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疖痈
(一)疖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为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穿头出脓即愈。四季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两季,好发于头、面、项、背及臀部,相当于西医学的毛囊炎。
“病因病机”外感暑、湿、热毒,或湿热内郁,或因搔痒抓破皮后感染热毒,以致局部经络气血阻滞,壅遏肌肤而成。
“诊断”初起皮肤表面潮红,继则肿痛,根脚较浅,范围局限。若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加剧,自行破溃流出脓液后肿痛渐轻者为有头疖;若初起仅一红色硬块,焮红疼痛,逐渐增剧,肿势高突,3~5d成脓,虽见波动而不自行溃破,切开排脓后逐渐愈合的称为无头疖。疖一般无全身症状。热毒重者可见此处未愈,而他处又生,反复发作的,称为多发性疖肿。
“治疗”
轻者只需外治。当肿痛初起未成脓时,可外敷金黄散,或成药千捶膏盖贴,或用新鲜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丝瓜叶、芙蓉叶,任取一种洗净后捣烂敷于患处,日换2次,有可能使其消散。脓已成时应当切开排脓,切口宜浅,只需用尖刀挑破脓头即可排脓。溃后撒九一丹提脓去腐,外以纱布覆盖即可。日换1~2次,直至愈合为止。
若暑热湿毒重者,可内服清暑汤以清暑利湿,药用佩兰、青蒿、银花、连翘、赤芍、六一散、淡竹叶。热毒重者酌加黄芩、黄连、生山栀。若窜发不已,此伏彼起,经久不愈者,可用生黄芪30g、当归30g、银花30g、生甘草10g以扶正托毒。
(二)痈
痈是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有发病迅速,局部红、肿、热、痛,易于成脓,易溃易敛等特点,好发于项背等处,相当于西医学的蜂窝织炎。
“病因病机”
外感暑湿热毒,邪郁肌肤,内因嗜食膏浩如烟海梁厚味及辛辣刺激食物,湿热火毒内蕴,以致营卫不和,气血淤滞不行,经络壅阻不通,热盛肉腐而成。前人有“痈疽原由火毒生”之说,但往往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兼挟其他:如患于上部者如颈痈多挟风邪;患于中部者如腋痈、脐痈每兼气郁;患于下部者如胯腹痈则以湿热为多。
“辨证论治”
1.初期
(1)症状
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迅速结块,焮红疼痛,继则肿势增大,境界清楚,按之发硬。轻者可无全身症状,经及时治疗后肿退痛减,局部变软,逐渐消散。重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象洪数等全身症状。
(2)治法
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山甲、皂角刺、乳香、没药。药用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连翘、当归、赤芍、生甘草。发于上部者加荆芥、桑叶、菊花。发于中部者加黄芩、栀子、郁金。发于下部者加黄柏、萆薢、牛膝。外敷金黄散。
2.成脓期
(1)症状
在起病7d左右成脓,少数体弱者可能后延,但不会超过2周。此时局部肿势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若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的为脓已成熟,切开排脓可流出稠厚的黄白色脓液,亦可夹杂紫红色血液。疮面渐渐腐烂形如蜂窝,肿块直径长可超过10cm范围。伴有高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腻,脉滑数等症。
(2)治法
内服黄连解毒汤加透脓散加减。药用银花、连翘、蒲公英、当归、赤芍、黄芩、栀子、山甲片、皂角刺。若成脓迟缓者加生黄芪托毒生肌。
脓已成时应适时切开排脓,外撒九一丹提脓去腐。
3.溃后期
(1)症状
溃后流出黄白色稠厚脓液,或夹杂紫红色血块,局部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亦随之消退,待溃处脓净毒泄,10d左右,逐渐长肉收口而愈。若溃后脓水稀薄,肿块不消,新肉不长,应考虑引流不畅或体质虚弱。
(2)治法
一般毒随脓泄,不需内治。若溃后体质虚弱,宜补益气血,调理脾胃,用八珍汤加减。药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陈皮、谷芽、银花、甘草等。
外治提脓去腐,创面可撒九一丹以金黄膏盖贴。脓水已尽宜生肌收口,改撒生肌散。
二、疔
疔是指发病较快,有危险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子状而名。若治疗不当,尤其颜面部的疔容易走黄导致生命危险,手足部的疔可损伤肌肤筋骨而影响功能。
疔因发病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分为颜面疔、手足疔、红丝疔、烂疔、疫疔五种。
手足疔相当于西医学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红丝疔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烂疔相当于西医学的气性坏疽。疫疔相当于西医学的皮肤炭疽。
“病因病机”
本病证主要是火毒凝结而致。可因过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品,使脏腑蕴热,火毒结聚而成;或因感受火热之邪;或因外伤昆虫咬伤感染邪毒,蕴蒸肌肤,致使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
发于颜面部的疔如挤压或治疗不及时,或正气不足,毒邪会入其营血,因头面者阳气之首也,火毒蕴结颜面易助火势,引起走黄危症。
“诊断”
1.初期
初起颜面疔在皮肤上有一粟粒样脓头,有痒麻感,继而红肿热痛,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手足疔皮肤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烂疔有沉重、包扎感,掌裂样疼痛,迅速蔓延,皮肤水肿光亮,有暗红色液体的小水疱。疫疔在皮肤上有棕红色斑丘疹,奇痒不痛,顶部有水疱,肿胀焮热。
2.成脓期
颜面疔约5-7d,肿势渐增,疼痛加剧,烘热明显,7-10d后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手足疔在此期疼痛剧烈,呈搏动或鸡啄样痛。红丝疔有一条或数条红丝向近心端迅速蔓延,上肢可至肘或腋部,下肢可至腘窝或胯间。一般不化脓。烂疔由小水疱积聚融合成数个大水疱。破后有淡棕色水浆,气味臭秽。周围皮肤转为紫黑色,中央有浅黄色死肌,略凹。重则有脓稀薄,并混有气泡。肌肉坏死。疫疔约于3-4d水疱干燥,形成凹陷的炭色干痂,周围有灰缘色小水疱。局部肿势散漫,软绵无根。
3.溃后期
约10-14d后,颜面疔脓头溃破,疔根随脓外出,肿痛消止,疡口愈合。手足疔溃后脓出黄稠肿消痛止。烂疔皮肤水肿消失,流出稠脓腐脱新生,收口愈合。疫疔腐肉分离流出脓水,肿势局限,坏死组织逐渐脱落。
若毒盛治疗不及时或挤压或过早切开或肿势蔓延周围皮肤暗红,高热烦躁、神昏、脉洪为疔毒走黄之象。
“治疗”
1.热毒蕴结证(初起)
(1)治法
清热解毒。
(2)方药
五味消毒饮加减。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者加赤芍、丹皮清热解毒。
(3)外治
黄金膏或玉露膏外敷。
2.火毒炽盛证(成脓期)
(1)治法
泻火解毒,凉血。
(2)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中黄芩清上焦热,黄连清中焦热,黄柏清下焦热,栀子清三焦热,共奏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之功。
若高热神昏谵语,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化服。
(3)外治
九一丹外敷或药捻引流。红丝疔局部皮肤消毒后用刀针沿红丝寸寸挑断,轻挤皮肤出血以泄毒。烂疔在脓腐处切开引流。疫疔清洗疮面,五五丹外敷。
(4)手术
手足疔成脓后可尽早切开,以免引起骨坏死。
3.气血两虚证(溃后期)
(1)治法
补益气血,解毒生肌。
(2)方药
八珍汤加减,方用人参、黄芪、炙甘草、当归、熟地补益气血,白芍、石斛滋阴生津使新肉生长,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祛湿,以助后天之本,蒲公英、紫花地丁清解余毒。合而成为补益气血,解毒生肌之功。
(3)外治
生肌散掺入生肌红玉膏敷贴。
“预防”
(1)饮食清淡,忌食厚味,辛辣烟酒。烂疔、疫疔隔离患者,控制传染源。患者所用物品严格消毒。
(2)保持心情舒畅,勿过急过怒。
(3)局部忌挤压、碰撞。手疔勿持重物,足疔抬高患肢。
三、乳痈
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但在怀孕期、非哺乳期或非怀孕期亦可发生本病。根据发病时期不同,在怀孕期发生的称为内吹乳痈,在产后哺乳期发生的称为外吹乳痈,在非怀孕期或非哺乳期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本病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且容易传播为发病特点。临床以外吹乳痈为多见,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乳腺炎。
“病因病机”
1.乳汁淤积
初产妇乳头皮肤嫩薄,乳儿吸引致乳头破碎、乳头畸形或内陷,影响哺乳,乳汁排出不畅;产妇因乳痛不能让乳儿吸空或断乳不当等,均可引起乳汁淤积,使乳络不畅,败乳蓄积,气血凝滞,久而化热而成痈肿。
2.肝郁胃热
情志内伤,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不能正常调节乳汁的分泌;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蕴结胃络。肝胃不和,则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邪热蕴结而成肿块,热盛肉腐而成脓。
3.感受外邪
产后体虚汗出受风,露胸哺乳感受风邪,或乳儿含乳而睡,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均可使乳络郁滞不通,化热成脓。
“诊断”
1.临床表现
好发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部位多在乳房内、外上象限,多单发。起初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微红或不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若脓出不畅,肿痛不减,身热不退,则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而成传囊之变。破溃后脓液从乳头排出,或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形成乳漏,愈合较慢。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患侧腋下可有核肿大疼痛。
2.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乳痈初起,属肝郁胃热,证见乳房肿胀疼痛,乳汁排泄不畅;成脓期属热盛肉腐成脓,证见乳房肿痛加剧,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溃后久而不愈者则属正虚毒恋,证见脓液清稀,长期外溢,疮口迁延难愈。
2.治疗原则
初起以疏泄消散为主,不可过用寒凉之剂;成脓期应清热解毒,透脓外出,亦可配合穿刺抽脓,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以防毒邪内陷;溃后主要防止发生“传囊”之变及乳漏,促使疮口早愈,治当益气和营托毒。
“分型论治”分为肝郁胃热、热毒炽盛、正虚毒恋三种证型论治。
1.肝郁胃热证(初期)
(1)症状
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微热,肿块或有或无,乳汁排泄不畅,触疼拒按。伴有发热恶寒,头痛胸闷,口渴,便秘。舌苔薄黄,脉弦数。
(2)治法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3)方药
瓜蒌牛蒡汤加减。方中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黄芩、山栀子清肝胃之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皂角刺消肿溃疮,配合瓜蒌消肿散结,其效更佳;天花粉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若乳痈初起,局部皮色不红,身热不甚者,去黄芩、山栀子;无表证者去牛蒡子;口不渴者去天花粉;蒲公英为治疗乳痈之良药,可适当加入;若乳汁分泌不畅,重者加穿山甲、王不留行,轻者加漏芦、木通以通乳;气郁甚而胸闷不舒,加橘叶、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恶露未尽加当归尾、益母草以活血化淤;肿痛加乳香、没药、赤芍活血消肿;回乳加焦山楂、焦麦芽。
(4)单验方(多用于初起患者)
①鲜蒲公英150g,水煎,2次/d,分服。②青皮10g,全瓜蒌30g,蒲公英15g。水煎,2次/d,分服。③浙贝母9g,天花粉9g,蒲公英30g,当归30g,生甘草6g,穿山甲1片(研末冲)水煎,2次/d,分服。④炒白芷、制乳香、制没药、浙贝母、当归,各等份,研末,每次15g,热黄酒调服,2次/d。
(5)针灸
针刺肩井、梁丘、太冲、合谷、曲池、三阴交、期门、少泽、天宗、膻中、足三里,强刺激。
(6)按摩
未成脓前,乳汁淤滞者,可用吸乳器吸出,勿使乳汁郁结。同时辅以手法按摩:先涂润滑油少许于患乳皮肤上,然后用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沿乳络方向施以正压,把郁结之乳汁逐渐推出,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按摩时,可用手轻提乳头数次,亦可在按摩前,先做局部热敷。
2.热毒炽盛证(成脓期)
(1)症状
乳房肿痛加剧,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之变。全身伴有壮热不退,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2)治法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3)方药
透脓散加减。方中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畅行气血;炒山甲、皂角刺消散通透,溃坚排脓。若正气不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生津止渴。
3.正虚毒恋证(溃后期)
(1)症状
溃脓后乳房肿痛有所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液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可伴有倦怠乏力,饮食减少,或面色少华,低热不退。舌质淡,苔薄,脉弱。
(2)治法
益气和营托毒。
(3)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方中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和营;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芷、皂角刺、桔梗通透排脓。若脾胃虚热者去白芷;低热不退者加生地黄、玄参。
(4)切开排脓脓肿成熟时,在波动感及压痛最明显处及时切开排脓。切开方向应与乳络的方向一致,以避免损伤乳络形成乳漏;切开位置应在脓肿稍低的部位,以使引流通畅而不致形成袋脓。若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刺抽脓,并外敷金黄膏,九一丹药捻亦可。
“预防”
(1)避免乳汁淤积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鍵,具体方法有:妊娠5个月后,经常用温开水或70%的乙醇涂搽乳头及乳晕部。若乳头内陷者,在妊娠期就应给予矫正。如用吸乳器吸引,1~2/d;经常做乳房按摩或用手牵拉乳头。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可预防乳汁郁滞。哺乳期要定期哺乳,每次都应将乳汁吸空,如有积滞,可用吸乳器或用手按摩挤出。同时要保持乳头清洁;注意乳儿口腔清洁,不使婴儿含乳而睡;乳头若有擦伤或破裂,应时治疗,同时停止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喂育婴儿。断乳时应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断乳。断乳前可用生麦芽60g,生山楂60g,煎汤代茶,并用皮硝60g,装入纱布袋中外敷。
(2)对患乳应避免暴力挤压或碰撞。用胸罩或三角巾托起患乳,可减少疼痛,防止袋脓,加速伤口愈合。
(3)忌食辛辣刺激及温热之品。
(4)初期治疗避免过用寒凉,以免热去肿退而留有硬结。
四、肠痈
肠痈是发生于肠道的痈肿,根据疼痛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大肠痈和小肠痈。痛处接近天枢穴者称大肠痈,痛处接近关元穴者称小肠痈。本病以转移性右下腹天枢穴附近持续性疼痛和右下腹拒按为发病特点。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厚味、恣食生冷,损伤肠胃,致糟粕积滞,热内蕴,气血不和,淤积肠道而成肠痈。
2.寒温不适、热毒、火毒直接侵犯肠道,郁遏气机;或外感风、寒、燥邪,肺气失宣,大肠气滞,成淤化热者为肠痈。
3.情志内伤、忧思抑郁,五志失常,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淤滞,壅塞肠中,日久化热而为肠痈。
4.劳累过度、饱食后暴急奔走,或跌仆损伤,致肠道传化不利,败血浊气壅遏肠中,淤久化热,以成肠痈。
总之,本病是因湿阻、气滞、血淤、热痛,导致湿热淤滞,凝结于肠道为,郁而化热,热盛肉腐而成痈肿。
“诊断”
1.临床表现
①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②可有发热、恶寒、头痛、乏力,以及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症。③右侧天枢穴附近有局限性固定压痛、反跳痛,或疼痛部位拒按,可有轻重不同的腹皮挛急。腰大肌实验阳性。结肠充气实验阳性。肛门指检,直肠前壁右上方有触痛。
2.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鉴别诊断”
1.右肾与右肾尿管结石,疼痛为绞痛,较剧烈,且向生殖器部放射,腹肌紧张不明显,右侧腰部压痛较显著。尿中常含有红细胞。X射线摄片常可看到结石阴影,B超检查可见强回声团。
2.卵泡破裂,多见于年轻女性患者,通常发生于月经后2周之间,可有体温微升和白细胞增多,但其局部症状,如压痛和腹肌紧张多不如阑尾炎显著。
3.宫外孕破裂,腹痛多在下腹部,压痛以耻骨上区最明显,消化道症状和炎症反应均不明显。临床对已婚、月经过期或近期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妇女,应考虑此病,盆腔检查及后穹隆穿刺多可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湿热内蕴,气滞血淤者可见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积热不散,肉腐成脓者腹痛加剧,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皮挛急较重,甚至扩及全腹;阳明腑实,热盛伤阴者腹痛扩及全腹,腹皮挛急更甚,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2.治疗原则
应分期分型论治。早期多属气滞血淤型,治宜行气祛淤,通腑泄热,使炎症消退;中期多属肉腐成脓型,为邪实正盛阶段,治宜通腑泄热,解毒透脓,使炎症局限、消退;后期多为热盛伤阴型,属邪盛正虚阶段,治宜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必要时配合西医及手术疗法。
“分型论治”分为湿热内蕴,气滞血淤;积热不散,肉腐成脓;阳明腐实,热盛伤阴三种证型论治。
1.湿热内蕴,气滞血淤证
(1)症状
腹痛始于上腹部或绕脐周,继而转移至右下腹天枢穴附近,呈持续性隐痛,可阵发性加剧。痛处拒按,有局限性压痛及不同程度的腹皮挛急。可伴有轻度发热,恶心欲吐,嗳气纳呆,大便秘结,舌苔腻,脉弦滑或弦滑数。
(2)治法
行气祛淤,通腑泄热。
(3)方药
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加减。方中木香、川楝子行气;大黄、丹皮、桃仁、元胡泄热破淤;金银花、红藤清热解毒;芒硝、大黄泻热导滞散结;乳香、没药活血祛淤止痛;生甘草解毒。若热毒较重者,可加蒲公英、败酱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4)针灸
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天枢、阑尾穴、阿是穴等,用泻法。
2.积热不散,肉腐成脓证
(1)症状
右下腹痛加剧,压痛、反跳痛明显,腹皮挛急较重,甚则扩及全腹,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可伴有壮热不退、恶心欲吐、便秘溲赤,舌苔黄腻,脉洪数。
(2)治法
通腑泄热,解毒透脓。
(3)方药
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加减。方中可加败酱草清热解毒,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加皂角刺清热解毒透脓,加生薏苡仁清热利湿散结。
(4)针灸
同上。
3.阳明腑实,热盛伤阴证
(1)症状
腹痛扩展至全腹,腹皮挛急更甚,全腹压痛,反跳痛,可伴有腹胀,恶心欲吐,大便不爽,小便频数,甚者腹部臌胀,转侧闻水声或有汗出,肌肤甲错,二目下陷,口干而臭,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
(2)治法
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3)方药
大黄牡丹皮汤合增液汤加减。方中大黄、丹皮凉血活血祛淤;冬瓜仁排脓;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天花粉、红藤清热消痈;玄参、生地黄、麦冬养阴清热;厚朴、枳壳理气宽中除胀;元胡、木香、黄连清热行气。
(4)药物外敷
以水、蜜调制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外敷右下腹,1-2次/d。
(5)针灸
主穴取阑尾穴(双侧);配穴:高热甚加曲池、内庭,恶心欲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大肠俞、次髎。均取泻法,每次留针0.5~1h,每15min强烈刺激1次,2次/d。
(6)灌肠
选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之中草药,如大黄牡丹皮汤煎剂200mL作保留灌肠。
“预防”
(1)避免饮食不节和食后剧烈运动,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驱逐肠道寄生虫,对预防急性阑尾炎可能有一定作用。
(2)用外敷药时应注意观察,如发生皮肤过敏反应者,应及时停用。
(3)根据病情轻重给予半流质、流质或禁食。
(4)腹膜炎患者应采取半坐卧位,并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五、湿疹
湿疹是指皮肤有瘙痒、糜烂、流水、结痂证候的多形态皮损。本病以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明显渗出倾向、反复发作瘙痒明显、易演变成慢性为发病特点。根据其病程及皮损特点,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湿疹是西医学的病名,中医学中的血风疮、浸淫疮、粟疮、旋耳疮及乳头风等相当于本病。中医学对本病的记载,多散在于有关带有疮、癣、风名称之中,且根据湿疹的发病部位及性质特点而又不同的命名。如急性湿疹,以渗出为主的称之为“浸淫疮”,以丘疹红斑为主的则称之为“血风疮”或“粟疮”。湿疹发生的部位不同,则有不同的名称,如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称为“乳头风”,发生在阴囊部位的称为“肾囊风”,发生在脐部的称为“脐疮”,发生在手部的称为“瘑疮”,发生在肘、膝关节屈侧部位称为“四弯风”等。现在中医外科医生则称本病为“湿疮”或“湿疡”。
“病因病机”风、湿、热邪阻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可致本病的发生。
风湿热邪可由外感而致,风热湿毒聚结于皮肤,亦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内生。饮食失节,过食腥荤厚味、辛辣炙煿之品可化热动风,风热搏于肌肤;饥饱失宜,损伤脾胃,则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生,外溢肌肤;精神紧张、失眠、过劳、忧愁、抑郁等情绪的变化,致使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疏泄不畅,郁久则化热,肝郁克脾,脾运失职,水湿则内生,湿热壅阻,外泛肌肤等均可发生湿疹。
久病耗伤气血,血虚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气虚不足抗邪,则证候加重,病程迁延,久而难愈或反复发作。
“诊断”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多见于禀性不耐之体,或泛发于全身,或局限于某部。
1.急性湿疹
(1)起病较快,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亦可泛发全身,多对称分布。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周围以及肘窝、腘窝、手部、小腿、外阴及肛门周围等处多见。
(2)皮损呈多形行,可见红斑、小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
(3)自觉患处皮肤剧烈瘙痒,有些病人可有患处灼热感、感觉过敏或麻刺等异常感觉。
(4)病程2~3周,皮损广泛者4~6周痊愈,愈后又复发倾向。可发展成慢性湿疹。
2.慢性湿疹
(1)大多由急性湿疹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而成,亦有少数病例一开始即呈慢性表现。
(2)皮损为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鳞屑痂及色素变化,外周可有呈散在分布的丘疹、丘疱疹,病情呈急性发作时有明显渗出。仍有明显的阵发性瘙痒。
(3)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若发生在掌跖、关节等处,因皮肤失去弹性,加之活动,可以并发破裂而引起疼痛。病程可拖延数月至数年,经久不愈,常反复呈急性发作。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与急性湿疹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过敏物病史。皮损常见于暴露部位或接触部位,以红斑、水疱、大疱为主,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接触过敏物即不复发。
2.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与慢性湿疹鉴别。牛皮癣好发于颈项、肘及尾骶部,常不对称,无潮红、水疱、糜烂,日久皮肤粗糙、肥厚,呈席纹状,有典型苔藓样变,往往伴色素减退。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急性者以湿热为主,多为实证,皮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因久病耗伤气血,以虚证为主,皮损可见肥厚、皮肤干燥、有色素沉着鳞屑及苔藓样变等,多固定在某些部位。
2.治疗原则:急性湿疹多表现为实证,治以清热利湿驱邪为主;慢性湿疹多见气血不足,血虚生风化燥之证,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分型论治”
1.湿热浸淫证
(1)症状
发病急,皮损为潮红,灼热,肿胀成片或水泡密集,渗液,瘙痒不止。可伴身热、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
(2)治法
清热利湿。
(3)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生地黄、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泽泻、车前草、白茅根清热利湿。若瘙痒甚可加苦参、白草、地肤子以清热燥湿;口渴、心烦可加生石膏、知母清泄胃热;便秘可加生大黄以泻热通便;溲赤可加淡竹叶、萆薢以清热利尿。
(4)单验方
一枝黄花15g,黄柏9g,蛇床子15g,苦参30g,石菖蒲30g。煎汤,头汁内服,二汁外洗患处。治疗急性湿疹。或用苦参60g,黄柏30g,蛇床子15g,金银花30g。取黄柏、蛇床子研末,同苦参、金银花微火煎2~3次后,再将先后药液混合,候冷后装瓶备用。服时摇匀,20~40mL/次,3次/d,饭前口服,治疗阴部湿疹。
(5)针灸
针刺三阴交、关元、太冲、阴陵泉、百虫窝、会阴、照海、肺俞等穴,毫针刺,平补平泻,3~5穴/次,1次/d,交替针刺,10次为1疗程。
2.血虚风燥证
(1)症状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色暗,粗糙肥厚,苔藓样变,脱屑,色素沉着,瘙痒较甚。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或沉细无力。
(2)治法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3)方药
当归饮子加减。方中当归、何首乌、白芍、鸡血藤养血活血;生地黄、麦冬、白芍养阴润燥;刺蒺藜、钩藤、白藓皮祛风止痒;陈皮行气化滞。若瘙痒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先煎)、生牡蛎(先煎)、夜交藤、酸枣仁潜镇安神;皮肤粗糙肥厚者可加丹参、益母草、干地龙增强活血养血祛风之功;口渴咽干者加玄参、石斛养阴生津;腰膝酸软者加仙灵脾、菟丝子、炙狗脊补益肝肾。
(4)针灸
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用补法。
“预防”
(1)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的患者,忌用热水烫洗或肥皂等刺激物洗涤。
(2)不论急性、慢性湿疹,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羊肉、鱼虾等发物。
(3)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4)尽可能避免搔抓。
六、隐疹
隐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本病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遇风即发,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发病特点。如发生在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则水肿特别明显。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延数月、数年,经久不愈。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和任何季节。
隐疹又称为风疹、赤白游风、风丹、风疹块等,西医称为“荨麻疹”。
“病因病机”
1.外邪袭表,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客于肌表,与气血相搏可致隐疹。
2.胃肠湿热过食腥荤厚味、辛辣炙之品,胃肠湿热内生,郁于肌表,搏于皮毛、腠理之间可发隐疹。
3.情志内伤与冲任不调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致使阴血亏损,化燥生风,风邪搏结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发生隐疹。
4.气血亏损气虚则卫外不固,易受风邪侵犯;血虚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风邪阻于肌肤腠理,而致隐疹发生。
此外,人体对某些物质敏感,常可因食物、生物制品、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病等过敏而发病。
总之,本病发生的关键是禀性不耐,卫外不固;若风寒、风热外袭,或肠胃湿热化燥生风,或气血不足虚风内生,皆可致风邪搏结于肌肤,与气血相搏斗,而发生风团。
“诊断”
1.发病
发病突然,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
2.症状
风团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呈鲜红或苍白色,少数病人可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大小形态不一,境界清楚,可融合成片;风团消退突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若单纯发生在眼睑、口唇、阴部等组织疏松处,称为游风(单纯性血管性水肿),患处皮肤紧张发亮,质地柔软为不可凹陷性明显水肿,边缘不清,皮色白或淡红,大多2-3d后消退。自觉瘙痒剧烈,可有灼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疼痛、喉头水肿,严重者可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
3.病程
急性者,一般1周左右可以痊愈;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转为慢性,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
“鉴别诊断”
1.丘疹性荨麻疹
多见于小儿,皮疹为散在的丘疹性风团,或风团上有小水疱,瘙痒剧烈,数日后才消退。
2.色素性荨麻疹
风团消失后留有黄褐或棕色的色素斑,经搔抓或其他机械刺激后可再发风团样损害。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急性荨麻疹,多数实证,风热犯表者风团色红,遇热则剧;风寒束表者风团色白,遇冷加重;胃肠湿热者除皮损可见风团外,多伴有腹痛、便秘或泄泻等。慢性隐疹,多属虚证,气血亏损,则化燥生风,因此风团反复发作,久而难愈。
2.治疗原则
急性隐疹,多属实证,治当祛邪,因风热、风寒外邪所致者,治宜祛风为主,或配以清热,或合以散寒;胃肠湿热者宜疏风解表,通腑泄热。慢性隐疹,多属虚证,治当扶正,宜养血祛风润燥。
“分型论治”分为风热犯表、风寒束表、胃肠湿热、气血两虚四种证型论治。
1.风热犯表证
(1)症状
风团色红,遇热加剧,得冷减轻,灼热剧痒。可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苔浮黄,脉浮数。
(2)治法
疏风清热,散淤通络。
(3)方药
消风散加减。方中牛蒡子、薄荷、蝉蜕、防风疏风止痒,当归、赤芍、生地养血活血凉血,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黄芩、苦参、甘草清热燥湿止痒,木通渗利湿热。
(4)单验方
淡竹叶15g,防风、荆芥、蝉蜕、苦参各10g,土茯苓20g,甘草5g。皮疹在上半身者加黄芩,在下半身者加黄柏,遍及全身者加山栀子,便干者加大黄,枳实。水煎2次,早晚分服。或用香樟木,蚕沙各30~60g,或苍耳草、艾叶、明矾等,任选1~2味,煎汤熏洗。
(5)针灸
临近取穴。病变部位在头,针刺丝竹孔穴、迎香、风池等穴;病变在腰部,针刺肺俞、肾俞;病变在腹部,针刺中脘、中极、会阴等穴;病变在下肢,针刺伏兔、风市、足三里、委中;病变在上肢,针刺曲池、合谷、内关,强刺激。
2.风寒束表证
(1)症状
风团色白,遇冷或冷风外吹而发,得暖则减,常冬发夏愈或冬重夏轻,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
祛风散寒,活血行淤。
(3)方药
辛温活淤汤加苏叶、桂枝、白蒺藜。方中荆芥、防风、苏叶、桂枝、白蒺藜祛风散寒,桂枝配芍药和营疏表,泽兰叶、刺猬皮、皂角刺活血散淤通络,白蒺藜祛风止痒。
(4)针灸
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强刺激。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肠胃湿热证
(1)症状
发病过程中多伴有脘腹疼痛或绕脐窜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或伴有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
清热化湿,疏风解表。
(3)方药
防风通圣散加减。方中防风、薄荷疏散风热,黄芩、栀子、生石膏化湿泻火,化湿通利湿热,大黄、芒硝通腑泄热,使湿热从下而解,白芷、荆芥疏风解表。
(4)针灸
取穴足三里、中脘、委中、肺俞,用泻法。
4.气血两虚证
(1)症状
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可伴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或沉细。
(2)治法
益气补血,祛风疏表。
(3)方药
八珍汤加荆芥、防风、苏叶、蝉蜕。方中八珍汤补益气血,荆芥、防风、苏叶、蝉蜕祛风疏表。
(4)针灸
取穴中极、会阴、足三里、风市、内关、合谷,针刺用补法。
“预防”
(1)忌食过敏性食物和辛辣、鱼腥发物、酒类,以免加重病情。
(2)注意气温变化,调适寒温,加强锻炼。
(3)消除过敏源,纠正内分泌障碍、肠胃功能障碍等。
(李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