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12

第12章 骨与肌肉的变化

正常人体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由关节相连,肌肉附着于骨骼上,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牵动有关的骨骼,可产生各种运动。

全身的骨骼按人体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每块骨都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可以供给骨组织的营养,如骨膜损坏了,骨就容易坏死,骨膜附于骨的表面,其骨膜里边是骨密质,骨密质的里层呈网状为骨松质。长骨(四肢骨)的中间部分骨密质增厚、骨松质减少,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隙,称为骨髓腔。在各个骨的骨松质的网眼内和长骨的骨髓腔中充满着骨髓。中年人长骨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松质内是红骨髓,保持造血功能。

骨是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骨胶原纤维和骨基质,其中的骨胶原纤维在中年人初期约占骨重量的1/3,使骨具有弹性,不易折断,而其中的无机盐约占骨重量的2/3,随着年龄的增加,骨盐逐渐增加,骨更坚硬,但脆性增加,弹性减小,因而年龄越大,骨越容易发生骨折。

人体的肌肉包括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人体的运动主要靠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绝大多数的骨骼肌附着于关节的两端,跨过一个或二个关节。

由于各肌肉群的收缩和舒张,人的机体才能完成各种精确、复杂的动作。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与运动关系极大,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发达,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肌肉发达。正确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肌肉与骨骼的营养也可以得到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加,可以增加骨质的弹性及韧性,从而延缓了骨的老化过程。

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如腰椎、颈椎及一些关节常可见到骨刺。中年后期,在股骨颈、肱骨近端及椎体等处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较轻微的外伤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