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赢在心态上
10721600000006

第6章 你的就是你的,要相信自己

你若希望你的孩子真正有所作为,那么挫折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洛克

挫折是培养孩子自信心态的最好导师。当孩子面临挫折和失败时,父母应该告诉你的孩子,有些东西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勉强也没有用。但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只有相信自己,去努力争取那才无愧于心。如此,挫折非旦不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反而坚定了孩子的意志,更强化了孩子的自信心态。

蒙田是法国知名的大作家。12岁的那个秋天,他同托尼老师在蕨草采石场度过,感受着这个色彩缤纷、美丽动人的季节。这时,一个美丽的故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讲给托尼老师听。托尼老师鼓励他写下来,名字叫“霜的国王。”

后来这篇稿子在波金斯学校的第一期通讯刊物上发表。但是巧的是这篇稿子却同别人的一篇稿子几乎相同。于是流言四散开来,有人说:“蒙田为了出名,居然剽窃他人的作品……”

蒙田在这种打击下欲哭无泪,有口难辨。常常晚上做恶梦,意志变得很消沉。

托尼老师抚摸着蒙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蒙田,你一定要坚强,要记住,是你的就是你的,要相信自己!”

小蒙田含着泪点点头,他从此知道了生活中不仅有阳光还有暴风雨,一定要变得坚强起来,才能迎接挑战,战胜一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小蒙田在挫折中学会坚强,更学到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主动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付诸行动,不会被他人的各种议论所阻挠,坚强地迎接成功。小蒙田的成长离不开他的老师托尼的教导,而你的孩子的成功更与作为父母的你密不可分。

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情时父母给予的赞赏,固然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态,但若孩子总是在父母的赞扬下一帆风顺地生活,必然导致孩子形成刚復自用的性格,难以听取他人的建议,更不容易接受失败和逆境。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在逆境中经过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竞争力和自信心。

挫折感,简而言之就是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时心理上的感受。当然这种感觉是不好受的,因为它使你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难以得到满足。然而对不同的人来说,确切地说是对意志品质不同的人而言,挫折的意义极为不同。

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能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父母必须教育孩子能够接受失败,否则无法养成自信的性格。要让孩子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

为了避免失败而逃避工作,是那些劣等性格中最顽固不化的东西。那些自暴自弃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通过拒绝学习来逃避考试。越是这样,他们的自卑心就越强烈。那些孩子为了给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找出正当的理由,他们往往会自我美言,贬低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或攻击勤奋的人“虚伪”、“愚蠢无知”等。他们会自我安慰说,失败标志着独树一帜,标志着个性强等,借此给自己制造一份虚假的自豪感。

家长应该尽力教育孩子懂得一个道理:犯错误,甚至失败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告诉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走极端。有些爱走极端的孩子,甚至用自残来避免失败,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而焦虑甚至恐惧。少年时代,掩盖对失败的恐惧感的最普遍方式就是酗酒、打架。其实,这些坏行为都是孩子们到了最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年龄后才开始的,并非巧合。

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心理,采用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式帮助他们,那么,一些不良的极端行为自然能够避免。

我们认为,人的自我欺骗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父母必须重视教会孩子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思考。一个人只有面对现实,才会有所成就。很多人不能面对现实,整日沉浸在幻想之中,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心理。虽然,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逃避现实的心理,但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

许多父母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反而教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有些人总想保护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结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

父母应当采取的做法是:不管有多么痛苦,都要帮助孩子正视现实。

当家长在孩子面临挫折时,最好对孩子解释事实,教导他如何处理问题,孩子就会渐渐明白:我有能力面对和应付那些哪怕是最困难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