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交通工具全知道
10709500000041

第41章 拖轮

拖轮是一种专门用于牵引其他船只或浮动建筑物的多用途工作船,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内河航运、港口工作、海洋救助以及海洋开发等各方面。

拖轮的特点是船身小,机动性能优良,功率大。在拖轮上设有包括拖钩、拖柱、卷缆绞车等专门拖拉设备。拖轮一般是以主机的功率和拖力来衡量它的能力的。它的功率越大,拖拉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拖轮是水上运输名副其实的“火车头”。

拖轮的种类是按航行区域划分的,当然与其功率大小也有关。功率大的,一般是远洋拖轮和沿海拖轮;功率小的则为内河拖轮和港作拖轮,等等。

远洋拖轮又称为远洋救助拖轮,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出海,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航速,一般要求在17-20节,也有高达22节的,以便能使其尽快赶赴出事水域,完成救援任务,减少损失和伤亡;它还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和较强的抗风能力,并具有多功能的救助手段。

由于远洋救助拖轮是执行远程救助拖带任务的,所以它必须具备良好的续航能力,一般则要达1.5-2万海里。因此,它的燃油装载量可多达其满载排水量的1/3以上。

近年来,大规模的海洋开发事业异军突起,使船舶队伍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海洋勘探平台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平台本身没有自航能力,所以远洋救援拖轮或沿海拖轮也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平台从一个井位到另一个井位的引渡任务。在拖航时,由于平台的重心很高,极易失衡而倾翻,因此,在移位拖航时,确保平台的平稳性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钻井平台移位,则需要两艘串联拖航或三艘乃至多艘拖船拖航。

在沿海及内河的运输线上,有大量的沿海拖轮和内河拖轮日夜不停地工作着,如我国已定型生产的有沿海660千瓦拖船、沿海294千瓦拖船和长江294千瓦拖船等型号。它们是水上“火车头”,拖带着一串串与火车车厢相似的驳船,组成了活跃在各港口之间的水上长龙。拖船拖带的驳船有货驳、油驳、砂矿驳、煤驳、牲畜驳、罐驳等,它们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在沿海的各港口内,各类船舶来往如梭,不时有船靠离码头的或在港内掉头的。由于港内船只来往频繁,码头岸线又十分紧张,大型船舶依靠自身动力难以靠离码头和掉头,而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和平稳性能的港作拖船可以拖拉它们掉头或进出港口,协助大船靠离码头,拖带船舶出入船坞,拖带工程船舶以及船队从事编队、救生、消防等工作。

拖船在拖带运输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拖船在前,驳船在后,拖船螺旋桨打出的急流正好冲击在后面的驳船上,这样就增加了驳船的阻力;二是在拖带作业中,每艘驳船上都须配备船只,并且每艘船都需要配置生活舱室和一套操作设备等。这样,驳船上的辅助设备就比较复杂,因而造价及日常营运开支均比较高。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及降低驳船成本,人们很早就有改拖船为推船的设想。顶推运输比拖带运输有着明显的优点:

一是在船队同一尺度条件下,可减小阻力,从而航速可提高10%-15%。这样,既可增加运量,又可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二是驳船上不设船员,因而令船队的劳动生产率可大大提高。

三是驳船上无上层建筑和舵装置,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加工容易,可降低造价10%左右。

顶推船与拖船相比,又有两个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是顶推船在船首端设顶推架。

二是因顶推船在驳船之后,影响驾驶视线,因此,常将驾驶室提高1-2层。

国外发展海上顶推运输的主要原因在于船组造价低,船员工资省。由于这两个原因,一般顶推船队单位运输成本较货船要低25%左右。但是,海上顶推运输与自航货船相比,也有航速低、抗风浪差等弱点。它一般适用于货源充沛、货物批量稳定的航线,应用也不如内河顶推运输那样广泛。

海上顶推船正在发展之中。目前,顶推船组正趋向大型化、推轮及连接装置标准化。国外用于海上顶推的驳船一般已达4万吨,正在设计制造中的大油驳已达10万吨,推轮的功率已达1.62万千瓦。

用途多样化是拖轮和推轮发展中的另一特点。海上顶推船舶已从初期主要运输石油及其制品,发展到运输多种多样的散货,其中包括矿石、煤、水泥、石灰石、盐等,还可用于运输木材、钢材和大型的工业设备等。有些国家(如日本)还把海上顶推船舶作为工程辅助船,用于运土抛石等。

此外,顶推船队还将尽量提高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各机舱装卸的遥控、驳船由推轮自动控制等。

现在,最新型的装备双车全回转式导管推进器的拖轮和推轮已采用微机控制,使左右两台推进装置做各种不同方向的配合,能够灵活地操纵船舶向任何方向移位,甚至原地回转。而且,即使在全速航行中,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紧急制动,将船迅速停止。所以,拖轮特别适用于港内水域有限、船只来往十分频繁、要求船舶操纵性特别灵敏的港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