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打开智慧的天窗:卡尔·威特教育法
10715400000021

第21章 各种感觉能力的训练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这些都是孩子感知外界的生理基础,越早锻炼孩子的这些感觉,就能越早刺激孩子感官的发育,从而促使孩子大脑的各个部分积极活动,达到开发孩子大脑的作用。只要能全面开发出孩子的潜能,孩子就会变得聪明伶俐。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的最佳学习时期,孩子的一切能力都应该从这个时期开始培养。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将永远被埋没,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从而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饿了要给他喂奶,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早期教育的训练项目是细小而繁琐的。父母要随时随地排解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到孩子的需要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一、听觉

婴儿的听觉比视觉先发展,所以第一步就是培养孩子的听觉。

卡尔·威特的妻子是个爱唱歌的女人,她的歌声非常悦耳动听,是孩子精神生活的完美养料。小卡尔·威特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经常能听见美妙的歌声。为了锻炼儿子的听觉,卡尔·威特还特地买来了一个能发七个乐谱音的小钟,每当儿子精神良好的时候就敲给他听。卡尔·威特还慢慢地左右移动小钟,以吸引他的注意力。在孩子6周之后,就经常给他轻轻地朗诵诗歌。夫妻俩所做的这些准备对小卡尔·威特的听觉训练都收到了让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只要卡尔·威特朗诵诗歌,小卡尔·威特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快乐或者安静,他都能准确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小卡尔·威特自己也能背诵出他喜欢的诗歌篇章,1岁的时候就能完整地背诵出《荷拉秋斯在桥上》。

卡尔·威特一直都反对死记硬背,而且孩子也非常反感这样去学习。小卡尔·威特在背诵名作的时候,都是他自己有了学习的兴趣,愿意将文章背诵下来,在这种前提下顺其自然地记忆的。卡尔·威特并不强制他学习或者背诵,因为他知道这无济于事,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学习效果。

孩子在3岁之前,最先培养的就应该是听觉。母亲在对孩子听觉的培养方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孩子对母亲的声音非常敏感,母亲的声音会让他们感到安全和亲切。就像小卡尔·威特的母亲用悦耳动听的歌声锻炼他的听觉一样,母亲用温柔的声音对孩子说话或唱歌,不仅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听觉,还能培养孩子温柔的性情,当然母亲和蔼与耐心的态度也能促进孩子情感的发育。

二、视觉

视觉的训练也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方法。

在小卡尔·威特出生两三个星期时,卡尔·威特就买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制小动物玩具。他通过移动玩具的位置,来回地晃动来吸引小卡尔·威特的视线。还在房间四周挂上各种图画,陈列大量的雕刻仿制品。每天卡尔·威特都抱着小卡尔·威特欣赏色彩鲜艳的图画,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他非常喜欢三棱镜反射出来的彩虹,每次哭闹时卡尔·威特就用这个安慰他。

当孩子的视力发展起来之后,就又要开始对孩子的观察力进行培养。颜色的刺激是最直接的方法。色彩鲜艳的事物能激发他的兴趣和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要引导孩子慢慢认识这些东西,并且记忆,这是提高记忆力最好的方式。

卡尔·威特喜欢和小卡尔·威特用彩色的玩具、蜡笔、图画、雕塑来做不同的游戏。他有时带着小卡尔·威特去公园散步,让他注意观察天空的颜色、树木的颜色、不同花朵的颜色,这些都可以培养他敏锐的色彩感觉。在回家的路上有很多不同的橱窗,那里陈列着许多商品,卡尔·威特总是利用这些来训练小卡尔·威特的记忆力。

父母手里拿着东西,如拨浪鼓、气球、图书等,在孩子眼睛周围慢慢移动,速度由慢到快,范围由小到大,并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来进行训练:例如从左到右,再返回来;从下到上,再来回反复;从左下到右上,往返移动;从右下到左上,往返移动。总之,父母尽可能地围绕孩子眼睛周围进行各个方向的移物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的眼球活动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和敏感。

三、味觉

卡尔·威特家一直习惯吃清淡的食物,这不仅有利于保持味觉的灵敏,又防止小卡尔·威特养成爱吃糖和盐的不良习惯。

食物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控制食量和掌握食用时间。零食要在正餐前1~2个小时食用,也不要吃得过多,正餐才是营养的主要来源。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与孩子的饮食行为有着密切关联。父母不要把零食作为惩罚和奖励孩子的手段,这会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喜好。此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饮食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因为儿童模仿性特别强。所以,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饮食行为。

一般情况下,在出生1~2周后孩子逐渐接近3个小时吃一次奶,以后就可以定时喂奶,孩子的胃也就定时地蠕动,定时地分泌消化液。这样,时间就成为一种条件刺激,也是一种信号,会使神经系统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婴儿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孩子就能健康地成长。婴儿期的营养状况对脑细胞的发育以及以后的智力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偏食,进食时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打、骂、训斥或恐吓孩子。对1岁的孩子要训练使用汤匙,在成人的监护下鼓励孩子逐渐学会自己进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孩子在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一般安排4次喂哺,每2次喂奶中间加一次蛋黄、菜水、米汤等辅食。等孩子到11个月时喂奶次数减少到3次,增加喂辅食的次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喂奶次数再减少,逐渐将辅食改为主食。到1岁左右可以开始断奶。培养周岁的孩子饮食习惯十分重要,应让他养成按时吃奶、吃辅食的习惯。

孩子1岁以后已经能按时安静地坐好,愉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并且不挑食、不偏食。父母需要给孩子安排合适的吃饭环境,有固定的桌子、凳子和碗、勺等餐具。从一开始父母就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饭前洗手、吃饭时坐在指定的位置,带上围嘴,桌旁放一小块毛巾,拿走桌子上一切与吃饭无关的东西,让孩子坐好,自己学着用勺吃饭。看见孩子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或是把手、脸弄脏时,父母不要责备孩子,更不要主动给他喂饭,不需及时纠正孩子使用餐具的错误,只需用另一把勺子帮助孩子吃饭即可。

吃饭时父母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咀嚼能力,使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吃饭时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应充分咀嚼食物,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促进咀嚼器官的发育。咀嚼能使下颌关节、咀嚼肌及牙齿等得到锻炼,也能保证孩子牙齿的整齐和功能的完善。随着孩子味觉的提高,他对食物的选择性也越来越明显,8个月的孩子对食物已能表现出喜恶,遇到不喜欢吃的东西就用舌头顶出来。对待孩子的这种偏食习惯,父母可采取改变食物的形态再给孩子喂。如孩子不喜欢吃碎菜或肉末,可把它们混在粥内给孩子吃。但要注意的是,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足,发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不加限制地给孩子吃,这也是不正确的。

其实,听力、视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能单独分开进行的课程,它们总是穿插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无论发掘孩子什么样的潜力都坚决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应该自然地发掘出他们的潜力,父母一定要懂得这一点。这样的培养模式只是让孩子们有事可做,更健康地茁壮成长。

卡尔·威特通过对小卡尔·威特在听觉、视觉、记忆力方面的培养,出生时被邻居认为是“白痴”的小卡尔·威特,长到一两岁的时候,就能够说出屋中所有物品的名称,并掌握了很多词汇,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智力上都比周围同龄儿童优秀。如果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心更强,注意力能集中更长久的时间,有了许多词汇来武装他的小头脑,那这些条件都会为进一步培养他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

卡尔·威特教育理念:

五官掌握着人的各种机能。无论是哪一种机能,都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尽心尽力地培养孩子的这些潜在能力,但必须是快乐地学习。一般来说,右脑偏重创造、想象、记忆、直觉、图像、声音等;左脑擅长思考、逻辑、分析、判断、理解、文字、数字等。若是能同时活用左右脑,不但能创造出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强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升感官、知觉、心灵感应能力,进而创造正面、积极且清晰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