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10718700000012

第12章 自信与心理和谐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心理和谐的关键,缺乏自信将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比如自信心的缺乏将会导致自卑心理、挫折心理,导致不良的人际关系以及消极的自我实现……这些均不利于健全人格以及心理和谐的养成与实现。

一、积极对待自己——人际和谐的照明灯法国一位作家曾说过:“社交场上的信心比机智更加重要。”自信对于个体的人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人的接纳,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幸福感;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给个体内心问题与矛盾冲突的解决提供一种良好的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究其原因,自信的缺乏往往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小林,是一名大二学生。她个头不高,眼睛小小的,相貌中等。小林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但她却十分害怕与人交往,没有什么知心朋友。

她说话声音很小,不敢主动与人打招呼,不敢正视别人,严重时看到人就会感到心跳加快,甚至四肢发软。

“我觉得我长得很丑,与别人交谈时他们就会注意到我的相貌。而且我身上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一旦同学们真正地与我接触或交往,他们就肯定会发现我的这些不足,然后会嘲笑我、看不起我。所以我经常都是独自一个人,平时也是躲着人走。我也曾经尝试着改变自己,比如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或场合就尽量表现得活泼一点,但每次过后我都会不断地回想自己当时的表现如何,而几乎每次我都觉得自己的表现很差,就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因此就又回到了以前的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状况越来越糟糕。我现在开始失眠,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

小林的问题正是因为她的不自信而导致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时,不自信的人虽然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接纳,但同时却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因此具有强烈的自卑感,自我封闭、内向,与人交往时过分的敏感、拘束,以致干扰了他们与别人交往的能力,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自信正是克服不良人际关系及由此而带来的心理困扰的一剂良药。

自信者,人信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受欢迎、人缘好的人并不是没有任何缺点与不足的完人,但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信。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信使人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敢于做最真实的自己。正是拥有这样一种信心与勇气,他们敢于接受自己的不足,直面自己的不足,不会因这些而感到自卑,并用自己的信心感染周围的人们,不断地赢得人们的接纳。

在中央电视台经典栏目《挑战主持人》的一次节目中,有一位长相很一般的小伙子与另两位长相标致、帅气的选手同台竞技。恰好是他第一个作自我介绍。只见他毫不紧张,从容自如,侃侃而谈:“我的眼睛不大,且有点近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睿智与远见;我的耳朵虽小,却更提醒了我要细心倾听观众的心声;我的个子袖珍了一些,但有人曾说过:浓缩的都是精华;有人说:‘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成为优点。’这话多少有些夸张,但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特色则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他热情洋溢地说:“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就是今天的一号选手×××!我喜欢写诗,可写不过徐志摩;我喜欢唱歌,可唱不过张学友;我喜欢主持节目,他俩可能都比不过我。”他边说边微笑地指了指身旁的另两位选手。

比赛结束,这位长相一般的选手一举夺魁。他的从容自信、机智幽默、丰富的知识,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二、坚信自己——走出困境的力量

张某,男,是一名大一学生,以前学习成绩比较好,而且能够积极地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的认可。但在一次班干部竞选中因为一些原因他落选了,而随后的期终考试也因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成绩下降了很多。因此他十分伤心难过,认为自己脑袋笨,能力也不如人等。慢慢地他不仅丧失了参加其他活动的兴趣,而且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情绪降入低谷,变得十分沮丧、消沉,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心烦意乱、失眠。

小张的情况就是一种因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挫折心理。挫折会给青少年带来失望、沮丧、忧郁等紧张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是否能够正确地对待挫折对一个人的心理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心的缺乏往往会使人一旦遭遇失败或挫折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无能,产生轻视自己的消极情绪,丧失前进的信心。或自怨自艾,焦虑苦闷;或退缩不前,放弃自己;严重者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甚至会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各种压力的增大,由此而造成的悲剧更是屡见不鲜,有多少还未盛开的鲜花却提前凋谢了,不禁令人感到悲痛、叹惜。

然而自信的人却不一样。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使他们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虽然有时也会哭泣、沮丧,但不会因一时的失败就否定自己,不会逃避,不会放弃,而是能够积极地面对挫折,及时地从消极状态中摆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灵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困境中不断地走向坚强与成熟,使自己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1991年,我国年仅21岁的女子国际象棋运动员——谢军登上了世界女子国际象棋的巅峰,结束了欧洲选手对该棋冠军长达64年、苏联选手对该棋冠军长达42年的垄断,为世界棋坛的新纪元翻开了最新最美的一页。1993年她卫冕成功。

然而1996年的世界象棋冠军卫冕战上,获得两次世界冠军的谢军却因为一次意外事件的影响而卫冕失败。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虽然无奈中自己拱手让出了世界冠军的桂冠,虽然当时国家集训队中训练的培养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向更年轻的选手,但26岁的谢军并没有继续怀疑、沮丧下去,她要再向皇冠发起冲击。因为在自信的她看来,26岁对女棋手来说并不算太老,而且自己完全有资本卷土重来,自己能够做到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是自信给了谢军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经过不断的努力,谢军使自己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心态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99年,再次面对强劲的对手以及一些不利事件,谢军的心态平和了很多。她在自传《下棋的女人》中这样记录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大赛临头,对于棋手而言,最重要的是平衡自己的心态,全力投入比赛。”几年的磨炼,使她终于明白:一名棋手应该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从容竞赛。经过几番艰苦拼搏,谢军最终战胜了对手,第三次取得了世界冠军。她终于没有被困难所打倒,而是用实际行动再次证实了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变得更加成熟。

三、肯定自己——成就自我、实现幸福人生的钥匙小宋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他的学习成绩和其他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

但他却总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毕业时,很多同学都在积极主动地联系单位、找工作,而他总觉得自己的所学与所能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敢主动去尝试,缺少了一种积极性与勇气,显得非常的消极被动。因而也丧失了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以至于到最后许多成绩以及能力不如他的同学都找到了比他好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他又产生了一种很严重的失落感。

工作后,他不是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曾经想过换工作,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他无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因此在平淡无奇的工作与生活中,他不断地消沉、自欺欺人,得过且过,也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终日沉浸于失落与苦闷当中。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现实总是落后于理想的。当一个人当前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过大时,就会导致自我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小宋的失败正是由于他没能积极地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而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过低的自我评价,使他在求职时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在工作时又缺乏改变现状的信心与勇气,不满现状,却又不敢改变现状。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他的发展,使原本比较出色的自己陷入了“不战自败”的困惑与困境之中。

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小宋的情况,比如在就业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基层工作的竞争很多时候比高级工作的竞争要更为激烈。其实,最后坐上高级职位的人,他的学历、能力并不一定比基层工作的人强多少,真正强的是他的自信与勇气。这也反映了另一种现象:那些“希望”能走上高级职位但仅仅是停留在“希望”上想想而已的个体,缺乏的正是这份自信以及自信所带来的积极性和勇气。

自信不仅使人具有积极主动性以及勇气,而且也能促使个体潜能的不断发挥和实现。因为拥有自信的人不仅具有对生活环境改进的意愿与勇气,并且在不断改变现实、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他们所具有的“我确实能够做到”的积极心态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做出意想不到的成就来。

吴士宏,原本是北京一家医院的小护士。1985年,不满足于现状的她,凭着从半导体收音机学了一年半的许国璋英语,怀揣着刚取得的自学高考英语专科文凭,就壮起胆子到IBM公司求职。

过五关斩六将,吴士宏终于通过了两轮严密的笔试和一次口试。最后主考官问她会不会打字,从未摸过打字机的吴士宏条件反射地说:“会!”

“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字?”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她马上承诺说:我可以。因为她环视四周,发觉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面试结束,吴士宏飞也似的跑回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就这样,吴士宏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名最普通的员工,最后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又终于从一名勤杂工,成长为IT界神秘而富有魅力的传奇女性。

从小疾病缠身、曾经很自卑的吴士宏,在她个人传奇《逆风飞扬》中如此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如果说有什么促使我往上走,那就是这种来自自卑的不断刺激,当时就像不断有鞭子抽打着我。那样一种痛、一种触及心底、层层包裹下的自卑和尊严的纠结,对我刺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我后来花了几年时间才克服并超越了这种自卑。超越自卑之后,才有升华,才有了自信,可以促使你做更多的事情。”

确实,是自信让吴士宏面对不满意的生活,没有逃避、消沉;让她拥有跨进IBM公司大门的勇气;让她在从未摸过打字机的情况下,敢于允诺可以达到公司的标准,并且真的在短短的一周内达到了;让她实现了从护士到IT界传奇人物的转变。

是自信这把钥匙开启了她积极、幸福人生的大门!

越自信就会越健康吗

自信是健康的功能。许多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自信与健康之间都具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在生理健康方面,毕重增曾采用2项非常节俭的指标:自我感觉和生病次数,对自信与生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自信与健康状况正相关,而与生病次数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自信者往往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较少的生病次数,而不自信者与自信者的情况却刚好相反。证明了自信有助于增加机体的生理健康。

而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许多研究发现,自信与自我肯定、自诉健康、主观幸福感正相关,与抑郁、焦虑负相关,自信程度低会伴随着较高的焦虑和抑郁。而自信与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正相关则为保健功能的产生提供了支持。其中,自信对心理健康的贡献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有自我肯定和自我关注带来的幸福感,自信所激起的解决问题的动机和积极体验,以及自信的缓冲效应等。

虽然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越自信就会越健康吗?那让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几个事实:

(1)三国时期马谡兵败街亭,因过于自信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因为过高地评价自己,因此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于出现的问题、挫折需要临时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资源,从而损害健康,甚至导致人生的失败。

(2)有些人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却不招人喜欢,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原因正是由于他们过于自信。过于肯定自己的人,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总是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与人交往时,往往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总是贬低别人。表现得傲气轻狂、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同时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做事以自己为中心,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因此很容易遭到周围人们的反感与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积极错觉的理论家认为,心理健康与积极的自我认知有联系,适度的积极错觉有益于健康,积极心理学在强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积极的心态并不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成分,只有恰当地肯定自己,才能对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若将自信理解为不切实际的自夸,过度自信,就会与健康背道而驰。

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通过上面几个事例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自信有助于健康,但并不是越相信自己、越肯定自己就越健康,而是要看自我肯定的性质,如果自我肯定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就是有益的,否则就是有害的。

总之,自信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适度的自信有助于我们解决矛盾与冲突,逐渐实现个体的心理和谐。而无论是自信不足或是过度的自信都不利于健康,是与心理和谐背道而驰的,只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自我肯定才是有益的。只有做到自谦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负,我们才能在实现心理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以致用

1.下面这个简易问卷目的是帮助你了解你的自信心。问卷上的每个题项都是在描述你的实际情况。答案无对错之分,不要去考虑怎样回答才是正确,只要看懂了就可以回答。请仔细阅读每个题项,然后判断该题项叙述的情况与你的真实情况是否符合(把分记在题项之前):

如果这个题项所描述非常符合我的情况就记3分;

如果这个题项所描述有点符合我的情况,就记2分;

如果这个题项所描述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就记1分。

____我不会做沽名钓誉之事。

____我总是喜欢自己的。

____我知道我想要什么。

____我有能力完成我想要做的任务。

____我能体会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____我相信人与人是朋友——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____我觉得我与别人是平等的。

____我的身体健康,能在艰苦条件下工作。

____我关心别人。

____如果别人反对,我也能以自己的判断做事,不会有负罪感。

____我不期望别人能让我自我感觉良好。

____我相信自己不会做社会不允许做的事。

____我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____我能接受恭维话。

____我有影响力。

____我会受别人的影响。

____我能接受许多新鲜事物。

____我的身体能保证我的正常学习和工作。

____我和朋友们在一起感到愉快。

____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____我注重现在,不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

____我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____当我和我崇敬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____我喜欢体育锻炼。

检查填好的这份问卷,至少找出5个阻碍你自我接纳的题项,请想一想怎样做才能提高你的自我接纳。比如:如何提高自己的特长来提高自信心。或者意识到低估了自己,请想一想为什么低估了自己?如何改变它?

2.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本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然后思考以下的问题:

☆为什么说自信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个人品格?它包含哪些基本成分?

☆观察生活中哪些人最自信,哪些人最不自信?想一想该怎样培养个人的自信?

3.请回顾你在学习或工作遇到困难时自信心是否有助于你克服困难达成心理和谐?本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否对你有参考价值?

4.建议你在学习这本书之后,回过头来看看你的答案,然后再做一遍上述这个问卷,对比一下两次的结果,找出不同之处,这可能表明你学习后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