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女孩更像女孩
10710400000039

第39章 7~13岁,银铃般的欢声笑语

女孩的特点

女孩的发育情况

我们的女孩长大了,她是否拥有了美丽的蜕变,是否成为了你乖巧可爱的宝贝?当女孩7岁的时候,进入小学了,这是她人生的重大转变,是她全新生活的开始。尽管之前的她在幼儿园和学前班里接受了教育,但那与学校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一阶段,女孩开始注意到外面世界的精彩,有那么多的事情等待着她去发现和探索,而她自从迈入学校的那一刻,就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她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自己的密友,甚至自己的“粉丝”。此时的她表现出了勃勃生机,她用银铃般的笑声尽情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理特点

7~13岁女孩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到十二三岁时,女性特征就开始日益明显,其生殖器官、乳房、臀部的发育明显。从外表上看,她已经和男孩具有了很大区别,她的声音甜美、响亮,笑容美丽、纯真,她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到处飞舞着,寻找属于她的世界,即使被玫瑰花的刺扎伤也不会放弃探索。

心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女孩很听父母的话,但以后女孩再也不会单纯模仿父母的行为了,也不会将父母看作她心中的权威。换句话说,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学校生活让她拥有了自己的交友范围,很多女孩已经拥有了好朋友。

这时的女孩觉得父母的庇护并不能使她安全,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望等,使她渴望被保护。因此,有些女孩选择用犀利尖刻的语言讽刺她不满意的事情,而有些则选择沉默,将心灵封闭起来。

此时的女孩容易学习别人的缺点,不再像小时候一样遵循父母的谆谆教诲,有时会表现得很任性。她对外界事物非常感兴趣,她喜欢户外活动,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使她非常在意周围人对她的看法,想在他们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父母应该这样做

首先,你要认识到,女孩令你不满意之处或犯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你应当以宽容的心看待她的所作所为,呵护她脆弱而又坚强的自尊,教会她保护自己。当好她的参谋,给她的疑问提供答案,经常和她谈心,让她知道你爱她、在乎她。

理解她的人际交往

对独立自主的渴望使她企图摆脱父母的管教,这使她的学校生活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她要很好地学习;另一方面,她要成功交友。进入9岁以后,由于意识到自己和男孩是不同的,因此这个伙伴就是与她形影不离的另一个女孩。

一天放学后,羽飞哭着对妈妈说:“翩翩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在体育课上也是最好的搭档,我们做什么都在一起。”

妈妈说:“那不是很好吗?有了好朋友为什么还不高兴呢?”

羽飞接着说:“你不知道,最近班里来了个新同学。翩翩就不喜欢我了,我让她和我一起回家,她竟然要等那个新同学。我很生气,就对她说再也不和她一起玩了!”

几天后,羽飞笑着对妈妈说:“我有新朋友了。”

看到这则故事,是否也唤起了你对童年的记忆呢?朋友、伙伴对此时的女孩来说,就像一个私人物品一样。她对朋友的眷恋与信任,就像当初对布娃娃的爱恋一样简单。父母这时没有必要向她灌输重视友谊之类的道理,因为她的友谊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形成的。

爸爸是好的心理老师

弗洛伊德是研究父母与儿女关系的著名心理学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已得到了认可。恋父情结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用以说明童年期的女孩对父亲的依赖、信任与讨好心理。

其实,这一论调已为很多人所熟知。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女孩信任父亲,渴望父亲保护的一种“异性相吸”的现象。

一位妈妈说:现在女儿长大了,不怎么喜欢和我说心里话了,也不像以前那样黏着我了。有时候,我看到她不高兴,就想问问原因,可是她总对我支支吾吾。不过,最近她和她爸爸很有话说,经常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他,让他帮着拿主意。出去玩的时候,她更喜欢和爸爸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此时的女孩处于“心理断乳期”,产生了对爸爸的盲目崇拜。做妈妈的不应该指责或责骂女儿,应该给她自由,尊重她的这一喜好;另一方面,妈妈可以为女儿寻找谈得来的朋友,对她进行艺术培养,这样能分散她在爸爸身上过多的注意力。

爸爸也要把握女儿对自己的信任,利用这一机会纠正女儿的不良习惯及错误做法。这是爸爸利用亲情培养女儿的好机会,因为女儿很容易听进爸爸的话并履行。

重视艺术疗法

这一阶段的女孩已经表现出了兴趣取向,给她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完善她日后的学习和修养,还是缓解她的紧张情绪,转移过于依恋父亲的好方法。

小雅是一个9岁的小姑娘,最近的学习成绩有些下降。一天放学回家,小雅发现她的书桌上有一只小提琴,她兴奋地问妈妈:“这是谁的小提琴啊?”妈妈说:“给你买的。喜欢吗?”小雅抚摸着它,说:“真漂亮。可是我不会拉呀?”“不会就学,你愿意学吗?学琴很辛苦。”爸爸微笑着说。小雅高兴地说:“我不怕辛苦,一定要学会!”

这样,每个周六、周日小雅都去学琴,她一下子快乐起来。情绪高涨的她很容易就听进了父母的意见,心态也平和了许多。

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使人的心情更平和。对女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她的心情很容易烦躁。因此,给你的女儿选择一种她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让她的生活充满乐趣。

让她具有责任感

父母应让女孩慢慢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她具有责任感。这样,女孩就会在做决定前学会权衡,考虑得失。

倘若这一时期的女孩行为散漫,具有很多坏习惯,你要在生活中锻炼她的责任心。由于独立性和叛逆性的到来,女孩有时会故意和父母唱反调,做出粗鲁的行为或不理睬长辈的教诲。

8岁的女儿一回到家就把衣服、鞋子扔得满地都是。妈妈对她说过很多次要讲究卫生,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好,可她就是不听,还经常埋怨妈妈把她的衣服放乱了。妈妈对女儿说:“如果你再乱扔衣服,我就把它们放进你的杂物箱里,不让你穿。”第二天,女儿穿着妈妈给她新买的衣服,很喜欢,但一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扔了事。第三天,她问妈妈:“我的那件新衣服呢?”妈妈说:“因为你没把她放好,所以我只有放进杂物箱了。”

女儿说:“我以后保证不乱扔衣服还不行吗?”妈妈说:“如果你今天回来能把衣服放好,我明天就让你穿那件新衣服。”

放学后,女儿乖乖地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将鞋子放在了鞋架上。

可见,及时纠正女孩懒散的坏毛病一定要有耐心,讲究方法。一味地强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应该给女孩一些忠告,向她提供建议,向她诉说你对她的信任。

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是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事,虽然在父母的心中,她还很幼小、幼稚,但同样需要迈出这一步。对父母来说,保护和开导青春期的女孩是自己的职责,也是减少双方隔阂的好方法。

将原则、方法与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女孩坚定处事的信心和勇气,从而逐渐适应青春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青春期变化。

安全地度过这一阶段,女孩的心智发育、行为习惯较好,对社会和人生会有一定的认识。父母既要尊重女孩,给她一定的自由,又要对她始终保持关爱,体谅她,及时疏导她,帮助她成为一个拥有美好青春梦想的女孩。

让她学会说“不”

看着不断长大的女孩,有些父母日益担心起来,“我担心女儿受人欺负”、“我女儿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太天真了,真担心她上当受骗”。的确,虽然女孩的身高在不断增长,但她对人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对社会的看法也很片面。如果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力,女孩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父母应让女儿学会拒绝别人。

有的妈妈说:“我女儿经常说‘不’,天天把‘不’挂在嘴边上。我让她看书的时候,她说‘不看,我要看电视!’我让她穿裙子的时候,她说‘不!我要穿裤子!’让她多吃蔬菜的时候,她说‘不!我就爱吃肉,讨厌吃蔬菜!’她不是挺会拒绝的吗?”

其实,这只是女孩在生活习惯上与父母的意愿相违背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抵触情绪。在真正需要说“不”的时候,她往往就不敢说了。

放学后,一个男孩跑到女孩身边,说:“明天放学后,你陪我去看电影吧!”女孩想起妈妈说过的,如果自己出去,要和家里打招呼。她想对那个男孩解释自己不能随便出去,要经过父母的同意,但是不知道怎样开口,所以始终没说出“不”来。

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女孩应该对请她看电影的男孩说:“不!我放学后要马上回家,而且不能和陌生人随便出去!”

同时,父母应告诉女孩,礼貌地说“不”,是一种合理拒绝、自我保护的方式。特别是遇到陌生人或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时候,要对他们的要求说“不”,没有必要害怕和羞怯。

此外,父母应让女孩有明确的处事原则,比如:

放学后要赶快回家;

不能随便跟陌生人出去;

不能随便答应陌生人的要求;

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给的食物或礼物;

遇到坏人要拨打110或者寻求路人的帮助……

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会在女孩遇到上述情况时为她提供解决方法。因此,父母一方面要帮助女孩掌握原则,另一方面要鼓励她灵活运用。

教她正确对待月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女孩在12岁或13岁就有了月经初潮,这是她身体发育良好的表现。大多数女孩在月经到来之前并不了解它,面对初次月经她们会感觉害怕、厌恶,甚至以为自己有病了。做妈妈的应该对女儿初次来月经有所准备,缓解她的紧张情绪,以免其烦躁不安。教给女儿正确使用卫生巾的方法,给她讲解月经的形成、规律及饮食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