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29

第29章 教给孩子“爱”的能力

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

——赫·斯宾塞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没有得到来自孩子的爱,只是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孩子,那么这种爱就是单一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因此,父母要教给孩子“爱”的能力。

富有爱心的人,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只是一味地不停付出,并不奢求太多的回报,当然,“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爱心付出之后,人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曾经被自己付之爱与关怀的那些人深深的感激之情,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贺卡。所以,在富有爱心的人的生活里,几乎每一天都是乐观而积极的,由于受到别人的尊重而又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必然也是一位朋友遍天下的人,不但会因此而消除烦恼、苦闷和不愉快,而且还有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与成功。

那么,怎样教给女孩爱的能力,让她拥有一颗爱心呢?

一位母亲将自己的所有金银饰品全部捐给了灾区。女儿不理解地问:“妈妈,你即使把自己的东西都捐出去,能顶什么用?”母亲告诉她:“孩子,对于整个灾区来说,我所拿出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拿出微不足道的东西,为国家分忧,帮助灾区的人们,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很快度过危机,灾区的人们也很快就会从阴影中走出来,我们的国家好了,我们的日子就会幸福了。”听完母亲的解释,女儿跑到卧室,把自己储蓄罐里的钱全部拿了出来,捐献给了灾区。

孩子是父母雕塑出来的,父母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方向决定了孩子的最终性格。因此,要教给孩子爱的能力,父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母要先有爱心

俗话说,父慈子孝。如果做父母的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孩子又怎能有爱心呢?上面的案例中的母亲就是在用自己的爱心雕塑孩子的爱心。

第二,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孝顺

作为父母,不要只是一味地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要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能够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父母,在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能够伸出手,哪怕她并不能帮上什么忙,只要她有这种孝顺的意识就足够了。

第三,为孩子创设亲切、友爱的成长环境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一个体会不到爱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因此父母要能够给予女儿爱,以友好和爱的方式来教育、帮助孩子,努力使善意、友好的气氛充满整个家庭,充满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孩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就会非常认可自己的善良本性,也愿意把这个本性坚持下去。

爱心是每个正在成长的孩子生命中最基本的要素,对于女孩子,爱心尤其显得重要。透过自己对世界对他人的一颗真挚的心,孩子为世界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因为接受到别人的感激而获得了价值感和满足感,这会使女孩子更喜欢优化自身的品格,并最终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教育孩子懂得奉献爱心,靠单纯的说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家长自己首先要富有爱心。在与孩子一同外出时,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能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在大街上过马路,看到老人帮助搀扶一下,这些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尊老的种子。以后即使你不在场,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便会学着你的样子去主动地做。另外,如果你能在孩子面前,将自己需要开支的钱捐给一个急需帮助的人,孩子同样也会学你的样子,将自己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