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打开智慧的天窗:卡尔·威特教育法
10715400000008

第8章 严格教育孩子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个完全健康的现代人,除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

孩子不像大人有很强的自律能力,他们很多时候都要依靠父母的约束。而且优秀的孩子大多都是被严格要求的,但是这种约束是有限制的。虽然我们主张严格的教育方法,但严格并不等同于专制,专制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分贵贱、男女、老少。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极其重要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坚持这个原则。无论对孩子的管教多么严格,都应当是在尊重他的前提下进行的。

当孩子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时候,他还是避免不了疏忽、懒散这些坏毛病,从而会产生更多的不良习惯,所以父母要时时注意孩子的状态,帮助他们做到精益求精。这就要求我们用严格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

很多父母仍然认为严格教育就是专制,从而无形中给孩子留下暴君的形象,孩子会变成无条件服从的弱者。这样的父母常常对自己的孩子呼来喝去,行为举止都很粗暴。其实,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厌恶情绪,厌恶父母、厌恶学习。

让孩子去做某件事之前先给他讲清楚做这件事的必要性,让他知道这件事是应该由他去做的,而不是强迫他服从父母的命令。对于他犯下的错误,父母应该要求他主动去跟别人道歉,而不是粗暴地责骂他。

有很多事实证明,严格教育和专制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收到的效果也会不同。

某天小卡尔·威特正和伙伴们玩侠客游戏,他挥舞着长剑,看起来真像侠客一般英勇。也许是他太投入了,一不留神就把邻居的花盆打碎了。闯祸后他看上去非常焦虑不安,想悄悄地逃跑,但是卡尔·威特把他叫了回来,让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给邻居道歉,邻居原谅了他。

卡尔·威特并没有强迫他,只是循循善诱让他自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为此负起责任。

要想孩子成才,父母就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第一次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良思想,父母一定要加以重视,绝不能姑息,直到孩子改正缺点为止。无论多大的孩子,对他的要求都要认真处理并且讲明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从小在积极鼓励与严格要求中成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态。

父母教育孩子,也绝不能以为只要在出了状况时抓一下,平时就可以撒手不管;一旦发现孩子有缺点,就用急躁的态度、粗暴的方式处理事情。父母始终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原则,使孩子逐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对于认真教育和严格要求孩子,父母必须要坚定信心,即使一些孩子已经养成了严重的不良习惯,父母也不要流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要坚信通过严格并正确的方法可以使孩子改正坏毛病。

因为孩子的进步与父母的严格要求是密不可分的,这种严格教育是一种监督和考察。只有这样要求孩子,他才不会因此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在学习上也不会因为疏忽而导致成绩下降。这种严格的要求需要渗透到孩子的各方面。

父母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必须提倡理智的爱,也就是说,对孩子正确的、合理的要求,应该给予满足;对不正确的、不合理的要求,不仅不能给予满足,而且还要加以指正,不能因孩子吵闹而加以迁就。

父母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采取正面的教育方式,不要认为严格要求就是批评、责备孩子,应当与孩子一起讨论进步的目标,对于孩子的正确行为和做法要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卡尔·威特教育理念:

人的个性、品德是从小开始形成的。但幼年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等都还没有最终定型,可塑性很大。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消极因素,都很容易在这个时期加以矫正,使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德。严格的要求会让孩子对待事情更加精益求精;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严格要求孩子的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