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明的源头——埃及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最早进行航海活动的地方。在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只出土于埃及纳加达地区的古陶罐。据考古学家考证,这只陶罐的制作年代是距今5000年前的埃及古王国时期。这只具有典型古埃及风格的陶罐,造型极其古朴。在它的外表,描绘有一艘正张帆航行的船只:首尾两端高高翘起,说明它是远古时期埃及船舶的型制,在靠近艏柱的地方立有一根桅杆,桅杆上挂着一张四方形的单横帆。这就是迄今为止在人类文明史上所能见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风帆。
在埃及,人们还能读到一份人类最早的航海货运提单。那就是刻在“巴勒摩石碑”上的一段文字。“巴勒摩石碑”上有古埃及最早的文字历史,这块石碑上记载,在埃及第四王朝(距今5000年左右)时,当时的齐阿普斯国王“得到满载杉木的船40艘”。根据古代地理状况,埃及不出产木材,用来建筑船舶的木料,是从今天的黎巴嫩山区运去的雪松木。齐阿普斯王需要这些雪松木来建造一种名为“太阳船”的神船。在埃及神话传说中,国王可以通过“太阳船”来回于阴间与阳间。齐阿普斯王用这支船队运回的雪松木建造了太阳船。1955年,人们在齐阿普斯金字塔里发现了这批雪松木,和已经建造好了的太阳船。这是人类所能见到的至今保存最完整,毫无缺损的古海船。
这艘被完整封存在金字塔里的海船,长达43米,宽达5米,用多达600多块的木板拼接而成。两头高高翘起的艏、艉柱与古陶罐上所见到的形制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是它没有帆,而是在左右两舷设置各5把长桨。在艉柱两侧,另有两只长桨是用来掌握方向用的。船壳板是用绳索捆扎起来的。
因此,从现有的材料来看,人类在远古时期的航海活动的实物与记载,目前都保存在埃及。埃及,是人类升起第一张风帆的国家。
寻找金羊毛的古希腊人
古代希腊文明是在爱琴海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爱琴海文明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即由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组成爱琴海文明。克里特文明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450年左右被渡海而来的迈锡尼人灭亡为止。在长达1000多年的克里特文明中,航海贸易是它的最大特点。为了保护海上贸易的安全,克里特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并在很长时间里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权,成了爱琴海区域的一方霸主。当迈锡尼人占领了克里特岛的诺萨斯后,消灭了克里特文明,并以自己同样具有以航海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文明代替了克里特文明。到公元前21世纪初,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是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诸城邦组成的海上远征军,东渡爱琴海,攻击小亚细亚的富庶城市特洛伊。希腊人以“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取得战争的胜利。但由于战争损耗极大,伤了迈锡尼的元气,战争胜利后不久,迈锡尼人被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消灭了。从此,古代希腊进了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
在荷马时代,古代希腊的历史就记载在这部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撰写的史诗里。史诗由《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篇组成。《伊里亚特》说的是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事,《奥德赛》则是描写希腊联军中足智多谋的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渡海回乡时在海上历险的故事。在荷马史诗中,可以了解到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几百年间的古代希腊的航海探险的种种传说,其中包含有许多真实的历史成分。
在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里,或者在这以前的更古老的年代里,古希腊人的航海探险保存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寻找金羊毛的故事。
寻找金羊毛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之争。希腊城邦之一的伊俄尔科斯王国的第二代继承人埃宋被他的弟弟珀利阿斯篡夺了王位,埃宋的儿子伊阿宋逃亡他乡,并在接受了神人喀戎的英雄式的教育后返回伊俄尔科斯城,向他的叔父要回王位。他的叔父提出,若伊阿宋能旅行到科尔喀斯(今黑海沿岸)的埃尔咸斯国王那里,并取来金羊毛,就归还王位给他。
而金羊毛本身也有许多故事,它是埃尔咸斯国王献给战神阿瑞斯的礼物。阿瑞斯将它钉在一棵树上,并让毒龙守护着它,金羊毛是他的守护神。希腊的诸王子听说了金羊毛的故事,都希望能得到它,但谁也不敢去冒这风险。伊阿宋的叔父让他去取金羊毛无疑想让他去送死,以保住自己的王位。
伊阿宋许诺了寻找金羊毛的事后,邀请了希腊各城邦的所有英雄来参加他的这次航海探险。他们聚集在珀利翁山下,在智慧女神雅典娜指导下,请来了希腊最好的造船匠,用一种在海水中不会朽烂的木头造了一艘华丽的大船,用造船匠阿尔戈斯的名字为这条被认为是希腊第一条敢于驶往大海的大船取名为“阿尔戈”号。这条船可容纳50名划桨手。船造完后,众英雄用12天的时间把它抬到海边。伊阿宋担任这次航海探险的指挥,并任命了掌舵人、领航员,船上坐满了希腊的各路英雄好汉,连海神波塞冬的儿子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古希腊传说中的第一次航海探险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从伊俄尔科斯港启航,第二天便遇上暴风雨,把他们吹送到女人国——楞诺斯岛,女皇热情地接待了伊阿宋一行,并准备挽留他们,但最后英雄们还是驾船离开了楞诺斯这个多情美丽的岛屿。一路上,“阿尔戈”号到达过巨人国,巨人们生有六条臂膀。伊阿宋等人与巨人发生了冲突,杀了不少巨人。他们还到未开化的野蛮人的国家,与这些人发生了战斗,并击败了他们。“阿尔戈”号冲过“撞岩”海峡,即今天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里海。在里海航行过程中,“阿尔戈”号同样到过许多风土人情各异的国家,最后航抵科尔喀斯。
在科尔喀斯,伊阿宋凭着智慧与勇敢,克服了种种障碍和难关,在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美狄亚的帮助下取到了金羊毛,然后驾船逃跑。在回途中设计击退了追兵,在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岛屿与海岸后,看到了家乡的山。这时,“阿尔戈”号船却遇上了大风暴,被风吹着在大海里漂荡了9天9夜,到了他们完全陌生的海域,靠岸后发现这是一处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后来,伊阿宋们不得不将搁浅的船抬起来走了12个昼夜,找到入海口,后来又有许多的冒险经历,终于回到了伊俄尔斯港。
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们驾着“阿尔戈”号在地中海东北部海峡以及里海海域所进行的航海探险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它显然折射出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古希腊人所进行的航海探险经历。“阿尔戈”号被认为是希腊第一艘可以航行的大船。从传说中可以看出,“阿尔戈”号是一艘帆桨船,它的动力主要由50个划桨手来提供;船上所挂的帆,仅仅是用作辅助动力,即在顺风的情况下使用。“阿尔戈”号上有明确的分工,即有专职的划桨手、领航员和舵手。当他们穿越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时,是那样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当他们回航时被暴风吹刮过爱琴海海域,到达地中海中西部一带,一则说明当时航海的艰险,另外则表明当时希腊的船只还没有进入爱琴海海域以西以南的地区,那是一片令希腊人完全陌生的海区。
因此,可以将伊阿宋认为是希腊的第一个航海探险家。在环地中海的文明区里,除了埃及文明中有关的海洋探险故事外,古希腊神话中的航海探险就是另外一部分最生动、最详尽的海洋探险故事了。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一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近代史学家,对15世纪至18世纪时欧洲航海家们所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的通称。这些地理大发现始于1492年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航抵美洲“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探险,止于1768~1778年间的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的三次太平洋航海探险活动。这期间最著名的航海探险活动还有: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在迪亚士探航好望角的基础上,绕过非洲南端,横穿印度洋抵达印度卡利卡特港的航海探险;1519~1522年间的麦哲伦及其伙伴的环球航海;1578~1580年间的弗林西斯·德雷克的第二次环球航海探险;1594~1597年间的威廉·巴伦支的三次北冰洋东北航路的探索;1607~1611年间的亨利·哈德孙的西北航路的探险;1642~1643年阿贝尔·塔斯曼发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航海探险;1728年的维图斯·伊翁森·白令的穿越亚洲与美洲间海峡的探险。
这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使人类最终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模样。探险家们的航迹几乎遍布了地球上所有海水到达的地方,地理上的所有重大发现在此期间均已完成,人类的地理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称这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为“地理大发现”也并不为过。因为这些发现是通过航海而获得的,所以“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
地理大发现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改变了人们的地理观念,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进程。随着航海探险的不断成功,新的航路的不断开辟,欧洲的经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和英伦三岛。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不断扩大,加快了商品流通,资本主义在国际贸易中迅速发展,不断成熟起来,封建社会则随之土崩瓦解。其二,由于新航路开辟伴随着殖民掠夺,西方殖民者从殖民地,尤其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飞涨,出现了“价格革命”,资产阶级迅速在原始积累阶段中暴富起来,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美洲的发现与殖民掠夺,非洲的猎奴,“这一切都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由封建君王倡导并资助的航海大发现的结果,是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这是派遣哥伦布前往东方寻找黄金之地的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所不曾预料到的。
教皇子午线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认为西班牙人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因为在1452~1456年间,罗马教皇曾赋予葡萄牙占有博哈多尔角以东和以南“直到印度人居住地”所有新大陆的权力,现在哥伦布在被认为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内发现的新大陆,理应归还葡萄牙。西班牙人当然不会退让,于是这两个基督教国家便仍请罗马教皇来仲裁。
1493年5月3日,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鲍尔仁签署被称作《世界第一分界线》的文件,授予西班牙女王对已经发现和将要发现的与西方相对应的陆地和海洋上的陆地的主权。次日他又发布另一教谕,进一步为西葡两国划分地球势力范围,用一条线分割西葡两国的主权界线。教皇说,从北极到南极划定的界线以西和以南已被发现的岛屿和大陆和将要发现的大陆属于西班牙,这条线从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后退100里格(里格,是当时的一种度量单位)处穿过。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经过协商谈判,同意教皇的裁决,在托尔德西拉签署了条约。因此,瓜分世界的这一条约也叫《托尔德西拉条约》,因是教皇仲裁的,故历史上又叫作“教皇子午线”。
最后被确定下来的“教皇子午线”是通过佛德角群岛以西370里格的子午线,线西归西班牙,线东归葡萄牙。
东方航线的开拓者——迪亚士
中世纪(世界史上指公元5至15世纪)时期,东西方间的贸易依赖于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1453年,这条通道的咽喉要道——位于欧亚联接点上的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帝国手中。从此,阿拉伯人控制了东西方间的贸易,西方社会生活中许多仰仗东方供给的货物由于有中间商的盘剥而变得昂贵起来,且商品奇缺。于是,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航路成了欧洲国家日益迫切的要求。当时在欧洲国家中,有能力承担此任的只有航海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约1450年—1500年)于1487年8月,被葡萄牙国王安茹二世任命为一支由3条船组成的探险队的队长。他的任务仍然与其他葡萄牙国王派出的船队一样,继续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打开一条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率船队离开里斯本后,沿着已被他的前几任船长探查过的路线南下。过了南纬22度后,他开始探索欧洲航海家还从未到过的海区。大约在1488年的1月初,迪亚士航行到达南纬33度线,这时,船队遇上了飓风,为了避免近岸航行可能发生的触礁事故,迪亚士命令船队开向外海。可怕的飓风带着迪亚士不断向南急驶而去,等风暴稍停下来时,迪亚士发现自己所在的海区海水冰冷,而这时正是南半球的夏季。于是他掉转船头向东航行,想驶回近岸。可是,几天过去了,原应出现的非洲岸线并没有出现。这时,迪亚士意识到自己或许已经越过了非洲南部,他下令船队改向北航行。1488年2月3日,他终于又见到了陆地,但这时海岸线的走向已不是南北向了,而是东西走向。迪亚士到达的地方是今天南非的伊丽莎白港。迪亚士明白自己真的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了。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让船队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3天后,他们来到一个伸入海洋很远的地角,风暴再次降临,已经精疲力竭的船员再也不愿向前航行,迪亚士只好下令返航。他把发现的地角命名为“风暴之角”。
1488年12月,迪亚士返回里斯本港,国王到港口迎接他们的归来。迪亚士向国王报告了自己的探险历程,当迪亚士说他已到达非洲南端并在那里遇上可怕的风暴时,安茹二世国王已然明白,苦苦搜寻的通往印度的航线已经被迪亚士找到,葡萄牙王国马上就会因为发现新航路而成为主宰世界的海洋强国。于是,他下令将迪亚士命名的“风暴之角”改名为“好望角”。
迪亚士虽然成了“东方航线”的开拓者,但葡萄牙国王并没有继续重用他。1500年3月,他当了一支庞大的探险船队中的一条小船的船长。5月底,船队到达好望角时,风暴再次洗劫了这支船队,迪亚士的船被风吹翻,所有的船员都遇难了。迪亚士终于没能越过好望角而葬身在他自己发现的航线上。
在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不久,达·伽马循着他的航线绕过好望角航抵印度。
地理大发现的先驱——哥伦布
在美国、加拿大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都把每年的10月12日作为“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约1451年—1506年)作为“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第一个率船队踏上美洲大陆的航海家而载入史册。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城人。1465年,哥伦布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涯,1476年移居葡萄牙。1482年,哥伦布成为葡萄牙商船队中的一位年轻的船长,曾两次率船到过非洲的黄金海岸。
经过多年的航海探险和学习,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中所说的东方的中国与印度就位于大西洋的西面,从欧洲向西航行,肯定能到达东方,而且比向东航行路途更近些。
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提议,组织一支探险队,横渡大西洋,寻找东方航路。但哥伦布的计划没有得到批准。于是,哥伦布转而向同样也热衷于航海的西班牙王国,以实现自己的计划。经过许多次周折后,西班牙女王终于在1492年4月17日与哥伦布签订“圣大非协定”,同意资助哥伦布的航海计划,协定规定哥伦布航海发现的土地归西班牙王国,哥伦布任新土地的海军司令和总督,还规定了双方的利益分成。哥伦布领到了护照与国书,其中1份国书是送给中国皇帝的。
花了3个月的时间做准备,1492年8月3日,哥伦布航海探险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起航了。船队由3艘船组成,“尼尼亚”号、“平塔”号和“圣玛利亚”号,共有87名水手。船队在哥伦布指挥下,先驶向加那利群岛,然后向西南奔欧洲航海家们从未敢涉足的大西洋西方海域而去。因为15世纪前的欧洲航海家认为大西洋的西面是天尽头,船到那里就掉下去。1492年10月12日凌晨2时许,“平塔”号上的值班员首先发现前方有陆地,于是开炮将发现陆地的喜讯传向其他船只。哥伦布率船队登上海岛,宣布占领此岛,并将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这座哥伦布在美洲登上的第一座岛屿,就是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哥伦布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印度,于是将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流传至今。随后,哥伦布率船队继续探险,到过今加勒比海中的一些岛屿,如腊姆岛、古巴岛、海地岛。于1493年1月2日乘“尼尼亚”号返航。2月18日航行到达亚速尔群岛最西边的圣玛利岛。3月4日到达葡萄牙的里斯本。3月15日,“尼尼亚”号终于返回始发港巴罗斯港,西班牙人以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哥伦布的归来。
这样,从欧洲通向“东方”的航线被哥伦布打通了,但是哥伦布没有意识到自己到达的地方其实不是东方的日本、中国和印度,而是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美洲大陆。此后,受西班牙国王的委派,哥伦布曾于1493年9月、1498年5月、1450年5月又先后三次率探险船队前往美洲探险,为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西班牙国王并不领情,没收了他的财产,使他的晚年贫病交加,于1506年5月20日死在西班牙的法拉多利市。
哥伦布航海成了大航海时代的一个重要开端,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哥伦布把人类领到了转折点上。
绕过好望角的航海家——达·伽马
当1488年葡萄牙航海探险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时,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已展现在葡萄牙人面前。不久,由西班牙国王支持并派遣的另一支探险队于1492年在哥伦布率领下,向西寻找另外一条通向东方的航路而到达美洲大陆。葡萄牙国王害怕西班牙人抢先到达东方的印度、中国,于1497年7月派出一支新的探险船队,决心循着迪亚士的航迹绕过好望角航抵印度。被葡萄牙国王任命的探险船队的队长不是发现好望角的迪亚士,而是另外一个出生于航海世家的瓦斯科·达·伽马。
达·伽马(约1460年—1524年)此次率领的船队由4艘船、140名水手组成。他从里斯本港出航,船队中有一艘船就是由迪亚士指挥的,迪亚士陪同达·伽马航行到黄金海岸才与他分手。显然,迪亚士将驶往好望角的最佳航线留给了达·伽马。经4个多月的航行后到达好望角,这个风暴之角又以特有的方式迎候这些探险家。12月25日左右,达·伽马指挥船队闯过风暴肆虐的好望角,于1498年4月1日,到达今肯尼亚港口蒙巴萨。14日北上到达马林迪,在这里,他意外地受到马林迪酋长的欢迎,这位酋长想借助葡萄牙人的力量与蒙巴萨酋长相抗衡。为表示友好,他为达·伽马提供了一名领航员,他就是阿拉伯航海家艾哈迈德·伊本·马吉德。马吉德是印度洋上经验丰富的航海家,达·伽马在他的领航下,于4月24日从马林迪启航,一帆风顺地于5月20日航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港。一条从欧洲海岸沿非洲大陆而下,绕过好望角,横穿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就这样被达·伽马探索成功了。当然,达·伽马的功绩前一半应归功于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后一半则应归功于领航员马吉德。8月29日,达·伽马从印度返航,1499年9月返回里斯本。
第一次的航海探险仅仅是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当然不会满足,它要在这条航线上建立起霸主的地位。于是,1502年2月,达·伽马再次受命出航,这一次,他沿途上烧杀抢掠,干着海盗一样的勾当。1503年2月,达·伽马带着抢掠来的财物返航,同年10月返抵里斯本。这一趟航行获利巨大,引发了西方对东方财富的占有欲,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掠夺开始了。
由于达·伽马不但打开了通往东方的航路,而且为王室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葡萄牙国王封他为伯爵。1524年他被任命为印度副王,并以印度总督的身份前往印度就职。9月,他到达印度果阿,12月病死于印度的柯钦。
就新航路发现而言,达·伽马的贡献不亚于哥伦布。新航路的开辟使葡萄牙成了印度洋上的霸主,葡萄牙同时也成了欧洲的海外贸易中心。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
费尔南多·麦哲伦(约1480-1521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贫穷的骑士家庭里。1496年,麦哲伦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到1505年他首次参加远征队时,还仅是个普通的水手。葡萄牙的这支远征队在非洲东海岸、印度沿岸烧杀抢掠。到麦哲伦从印度返回里斯本时(1513年),麦哲伦在东方的时间长达8年之久,最远到达马六甲地区,在苏门答腊、爪哇等地都留有他的足迹。他因参加殖民战争曾三次负重伤,遂由水手升为船长。
回到葡萄牙后的麦哲伦准备环球航海。麦哲伦曾两次把他的航海计划报给葡萄牙国王,都没得到理睬。因而他不得不转向西班牙,寻求支持。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接见了麦哲伦,并赞成他的航海计划。国王与麦哲伦签署航海协定,对航海中的发现与利益均作了分配。麦哲伦开始组建他的环球航海船队。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出发了,船队共有5艘,麦哲伦的旗舰是全船队吨位最大的“特里尼达”号(载重量110吨),其他还有“圣安东尼奥”号、“维多利亚”号、“康塞普逊”号和“圣地亚哥”号。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外港桑卢卡启航。
在大西洋上漂泊两个月后的11月29日,船队航抵巴西海岸累西腓城一带,然后继续南下,于1520年的1月16日到达今乌拉圭首都蒙得维亚所在地拉普拉塔河口,麦哲伦派“圣地亚哥”号进行探查,证实这是个宽广的河口而不是海峡的入口。他们继续南下,寻找绕过美洲大陆的海峡。3月31日,船队到达圣胡利安港,麦哲伦决定在此抛锚过冬。4月1日晚,“康塞普逊”号船长、“维多利亚”号船长及原“圣安东尼奥”号船长发动哗变,控制了这3条船,虽然麦哲伦很快就把哗变镇压下去了,但对船队的打击还是巨大的。
同年8月24日,麦哲伦率船队继续出航,而此时船队中的“圣地亚哥”号已经在5月份失事沉没了。10月21日,船队驶入一海峡口,初步探查表明,这里很可能就是海峡。但问题又来了,11月1日,“圣安东尼奥”号船长哥什米经受不住考验,掉头逃跑。余下的3条船决定继续前进。11月28日,他们终于航行到了海峡的另一出海口,到达被当时航海家称为“大南海”的太平洋。这条麦哲伦船队探寻出来的海峡就是现在的麦哲伦海峡。
经过长达1年多航海磨难的麦哲伦船队出了海峡口后,一路西行,连续航行了3个多月居然没有遇上一次暴风巨浪的袭击,感慨之余,他们便把这片大洋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8日,他们到达菲律宾群岛的三描岛,进行了10多天的休整后,3月27日到达马索华岛。28日晨,当地土著居民划小艇而来,麦哲伦让他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土人交谈,语言相同。原来亨利是麦哲伦在征服马六甲时带回欧洲的土人,所以能用土语交流,麦哲伦明白自己已经航行到了东方,他那从西方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航海计划完成了。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计划的完成,使麦哲伦的殖民欲望强烈起来,他准备在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建立殖民地,并以此作基地,征服周围地区。4月26日,麦哲伦率60名枪手前往马克坦岛,要马克坦岛的土人臣服于西班牙。双方发生了战斗,最后,麦哲伦被杀死于岛上。
5月1日,剩余的船队人员仅存113人,“康塞普逊”号也已残破不堪,于是他们把它烧掉,把人员集中到“特里尼达”号和“维多利亚”号上,遵循麦哲伦的航海计划向西返航。1522年9月6日,“维多利亚”号终于返回始发港桑卢卡港,这时,全船仅有18名船员了,“特里尼达”在返航途中沉没。
麦哲伦环球航行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损失惨重,但终于使人类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可以从西到东或从东到西环球航行的。地圆学说的胜利和最后证实是麦哲伦航海的意义所在。
马可·波罗
当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离开西班牙帕洛斯港时,他怀里揣着一份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致中国皇帝“大汗”的国书。为什么在中国的元朝早已灭亡,皇帝早已不叫“大汗”的时候,哥伦布会依然拿着这样一份国书呢?这就牵扯出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影响了几代人的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这个普通的商人曾旅行到过东方,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后又回到意大利。是他把东方的情况介绍给了西方,是他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金银珠宝的繁华世界,吸引了一些人前往东方探宝。哥伦布就是利用马可·波罗的描绘打动了西班牙女王,所以才会有致中国皇帝的国书。哥伦布航海揭开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第一页,那么,诱使哥伦布驶向东方的马可·波罗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马可·波罗(约1254-1324年)出生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里。1271年11月,他随着他的父亲、叔父从家乡出发,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东行。4年后,1275年5月,他们终于到达中国,并在位于今天的内蒙自治区多伦县西北的元上都晋谒了元世祖忽必烈,得到大汗的赏赐。年轻的马可·波罗还得到元世祖的重用,在元朝廷做官达17年之久。这期间,他的足迹踏遍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并曾出使缅甸、南洋等地。
在离开家乡20年后,马可·波罗思乡心切,趁着元朝公主阔阔真远嫁伊儿汗国(今伊朗国)的机会,他护送公主远嫁,踏上了西归的路程。马可·波罗从今天的福建泉州港出发,率领由14条四桅帆船组成的船队向西行进。这时,他走的路恰恰是另外一条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两年多的航行,走走停停,这只船队到达伊朗,完成护送使命的马可·波罗开始了回乡之旅。1295年冬天,马可·波罗终于在阔别家乡20多年之后回到威尼斯,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当然他也因为从东方带回了许多财宝,成了威尼斯富商。
1298年,威尼斯城与热那亚城发生战争,马可·波罗出钱装备了一艘战舰,并参加了战斗。战争的结果是威尼斯城失败了,马可·波罗也成了战俘。在狱中,马可·波罗向他的狱友、比萨的作家鲁思梯谦讲述他在东方的许许多多的经历,鲁思梯谦根据马可·波罗的口述,撰写成了一部描述亚洲各国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尤其是中国皇帝蒙古大汗治理下的中国的书。这本书的原来名字叫《称为世界差异之书》,后来叫《东方闻见录》,再后来索性就叫《马可·波罗游记》了。
这本书被当时的欧洲人视为“世界第一大奇书”,一经问世,便风靡欧洲各地,被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各地。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它跟我国的《山海经》一样,一直被认为是一本满纸荒唐言的图书。人们读它,只是因为书中所描述的东方世界太离奇古怪了。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那里的人们无法理解在东方还有那么高度文明、物产丰富的国家存在。马可·波罗为欧洲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地理学家、制图学家们根据他的描述,重新绘制了世界地图。1375年制成的著名的卡泰兰世界地图,图上的亚洲东部与东南部便是依据《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绘制的。这幅卡泰兰世界地图是哥伦布航行美洲之前被欧洲所有航海家奉为圭臬的地图。1459年制成的费拉-毛罗的圆形世界地图,上面的东方部分的地名很大部分也来自《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马可·波罗本人于1299年在热那亚城获释,回到故乡威尼斯。1324年逝世。马可·波罗没有想到他在狱中的口述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他更不会料到,哥伦布在首航时的手边也有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哥伦布航海是受马可·波罗影响的,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去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黄金航线。哥伦布之所以冒险闯进大西洋,横渡大西洋,那是因为马可·波罗在口述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马可·波罗把中国东面的日本认定为在距中国东面很远的地方,而中国又在欧洲很远的东方。这样,在相信地圆说的哥伦布看来,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将会很容易到达日本,然后到达中国、印度。于是哥伦布才会用黄金、白银、珠宝去诱惑西班牙女王,获得赞助,得以率船队西行。这一切都源于对《马可·波罗游记》的信任与误解。
马可·波罗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记述他游历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这是后来地理大发现的一个重要诱因。所以说,马可·波罗可称得上是地理大发现的伟大先导者。
不走运的航海家——白令
在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有一个狭长的海峡将它们连结在一起,这就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以航海探险家维图斯·伊翁森·白令的名字命名的。
白令(1681年—1741年),原是丹麦人,但在年轻时就到俄国海军服役了。1724年,沙皇彼得一世下令组建一支探险队,探寻一条通往中国的北冰洋航线,白令被任命为这支探险队的队长。沙皇给他的命令是要建造两艘船,然后乘船沿着俄罗斯海岸向东探寻,找到与美洲接壤的地方。白令据此组织了一支有70多人的探险队于1725年从彼得堡出发,用了近两年时间,经陆路穿过西伯利亚到达鄂霍次克。1727年,探险队到达堪察加,并在此建造了一条“圣卡费利尔”船用来探险。1728年7月,白令指挥这条船从堪察加河驶入大海,向东北方向探索前进。经过1个多月的航行后,发现了圣劳伦斯岛。再往北,他们发现陆地消失了。其实他们正航行在海峡中。不久他们返航回到堪察加,并于第二年再次出海去探寻美洲大陆,依然没有结果。白令结束了此次航海探险,回到彼得堡。后来,人们把这条位于亚洲和美洲之间,连结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海峡,以白令的名字命名为白令海峡。
1733年,沙皇俄国又组建了第二支探险队,队长仍然是白令,他的任务还是从堪察加和鄂霍次克出发,探查美洲大陆。这次探险队的队伍庞大,多达800余人。白令于1734年底率队到达鄂霍次克,开始为探险修造船只。1741年6月,白令驾船开始了第二次航海探险。经一个半月的航行,白令乘坐的“圣彼得罗”号船航抵美洲大陆,他们到达了美洲的阿拉斯加半岛以及附近的一些群岛,如雾岛、塞米迪群岛、舒马金群岛和阿留申群岛。
1741年11月,从阿留申群岛返航的白令探险船队被风暴吹离了航线,漂航到现在称为白令岛,就是科曼多尔群岛中的一座小岛。饱经风暴折磨的船员弃船登岸,准备过冬。1741年12月8日,白令病死在这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结束了他的航海探险生活。
三次环球航行的库克船长
詹姆斯·库克(1728-1779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穷人家庭里。1746年,他到一艘帆船上当学徒,开始了航海生涯。1755年6月,库克从商船上转行,参加了英国海军,当了一名水兵。到1768年间,他在北美洲东海岸一带工作了很长时间,也积累了作为一个船长所必备的经验,军衔晋升到中尉。
1768年,英国人为了阻止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上进行的搜寻“南方未知大陆”的活动,同时也为了将来英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建立霸权寻找落脚点,英王乔治三世批准组建探险队,去完成这些复杂的使命。还有一点就是这支探险队还负有到南太平洋某岛上对1769年6月3日将发生的金星凌日现象进行科学观测的任务。年已40岁的库克经海军部推荐被任命为探险队指挥官,并提升军衔为上尉。
1768年8月26日,“努力”号三桅帆船在库克指挥下驶出了泰晤士河口,踏上了库克第一次环球航海的航程。船上有94人,除大部分为军人外,还有一些随船搞各种自然观察的人员。船向南航行,越过赤道后转向西,于11月13日到葡属巴西。12月8日离开巴西驶向美洲南端合恩角。1769年1月16日到达火地岛,不久就绕过合恩角转入太平洋。3个月后到达目的地塔希提岛。他们在岛上成功地观察到了金星凌日现象。完成这项任务后,库克开始了搜寻“南方未知大陆”的航海探险活动。他在南太平洋发现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库克群岛。到达新西兰,发现新西兰是由两个岛组成的,并绕两岛进行了环岛勘探航行。1770年4月,因为重返合恩角回国的航线风暴强烈,库克决定向西航行,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返航。在西返途中,到达澳大利亚。他沿着澳大利亚东部海岸北上航行,发现了一系列海湾和地角,留下了许多他命名的地名。1771年7月12日,库克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回到英国。
1772年7月13日,库克再次被英国海军部派往南太平洋去寻找南方大陆。这次他率“决心”号和“冒险”号出航。航向与第一次正好相反,这次他先绕过好望角,向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航行,并于1773年1月17日越过南极圈,进入南极,但为冰山所阻,折了回来。库克率船队向东南太平洋航行,一路上又发现了许多群岛和岛屿,如菲诺群岛、库克群岛、友爱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岛、诺福克岛等等。他在南纬56度30分处发现并命名的南桑威奇群岛,是人类首次踏足这一纬线。1775年7月29日,库克乘“决心”号回到英国,完成了第二次环球航行。
库克的第三次环球航行的目的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他要去北太平洋北美洲高纬度地区,探索太平洋通向大西洋的西北通道或东北通道。1776年7月14日,库克率“决心”号和“发现”号出发,绕过好望角,经库克海峡、汤加群岛、社会群岛北上,发现圣诞群岛、夏威夷群岛、桑威奇群岛,到达白令海。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圈。1779年2月14日,库克回到夏威夷群岛,与当地土著人发生冲突,被土著人杀死。
詹姆斯·库克是继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之后在航海探险中做出最大贡献的航海探险家,他在太平洋、南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海域的探险活动,范围之大、发现之多,都是其他航海家无法比拟的。他还是首次进入南北极圈航行的航海家。
航海保护神——林默
有几千年航海历史的中国,自然也会产生与航海相关的种种神话与传说。早期的如《山海经》一书中所描述的精卫填海、四海海神等等神话,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远古时代我国人民与海洋接触的痕迹。随着航海文明的发展,到隋唐时期,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了海上交往。航路不断开辟,航线不断加长,交往日渐增多。伴随海事活动日益频繁而来的便是海难事故的不断发生。那时,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低下,抗御海洋灾害更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我们的祖先在加强自身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也在精神上寻找一种依托,那就是在冥冥之中寻求外部力量的保护,于是便有了航海保护神的神话和传说。在我国有着众多的、依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航海神话与传说,但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便是航海保护女神——天妃的传说。
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着统一规格,被供奉最多的庙宇便是形形色色的天妃庙、天后宫。天妃伴随着我国航船,航行到世界各地,成了海外华人共同信奉的女神。天妃,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根据历代的考证,她姓林,名默,北宋初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湄州岛上的一户渔民家庭。据传说,她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出生后一个多月不会哭,所以取名叫默,闽南习俗常在女孩名字后尾缀娘字,所以又俗称林默娘。从有关她的种种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看,她的父亲与兄弟都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她年纪很小时,就会占卜,很可能是民间从事卜筮的女子。她一生未曾婚配,在28岁时就不幸去世了。她在世时为乡亲们做过许多好事,这一带的人主要从事海上渔业与运输业,乡里人因怀念她,进而把她供奉为能保护大家平安出海、安全归来的神。
据文献记载,最早建庙供奉她的,是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由一海商出资在她家乡建的一座名叫“顺济”的小庙,把她称作“湄州神女”或“宁海镇神女”。从此,在福建沿海一带的民间开始崇拜她。由于宋代时福建的航海、造船业都十分发达,福建籍的船舶与水手遍布全国各大港口,他们把福建人崇拜的海神也一起带到了全国沿海各地。到了元朝时,已经发展到所有沿海地区,乃至内陆水域,没有不建天妃庙的,影响也日渐广泛,并完全替代了其他海神。
开始时,对林默娘的崇拜还仅仅局限在民间。到北宋末年,有一个叫路允迪的人奉命出使高丽(今朝鲜半岛),在航海中发生海难事故,他侥幸脱险后,向皇帝宋徽宗报告了航海经历,其中提到受到海神的保佑。于是在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御赐“顺济”庙额。这是天妃第一次受到政府褒奖。南宋时期,海上活动更加频繁,每次重大海事活动完成后,都要对主事者加封晋爵,同时也要把保护航海有功的神颂扬一番。到南宋灭亡时,朝廷曾14次加封她,先是封为神女,然后升为夫人,到宋开庆元年(1259年)晋封为“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已经有了“妃”的名号,这是当时女性神的最高级别的封号。到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加封她为“护国明著天妃”,林默娘已经升列仙班,从此称号为天妃了。元明清三代,更是封赐不止,称号一次比一次长,级别也一次比一次高。清康熙十五年(1681年)升列女神的至崇至圣的级位——天后,供奉她的庙也由神女庙、天妃庙而变为天后宫。一个民间崇拜的小神,也变成列入国家祭典的国神。天妃的法力也向所有的领域扩散,不但可保佑航海人得到平安,而且可以免灾除难,普渡众生,连对国家兴亡都有一定的“功效”了。
随着朝廷的晋封,天妃崇拜在我国的航海业中流行起来。渔民尊林默娘为妈祖,因而,天后宫也称为妈祖庙。
屡折不挠的鉴真
鉴真和尚(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即今江苏省扬州市)人。鉴真和尚14岁时出家,26岁时已经是能融贯各家之长,声名远播的律宗大师了。
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得到鉴真门徒道航的引荐,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礼请大和尚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
当时的唐王朝,正是唐玄宗在位时,唐玄宗崇扬道教、贬抑佛教,佛教在激烈的斗争中已经居于下风,许多佛家弟子转而屈顺于道教和朝廷。而一向坚心信仰佛教,作为佛教中律宗后起之秀的鉴真和尚当然不会向道教屈尊。因而他接受了荣睿和普照的邀请,决心东渡日本,传律授戒,弘扬佛法。
唐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和尚率弟子道航、思托等21人准备东渡。由于道航是当朝宰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家僧”,于是,通过道航,鉴真一行获得李林宗的介绍信,得到扬州仓曹(唐地方官)李凑的支持与帮助,建造船只,备办干粮。当时唐律禁止僧人私渡日本,所以均借口是准备去天台山进香用的。不料,准备同行的僧人中有一叫如海的,因与道航意见不和,遂到官府报告,诬告道航、荣睿、普照他们是海贼。地方官立即前往搜捕,将普照、荣睿、道航等人逮捕入狱。后来经过查实,放了众僧,可是所造的船被没收了,备办的杂物还给各寺僧人,第一次东渡还没出海就破产了。
荣睿和普照因是日本僧人,关了4个月才放出来,但他们仍然决心请鉴真东渡日本,所以又一次秘密到大明寺拜访鉴真。鉴真为其真情所感动,决意再次东渡。于是亲自出钱购买了一艘岭南采访使刘巨鳞的军用船舶,并雇用了18个水手,备办各种物品。准备随同一起前往日本的还有僧人思托等17人,及各种工匠、艺人85人。他们于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从扬州扬帆东行,沿长江东下。当船航行到今江苏省南通市狼山江面(当时叫狼沟浦)时,遇到狂风恶浪,旧船破坏严重,无法行驶,抢滩修理,又因潮水顶托,破船四处漏水到齐腰深,所有干粮被水浸泡。漂泊了一个多月,鉴真等人才被明州(今浙江宁波)官员派人救回。第二次东渡又告失败。
两度失败后的鉴真仍不甘心,准备再次东渡时,被一越州僧人觉察,向州官告发,说日本僧人荣睿引诱大和尚欲往日本国。荣睿遭到逮捕,押送长安治罪。到杭州后,荣睿患病,开释在外治疗,荣睿假装病死,潜回阿育王寺。第三次东渡尚在酝酿便又因被人告密而流产。
鉴真和尚看到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为了请他东渡日本而不避生死,再次下决心东渡。为了避开众人的注意力,这一次鉴真派人到福州打造船只,备办物资。唐天宝三年(744年)冬,鉴真率领荣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拜别阿育王寺,秘密南下。鉴真一行刚到浙江黄岩县的禅林寺,便被官兵重重包围,将他们强行押回扬州大明寺。原来,鉴真这次准备活动被他在扬州的弟子灵佑知道了,灵佑不忍心师父冒那么大的风险,所以与各寺的僧人一起到官府通告鉴真等人准备出海东渡日本的事。于是,江东道采访使下令各州县阻拦鉴真一行。第四次东渡又告夭折。
天宝七年(748年)春,还是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同安郡(今安徽安庆市)到达扬州崇福寺,拜见鉴真,三人马上又着手准备东渡。当年六月,鉴真一行14人、水手18人等共35人从扬州出发,向东航行,沿江而下,出了长江口,在越州三塔山停留一个多月,然后驶到舟山群岛附近的暑风山。又停留一个多月,到十月中旬,船从暑风山启航,扬帆东驶。航行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只失去控制,只能随风漂荡,到第七天才风平浪静。等到第九天,船才靠上一无名小岛,补充了淡水。又继续航行五天,才靠上一个鲜花盛开,四季常青的地方。上岸一打听,才知道已经漂航到海南岛的最南端了。他们碰上4个商人,便跟随商人到了振州(今海南省崖县),受到地方官府的接待,然后辗转北返。在路经端州时,荣睿病死了。途中,鉴真和尚因为劳累过度,又医治不当,造成双目失明。回到扬州,仍然在准备着下一次的机会。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在回国前,到扬州拜见鉴真,代表日本国迎请鉴真去日本传律授法。此时的鉴真经五次东渡失败,年届66岁高龄,而且又双目失明,但他仍然应允随使团东渡日本。听到鉴真又要出海的消息,当地寺庙的和尚们为阻止鉴真东渡,对他们严加防范。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一行24人在弟子们的配合下,在黄泗浦(今江苏常熟黄泗)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踏上了第六次东渡的航程。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的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秋目村),得到当地官府的迎接,并于次年(754年)二月到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港。
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真是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达到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目的。他的航海过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记载翔实的航海经历。
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而且直至公元前6世纪,我国的养蚕织丝技术外传以前,是世界上唯一的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丝织品通过陆路与海路向世界各地传播。从传播时间看,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稍早于海上丝绸之路。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即相当于西周时期,我国的丝织品首先从陆路向西域传播,先传向波斯、印度等中亚、西亚诸国,然后传到欧洲的古希腊、罗马。希腊人管产这种织物的国家叫“赛里斯”,可能就是“丝”的译音,或者是丝织品的一种——“绮”的译音。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管中国叫“支那”,很可能就是从“绮”这个音转过来的。可见古代我国丝绸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几乎与西汉初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我国与中亚各国的交往通道的同时,海上通道也开始出现了。它的标志便是西汉初年的我国——印度洋之间航线的开辟。
从公元前2世纪始,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虽然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纪,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我国的丝织品主要是通过陆上运往西方各国的。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时,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到明初郑和下西洋,把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状态。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随着海禁政策实施,我国航海业的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随着愈来愈严厉的海禁而逐渐消亡了。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众多的以海外贸易与航海、造船而兴盛起来的港口城市。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港口,而尤以泉州港最为著名。元代时,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认为泉州港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同时代的另一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游记中也认为,当时中国与南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全部操纵在中国人手中。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还有人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东西方间存在着的这条海上航路,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因为通过这条航路,古代东西方间的许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叉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这条航路从开辟到衰败经历了十几个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中国航海史上的最大悲剧——海禁
如果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船桨算起,我国有长达七八千年的航海文明史。但是,15世纪以后,我们的航海文明衰竭了,当西方的航海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航海世纪却消失了。导致中国航海文明走向灭亡的,便是延续长达数个世纪的“海禁”政策。
海禁政策的起因是元朝末年在我国北方海域出现的来自日本的海盗——倭寇的侵扰。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巩固朱氏江山,建国之初,就下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严禁民间与海外诸国发生商贸往来。而且禁止民间使用“番货”,除不许贩卖番货外,现有的存货,限在3个月内尽数销毁。朱元璋认为可以通过阻绝民间海上往来,保证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但另一面,明朝皇帝又做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那就是明初派遣许多官方船队四出活动,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举动。郑和航海的目的和动机除了政治因素外,其中之一就是为王公贵族们穷奢极欲的生活采购海外奇珍异宝。而这种官方采买,是采用延续千把年的“赍赐”贸易传统,也就是以送代买,送的多,得来的少。这样的航海贸易的结果,国库不是充实了,而是空虚了。所以当郑和下西洋结束之后,后来的人想循旧例前往西洋采办,遭到了一些大臣的阻止,郑和航海档案被藏起来,进而被焚毁了,导致官方航海的最后终结。
尽管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持续了28年,但海禁政策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明成祖朱棣甚至要前往海外从事贸易的航海商人们立即回到本土,不然就要派军队前往剿杀。对有着航海传统的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更是禁令不绝,除了严禁百姓私自下海外,连当地的海船都得改造成不适于航海的平头船。企图在航海工具上做到彻底销毁,达到禁绝海外贸易的目的。
朝廷的海禁政策不断地重申,改朝换代时,新皇帝必做的一件事,是再下一道禁海令。但是,一边是海禁越来越严,另一边是因海禁而起的民间走私活动则日益蔓延,更由于朝廷的镇压,民间的走私活动演变成武装走私。
由于朝廷实施海禁政策,国库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断了来源。因此,朝廷也有主张禁止和开禁的两派斗争。一直争了200多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有福建地方官申奏朝廷,请开海禁,导致开禁政策的出现。但开禁也仅仅是局部的、有限的,甚至是一种变相的海禁。
到了清王朝建立,由于海上武装反清持续了很长时间,郑成功曾三次从海上进攻江浙及长江下游,并占据台湾岛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给清王朝造成很大的威胁。于是,清廷的海禁政策比明朝更加严厉。
清初曾两次下达禁海令,但收效不大,于是提出“迁海”政策。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正式下令“迁海”,凡沿海居民,一律迁到朝廷所设边界以内三十里,三十里以外的地方,烧毁一切可供生存、航海的工具。清廷前后三次下令迁海,导致北起山东半岛,南到珠江三角洲的广大沿海地区,数千里地区荒无人烟,海上没有片帆只船,我国航海、造船业,至此遭到了灭顶之灾,为中国的航海史的极其惨烈的悲剧写下了最后的一页。
明清两代数百年的海禁政策,终于使我国的航海业一蹶不振。导致这一政策的实施并延续那么长的时间,虽历代有不同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则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极端的封闭性。尤其当西方殖民者入侵时,为了苟延残喘,海禁最终演化成闭关锁国,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便被葬送了。
航海终结者——郑和
郑和(约1371-1435年),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或三宝,云南省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他的祖先原是居住在西域的穆斯林,后来迁居到云南。他的祖父和父亲因为曾经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过,所以均被人称作马哈只(即巡礼人)。元亡明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傅友德等率明军平定云南,马和一家失散于战乱之中,年仅8岁左右的小马和被素有掳掠幼童行为的明军劫入军中,并被阉割,成为仆僮。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傅友德奉命北征塞外,少年马和随军北上。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傅友德军改由燕王朱棣指挥,可能就在这一年,傅友德为了讨好朱棣,将年已19岁的亲随马和送给了朱棣,从此,马和成了朱棣众多随从中的一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在北方发动“靖难之役”,与建文帝争夺皇位。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皇帝在夺得皇位后论功行赏时,马和因在一次发生在郑村坝(今北京市东坝)的战斗中立有战功,被皇上御笔亲书“郑”字为姓。从此,马和改姓郑,成为郑和。
郑和得到永乐皇帝的赏识,很快升为皇宫中的大总管。明朝太监的地位与权势是中国历史上最高最大的。郑和作为太监的首领,更是被授予种种使命,为皇上东奔西走。在执行皇上使命中,郑和耗尽毕生精力,并为之献身的,便是七次受命出使西洋。
郑和首次奉命出使西洋,是在明永乐三年(1405年)。永乐皇帝派遣郑和率领一支人数多达27000余人、船只208艘的船队出航的目的,一是为了通告海内外,新的王朝建立了;二是想通过船队的广泛的活动,寻找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建文帝;三则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们的奢欲,到海外购置珍奇异物。从此,郑和分别于1407年、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以上均在永乐年间)和1431年(宣德年间),先后七次率领堪称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航行到东南亚、西亚、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和非洲东部。他的航线最远到达非洲的东部海岸、南半球水域的麻林地(今非洲肯尼亚的马林迪),开辟了多达50多条的航路,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政治、经济的交往,前后持续了28年之久。这一切都是空前绝后的壮举,郑和也因此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在返航的途中,病死在古里国(即今印度卡里卡特),归葬南京牛首山。郑和死后,明初的这一轰轰烈烈的下西洋活动也随之结束了。这种倾一国之力,逞皇帝一人之志的航海活动随之终结。这不但标志着明朝航海活动的结束,更重要的是有着辉煌航海文明的中华民族从此退出了航海民族之列,中国的航海文明到郑和为止划上了句号。
但作为航海家,郑和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丰厚的。虽然,郑和死后,有关航海的官方档案都被藏匿或销毁了,但跟随郑和航海的随行人员记录、撰写的各种文献,为今天的人们描绘出了当时各方面的情况。如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还有后来被收在《筹海图编》一书中而保存下来的《郑和下西洋航海图》,都是我国航海史上里程碑式的典籍。
创立海图理论的墨卡托
一提起航海图,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墨卡托,因为今天航海者们所使用的海图,就是根据墨卡托投影原理绘制的。
墨卡托(1512-1594年),生于佛兰德的亚珀尔蒙德。1552年举家迁居杜伊斯堡(在今德国境内)。青少年时期的墨卡托天资聪慧,在比利时洛文大学读古典文学和哲学时,均获得优异成绩。优异的学习成绩使更多的人认为,墨卡托今后可能是位文学家或是哲学家。然而,墨卡托的兴趣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在大学里,他更大的兴趣是研究数学、地理和天文学。他把当时能够找到的欧洲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的著作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这为墨卡托后来发明地图投影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离开大学之后,在兴趣的驱使下,墨卡托感到在数学、地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似乎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所以他完全投身到了当时在欧洲已经兴起的地理制图的研究之中。墨卡托曾先后绘制出地区地图、世界地图,制造了地球仪和天文仪。在杜伊斯堡他创办了一个制作场,专门从事制图业。
墨卡托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地最有名望的威廉公爵格外赏识墨卡托的学识和才能,便聘他到自己创办的一所学校教数学。到了1564年,他又被任命为威廉公爵的宫廷“宇宙学者”。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把数学引入地图绘制中,创立了圆柱形投影的理论。他用自己创立的新方法,绘制出了世界地图,并于1585-1589年出版了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和希腊等国在内的地图集。在墨卡托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陆续整理出版了他生前所绘制的地图。这些地图被后人称作“墨卡托——洪第乌斯地图集”,用以纪念这位16世纪伟大的地图学家和墨卡托投影的创始人。
墨卡托投影又称等角正圆柱投影。地面上的等方位角航线在图上投影为直线,航海时常依此线航行。故今天世界各国使用的海图,除高纬度外,均采用了墨卡托投影图。
大雾中沉没的“皇后”号
英国20世纪初最豪华的“皇后”号客轮长167米,宽20米,排水量20000吨,蒸汽机功率为18500马力,有5层甲板,可容纳2000人,能以20节的速度持续航行。船上有舒适的卧舱,宽敞的客厅,还有供娱乐用的板球场、沙坑等。
1914年5月29日凌晨1点15分,“皇后”号客轮的船长肯达尔健步登上舰桥,他为自己能担任这艘豪华巨轮的船长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次航行,肯达尔肩负的责任比过去要重大得多,船上除装有国家邮件外,还装有价值几百万加拿大元的银锭。在这座浮动的城市里住着将近1500人,其中有400名船员,1057名乘客。更使肯达尔船长不安的是,在头等、二等舱里住着不少“要人”。肯达尔船长站在船甲板上,他凝视着深邃迷茫的远方心里想着:就要驶过法吉尔角,但愿这次航行能够平安无事。“皇后”号客轮以18节的速度在圣劳伦斯湾里航行,甲板上可以听到蒸汽机的轰鸣声及海浪的拍击声。船长看到一切正常就回舱里休息去了。
凌晨2点左右,从魁北克方向飘来阵阵淡雾,能见度逐渐降低,船速不得不减速到15节。当轮船驶近距法吉尔角7海里的诺克·波因特角时,能见度更低了,就连浅滩区的灯标都难以分辨。船首了望员约翰·凯洛尔高声喊叫起来:“船舶右侧罗经1.5°处发现轮船桅杆灯!”船长拿起夜间望远镜,看到两船间的距离为6海里,便命令轮船航向左侧偏26°。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肯达尔下令全速后退,并拉响了汽笛,三声短促的汽笛声在海面上空回荡。几秒后,从雾海中也传来了一阵长长的汽笛,那是对面货轮发出的回音。这艘货轮是挪威的“斯多尔思塔德”号,它装着11000吨煤驶向法吉尔角。船越驶越近,雾也越来越浓了,当两船相距不到两海里时,原来还勉强可辨认的海面已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时肯达尔船长已命令停止后退,并拉响了长长的汽笛声,告诉对方他的客轮已转向右舵。两分钟后,肯达尔船长吃惊地发现,一艘有红色及绿色灯光的巨轮从浓雾中向他扑来,两船距离已不到100米,他急忙把船舵左转,并命令提高船速。但是已经来不急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挪威货船“斯多尔思塔德”号的艏柱以35度倾角插入“皇后”号的右舷,只见撞击处发出一股股耀眼的火花,又传来一阵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站立在船舷旁的几名水手顷刻之间便被活活挤死。
两艘巨轮相撞后,肯达尔船长立即奔上舰桥。抓起话筒朝“斯多尔思塔德”号高声喊叫:“不要后退。继续向前行驶!”他知道,这致命的一击在“皇后”号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挪威船艏从中抽出,海水就会汹涌而来把“皇后”号灌满。但是,“斯多尔思塔德”号的安德松船长的回答却是令人失望的:“我船正在后退!我已毫无办法!”两艘船终于分离了。“皇后”号失去了控制,在急流的冲击下漂离出事地点半海里。船上窟窿的面积为32平方米,每秒钟有30立方米的海水进入舱内,成千吨的海水在“皇后”号内咆哮,回旋着,船体开始倾斜。
船内乱成一团,被惊醒的乘客四处乱跑。他们对船上的情况根本不熟悉,在混乱中无法找到通往上层甲板的走廊。不少人还没有醒来就惨死了。有些人在黑暗中被活活踩死。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肯达尔立即发出命令,“全体船员上甲板!全部上甲板!不得惊慌!保持镇静!”接着他发出了一个个具体的指示。但是船体损伤太严重,汹涌的海水很快就淹没了整个机房,船失去了动力。肯达尔船长不得已下达了准备弃船的命令,并且指示报务室马上拍发“SOS”求救信号,然后他亲自奔到安放救生艇的甲板上和船员们一起放下了6艘救生艇。
法吉尔角的无线电台台长接到求救信号以后,不断转发着“皇后”号遇难的消息,希望附近的船只能收到这些信号前去救援。肇事货轮“斯多尔思塔德”号也参加了求援工作,安德松船长命令放下4艘救生艇前去救援。
凄厉的海风在呼号,“皇后”号在水中倾斜得愈来愈厉害,当轮船上的烟囱没入水中时,锅炉突然爆炸。数十名锅炉工被高温蒸汽烫死,许多铁木碎块被抛入空中,一块巨大的铁板落下时,恰巧击中了一艘载有50名逃生者的小艇,有许多人在这爆炸声中丧生。爆炸的气浪把肯达尔船长也抛到海里。他抓住了一块在水面上漂浮的木头,凝视着正在下沉的轮船,不禁潸然泪下。
“皇后”号轮船沉没15分钟后,“龙列卡”号和“列季-埃维林”号才抵达遇难水面。救生艇把肯达尔船长和无线电台台长菲尔古松救了起来。这场灾难造成了十分惨重的损失。据统计,船上1477人中,只有465人获救,而其他1012人全部死亡。找到的尸体只有128具。因此,“斯多尔思塔德”号驶抵魁北克后立即被加拿大政府查封了。
“梅杜萨之筏”的惨剧
1816年6月17日,法国海军中校迪罗伊·德·肖马雷其斯指挥由三桅战舰“梅杜萨”号、“回声”号和双桅帆船“百眼巨人”号、供应船“卢瓦尔”号等4艘船组成的舰队驶往西非,其任务是重新夺回法国在那里的殖民地塞内加尔。舰队司令兼旗舰舰长迪罗伊·德·肖马雷其斯,虽是海军中校,但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陆军度过的,缺少航海经验。“梅杜萨”号上有365人,绝大多数士兵、水手是刚从监狱中招来的囚犯。
起航不久,由于指挥官缺少航海知识和海上指挥能力,“梅杜萨”号迷失了航向,不仅和陆地失去了联系,也和舰队的其他3艘船中断了联系。7月2日,“梅杜萨”号在离海岸约40海里处搁浅了。为了摆脱困境,军官们采用抛锚拉船、减轻船体自重等方法,企图登岸,但这一切努力都失败了。7月3日,司令官决定,利用船上的木器建造一个能坐200余人的木筏,再用船上的6艘救生艇拖曳木筏,把大部分人送到岸上。于是,一只长20米、宽约7米、周围高40厘米的木筏建造成了。下水后木筏只装上了为数不多的食品和淡水,其前后部就已经浸泡在海水中了。
水手们登上木筏后,木筏存在的问题更暴露出来了。152人挤在不足140平方米的木筏上,由于过载,木筏下沉。人们不得不站在齐胸深的海水中。而后,连接木筏的救生艇的缆绳被砍断,木筏在大海中随波逐流。在以后的几天中,由于饥饿、干渴、烈日、恐惧和恶劣的气候,人们的精神崩溃了,为争夺食品、淡水而相互厮杀,有的被杀死,有的眼球被挖去,有的绝望后跳海。到7月7日早晨,人们才发现一夜的杀戮中有63人毙命。人员的减少,使船体变轻,木筏开始浮出海面,站立了两天的人们终于可以坐下休息了。
第三天,饥饿开始威胁人们的生命。用人肉充饥的念头随着人们难以忍受的饥饿感和强烈的求生欲产生了。几个士兵不顾一切地拿出刀来,割下死者身上的肉生吃,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们开始不忍如此做,他们企图用钓上来的鱼充饥,但多次努力都失败了。终于,良好的教育被饥饿的折磨和求生的欲望征服了,军官们也开始加入“食人族”的行列。到7月9日,木筏上只剩下30个遇难者。然而,他们中的一半人身受重伤。在食品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健康的人们为了生存,做出了两个残忍而理智的决定:一是把所有重伤员都抛入海中;二是为不再发生械斗,除一把刀外,其余武器统统扔到海里。这样,木筏上只剩下15名幸存者。
7月17日,当幸存的15名遇难者在这个木筏上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终于在海平面上望见一根桅杆,这正是向他们驶来的双桅帆船“百眼巨人”号。
今天,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美国哈希里奇市的福格博物馆中,各珍存着名为《梅杜萨之筏》和《“梅杜萨”号木筏上的骚乱》的两幅油画,他们的作者都是代奥多·席里柯。
冰海沉船——“泰坦尼克”
1912年4月10日,英国新建成的大西洋邮轮“泰坦尼克”号,载着2224名乘客和船员,从英国南安普敦开往美国纽约,作横越大西洋的处女航。这艘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远洋客轮,载重量是4.6万吨,长269米,有双层底的船体,分成16个水密舱。由于其中4个舱室进水后也能保证该轮不沉没,故号称“不沉之城”。
4月14日,星期天,“泰坦尼克”号船已航行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以东600多海里的海面上,预期17日可安全到达纽约。
这时,在“泰坦尼克”号前方50海里的“加里福尼亚人”号轮船向“泰坦尼克”号转发了在其前面航行的通讯船——“卡利弗尔尼安”号发来的电讯:我们正绕过一个浮动冰山区。“泰坦尼克”号收到电讯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继续按原航速前进,越来越接近拉勃雷道寒流。此时气温在不断下降。同时“加里福尼亚人”号已经发现了小块浮冰和冰山,并做了防止撞到冰山上的准备工作。再次以无线电通知“泰坦尼克”号客轮。但是,“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报务室在这关键时刻却忙于拍发雪片似的旅客私人电报,对此份电报未加理睬。
午夜23时40分,继续前进的“泰坦尼克”号的两名在前桅楼上瞭望的水手惊呼:正前方发现一座巨大冰山!值班长下令左满舵,向后倒车。可惜为时已晚,惯性将船首推向冰山,水线以下的尖棱角,把船体撞开了10多米长的口子,海水汹涌般涌入船舱,船员立刻启动抽水泵,但已无济于事。冰山撞破了前舱、一舱、二舱、邮件舱和五、六舱以及锅炉舱。船前半部破损舱中水越灌越多,船迅速下沉,海水又从上层甲板越过水密间隔进入船后半部各舱。全船一片混乱,船员还比较镇静,引导妇幼老弱先登上救生艇,乐队不间断地演奏,起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在两个多小时的生死搏斗中,许多男人表现了惊人的勇气,礼让妇女儿童先下艇,甲板上出现了一幕幕生离死别的场景。15日凌晨2时20分,“泰坦尼克”号船长下令弃船求生,同时下令发出无线电求救呼号“SOS”,向就近船舶求援。离得最近的“加里福尼亚人”号的无线电报务员此时却睡着了,另一个船员在拨弄收发报机,他听到了求救呼号,但不懂得是什么意思。这时离“泰坦尼克”号58海里处从纽约方向开来的“卡帕聂”号收到了呼救讯号。起初他们还不相信这么庞大和先进的“泰坦尼克”号竟会出事,等到确信无误时,以17节速度全速赶去,但还需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出事地点。
在“泰坦尼克”号上,船员不断向天空施放火箭,向周围打灯光信号,企求他人救助,但都无济于事。
“泰坦尼克”号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快,机器和锅炉的炸裂发出了震耳的声响,甲板上的旅客和船员纷纷跳水逃生,随着烟囱的倒下,全船在巨大的旋涡浪涌中消失。待到“卡帕聂”号赶到时,仅从救生艇上救起711人,1513人葬身冰海。
“泰坦尼克”号客轮遇难的消息震惊了世界。关于海上人身安全问题、海船可靠性和航行安全性以及海上通讯联络救助等问题,都引起了国际上的严重关注。1913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海上人身安全会议通过决议,要求每艘船为每一个乘员提供救生装置;在每次航行期间,要进行救生艇训练。同时由于“加里福尼亚人”号没有听到“泰坦尼克”号的遇难呼叫,规定船舶保持24小时无线电值班,并确定在北大西洋航线上进行国际流冰巡逻,及时向航船报警。
“跃进”号触礁
“跃进”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轮。1965年4月它开始首航日本。
1965年5月1日13时55分,当“跃进”号行驶到南朝鲜济洲岛附近的苏岩礁海域时,突然发出“我轮受击,损伤严重”的紧急求救密电,14时10分,又发出“SOS”国际求救信号,不久巨轮就沉没了。
对于“跃进”号突然失事沉没的原因,外电报道很多,有的说,出事时有巨大的爆炸声响,显然系遭到武器攻击;有的说,是遭到来历不明潜艇的攻击;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发布:中国生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巨轮“跃进”号因腹部中了鱼雷而沉没。外国舆论大都认为“跃进”号的沉没是政治事件。因此,调查“跃进”号沉没的原因,受到国际国内的关注。
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了这次事故的调查工作。周总理于事发第三天就接见了“跃进”号的主要船员,详细询问了有关情节。5月12日,周总理乘飞机到上海,再一次听取“跃进”号上被营救人员的汇报。周总理反复强调,到出事海域查实情况是关键的一步,只有进行海底探摸,获得物证,才能判断出是受到敌方攻击,还是航行触礁。在没有取得确凿证据之前,不做结论,不发消息。周总理还指示海军和交通部联合组织海上编队前往现场调查。
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和具体指导下,5月18日9时,由10艘舰船组成的海上编队(包括潜水工作船、护卫艇、猎潜艇、扫雷艇等组成的调查分队和战斗警戒分队)从上海吴淞港起航。编队由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刘浩天率领。19日到达现场,20日找到苏岩礁,22日发现“跃进”号失事沉没位置。24日潜水员摸到沉船船首上的“跃进”二字,该船锚孔朝上,甲板近似垂直,船体左倾侧卧海底。在整个水下调查阶段,海军和交通部经过认真挑选,集中了25名优秀潜水员先后下潜72人次,一次下水作业时间超过30分钟的占69.4%,有三人次水下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这在当时世界潜水史上也是罕见的。潜水的医务保障工作由海军医学研究院负责。经过潜水员多次水下探摸,发现“跃进”号沉船有破洞之处,凹陷5处,龙骨折裂1处,其中最大的破洞长17米,宽15厘米,在铜板凹陷处有压碎的礁石和紫红色的漆皮残片。潜水员还从沉船和在苏岩礁被撞处取回包括航海日志在内的29件物品。
海上编队指挥员将上述情况用电报发往北京。周总理在看完最后一份电报后,指示新华社发表声明……经过周密的调查,已经证实“跃进”号是触礁而沉没的。中国政府的声明,平息了外国报纸的种种猜测。
“基兰”号海上平台沉没
1979年3月27日下午6时29分,海上油田的一次特大海难事故发生了。位于挪威北海大埃科菲斯克海上油田的“亚历山大·基兰”号是一座很大的住人钻井平台,共有212名工人。平台比足球场还大,看上去很像一艘用高跷支起来的大船。它重达10105吨,两层甲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机器货舱、保管室和机舱,四周是用预制钢件搭的4层宿舍,顶部甲板的直升机停机坪旁耸立着160英尺高的井架。
“亚历山大·基兰”号的浮力来自用锁链锁在平台下面的沉箱。为了使平台能抵挡北海狂风恶浪的袭击,大埃科菲斯克油田花了58亿美元购置最先进的设备,这足以抵挡任何坏天气,支柱与沉箱都有密封的防水分隔间。但现在一根主要立柱断了,平台向前倾斜,浸入海中。
平台倒塌后,惊慌失措的人们拥挤着涌向甲板。冰冷的海水漫上来了,很多的人被淹死了。
逃出来的人又面临着另一种危险——7艘救生艇只有4艘能用,而这4艘挂在平台背面的小艇离海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现在甲板的倾斜度达到了50度,甲板上的钢铁缆索在东滑西荡,乙炔瓶四处乱滚。一个油筒裂开了,甲板上到处都是滑腻腻的油。许多人爬上了平台顶部,狂风海浪吹打着他们,一些人失手掉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中。
狂风在怒吼,海浪在咆哮,黑夜渐渐降临了,旁边那座平台发出了“亚历山大·基兰”号遇难的消息。顷刻间,这一消息便传遍了全球。下午7点,英国皇家空军的一个基地里的内部扬声器响起了紧急的声音:“紧急起飞!大埃科菲斯克油田平台倾覆!”驾驶员鲍勃·内维尔和他的机组人员冲向他们那架巨大的黄色“海上霸王”直升机,他们的代号是“救援31”。在北海的另一端,挪威的索拉空军基地,尼尔斯·罗德索伊和他的机组人员驾驶的另一架编号为“海盗51”的“海上霸王”直升飞机也飞向了出事地点。奥伊文达·奥特森驾驶着代号“海盗50”的直升机紧随在后。
还有很多的船,不管是油船、货船甚至是小渔船,只要是接到求救讯号的就纷纷向出事地点驶去。尽最大可能营救遇难人员。与此同时,英国空军的“猎人”式侦察机也在高空盘旋,向营救人员通报情况。
经过4天的紧张搜索和海上抢救,一共救出89人,123人死亡或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