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叁):乱世枭雄卷
10719800000035

第35章 细指轻扬左仆射

有个老朋友来见萧衍,此人大名鼎鼎,无论在中国史学、文学、诗歌,甚至美男子界均有浓浓一笔。他的名字叫沈约,沈休文。

“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沈约美男子之誉,得益于具有美男子最大的一个特征,细腰。南朝与北朝审美取向恰恰相反,美男向苗条化发展,沈约的腰极细。南唐后主李煜“最是仓皇辞庙日”仍念念不忘这位仁兄,吟出“沈腰潘鬓销磨”。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耀三爵台,徘徊九华殿。┄┄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

此诗系沈约的“登台望秋月”,众多诗歌中的一篇。不必再点评,大诗人。我今天写作《南北朝那些事儿》,蓝本之一出自沈约之手的《宋书》。

沈约出自江南望族,他不是北方渡江的士族,是土生土长的江东大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周是周处一族,沈即沈约家,沈约的祖父便是刘裕时代北伐名将沈林子。

做为江东豪族,沈约并非长于蜜罐之中,幼年遭遇不幸。父亲在元嘉三十年那场子弑父的政变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被杀,从此家道中落。沈约勤奋好学,昼夜读书,母亲怕他累坏身体,常常偷偷减掉灯中的油。才学和勤奋成正比,无可争议。

沈约最大的败笔即是政治。政治是个大染缸,极少有出淤泥而不染者。他和萧衍、范云,还有之前死掉的王融、谢朓,均是竟陵八友之一。可是当萧子良走背运时,沈约投靠齐明帝萧鸾,保着乌纱不倾。当萧宝卷败死之际,他又想到好朋友萧衍。

见人要有见面礼,萧衍此时位极人臣,送什么礼呢?沈约备了三份大礼。

三份大礼不能马上拿出来,要先试探受礼者是否能收,如不愿收取,还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萧衍待老朋友们不薄,各各加官进爵,沈约已做到骠骑司马。朋友见面可以开门见山,沈约劝萧衍称帝。沈约的话可谓正中萧衍心事。但是称帝是件大事,搞不好身败名裂。想当年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尚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沈约见萧衍犹豫,便将如今的国内形势逐一缓缓道来:“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万物。”沈约说,现在和过去形势不同,不应用淳厚标准来衡量今人。现在社会什么风气,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门阀金钱崇拜。谁讲正义?谁讲道德?没有人讲。

“士大夫攀龙附凤者,皆望有尺寸之功,以保其福禄。”将士们跟随您南征北战,不辞辛劳,无外乎盼望升官发财,兴旺门第,这是战争的目的。为天下开太平,为万民谋福祉,现在扯不上。

“现在七岁小儿、荒野村夫都知道齐王朝完蛋了。天意人心在,您谦虚没用。”沈约的话打动萧衍,沉吟道:“容我三思。”沈约连连摇头,“您当初在襄阳建牙之时应当三思,现在王业已成,怎么能犹豫呢?如果不早定大计,将来天子还都,君君臣臣,难道还有人帮明公作贼吗?”

沈约怂恿人篡位,干得不光彩。王莽、刘裕、萧道成图谋改朝换代的时候,尚无人敢像沈约这般肆无忌惮。如同沈约说的那样,这是社会风气,无关正义。

萧衍动心了,沈约走后,召见范云告知此事,范云大力赞同。萧衍满心欢喜,说道:“智者所见略同,你明早可与休文一同来见我。”

范云找到沈约,告诉说明天早晨明公要召见我们。沈约多聪明,当然知道为什么事,拉住范云的手说道:“我们定好时间,明天您一定要等我啊。”范云很奇怪,我当然要等你啦,找我们两个嘛。

第二天,沈约早早来到大殿,没到约定时间范云没到。沈约径直进入萧衍的办公室。

礼物可以拿出来了。三张纸,一为加九锡文,一为封梁王文,第三张纸是禅位诏书,还有就是朝廷和地方官员的任命计划。沈约的文采、构思、组织能力令萧衍大为惊讶,一夜之间,好厉害的手笔。萧衍那是文学家、政治家,当时竟然一字未改。

此时范云到了,进不了办公室,卫兵告诉他,大司马和沈约商议重要事宜。范云在寿光阁外徘徊,连道:“咄咄”。咄咄怪事的典故出自东晋殷浩故事,我们以前讲过了。范云为人忠厚,到现在没明白让好朋友耍了。

沈约洋洋得意迈着方步出来,范云赶紧迎上前去,问道:“何以处我?”沈约举起手臂,扬起细长的手指向左轻轻一挑。范云气消了,笑道:“不失所望!”沈约什么意思呢?左仆射,相当于副总理。古代以左为尊,左仆射,第一副总理。

范云进了办公室。萧衍把材料递过去,对沈约赞不绝口:“我与沈休文做了那么多年好朋友,平时不觉得有过人之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你看看吧!”范云嘿嘿一笑,若有所指地道:“公今知约,不异约今知公。”你们今天算是互相了解,知道底细了。萧衍呵呵笑道:“我起兵于今三年,功臣诸将,实有功劳,然成帝业者,卿二人也。”

沈约的为人,以萧衍的老谋深算岂有不知之理。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搞小动作,急于立功请赏,置老朋友于不顾。但是,想做皇帝,要有人捧,要有人造势,要有人干真事,人才难得。萧衍称帝后和沈约关系面合心不合,沈约最终死于猜忌。

范云没有得到想要的职务,萧衍在人员安置上还是做了微调,范云出任吏部尚书、右仆射(组织部长兼第二副总理)。范云与萧衍的关系紧一些,忠心耿耿的人谁都想用。可惜,萧衍称帝一年后范云去世了。否则,别说左仆射,便是尚书令也不在话下。

萧衍先做梁王,荆州的皇帝萧宝融东归途中下诏禅位。如何处理萧宝融,萧衍原本想让萧宝融做个空头藩王,像三国时代亡国诸帝那样。征求范云和沈约的意见,范云“俯首未对”,沈约则说了一句狠话:“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

萧衍派人给萧宝融送去自杀用的生金,15岁萧宝融洒脱地说了一句豪语:“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

公元502年四月萧衍称帝,萧梁王朝建立。频繁战乱的终结,江南进入太平岁月。萧衍雄心壮志与日俱增,为确保新王朝安全,扩张被北朝挤压的生存空间。萧衍发动自刘裕、刘义隆父子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北伐,军事目标直指淮南。这场战争残酷无比,双方百万大军云集淮河,战争持续二十多年,直至那座高高的浮山堰轰然崩塌。

§§第五章 钟离大会战

“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这是北魏名将中山王元英,在南北王朝钟离大会战中填下的一首短歌中的句子。韦虎即指南朝儒将韦睿。这场双方动用兵力近百万、南北名将群英荟萃的大战,变成韦睿与元英斗智斗勇的竞技场。钟离大战的胜利,使韦睿从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名副其实的名将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