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10717300000051

第51章 培养数学比较能力

比较能力是指衡量和确定一些事物的不同点与共同点的思维方法的能力。良好的比较能力,不仅能够使孩子牢固而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为提高孩子的推理、分析能力打好基础,对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是造就未来社会新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途径之一。幼儿的比较能力是随着自身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及智力水平的发展而提升的,培养孩子的比较能力,首先要根据宝宝们不同的年级,再结合具体教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再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案和要求。

0~3岁的宝宝一般较多注重数学知识的外部特征,区分其个别部位的不同点,为此教学中必须我们使用了鲜明形象的直观教具,让宝宝发现比较的对象。例如,教学5>3时,老师出示5只猫和3只狗的教具,让宝宝先观察猫和狗的外部特征,然后将猫和狗进行一一对应,得出5是大于3的。这样使宝宝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中获得知识。

3~6的宝宝已能比较数学知识的相互关系和本质特征,这时老师便组织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关系让孩子们进行比较练习。例如:通过小数、整数大小比较,得出小数、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实质上是相通的;通过面积公式与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比较,得出两个公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面积公式反映的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而周长公式反映的则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周长的关系。

其次要教给宝宝比较的方法,先要使宝宝懂得比较必须先要有对象,明确谁和谁比,以谁为比较的标准;同时要使孩子掌握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如:

1.先比较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再比较宝宝头脑中引起语言的事物的表象。例如,数字的基本性质,先通过直观的比较得出谁大谁小,再借助在头脑中直观建立起来的表象进行比较。在生活当中,比较物体的大小及数字的大小,如两个桌子的大和小,是5和8是哪个数字大等的比较。

2.先比较事物差异大的属性,再比较差异小的属性。例如,学习了各种数字之后,先比较有10以上的数字和10一下的数字的区别,再比较一位数字和两位数字的本质区别,最后比较谁大谁小,如1和10的比较,9和15的比较等。

数字记忆练习:当宝宝能够识别数字,并且知道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和数量之后,就应该让教师带宝宝进行如下练习:从旧日历上面剪下来一些数字,然后贴到卡片上,叠好放在盒子里头。宝宝抽出卡片放回到原处,然后再打开卡片,看完后再将卡片叠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一定要非常小心地不让他人知道。

接下来,会让这些宝宝们分成小组,或者一个接一个,来到教师桌子面前,桌子上放有格式各样的小玩具。每一个宝宝都可以根据自己卡片上的数字来选择相应数目的玩具。而与此同时,宝宝要将自己折叠好的卡片也放到玩具的旁边,这样可以保密。在这个过程当中,宝宝们不能打开卡片,所以他们一定也会牢牢记住自己的数字。这样教师就可以观察到宝宝们对每一个具体的数字记忆区别了。

拿到玩具之后,宝宝们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宝宝们要将玩具摆放成相等的两列。如果数字不是偶数的话,那宝宝就要将最后一个玩具放在这两列最下面的正中间。宝宝们排列好自己的玩具之后,就开始静坐在那里,等着老师们前来做检查。这时老师会来到宝宝们的桌子前面,打开卡片并且读出数字,然后,数宝宝们的玩具数量。

刚一开始进行这一游戏的时候,宝宝们拿走的玩具经常要比卡片上的数字多一些。这并不是因为孩子们不能记不住数字,而是因为他们总是想要摆弄更多的玩具,这是他们非常自然的一种表现,这种心理对于还没有开始受教育的宝宝来说是很正常的。这时老师就要向宝宝们解释,告诉孩子们就算将所有的都取走也没有用,因为这个游戏的要点就在于取走卡片上所显示数目的玩具。

宝宝们会逐渐开始明白这个道理,但这个过程对宝宝来说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一个否定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宝宝们要学会克制自己,将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说,即使他看见别的宝宝拿了很多玩具,他也应当只是拿走自己卡片上写的数目的玩具。所以,这个游戏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练习的游戏,它还成为了一个对宝宝意志力训练的游戏。特别是对那个抽到0的宝宝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将不能拿走任何的东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的宝宝拿走玩具。

我们发现那些抽到0岁的宝宝们,他们的面部表情非常有趣。这时我们也还会发现每个宝宝之间都存在着非常大的个体差异。“你为什么,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到手呢?”老师问他。“因为我抽到了一个0.”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是宝宝们的面部表情以及他们说话的音调却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情绪。有的宝宝无动于衷做出一副很勇敢的样子,为的是能够掩饰住自己的失望之情;有的宝宝则会下意识地将这种失望表露出来;有的宝宝则掩饰不住露出兴奋的样子;还有的宝宝则是以一种几乎是嫉妒的眼光打量着其他同伴;另外,还有一些宝宝则很快就接受了眼前的现实。

蒙氏箴言:

除了宝宝们在老师的课堂教学当中进行比较的学习之外,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大人们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授以及引导宝宝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对提高宝宝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智力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宝宝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义。因此,数学教学中培养宝宝良好的比较能力是很必要的。同类的进行归类比较,使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学习了比较的基本性质后,引导宝宝与以前学习的知识性质进行比较,通过具体算例,使宝宝清楚地明白这些知识在本质其实是一致的。从而归纳出这些知识本质的内容属性,促使宝宝掌握知识和系统地理解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