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WTO知识学习教程
10723100000002

第2章 序二

中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走进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实现了世纪之梦。入世以来的短短几年中,借助入世过渡期之利,中国在对外进出口贸易方面、在世界经济竞争实力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从生产发展看,2001~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逾10%。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24万多亿人民币元,按照当年年末的汇率折算,约为3.4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逾6%。从外贸发展看,2001~2007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率为24%。2004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首次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2007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进一步达到21738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逾8%。这意味着中国在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融入世贸组织体系的过程中,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就已经结束,这意味着: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上,我国经济发展将处在一个更新、更严峻的竞争起跑线上。尽管目前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同时面临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出现的错综复杂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在WTO的框架下,持续行之有效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为了解决新问题,迎击新挑战,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新的发展情势和信息。正是基于这一客观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决定进行WTO教材的修整。在本次修改中,我们一方面维系了《WTO知识学习教程》初版时有关WTO知识体系中理论基础、法律法规框架和典型案例及练习题的大部分内容,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入世过渡期后对外经贸的发展变化,对各章的部分内容、数据资料和案例做了全面系统的充实和调整。我们希望这本体现“与时俱进”的再版教科书呈现在各行各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面前时,能提供有效的服务。

本书共分十章,从内容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WTO历史推移、法律框架、运行机制与理论基础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历史推移,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世贸组织的组织机构、基本原则及其例外,世贸组织的运行机制和六届部长级会议及其谈判成果。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到现代、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分析评价。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复关与入世的历史进程、必要性与历史意义,世贸组织成员方可享受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以及我国入世五年过渡期后对外经贸的发展变化。

二、WTO三大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规范的主要法律法规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第四章主要论述了WTO规范货物贸易的关税谈判与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WTO对农产品、纺织品贸易的规则以及WTO规范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协议。第五章论述了服务贸易协定的涵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服务贸易的范围、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条款和内容及关于部分敏感部门的附件。第六章在讲解WTO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规则中,主要论述了TRIPs协定的概念与由来、TRIPs协定管辖范围内各项保护的标准及其措施,一系列TRIPs协定实施与执行的司法审查制度和对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完善。

三、加入WTO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与挑战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中。第七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WTO谈判中我国农业方面的承诺,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以及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八章论述了在入世谈判中我国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石化工业、纺织工业的承诺及对以上各工业部门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第九章论述了入世谈判中有关服务业的相关承诺及对服务业的整体影响和对策,并特别分析阐述了入世对我国金融业和电信业的影响及对策。

四、入世后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我国对策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最后一章——第十章的论述中。该章论述了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与对策,对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发展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利弊分析,并强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应如何借鉴先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机遇和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方便各界人士的学习与参考,本书在内容的构成、结构的设置和资料的选择方面突出了以下特点:

1.全面系统性:全面系统地囊括了WTO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容。

2.便于研习性:融主教材和复习指导为一体,各章均附有与内容相关的各种类型练习题和典型案例,便于学习者理论联系实际和有效自学。本教材还提供了各类WTO附件资料,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有实用参考价值。

3.资料翔实性:本书不但全面系统地提供了有关WTO历史推移的数据资料,而且根据我国入世过渡期后对外经贸的发展变化,补充了最新的数据资料,为各行各业的研习者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依据。

本教材由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部通力编写。其中,第一、三、十章由李大雁编写,第二章由康彩霞编写,第四章由李春英编写,第五、九章由马学玲编写,第六章由赵汕编写,第七、八章由蓝若琏、景立人、雷聪、康彩霞编写。全书由李大雁、李春英统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李春英在全书第一、二、三、五、六、九章的修改和调整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教材在再版修改过程中参考了大量WTO同类教材编写者和研究工作者的相关资料,在这里特加鸣谢。同时得到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这里一并深表感谢!

李大雁 李春英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