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交通工具全知道
10709500000069

第69章 人行道

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在城市里人行道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有人行道。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在乡村人行道比较少。在发达国家,许多地区的法律要求人行道上移除所有不便利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因此在过马路的地方人行道专门降低到与马路同一个水平,以方便残疾人过马路。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行道的结构

专供人们行走的路。一般位于车行道的两侧,其宽度等于一条行人带的宽度乘以带数。中国一般取每条行人带宽度为0.75米至1.00米,通行能力约800至1000人/时,带数由人流大小决定。在桥上人行道一般高出行车道0.25米至0.35米。

大多数人行道是水泥制的。多用的人行道(也供自行车使用)往往铺有柏油等软于水泥的材料,此外还有碎石、木头、橡胶和其他材料制的专供行人使用的道路,砖头和石头也是常用的材料。一般人行道的地基不像马路那么坚固,有的就建在原有的石路或者泥路之上。人行道的空间利用

人行道按功能可简单地划分为路牙沿、附属设施功能带、盲道、人行道、退让线五个部分。虽然每个部分看似简单,但在城市道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将这五个部分进行合理地整和,加以改进就能发挥更高的效能。

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城市中,用地问题总是制约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矛盾更为突出,土地在利用需求和城市发展储备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空间利用更趋明显,地下是各类管线的“大本营”,被路灯、供电、通讯等管线所盘踞;地面是各种附属设施的“根据地”,被绿化、广告、书报亭等设施所占领。现在的人行道在利用上不堪重负。因此,必须合理、充分地利用人行道的有限空间。自动人行道

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于水平或倾斜角不大于12°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展览馆和体育馆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出现于20世纪初。结构与自动扶梯相似,主要由活动路面和扶手两部分组成。通常,其活动路面在倾斜情况下也不形成阶梯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踏步式自动人行道(类似板式输送机)、带式自动人行道(类似带式输送机)和双线式自动人行道。为了达到与自动扶梯零部件通用和经济性的目的,常采用梯级结构和相同的扶手结构。扶手应与活动路面同步运行,以保证乘客安全。自动人行道的运行速度、路面宽度和输送能力等均与自动扶梯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