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思路决定财路
10711200000104

第104章 从模仿中寻找到创新的起点

在这样的基础上,哪怕只进行了1%的改良也是成绩。

很多人都把日本人叫做“模仿的巨人,创造的矮子”——这种说法大概是由“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词仿造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可是继而思之,越来越觉得这话没有多少道理。

其实,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其他外国人,遇到一个问题并想解决问题的时候,都必须对其同类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不论是伟大的发明创造,还是精彩的艺术创造,都应该有一个基础,有一个模式。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纽科曼制造的蒸汽机做参考,瓦特的蒸汽机是不是能够发明便是个问题了。

瓦特自己说:“我不是发明家,而是改良家。”

牛顿也说过:“我之所以比前人看得更远,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的话。所谓的发明创造不过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不断改良而已。

万德尔·菲利浦说:“一切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事物都是借来的,美与形莫不如此。”

常言说的“模仿产生创新”、“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创新力强的人,无不巧于模仿”等,都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从这点意义出发,日本人的模仿不正意味着创新力强吗?因此,当进行发明创造并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努力研究古今中外与其相似的事物,这样,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把别人“失败的教训”变成自己“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模仿的就尽量模仿。

在这样的基础上,哪怕只进行了1%的改良也是成绩。

在自然科学上是这样,在社会科学上也是这样。例如,罗伯特·梅所著的《鲁道夫》一书,5年间就发行了600万册,受到人们的极大好评。其实,他的写作技巧与文思格调,都是照搬名著《圣诞节之夜》,只不过在内容上小有突破罢了。

“讲谈社”第一任总编筑波四郎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恕我不能披露当事人的姓名,总归他是个很有名的人,也是个模仿能手。他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是取他人成功之作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然后将书中的山川、河流等固有名词换掉,再对时间、天气、地点加以改动,最后再对原著的风格、技巧进行改头换面,这样经过几番‘手术’,最后就会与原著面目皆非了。”这就是说,作家绝对不模仿、不借鉴别人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创作”不过如此。

在财富的追求上也是如此,对别人的盈利模式进行创新,“为我所用”,一样能给自己创造出可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