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10717300000020

第20章 读懂宝宝的心灵感官

人类的心灵感官世界似乎遵循着相同的路径而发展。也是从“没有”开始的,在新生儿的内部即宝宝的心理层面上,并没有任何现成东西的迹象,心灵感官也是围绕着一个敏感的点而产生的,在此之前经由心灵不断地搜集资料,最后由宝宝的吸收性的心智而完成。如果我们不了解宝宝心灵感官的敏感期及其所发生的顺序,我们就不能明白宝宝的心灵世界是如何建构的。蒙台梭利认为,必须对宝宝进行多方面的和系统的感官训练,使宝宝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来发展观察力和敏锐的感觉。感官教育是宝宝高级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活动的基础。

宝宝的心灵感官像磁石一样,蒙台梭利的发现——宝宝的心灵具有有吸收力,宝宝的大脑具有一种与大人不同的神奇力量,这种力量的神性具有创造性。大人可以记住环境中的某类东西并对其进行思考,而宝宝则是对环境进行吸收。宝宝们不仅仅是记住周围身边所发生的事物,这些事物还能形成宝宝心灵的一部分。

宝宝的心智有吸收性的心智本质,与大人大不相同,宝宝能靠自己的天性禀赋创造出高品质的成就。他不仅创造了说话的器官,更创造了语言,以及创造了各种表达智慧的身体动作与方式。宝宝完全一副惹人怜爱的样子。他娇弱的样子而不能自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如此。宝宝无法站立、也不能说话、不断地需要人留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宝宝惟一能发出的声响就是哭泣与叫喊,就是要人过去对他进行帮助。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宝宝才能行走和站立,同时,宝宝要更久的时间才可以开口说话。

实体化

实体化是基督教最深刻的奥秘之一。“将化为肉身并存在于我们人类当中。”每诞生一个宝宝,我们就会发现有某种与此密切相关的东西。一种寄存于肉体之中的心灵精神也就出现在了在这个世界上。科学不会考虑宝宝的“实体化”,只会将宝宝单纯地看作是一个组织和器官的混合物,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统一体。而这也恰恰是一种神秘。如此复杂的一个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科学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宝宝的教育要从诞生的那一刻就要开始。我们应当特别地对宝宝的精神心灵表现出爱与关心。如果从宝宝一出生起大人就使宝宝有了这种精神生活,那么待到宝宝长大大人后,这种生活将会变得非常的巨大。

如果我们将宝宝的心理得以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宝宝智力的发展。如果我们将“实体化”这个词的含义理解为存在着的一种神秘力量,它将能够给予弱小无助的宝宝体内注入一种新鲜的活力,使他生长站立和说话等,进而趋向于完美,那么我们可以把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宝宝通过心理能力可以直接吸收到知识。知识会促进宝宝的大脑的形成,不仅仅进入宝宝们的大脑,而且还成了宝宝大脑的一部分。宝宝就这样通过了周围的环境,建立起了他们的美丽精神世界,我们称此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心灵的感官

宝宝的实体化的确是一个神秘的过程,有关宝宝创造性成就的剧本还有待于撰写。在宝宝不断地促使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感觉灵敏、不断变化和尚无意识的生命通过它的感官跟环境不断地互相接触,并通过宝宝的肌肉逐渐地深入到环境中去。没有一种生物体验过那种并不存在的或令人生厌的意愿,也不会感受到有责任和义务给无活力的官能下达出命令,使它们积极将变得有秩序。

心灵的作用将使这种渐进与缓慢的活动,导致人类不断地掌握各类工具。在这个过程当中,心灵必须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与耐心,维护它的统领权利,使它不至于因为惰性而迟钝呆滞、丧失活力。心灵必须不停地发出命令,以便不受固定的本能支配,不致退化而处于混乱之中。要制止此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努力增强它的活力,为实体精神化这项工作做出无止境的贡献。宝宝和精神胚胎之间存在着环境的相互交换。通过环境,可以完成宝宝的塑造并趋向完美。宝宝可以与自己所在的环境达成某种妥协,结果必然导致宝宝个性上的整合。因此,人的个性正如胚胎发育成宝宝的过程一样,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和形成的。

我们来看一下父母对他们宝宝生命形成的贡献吧。父亲贡献了一个看不见的细胞,母亲除了贡献了另一细胞之外,还为这个受精的卵细胞提供了一个温存的生活环境,以便使它最终充分地发育成为一个胎宝宝。那种说父亲和母亲创造了他们的宝宝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相反,应该说:“是宝宝创造了大人。”我们应该将宝宝的这种神秘力量看为一种神圣的东西,我们应该对新生儿的尽力展现持欢迎的态度。就是在这段创造性的时期,宝宝未来的个性将会被确立了下来。

精神生活

我们可以从潜意识和意识活动之间进行区别,发现宝宝确实有精神生活的证据。不过,即使我们将自己局限于比较基本和明确的概念中,我们也必须承认,宝宝内在的本能不仅对自己的身体的营养和发展,而且对他各种功能心理的发挥都起着作用。

处于实体化过程的宝宝需要有自己特殊的环境,是一个精神胚胎。正如处于胚胎期的人体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到营养得到发育一样,精神胚胎也同样需要一个相应的能对其进行保护的环境。这种环境洋溢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这个环境里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不会伤害他,都是为了欢迎他而存在。

这种无理性与作用的动物相比较就具有了某种物种的特性。就活动来说,宝宝要比其他动物发展得慢。宝宝诞生之初,什么能力几乎都没有展现,即使宝宝已经能运用他的感官触摸、声音、对光、影像等等有所反应。如果大人最终能够认识到这些时,他们将改变他们对宝宝的态度。因为将宝宝看作是一个实体化的精神心灵生命,不仅能够激励我们且更能赋予我们以新的责任。当我们观看这个倾注了每位父母巨大关怀的幼小身体,也不能不感谢神奇的造物主,正如罗马一位著名的诗人所说:“由衷的敬意应该献给宝宝。”

蒙氏箴言:

对宝宝的成长来说,感觉正常心理就健康,正常的感觉能形成健康的宝宝心理,宝宝正常的感觉功能非常重要。正常的功能感觉才能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才能正常适应周围的环境,才有可能形成健康的心理。运动能够促进宝宝心理的发展,运动是宝宝心理世界存在意义的最终表达,手巧也意味着宝宝的心灵巧,手部运动与大脑的灵活性也息息相关,肢体活动能够带动宝宝获得更具体、更丰富的感觉经验,以促进心理世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