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10717300000018

第18章 隐藏在哭闹背后的真正原因

宝宝很多时候爱哭闹,那么宝宝哭闹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不为大人所知的真正原因,事实上,他们渴望大人能够给予自己理解和帮助。研究表明,宝宝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在这期间的需求没有被得到满足,他们的敏感性受到了较大的干扰,他们闹情绪是一种表达,是对妨碍自己得到事物的反感。所以,只要一般宝宝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自然地会平静下来。

心理发展正进行着强烈地斗争

处于敏感期的宝宝,身体里会具备一股神奇的力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创作和成长之中。

很多时候宝宝的敏感性除了主要变现为秩序性,还表现为需要性。也正如某句箴言所说:“父母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你的右手在帮助它。”这个时候,父母不仅应该准确理解宝宝心理的变化,而且应当不动声色地能给予宝宝想要的东西,而且父母不要仅仅认为宝宝的这种异常表现,只会是发烧或感冒那样的简单。要意识到,宝宝此时正在为自己的心理发展而正进行着强烈地斗争与挣扎,如果父母的强制力量和误解过大,宝宝们就会在这场斗争中以失败告终。一旦失败,就可能会导致宝宝心灵上的残疾。在现实中,处处可见扭曲心理的状况,比如抑郁、好斗、易怒、贪婪、胆怯等。

有时,大人观察时会看到宝宝会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这也很有可能就是大人们错误对待宝宝后,宝宝产生敏感的结果。宝宝的敏感期比较短暂,但是在这个期间又非常重要,如果这类错误大人不加注意,还日积月累,就必然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从而阻碍宝宝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宝宝的这种心理上强烈的斗争与挣扎,对他们来说保证了他们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和成长的东西和机会,也可以说,这就是宝宝们赖以生存的条件。这种敏感性就像阳光照亮了某些事物,但却无法照亮另外的一些事物。宝宝的这种敏感性,也充分体现了自身发展的规律与潜能,正是宝宝有了这种敏感性,能够让他每天快乐、轻松而且充满激情地去活动。

因秩序混乱而感到不舒服

宝宝常常由于秩序的混乱而感到不舒服。在他们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宝宝们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当宝宝通常看到的东西总是放在恰当的地方时,他会高兴。一旦发现东西放错了位置,秩序混乱了,宝宝们就会立刻感到不舒服,就会哭闹。这也是宝宝的一种特有敏感表现。大人如果意识不到这点,就很难理解宝宝莫名其妙的哭闹行为。

一位母亲曾经经讲过关于她女儿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出生大约也就6个月的宝宝。有一天,小女孩的母亲走进了宝宝的房间,将伞随手放在了那个桌子上。可奇怪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小女孩对着那把伞观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哭闹了起来。母亲以为宝宝想要玩伞,自己没有给宝宝玩,所以,宝宝才哭,就微笑着将伞拿了过来递送到宝宝的面前。可是让母亲奇怪的是,宝宝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了哭声,而是将伞推到了一边并继续更加厉害的哭喊声。母亲开始哄她,但还是毫无用处,宝宝变得越发地吵闹。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母亲动了动脑筋想了想,就先将伞放回到另一个房间,结果,谁料宝宝竟然一下子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其实宝宝的母亲不知道,自己在无意间破坏了宝宝对房间的秩序感。大人无意间放置了一把伞,没想到结果这种行为却严重扰乱了宝宝对自己所熟悉事物的有序方式的记忆。

当一件东西或是物品放错了位置的时候,宝宝会最敏感,会最先发现,并将它放回原处,因为大人往往不会注意到这种细节性的问题,所以,宝宝总会因为一点细节的问题进行哭闹,并且父母还并不知道宝宝为什么哭闹。例如,当毛巾没有放回卫生间,或者一只鞋子放在不恰当的地方,一个2岁的宝宝会突然注意到它,并将它们放回到原处,如果宝宝做不到,或是拿不起来去放就会哭闹。

宝宝在心理上对秩序的敏感性反应如此的强烈,这让大人们也不得不为之叹服!而且这种秩序性的敏感性心理在宝宝们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例如:一个不到2岁的宝宝对这种秩序混乱敏感或不满时,用的唯一的表达不满情绪的方式——哭闹。所以,在这段特殊的期间里,大人要注意对宝宝已经熟悉的秩序尽量“回归原位”。

由此可见,宝宝在此阶段,他们的心理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奇迹。这个时候,我们父母要尊重宝宝的内心心理的创造工作。一个孩子虽然在不适合自己心理与心灵成长的地方环境下,也能不愉快、不舒服、艰难地成长,但这样的宝宝长大以后,究竟会有多少缺憾、损失,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和性格呢?因此,我们必须知道,对宝宝最初的教育毫厘之差将能导致宝宝未来的谬之千里。

蒙氏箴言:

对于宝宝许多时候的发脾气,通常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无目的和激动的行为,可实际上,这是宝宝内心的心理需求没有被得到满足,他们急切特别需要大人给予自己理解和爱。第一次发脾气,也可以说是宝宝心灵的第一次发作。此时宝宝的性情正如一台机器处于一种失灵和故障的状态,这绝对不属于正常的现象。这是宝宝们在拼命地保护自己生命的一种创造力和反抗力。如果他们不发脾气,大人们将更容易将他们的敏感性心理摧残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