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女孩更像女孩
10710400000009

第9章 学会理财对女孩来说很重要

学会理财有助于女孩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观念是理财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些父母认为女孩应该富着养,也就是培养女孩应该下本钱,用钱做铺垫,以培养其气质。

方卓的家境并不富裕,然而父母为了培养她,耗尽了家里的积蓄。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功课被排得满满的。父母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家里看起来条件不错,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女儿的未来着想。

方卓确实很争气,在很多比赛中拿过奖。然而,她心中没有对父母的感谢,她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她习惯了买名牌,只要一缺钱,就会向父母伸手。父母虽然不心疼,但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

因为家里供不起自己的消费,方卓心里有点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与方卓的父母一样,持“女孩富着养”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虽然表现了父母的无私,甘愿为子女付出的美好品德,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女孩的穷奢极欲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做法不仅苦了自己,也耽误了女孩。对于女孩,培养正确的金钱意识,既有利于她形成善良、节俭的品质,也有利于独立品格的培养。拥有独立品格的女孩必须有正确的经济意识,其基础就是正确的消费观。

具有正确消费观的女孩能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体谅父母的辛勤付出。

学会理财有助于培养女孩节约的品德

节约是整个人类社会所提倡的美好品德,节约不仅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也有利于环保。节约的女孩往往更稳重、更善解人意,而奢侈的女孩更浮躁、更骄横。

8岁的美美非常懂事,经常把零用钱省下来买书。看完的书她也不浪费,都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放好,如果同学喜欢,可以很方便地借阅。

等到一些书实在用不上了,她会卖掉它们而不是将它们扔掉。别人问美美:“你为什么这么爱惜书?”美美说:“这些书都是用我的零花钱买的,我的零花钱是妈妈省下来的。”

节约品德的形成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父母应该教育女孩节约所用到的每个东西,因为它们是以一定的代价换来的。自然资源的日益缺乏提醒我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而环保意识与节约是相得益彰的。女孩在学会理财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节约的品德。

学会理财有助于培养女孩的独立性

就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而言,经济独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父母对孩子经济意识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和深层次的观念。有些父母本身的经济观就不明确,更不用说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了。

理财是当今一个非常时尚的名词,从培养女孩独立性、为女孩早做筹划的角度来考虑,学会理财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举措。

高职毕业的台湾名女人何丽玲,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我很小就明白,美貌和理财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她提到她的祖母告诉她:“女人读书成绩差一点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懂得理财。”她在8岁时,祖母就开始训练她的理财观,丢给她一本账本,教她如何记账,账本里有200多个互助会名单,这个国小二年级的小女生,开始跨出理财的第一步。

何丽玲也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女人能年轻多久?可以无忧无虑多久?身为依赖成习的女性,有时候我们该思考,如果有一天发生意外状况,我有没有能力自给自足?总有一天我们必须靠自己想办法过日子,只有自己才能保障自己的未来。因此,女人要有钱,并不是要追求享乐,而是生命的尊严。如果女人懂得理财,懂得独立,人生就是你的,女人无法在厨房中要求独立,学会理财才是追求独立自主的基础。”

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之后,女孩才能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金钱和体会父母的辛劳。

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培养将对她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父母在筹划女孩的未来时,万万不可错过对其理财观念的培养。只有在金钱上独立,不依赖于他人,女孩才会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

培养女孩的理财观念

科学研究证实,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具有独立意识,其行动表现出明显的自我独立意识,并要求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具有了简单推理和分析能力。到了12岁,以上能力就发展成为决策力并指引其行动。

早做筹划的父母,应该在女孩年幼时就培养其理财能力。如果不注重培养女孩的理财能力,将形成两个极端:其一是吝啬鬼,其二是败家子。

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进行理财培养的首要条件,在女孩面前,父母不应该回避谈论金钱。当然,也不能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向女孩灌输金钱万能论。父母应该主动告诉女孩金钱来之不易以及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女孩才会在很小时就体会到金钱的独特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经济意识。

在女孩3岁时,就应该教她辨别不同面值的纸币、硬币,将有助于其智力开发和辨别金钱的能力。

合理控制零用钱

帮女孩控制零用钱是很多父母想做的事情,但是如何控制,控制在多少很难把握。一般来说,除了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外,还要根据女孩的日常状况量力而出。

小洋是一个6岁的女孩,她喜欢看漫画书、吃冰棍和其他零食,父母给的零花钱远远不能满足她的要求。刚开始时,为了不让她吵闹,父母总是竭力满足她的要求。

后来,小洋的父母决定帮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一天,小洋的父母一下给了她10元钱,小洋吓坏了,问:“为什么给我这么多钱?”父母说:“这是你这个月的所有零花钱,你自己看着办吧。”

小洋非常得意,又买漫画书,还请伙伴们吃棒棒糖。可是,没过几天,钱就花完了。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小洋一分钱也没有了。

女孩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处于初级阶段时,父母对女孩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合理地控制零用钱是要帮女孩确定正确的尺度,当女孩表现出乱花钱的倾向时,不要斥责她或干涉她对零花钱的支配权,而应给女孩一定的自由支配权,让她切实感受到,没有节制地乱花钱,会让自己的经济受困。

给女孩买个储蓄罐

一般孩子都有储蓄罐,父母会将家里的硬币放进去,孩子也会把父母奖赏的钱放进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孩子在无意间形成了简单的储蓄与支出意识。

莎莎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4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个漂亮的小房子,房子上面还有一个小烟囱。一天,莎莎帮助妈妈把丢在地上的菜叶捡了起来。作为奖励,妈妈从小烟囱里放进去1角钱。妈妈借机解释说:“这是储蓄罐,是莎莎的钱包。”

现在,莎莎6岁了,她已经有了3个储蓄罐,里面装满了奖励和节省的硬币。今天,莎莎决定把里面的钱全拿出来,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储蓄罐可以被视为金钱的有形载体,面对“体重”日益增长的储蓄罐,女孩会有收获的喜悦。在体会节约每一分钱的同时,她也会对自己的支出三思而行,考虑支出的合理性。

让女孩制订自己的消费计划

让你的女儿自己制订消费计划。不妨给她发挥的机会,让她列出需要购买的物品。然后,按照她的要求先试行一段时间。再让她修改不合理之处,如果父母认为这一计划不合理,要及时和你的女儿沟通,共同协商,千万不可随便否决。

小薇是一个12岁的女孩,她在5岁时就能制订自己的消费计划。刚开始时,她只知道自己需要洋娃娃、漂亮衣服等,却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此时的她只有向父母求助,而父母自然会给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值。慢慢地,小薇发现自己的计划总需要变动,要买的东西太多,超出了计划。于是,下个月她就尽量少花钱,把自己的开支限制在计划内。

渐渐地,小薇懂得了量力而行制订更详细而合理的消费计划。女孩的消费计划需要父母的参与来确定,但女孩是主角,她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正是其判断物品价值、价格的过程,也是衡量支出能力的过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女孩会将钱用在适当的地方,比如将上个月省下的钱买几本书、买几个好看的头饰、给同学送个小礼物等。

总之,让女孩学会理财不仅能帮助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经济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她的节俭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女孩在这一过程中,还会体谅到父母对她的付出,并形成对金钱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