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77

第77章 父母要多和女儿说说话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父母和她说的话越多,那么她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

——苏霍姆林斯基

在培养女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方面,很多父母都采取消极的做法,他们认为孩子经常听,在该会说话的时候自然就会说了。其实,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父母的教育刺激,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能够多和女儿说话,为女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一个阶段:胎儿阶段的语言教育

胎儿也能听懂父母的话语,只要你多和他说。很多人把音乐作为胎教的主要工具,殊不知,比音乐更好的工具就是爸爸妈妈的语言。适时进行语言胎教不仅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使孩子更聪明,还能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人的大脑发育最主要是在胎儿期,这时接收到的良性刺激越多,大脑发育就越完善,也就是说孩子将来智能较高,这其中就包括语言教育。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胎儿对外界的声音特别是妈妈的声音已很敏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胎儿能接受语言胎教的基础。在这个阶段,父母如果能够多和孩子进行交流,那么孩子的大脑也会产生记忆,父母的声音给胎儿留下美好的记忆,可以加深孩子出生后与父母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语言胎教应由爸爸和妈妈共同进行,因为妈妈与胎儿血脉相连,胎儿感受妈妈的声音非常容易,而胎儿也很喜欢听爸爸的声音,那是不同于妈妈的低沉而宽厚的声音。

第二个阶段:婴儿时期的语言教育

如果错过了胎教期,也没有关系,还有婴儿时期。这个时期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同样能够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父母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让孩子看着自己说话的表情,让孩子模仿发音。

抱起小女儿,在她面前做出张嘴、吐舌或其他各种表情,并用亲切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谈话”,让她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逗她发音。孩子会对父母表情的变化非常感兴趣,并愿意学习。一段时间后,她就会发出应答似的声音来和父母进行“交谈”。

2.放童谣CD,为她唱童谣,让孩子在倾听中学着说。

选择节奏欢快的童谣CD,随时放给宝宝听,每次放几分钟就行。你也可以自己学会童谣以后唱给宝宝听。喜欢听歌曲是孩子的天性,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最适合小宝宝听。

3.经常呼喊孩子的名字。

对于经常出现的发音,孩子的敏感度会变强。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叫女儿的名字,对着她说话。时间长了,只要一听到喊自己的名字,孩子就会张开小嘴,咿呀作语。

4.给孩子讲故事,讲身边发生的事情。

父母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小女儿讲她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或者拿着书给她讲故事,对于她语言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这里要注意几点问题:

和宝宝说话,要看着她的眼睛;说简单的话,并且要清晰具体,还要能够多重复,重复是帮助孩子进行记忆;要在情景中和女儿说话,比如我们前面说的让孩子知道她眼前发生的事情,就是一种情境语言教育;当女儿自言自语时,父母一定要及时接话,这会让她“说话”的兴趣大增;孩子在还不会表达的时候,父母要多用肢体语言,女儿喜欢看着爸爸妈妈一边说话一边做动作的样子。

李开复认为: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和孩子沟通更是如此!如果父母不坚持从小和孩子沟通,等孩子长大了,再想沟通就难了。而且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在关键时期因为受到了压抑而变得迟钝。父母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帮孩子分析问题,孩子自然会将父母看成朋友。对于孩子的过错,父母一定不要揪住不放,而要叮嘱孩子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就可以了。

第三个阶段:幼儿和少年时期的语言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很多家长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孩子早就会说话了,而且即使不和父母说话,只要他们有可以说话的伙伴,那么她的语言发展就不会停滞。

虽然孩子可能会有自己的伙伴,但是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真正能给她指导的是父母。因此,这个阶段父母不能缺少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的沟通中发展完善起来的,在女儿的成长中,父母必须多制造机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在营造温馨的亲子关系的同时,打造女儿完美的语言表达能力。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遇到某些不快而变得抑郁沉默,如果此时父母没有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封闭,由于不能和人正常交往,她的语言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相反,一个爱说的孩子,一个经常接受语言信息的孩子,其语言能力才会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