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10717300000033

第33章 不干扰做事情

一个并不理解宝宝工作本能重要性的大人会对宝宝第一次地工作本能展现感到惊叹不已。大人会意识到宝宝可能会做出某种巨大的牺牲。他必须放弃环境的某些东西和他自己的个性,但这是与他的日常社会生活极不相容的,在大人环境中,宝宝肯定是一个额外的社会存在。但是,要完全将宝宝排除出这个环境,正如当下许多家庭所做一样,会阻碍宝宝的健康成长,就好像我们不允许宝宝学习如何讲话一样。协助宝宝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会不像仆人一样做父母,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宝宝准备好需要的工具。

有一次,一位宝宝在涂色练习中,正在涂树干,教师走了过来,要阻止宝宝,好像要说“你认为树干是红色的吗?”我上前去阻止了教师,任由那个宝宝将树干涂成了红色。这类现象对宝宝们来说非常珍贵,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宝宝还不能进行自发地去观察环境。于是我鼓励这位宝宝多做有关色觉的游戏,这些练习将会引起宝宝对颜色的自觉注意力。我们相信,当宝宝无数次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某一天总会在某一个快乐的时刻,注意到树干不是红色而是绿色的,就像别的宝宝突然发现天空是蓝色的一样。

感觉的练习中对智力发育的帮助意义重大,包含着一自我教育,如果这种练习重复多次的话,这种自我教育将会使宝宝的心理感觉过程更加完善,帮助宝宝从对事物的感受转移到对事物的观念。作为宝宝自我教育的引导者,我们必须要做到:尽可能减少对宝宝的干预和干涉;帮助宝宝在自我教育中朝着正确的方向而努力。我们大人的工作,就是教会宝宝准确的发音与名称就可以了——我们不做任何添加地读出物体的名称一声音洪亮、发音清晰,让宝宝听到每一个音节。

让宝宝独立这个理想按照常理是很容易领会,但是,在大人的理念思想里通常有种根深蒂固的障碍,因而使得这个理想非常难以实现。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人,即使他想同意宝宝的要求,让宝宝自由地到处搬运和触摸东西,也会发现大人无法抵制内心的模糊与冲动,这种冲动将会导致他去支配这个宝宝。对一些印象和事物的简短描写产生了一个问题方法。采用何种方法才能获得这些结果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孩子,而不能直接看到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受障碍物约束的宝宝心灵在依据他的本性活动。我们所列出的童年期的那些特征将完全属于宝宝的生活,正如飞翔属于鸟类,芬芳属于花朵一样。它们完全不是一种“培育方法”的产物。然而,很明显,教育可以采用一种帮助宝宝的自然发展的方式去培育和保护宝宝,从而对这些自然的特性产生较大影响。

在纽约,一位较为熟悉与了解这些思想的年轻女人,非常渴望渴望将这些思想实施于她两岁半的儿子。有一天,她看见宝宝将装满水的一个水罐子用两手拿到了客厅里来,她注意到,宝宝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之中,并再次努力缓慢地穿越了这个房间。“小心!”“小心!”这个水罐子很重,宝宝的母亲终于感到必须要帮助宝宝了。于是,母亲帮宝宝拎起了这个水罐子,将它拿到宝宝所要去的地方,但这个时候宝宝却很伤心,感觉是受到了屈辱。他的母亲承认是她造成了宝宝的痛苦,但是母亲还是认为,她的行为是正确的。她说,虽然她认识到宝宝正在做自己需要的事情是必需的,但是,母亲又觉得,让宝宝自己做会搞得精疲力竭,并且在做的时候又会浪费许多的时间,似乎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种事情她只要一刹那的功夫就能完成。

当这位母亲询问我的意见时和我说:“我知道我一定是做错了。”我没想过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对宝宝的欲望及其吝啬”,它产生于要保护自己财产的欲望。我问她:“你有诸如水杯子之类的好的瓷器吗?让你的宝宝拿一件这样轻巧的东西,看看宝宝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位母亲采纳了我的建议。后来就她告诉我,她的宝宝小心地拿着这水杯子,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一停,最后安全到达将水杯子放到了目的地。在整个过程当中,宝宝的母亲被两种情感激动着,一种是为自己宝宝的工作而高兴,另一种是为她的水杯子担心。但是,她让宝宝完成了这项较难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她的宝宝非常渴望想做的,这对他的心理发展极为重要。还有一次,我将一块抹布放到一个14个月大的小女孩手中,这样小女孩就可以自己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当她坐下来时,她用抹布擦去了桌子上许多明亮的小东西,并对自己的工作显得十分高兴,但她的母亲却有些反对给小女孩这个跟如此幼小的宝宝的需要不相干的东西。

蒙氏箴言:

父母给宝宝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宝宝工作时大人尽量不要打扰他,小孩子不知疲倦地重复一些大人们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往往会比较容易失去耐心。这些正是需要我们来克服的。宝宝幼小的心灵在反复与重复中不断地成长,就像田地里的嫩芽在日复一日的光照中长大一样。宝宝在敏感期的阶段里会对周围的物体有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宝宝对所处环境的爱。这不仅仅是宝宝情感的反应,而且还是宝宝智力发展的需求。它将促使宝宝去看和听,进而不断地成长。宝宝必须服从这种自然需要,干扰宝宝的活动会阻碍宝宝心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