等。

(3)应避免过度紧张、精神刺激及激烈运动,不要在高处或水边玩耍,以免突然发作发生意外。

38.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为小儿容易发生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以学前儿童多见,有自限性。

单纯疱疹常发于唇红部及邻近口周皮肤和口腔粘膜。呈散在或成丛的小水泡,周围有红边。初起时发痒,继而有痛感。水泡很快溃破,形成浅溃后迅即结痂,数日即脱落自愈。全身症状较轻,所属淋巴结有时略肿大。婴儿发生在口腔粘膜者,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药。但可涂擦鱼肝油软膏以促其愈合,并可减轻疼痛。进食时宜用流食或软食,食前可用1%奴弗卡因液漱口或涂布,也可以减少疼痛。

39.小儿痱子

痱子是由于汗液排泄不畅所致的汗腺周围发炎。大都发生在大汗以后,尤以夏季为多。患者多半是肥胖的婴儿或儿童。

小儿痱子易发生在面部、颈部、躯干、大腿内侧、肘窝等处。一般分3类:

(1)晶痱(俗称白痱子):常见于新生儿,或儿童突然大汗暴晒之后。是因角层下潴留汗液所致。表现为多数散发或簇集的直径1~2毫米或更大的含清液的表浅疱疹,易破,密集分布在前额、颈部、胸背部及手臂屈侧等处。无自觉症状,多于1~2日内吸收,留下薄薄的糠状鳞屑。

(2)红痱子(红色汗疹):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是由汗液潴留在真皮内所致。发病突然,迅速增多,多为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散发或融合成片,分布在脸、颈、胸部及皮肤皱折处,可有痒、灼热和刺痛等感觉,患儿烦躁不安,遇热后则症状加重。

(3)脓痱子:是以孤立、表浅与毛囊无关的粟粒脓疱为特点。小脓疱位于真皮内,以汗腺为中心,破后可继发感染。多在皮肤皱折处发生。

上述3种类型,均可继发感染,尤其小儿的头部继发感染时可形成小脓肿即为痱毒。

防治小儿痱子应注意室内通风,勤洗温水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多撒些爽身粉、扑粉、痱子粉,以吸去汗水。忌用碱性肥皂。宜穿宽敞单薄、布料的衣服。婴儿要注意喂水和勤翻身。儿童要避免在烈日下玩耍。

通常可用各种痱子粉,以滑石粉和氧化锌为主要成分,可加0.1%薄荷及1%樟脑。亦可用各种止痒剂,可加氧化锌,石炭酸及石灰水等。35~70%酒精对轻型痱子也有一定效果。油膏可使皮肤浸软,妨碍汗液蒸发,切忌应用。

40.小儿厌食症

厌食症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消化功能及其调节受到影响而导致厌食。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另外还有家长的喂养方式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气候过热、温度过高、患胃肠道疾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等。

患儿由于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导致较长时间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表现为精神、体力欠佳,疲乏无力,面色苍白,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防逐渐消失,肌肉松弛,头发干枯,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调节饮食,纠正不良的偏食、零食习惯,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定时进食,建立正常生活制度和良好习惯。

②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不正确的态度,合理喂养,针对小儿的口味变换菜样。

③患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者应及时医治。

④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乳酶生片、多酶片、酵母片等。

(2)中医药治疗。

①曲麦枳术丸加味:神曲、麦芽、白术各6~10克,枳实、陈皮、鸡内金各3~6克。若舌苔厚腻湿重者,白术易苍术6~10克。

②养胃增液汤加味:石斛、北沙参、玉竹、白芍各10~15克,山药15~20克,甘草、乌梅各6~10克。

③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子参、扁豆、莲米、苡仁各10~15克,白术、茯苓、神曲、炒二芽各10克,砂仁、陈皮、甘草各3~6克。

41.异食癖

异食癖是指婴儿和儿童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嗜好,对通常不宜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发病年龄以幼儿为多,但学龄儿童亦可见到。

本症患儿常喜食煤渣、土块、墙泥、砂石、肥皂、纸张、火柴、钮扣、毛发、毛线以及金属玩具或床栏上的油漆。对较小的物品能吞食下去,较大的物品则舔吮或放在口里咀嚼。他们不听从家长劝阻,常躲着家长暗暗吞食。一般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疲乏、腹痛、呕吐、面黄肌瘦、便秘和营养不良等。

小儿异食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不良习惯;缺乏铁锌等;肠内寄生虫病。

对心理异常引起的异食癖,不能责罚和捆绑患儿手足,因其不但不能解除异食习惯,反而使他们暗中偷吃此类不洁食物。对疑铁锌缺乏者或肠道寄生虫病,可到医院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锌剂或驱虫治疗。

42.呆小病

所谓“呆小”,包括小儿长得既傻又小。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不足,甲状腺激素缺乏而导致体格、智能发育障碍,医学上称“呆小病”,又称“克汀病”。因此,当父母发现小孩无论在体格和智能发育上与同年儿童相差甚远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代谢过程中,尤其是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促进骨的生长,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因此,在胚胎发育期及婴儿早期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不仅使脑组织受到严重损害,影响小儿智力,而且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小孩明显矮小。但由于引起呆小的原因及发病年龄和临床特征的表现不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1)散发性呆小病:主要原因是甲状腺先天性缺陷或发育不全使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发生障碍。一般散发性呆小病多见女孩,约为男孩的3倍。大多数小孩因在胎内受孕妇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所以出生时多无症状。但此病症状出现的早晚及轻重程度与小孩甲状腺组织的多少及功能低下的程度有关。如果先天无甲状腺组织的小孩,大多数在出生后1~3个月就出现症状。有少量腺体者,多在6个月后,偶可至4~5岁才渐显症状。

患儿的主要表现是身材矮小,身体比例不匀称,显得四肢短小,上身比下身长,同时精神呆滞,反应迟钝,有的认为特别“乖”,因为多睡很少哭吵,即使哭吵,声音也低哑,吞咽缓慢,体温较低,怕冷,出汗少(夏天也很少出汗),皮肤粗糙,尤其是手足部更明显。面无血色,头发稀少而干枯,发际较低,眼裂小,眼睑浮肿,两眼分开较大,鼻梁宽而平,鼻翼肥大,舌大而宽厚,经常伸出口外,额部有皱纹,外表看上去像“小老头”。总之,呈“不聪明”的表现。这种面容又称克汀病特殊面容。

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孩突出表现“五迟”,即立迟、行退、齿迟、发迟及话迟。对症状典型的呆小病诊断并不困难,如症状不典型,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小孩的骨龄明显落后于正常小儿,严重者要延迟3年以上。T3、T4明显减低,甲状腺131I吸收率测定也可降低。血糖、血清碱性磷酸酶等均有变化。此病宜及早诊治,越早越好。因早期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否则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2)地方性呆小病:主要发生于甲状腺肿流行地区。是由于地区中的水、土、食物中含碘量不足,或因当地水和食物中含钙或氟过高,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饮食中缺碘,或饮水受细菌污染以致影响碘的吸收和利用。

地方性呆小病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往往出生后不久即表现智能显著低下、听力障碍、肢体强直、不会坐立、运动障碍,而如上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其他表现可较轻或不明显。另一种是以虚肿表现为主,看上去皮肤粗厚,纹理增多,为非凹陷性浮肿,称为粘液性水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落后,四肢短粗,同样有以上所述的特殊面容,膝外翻,扁平足,骨龄检查较同年龄落后,青春发育期性成熟延迟,然而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以上两种情况在不同的流行地区发病比例不一样,它与散发性呆小病的主要区别是甲状腺发育正常,有些甚至代偿性肿大。甲状腺本身功能可正常或稍偏低。如检测血清蛋白结合碘及丁醇提取碘大多减低,甲状腺131I吸收率增高。

多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婴儿常在出生后数月或1~2岁以后才发现小孩异常。开始常与其他疾病,如佝偻病、智力低下和软骨发育不良等相混淆。因此,需仔细观察,及早发现,早期治疗。

新生儿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病人往往出生后喂养困难,很少啼哭,呼吸表浅或出现呼吸暂停,经常处于深睡状态。饥饿或排尿前不哭闹,反应迟钝,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期延长。一般出生后即有便秘、腹胀。目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儿呆小病可通过TSH筛查及早发现,并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婴儿期甲状腺激素已严重缺乏,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特殊面容,如前述。动作发育如翻身、坐、立、走等,都落后于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缓慢,出牙延迟,身体矮小。

幼年期,甲状腺功能衰竭或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即出现生长停滞、智能低下,不能做简单智力游戏。外表呈特殊“小老头”面容。怕冷、便秘的症状加重,平时不愿运动。面色萎黄及有轻、中度贫血等。

学龄期及青春期甲状腺功能减低多数为后天获得性,常由某些疾病引起,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服用放射性碘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或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癌症行手术切除甲状腺后;或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异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低。因此,发病与原发病出现的早晚有关,发病越晚影响生长发育越轻,多数智力发育可正常,但记忆力与理解能力有减退,面容不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典型,有纳呆、便秘、腹胀等表现。

散发性呆小病要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在新生儿期),智力和体格发育可以接近正常健康人的水平。一般认为生后3个月以后治疗效果就明显减低。所以治疗本病需要耐心长期服药。甲状腺素片是治疗本病惟一有效药物,但必须遵照医嘱,一般开始剂量为足量的1/3左右,逐步增加,以免产生甲状腺危象。还应加强学习辅导,重视教育促进智力的发育,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应得到家长的配合,使病人树立信心,坚持终身不间断服药。

地方性呆小病则需对于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以便及时治疗。尤其在孕妇妊娠末3~4个月,应每日加服碘化钾20~30毫克,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

43.小儿遗尿症

正常情况下,10~18个月的婴幼儿即可开始训练自觉地控制排尿,但有些幼儿到2~2.5岁时夜间仍有无意识的排尿,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如在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而自觉地排尿,称原发性遗尿症或夜尿症。有些小儿在2~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至4~5岁以后又出现夜间遗尿,则称继发性遗尿症。此症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12~18岁。

绝大部分小儿遗尿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所致。引起功能性遗尿的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骤换新环境,失去父母照顾及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遗尿大多见于易兴奋、胆小、被动、过于敏感或睡眠过熟的儿童。个别病儿有家庭性倾向。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蛲虫病、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以及膀胱容积较小等。

患儿常在夜间熟睡时梦中排尿,尿后不觉醒,轻则一夜一次,重则一夜多次,有时消失后再出现,时好时坏,有的甚至持续至青春期。

患儿常感羞愧、恐惧,精神负担加重产生恶性循环,增加遗尿的顽固性。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消除紧张、恐惧及不安等情绪,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疲劳,鼓励患儿树立信心。

训练膀胱正规排尿,傍晚以后不用流质饮食,少喝水,临睡前排尿,在患儿经常排尿的钟点前唤醒其排尿。

②可用氯酯醒、盐酸丙咪嗪、苯甲酸钠咖啡因等药物。

(2)中医药治疗。

①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少许,每日下午以温开水调服,连续服用10日。

②益智仁10克,醋炒研细末,分3次开水冲服。

③鸡肠散:鸡肠1具,洗净烧存性,牡蛎、茯苓、桑螵蛸各16克,肉桂、龙骨各8克。共研为细末,每次3~4克,每日3~4次。

④甘草50克,白芍、白术各20克,水煎浓缩后,加白矾粉10克、硫磺粉50克。烘干研细末。每次用5克,以大蒜盐水调糊敷脐,2~5日换药1次。

⑤葱白7个,硫磺10克。共捣成泥,每晚睡前敷脐部,次晨取下。

⑥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用醋调敷于脐部,后以纱布覆盖,每晚1次,连用3~5次。

44.夜惊与梦游症

夜惊为一种意识朦胧状态,患儿的表现为在开始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面部表情恐怖,时有喊叫,其内容与受惊的因素有关。一般可持续十余分钟,清醒后对夜惊发作完全遗忘,偶尔可有片断记忆。部分患儿在发作的同时伴有梦游症,患儿起床走动,做一些机械的动作如开抽屉等,醒后完全不能回忆。发作次数不定,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引起小儿夜惊和梦游症的主要精神因素是受惊,如睡前听紧张兴奋的故事、看紧张兴奋的电影以及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等。

针对小儿夜惊与梦游症的特点,在预防和治疗上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注意培养和塑造儿童勇敢、沉着、顽强的性格,并注意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听讲使儿童过分紧张兴奋的故事电影等。药物疗法可服用5%溴化钾(或溴化钠)5~10毫升,每日2次,睡前给鲁米那0.03克。年龄较大儿童可加利眠宁5毫克或安定2.5毫克,以减轻紧张情绪,加深睡眠,对控制夜惊发作效果较好。

45.斜颈

小儿斜颈是头向一侧偏斜的病症,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与变短。

小儿斜颈可在生后即存在,也可在生后第2~3周出现,症状为头向病侧偏斜,下颏转向对侧。触诊时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内逐渐增大,可达到成人拇指末节那么大,然后开始退缩,在2~6个月内逐渐消失。部分病人不遗留斜颈;但不少病人若未经治疗,肌肉为纤维索条所代替,头部可因挛缩肌肉的牵拉而发生斜颈畸形。头与面部可因不正常的位置而产生继发性畸形,肌肉短缩侧的面部自上而下的长度变短,面部增宽。随着骨骼的发育,面部的不对称将加重。患侧眼外眦角至口角间的距离比对侧变短。

发现小儿斜颈后,如不及时纠正,患侧面部软组织可随体格生长而进一步变短,颈深筋膜挛缩变厚,斜角肌变短,颈动脉鞘与血管挛缩,最后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脊柱侧弯畸形。

治疗在小儿斜颈确诊之后即采取措施。早期可对肿胀部位作手法轻柔按摩,伸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每次伸展肌肉时维持时间2~3秒。这种伸展动作每天4~6回,每回作10~20次。以上按摩应教给父母来完成。另外,喂奶时,睡眠的枕垫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儿注意时,都应重视姿势的纠正。

如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后未见症状好转或被误诊的1岁以上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断或部分切除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

46.小儿发热

发热是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家长带孩子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又不断从皮肤和呼吸道散热。在人的脑子里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使其相对稳定。正常人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试表调节时间5分钟为准)。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左右。新生儿、小婴儿更容易受上述条件影响,有时甚至可达38℃以上。所以,一般认为37.5℃以上为发热(体温在37.5℃~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度热,39℃~41℃以上为高热)。

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炎、败血症、痢疾等都常引起发热。发热还可由于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药物过敏、中暑、脱水、严重烧伤、创伤等。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也可有短暂发热。

发热既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一些身体非常衰弱的孩子或早产儿即使有严重感染也可能不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所以,不能单纯以发热高低判断病情轻重。发热时除体温升高外还可以伴有四肢发凉、脸红、呼吸急促、脉搏心跳加快、烦燥不安、消化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少数幼儿可以发生高热惊厥。发热时心跳加快、血循环旺盛、白血球增高,抗体产生增加,这些都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

在病因不明时不能急于用大量退热药退热,这样既抑制了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又可能把热型搞乱,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即使诊断明确,用药及时,也可能要持续2~3天才能退热,有些病毒感染或较严重的细菌感染要持续3~5天甚至1周以上。对于高热39℃以上的孩子,尤其有高热抽风史的,要及时给予退热。还有一些孩子对某些退热药过敏,用药后起了皮疹、诱发哮喘等。退热药都有一定副作用,故切勿滥用。

发热时,患者食欲明显减退,应少量多餐,可口,清爽,少油腻。另外,需注意高热惊厥。体温超过39.5℃,应采取退热措施。可采选择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热。

物理降温方法有:

降低环境温度,利用风扇、空调、通风换气均可;利用冰块、冷湿毛巾置于大血管处,比如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降低血液温度,但注意防止冻伤。置于头部、前额降低颅内温度;40%~50%酒精,进行擦浴,加速散热。禁用部位,胸前区,腹部,颈后,因可引起反射性的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作用。

4药物退热,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