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19

第19章 给女儿选择适合她的特长班

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杜威

特长班是近年来一种非常时髦的教育投资,很多父母盲目投身于这种热火朝天的氛围,却并没有真正思考特长班对于自己孩子的意义所在。这里,我们就要说说给女儿报特长班的问题。

富养女儿,可以给女儿选择特长班,这对挖掘她的潜能有帮助。但是要注意:“特长”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家长想什么孩子便学什么,也不在于将来哪一种技巧更有生命力,而在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这就要求父母在为孩子选择特长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很多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什么,就安排自己的孩子学什么,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实际能力。其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把“兴趣”变成“负担”,进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第二,看到孩子的兴趣所在

每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女孩子可能就是不擅长于舞蹈,但是却对演讲充满了兴趣,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如鱼得水。

另外,千万不要去否定女儿,不能拿她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比来比去,认为孩子确实不如别人,从而对孩子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也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我们强求一致,追求整齐划一,那么就没有千差万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第三,不要贪多

小孩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通通学下来难免会蜻蜓点水、囫囵吞枣,没有一个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让孩子发挥特长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浮躁。同时,当孩子感受到多重学习压力时,还会出现学习障碍,不但特长没有培养起来,连普通的学习能力也下降了,适得其反。因此,给孩子安排特长班应该专而精,专在孩子的兴趣上,精在长时间的磨练上。莫扎特只擅长于作曲,不会绘画,而梵高并没有音乐天赋。

第四,区别开智能开发和专业训练

父母要认识到:儿时的特长班只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同时发现孩子的天赋,而不是为了未来发展做的专业训练。

比如,学习美术,包括绘画、书法或手工制作,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早期外语教育则有利于促进儿童左脑思维开发;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才能的培养,既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又有效地开发右脑思维能力;从小让孩子选择棋类或球类等技能学习,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有益,而且有利于智力开发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促进孩子左脑思维发育,锻炼孩子从整体布局上把握形象以及形象空间的变化。

如果很小就让孩子专攻音乐,而把其他的全都放弃,无疑会让孩子的未来选择之路变窄。同时单一的训练还会让孩子感受到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孩子的良性健康发展。

第五,让孩子在“玩”中学

无论给孩子报哪种特长班,都不要忽略了孩子“玩”的天性,没有游戏,孩子的兴趣就淡了,积极性就弱了,因此,父母要选择那些把“玩”贯穿于教育的特长班,让孩子在“玩”的乐趣中达到开发智力和思考力的目的。

总之,让女儿学特长必须要有度,经济条件要允许,孩子本身具备一定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加以培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在“特长”培养的选择上,应力戒盲从,力戒强迫,力戒过量。力戒盲从,是指家长应明确为孩子选择的学习项目,是为了提高或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要达到什么目的;力戒强迫,是指学习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培养的需要,又要考虑孩子本人的意愿,注意引导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力戒过量,是指安排“特长”学习,应考虑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和其他心理需求,应该在“特长”学习之外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否则,将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自主性,带给女儿沉重的心理负担。

§§第3章 女孩的心态决定着她未来的幸福:帮女儿学会做自己的天使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的确,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好心态就是幸福,好心态就是成功,好心态就是财富。教育女儿,就要让女儿学会做自己心态的主人,去驾驭生命,把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