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万富翁的七种好心态
10714600000042

第42章 苦难是金色的砝码

不幸,如同一场风暴,它能将你摧残得支离破碎,心神疲惫。往往一场不幸,就能毁掉一个人的大好前程。以宽容之心去包容以前痛苦的遭遇,不幸便将会远离我们。打开一道爱的大门,就看到另一样的世界。

6.1 可以变痛苦为伟大

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意大利,不幸遭劫匪袭击。就像一场无法醒过来的噩梦,7岁的长子尼古拉死于劫匪的枪下。就在医生证实尼古拉的大脑确实已经死亡的10个小时内,孩子的父亲格林立即做出了决定,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4小时后,尼古拉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肌畸形的14岁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个19岁的濒危少女,获得了尼古拉的肝脏;尼古拉的眼角膜使两个意大利人重见光明,就连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尼古拉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急需救治的6个意大利人。

当有人问格林夫妇为什么这样做时,格林回答:“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说这话时,他嘴角的一丝微笑掩不住内心的悲痛。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庄重、坚定、安详的面容,和他们4岁幼子脸上小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的灵魂震撼!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慷慨大度,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羞愧。

以宽容之心去包容以前痛苦的遭遇,不幸便将会远离我们。你能做到吗?相信你可以。

6.2 开一道门

一个人经历一次宽容,就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

杨翥的邻人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杨翥,杨翥说:“又不只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

又一邻居每遇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使杨家深受脏污潮湿之苦,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

所谓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家的财物,邻人们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受了这场灾祸。

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宽容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

为了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你要勇于接受宽容的考验,即使在情绪无法控制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大脑,只要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如果能像杨翥那样再寻找出一条平衡自己心理的理由,说服自己,那就能把忍让的痛苦化解,产生出宽容和大度来。

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便让。宽容不是怯懦胆小,而是关怀体谅;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

打开一道爱的大门,就会看到另一样世界。

6.3 珍惜你的所有

珍惜感来自于洞察力,如同在心理治疗中,协助当事人做的自我觉察——“看穿”旧习气、旧观念中需要改正或除去的部分,进而启用新能源,转变新角度,建立新行为,获得新的乐趣。除旧布新,有如破迷开悟,不再盲目地沉浮于习以为常的老问题或迷糊钝化的日常生活中,不做明眼却心盲的人。

有一位年轻人讲起大学的一些事:

在念大学时,我认识了一个没有看见过月亮的男孩,他是天盲——出生时就盲了眼。他没有看见过月亮,没有看见过妈妈。

他年幼时就被寄放在一所教会的收容院里。我们在周末时,常会带着吉他,去教他们唱歌。

那个没有看见过月亮的男孩,每次都抢着要独唱:“母亲像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他认真地唱着,仿佛是唱给妈妈听的,而妈妈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能听见他渴慕的呼唤。的确,母亲就是他的月亮,遥远而不可即;或许“母亲在哪里”、“母亲长得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才是他心里真正想问的吧。

大学毕业后,我在滚滚红尘中忙碌着,再也不知那个男孩日后的路是怎么走的;但是,每当看见天上的满月时,那一丝悬念,就勾起了他的声音:“月亮在哪里?”最近看的一本书,叙述一位盲乞丐的孩子的坎坷际遇。几次掩卷,不忍竟读,那个男孩在克服波涛汹涌的逆流时,内心是多么的痛啊。

看不见别人的痛和失去,就容易忽略了要好好珍惜和感激自己所拥有的。而珍惜和感谢,总是不再拥有时,才懂得。那时的悔恨和罪恶感,就像一波波袭来的浪潮,将人卷进痛苦的深渊里,人生有悔,因为很难在死后重来一遍,在那样的无力和焦虑时,易生出攻击心——责人责己,结果是更多的痛和失落。

人生顺流时,要珍惜和感恩;逆流时,要勇敢前进,才能将那些先天或后天的缺憾都还诸天地。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

6.4 相信自己,可以通过

在生活的激流中,你能否通过一次次的考验?无论是生活的压力,亦或是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

1920年10月,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英国斯特兰腊尔西岸的布里斯托尔湾的洋面上,发生了—起船只相撞事件。一艘名叫“洛瓦号”的小汽船跟一艘比它大十多倍的客船相撞后沉没了,104名搭乘者中有11名乘务员和14名旅客下落不明。

艾利森国际保险公司的督察官弗朗哥·马金纳从下沉的船身中被抛了出来,他在黑色的波浪中挣扎着。救生船这会儿为什么还不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气息奄奄了。渐渐地,附近的呼救声、哭喊声低了下来,似乎所有的生命全被浪头吞没,死一般的沉寂在周围扩散开去。就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中,突然——完全出人意料,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歌声。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歌曲丝毫也没有走调,而且不带一点儿颤抖。那歌唱者简直像面对着客厅里众多的来宾在进行表演一样。

马金纳静下心来倾听着,一会儿就听得入了神。教堂里的赞美诗从没有这么高雅;大声乐家的独唱也从没有这般优美。寒冷、疲劳刹那间不知飞向了何处,他的心境完全复苏了。他循着歌声,朝那个方向游去。

靠近一看,那儿浮着一根很大的圆木头,可能是船下沉的时候漂出来的。几个女人正抱住它,唱歌的人就在其中,她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大浪劈头盖脸地打下来,她却仍然镇定自若地唱着。在等待救生船到来的时候,为了让其他妇女不丧失力气,为了使她们不致因寒冷和失神而放开那根圆木头,她用自己的歌声给她们增添着精神和力量。

就像马金纳借助姑娘的歌声游靠过去一样,一艘小艇也以那优美的歌声为导航,终于穿过黑暗驶了过来。于是,马金纳、那唱歌的姑娘和其余的妇女都被救了上来。

面对困境的时候,可以垂头丧气地哭泣或哀号;也可以把恐惧和烦恼暂时放在一边,唱首动听的歌,放松自己,也鼓舞别人。

6.5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什么人最幸福?就是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的人。

有两个行走在沙漠的商人,已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怨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

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生活的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对生活充满感恩,友好地对待他人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