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打开智慧的天窗:卡尔·威特教育法
10715400000064

第64章 让孩子学会谦逊有礼

赞美也是一门艺术,也许很多父母对此并不认同。但是的确是这样,赞美一个人并不是讲几句好听的话就可以的,也不是用一些夸张的话语去让别人高兴。给予孩子的夸奖绝对要掌握好尺度,适度地夸奖孩子会给予他们激励,但是过度地夸奖就容易让孩子养成骄傲自满的习惯。

在对小卡尔·威特的教育过程中,卡尔·威特很少称赞他,也不会让别人来称赞他,就算有人表示出对卡尔的赞赏,卡尔·威特也不会让他听见这些话。

有的人表示不能理解他的做法,他们总说他是个老顽固。但是,最终证明卡尔·威特的方法是正确的。在小卡尔·威特取得各种成就的时候,他依然保持最谦虚的态度,没有一点骄傲自大的坏毛病。

在小卡尔·威特小时候,卡尔·威特就告诉他,只有永远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人才能不断地前进。喜欢听别人赞赏的那些人其实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会因为别人的评价感到欢乐和忧愁,有人因为别人的批评而伤心,有人因为别人的夸奖而显得得意忘形。但是世人的赞赏是不会长久的,因此没有必要把别人的称赞放在心里,只有真正行善的人才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赞赏。

塞恩福博士是镇上很受尊敬的人,他也认同卡尔·威特这样的教育方式。

他来卡尔·威特家做客,对小卡尔·威特的情况很了解,所以他认为小卡尔·威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骄傲的情绪,但是卡尔·威特告诉他,这是不存在的。于是,博士又开始和小卡尔·威特进行了交谈,出了一些习题来测试他,小卡尔·威特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博士就不由自主地夸奖起了小卡尔·威特,卡尔·威特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袖,他才明白过来。博士走的时候,对卡尔·威特说:“请接受我真心的夸奖,您把您的孩子教育得这样优秀,还没有一丝自大的情绪,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啊!”

卡尔·威特一个朋友的亲戚叫克洛尔,他是一位督学官,他从外地来到哥廷根,专门邀请卡尔·威特全家去做客,并表示在此之前就已经听说了小卡尔·威特。

克洛尔先生对数学很擅长,所以一开始就测试小卡尔·威特的数学能力。卡尔·威特认为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克洛尔能遵守他们的约定就好,因为卡尔·威特对小卡尔·威特的才能非常有信心。

他们开始谈一些人情世故,然后测试数学才能,小卡尔·威特对克洛尔先生的提问都给予了非常满意的答复。小卡尔·威特也很精通数学,一道又一道习题并没有难倒他,他甚至还想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让克洛尔先生感到非常吃惊,他不由自主地说起了一些赞美的话语。

在卡尔·威特的暗示下,克洛尔先生停止了夸奖,他们又接着往更深奥、更复杂的领域讨论,最后小卡尔·威特难住了克洛尔先生。克洛尔先生连连说:“不得了,不得了,这孩子已经超过我了。”

卡尔·威特只好出来打圆场,“小卡尔·威特这段时间都在学习数学的知识,只不过刚好碰上他知道的罢了。”但是克洛尔先生的兴致越来越高,他对小卡尔·威特说:“我再出一道习题,你要知道,这是当年欧拉先生思考了三天才找到解决方法的复杂数学题,你要是解出来,那你就太伟大了。”

此时,卡尔·威特已经变得神情紧张了。他并不害怕小卡尔·威特解不出这道题目,而是害怕他解出来之后会欣喜若狂,因此骄傲。但是,卡尔·威特已经无法阻止这件事了。

克洛尔先生先把这道题目讲述了一次,在确定小卡尔·威特在此之前没有听过类似的题目之后,他告诉卡尔·威特:“这是很复杂的题目,您的孩子还那么小,肯定无法解答出来。”可就在这时,小卡尔·威特兴奋地告诉他们,他已经解答好了。克洛尔先生根本无法相信,拿着小卡尔·威特的答案看了好几遍才完全相信,小卡尔·威特的数学才能真的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了。“哦,孩子,你实在是太聪明了,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你真伟大,和欧拉先生一样伟大。”卡尔·威特实在无法在听下去了,就很不礼貌地打断了他的话:“那只不过是碰运气罢了,怎么能和伟大的欧拉先生比较?”

克洛尔先生听了卡尔·威特的话并没有生气,他立即明白了卡尔·威特的意思,转身说到:“您才是最伟大的人,把孩子教育得这么优秀,你看,他一点也没有感觉到骄傲。”此时小卡尔·威特早就忘了这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情去了。

小卡尔·威特能做到这样不骄不躁,卡尔·威特非常欣慰。原来小卡尔·威特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话,他已经明白世人的夸奖都是暂时的,人们只有对学识渊博的人会产生永久的尊敬。

卡尔·威特教育理念:

谦虚是自我关爱的一种习惯。我们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谦虚的人才会主动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这些都是来自于关心自己成长的动力。孩子在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骄傲和自满,此时,父母就应该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怎么做才好。这样一来,孩子才愿意在有了错误之后积极改正,从而有谦虚的为人处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