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家长的都知道今后自己的孩子要去独立生活,不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居多,所以,现在的父母们尤其是家庭里的母亲更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好,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帮他们包办去做好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表达对他们的爱。因而忘记了孩子应当是需要教育的,而不是只需要父母的爱和照顾。往往忽视自己应当尽到的教育责任,因此,训练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们从小就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己去做,不要总是依赖他人,对宝宝的未来生活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是宝宝们成长的需要,也孩子们将来平等、民主、和谐的幸福家庭生活上的需要。作为家长本身就一定要有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的意识,现今家长缺乏培养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意识,归纳起来主要具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要的原因就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宝宝们“受苦”,所以,这也不让孩子干,那也不让孩子干。另外,也担心他们不小心碰着或是磕着了,还有一些家长纯粹就是怕孩子们麻烦自己,有些大人对我说:有教宝宝们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早就能做好好几次了。所以,孩子们在无形当中被剥夺了做事情的权利,结果导致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都不能做。这对宝宝们来说简直是失望极了,因此,相继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心态,归根结底也还算是大人们造成的,这能完全怪他们吗?
蒙台梭利一直以来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让宝宝们自发性的主动学习,丰富的教具再配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对宝宝们的内心世界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要对每一位宝宝们的发展状况要很了解,为宝宝们提供适时的指导与协助。那么作为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如何才能使他们得到更好与全面的发展呢?
使用玻璃餐具对宝宝行为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学活动中,我们让宝宝们使用玻璃吸管、瓷碗、玻璃杯等器皿,由于这些瓷器和玻璃的制品非常容易打碎,所以一旦被宝宝们打碎了,就相当于向宝宝们的不小心和漫不经心提出警告,可以间接地引导孩子们及时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改正自己粗心的错误,促使宝宝们日后的行为能学会细心和专注,学会不再碰撞,不再打翻东西,不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为变得有节奏和有文明,同时,宝宝们也会尽力做到不将这些漂亮的用具弄坏、弄脏。反过来说,如果家庭里的用具是塑料用品,桌椅是深暗色的,宝宝就可以将这些用品摔在地上许多次,用品虽然不会被摔坏,涂了深色的油漆桌椅,被宝宝们弄的很脏也不会太明显,但这样的环境会使宝宝们对自己的缺点没有丝毫的察觉,使得宝宝们隐藏了自己的错误,不良的行为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因此,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应当让宝宝使用瓷碗、玻璃吸管和玻璃杯等较容易摔碎的器皿,一旦这些器皿有了破损,就相当于是向宝宝们不细心的行为提出了警告,从另外的一角度来讲也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如此便可以引导孩子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学会物品轻拿轻放,有序摆放。通过这种方式看似是对宝宝行为能力的培养,实则也是对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自理能力
对宝宝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就要从让他们从学做家务开始大人们在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宝宝们自己处理和管理自个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宝宝学做家务。如让他们自己洗袜子,拿东西,买牛奶等。许多大人在吩咐宝宝们做家务时没有耐心,缺少耐心会使得宝宝们的这种能力在没有训练出来之前就半途而废,同时,家长应当对宝宝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并给予具体的技术指导,即使是洗碗、洗手帕或是收拾屋子之类的简单家务,大人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当宝宝们不愿意去按照家长的吩咐去做事情时,家长需要讲明道理,要将具体的要求说明白,并要坚定自己的态度使孩子完成这些事情。千万不要对孩子唠唠叨叨不停地说,最后还让步给了他们。如果家长最后让步给了孩子们,他们会认为自己“胜利”了,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仍旧会采用这种办法来对待父母。这将会影响训练孩子自理能力的效果,同时,还会使家长的教育权威带来威胁。这样做主要是要孩子们明白,只是做完需要做的家务事并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勤劳、独立、负责任、刚强的心理品质。
例如8个月的孩子首要学会的必然是吃,包括用小勺吃饭,用杯子喝水,用手抓着饺子、馒头片、面包等,能直接用手往自己嘴里塞。实际上,学习用勺、用杯的过程有利于幼儿的大脑发育。所以,家长在选择宝宝的学习的用具时,要选择适宜他们的,比如宝宝可以用双手来抓的有嘴的塑料杯。孩子双手捧杯子会比较稳,这种杯子轻盈、摔不坏、鲜艳,水也不容易洒出来;勺子也应当选择软塑料小勺,这种勺子不会伤着孩子,还有一种斜把的勺,宝宝不用掉转手腕就可以将勺尖对准自己的嘴巴,然后,顺利地吃到食物。其次,大人要善于帮助宝宝使用杯子和勺子。比如帮宝宝托起杯底让他喝到水;用另外的一个勺子给他做示范,让他模仿用勺,并训练孩子能在30分钟之内就吃完一顿饭。孩子学用小勺和杯子时,开始时都不大能用好,大人一定要有耐心教他们使用,切忌讽刺和训斥他。宝宝的心灵敏感极强,许多时候我们是始料不及的,或许你不经意的斥责就会使宝宝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孩子学习任何本领时大人都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耐心地指导。
家长对宝宝们做的事情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由于他们年纪小,认识水平很欠缺,考虑问题也不周全,力气也小,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所以,家长们应当予以理解,不应当因此而指责孩子,更不能借此来惩罚宝宝。首先是对于宝宝做的正确的地方应当给予鼓励。对于有失误的地方,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是最重要的,以便提高孩子们在今后的操作水平和技能。这样,既能保护宝宝自理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提高自己的自理活动能力和认识水平。
蒙氏箴言:
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家长一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二是家长们要给宝宝做些示范,要讲究操作的方法。如家务劳动中的洗碗、擦地等,大人先给宝宝做一次示范表演,让宝宝在旁边仔细观察。然后,大人和宝宝再一起做一遍,发现宝宝做得不对时就及时给予纠正,必要的时候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那些较为复杂的动作。最后,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做,大人在一旁指导观察。等孩子们有兴趣了就可以让他们反复多做几遍。如果他们总也是做得不好,大人们切不可以性急,更不能对他们进行挖苦或是漫骂,一句话还是要以鼓励为主,肯定宝宝做的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他做的不足之外,使宝宝感到自己要是再加把劲就可以做好了。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自理能力,而且还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对促进宝宝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十一章 纪律的自然建立——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工作神秘的秩序感只有当宝宝们主动遵循生活,并真正成为自己主人的时候他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我们才会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我们并不认为一个只有像哑巴一样默不出声,或是像纹丝不动瘫痪的病人一样才算是守纪律。此时,这个人并不算是在守纪律,而是他完全失去了自我。一个人自我意识建构好的人才能知道人与人是有界限区分的,才能知道别人的好与不好,才能知道自我不能与他人相混同,如果自我与他人不能区别混同起来就会出问题。人的成长就是为了自我建构,还有就是不同特别的个性特点,每一位宝宝都是一样。人类的高贵就在于区别与他人的个性,如果与他人一样就不高贵了,只有区别于他人才能表现出自己的高贵,人类最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