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
10708800000012

第12章 动物探秘

青蛙大战之谜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战争与和平也是动物世界不变的定律。

1970年11月7日,马来西亚森吉西普的一处大泥潭里,成千上万只青蛙互相撕咬,声震四方。事后池水中蝌蚪、蛙卵和死蛙遗尸遍地都是。

1977年,在中国广州市郊也发生过群蛙大战。春夏久旱,直至9月初才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第二天,在近郊公路旁的一个水坑里,数百只青蛙叫声大作,有的在水面追赶,有的用前肢打架,也有的十几只抱成一团,相互鏖战。

美国史密逊博物院为揭示青蛙大战等自然奇景的秘密,于1956年专门成立了“短暂现象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虽然只有6名职员,但是分布在185个国家、岛屿和地区的2800多名科学家却都是该中心的通讯员,至今已经报告了1000多宗类似事件。

动物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青蛙的战争是蛙类“群婚”及繁衍后代的一种特殊现象。

一般来说,在中国南方1~10月,在北方4~8月,是青蛙的生殖季节,这期间,尤其是某个雨后清晨,常会看到成群青蛙聚集在池塘、水田里,雄蛙的外鸣囊像小布袋一样不断地扩大和缩小,这是青蛙在争鸣求偶。这个时候,雄蛙尤显活跃,常游于水面,有时还搂抱其他雄蛙,向对方挑战。当雄蛙抱上雌蛙后便不再鸣叫,它的前肢紧紧地搂住雌蛙的胸侧,雌蛙即背着雄蛙钻入水中,开始交配。

蛙类争鸣求偶的现象在风调雨顺的年头比较分散,但若是遇上久旱无雨的年头,蛙类本着寻觅水源的习性,会从各方汇聚到有水的池塘或水田里,可能就会出现成千上万只青蛙大汇聚的奇异景象。有时青蛙还会在“群婚”中死得不明不白,这极有可能是它们的叫声引来了若干蟾蜍,而蟾蜍皮肤会分泌一种毒素,使青蛙中毒而死。

众多青蛙,你争我夺,殊死搏斗,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心爱的配偶吗?爱情的力量是否太伟大了?目前,科学家们仍在对此大战进行深入探查,希望不久以后就能真相大白。

蚂蚁王国中的“公路”之谜

不单人类讲求全面发展,动物也是如此。譬如蚂蚁,不但能自制空调,还会铺桥架路。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中,狂风暴雨常常会骤然而降。在雨林中,蚂蚁和白蚁主要在大树上活动,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与众不同,它们会在自己活动的大树皮上啃咬出一条条凹槽,就像工兵在地上挖出的壕沟,并在这样的“壕沟”里行走,从来不曾逾越。在一次狂风暴雨中,美国博物学家赫尔墨观察到,所有正在行进中的蚂蚁、白蚁都静静伏在凹槽底部一动不动。如此一来,无论风吹雨打,都不会被冲跑冲走。后来,他又发现,在地面上,蚂蚁和白蚁也会用小石子、砂粒修筑成类似的凹槽“公路”,为了避免被雨水冲毁,它们还在这样的“公路”上加盖树皮、树叶。

蚁类的“公路”纵横交错,路面异常狭窄,在这样狭窄的“公路”上列队而行,会不会出现人类城市公路中的交通拥挤和阻塞呢?它们又该如何解决?仔细考察了雨林中错综复杂的蚁类“公路”系统后,赫尔墨惊奇地发现,凡是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蚁类“公路”都并非直接交叉,而是在交叉处筑成一个圆环形,分支的“公路”都从这个圆环的不同位置延伸出来。这样,当几支蚁类队伍交叉通过时,谁也不会碍谁的路,交通阻塞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令人不解的是,蚁类设计的交叉路口,也正是人类设计现代公路的交叉路口的方法,但却要比人类早好几千万年。

弱小的蚁类如何能想出如此妙不可言的交通疏导方法?难道有仙人暗中相助?看来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待我们人类去努力探索和研究。

萤火虫是如何打“灯笼”的?

夏天,空旷草地上的点点萤光会令你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可是又有谁知道,这萤光却是雌雄萤火虫的爱情之光、交配之光。但是这些小家伙们是怎样点亮它们的爱情之光的呢?人们一直对此不甚了解。最近,《科学》杂志刊登论文初步揭示了这一秘密。

在萤火虫的腹部藏有数千个发光细胞。这些发光细胞里含有两种化学物质——荧光素和荧光酵素。氧气一旦进入细胞便会促成这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

科学家们把萤火虫置于一个空盒子里,随后在盒子里注入氧气和一氧化氮。之所以注入一氧化氮,是因为科学家们最近几年发现,一氧化氮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气体,在动物的诸多生理反应中,一氧化氮都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增加空盒子里的一氧化氮,他们发现萤火虫的腹部开始闪烁并持续发亮,但当停止一氧化氮供应的时候,萤火虫的“灯笼”立即会熄灭。研究表明,萤火虫用于制造一氧化氮的酵素就在会发光的光细胞旁。

至此,科学家们得出推论:萤火虫体内的神经信号会开启一氧化氮的制造。当一氧化氮制造结束并送到光细胞以后,就关闭细胞里的线粒体,让氧气得以进入光细胞。所以,关闭了“发电厂”——线粒体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点亮了萤火虫的灯光。

所有这些,都还是一些粗陋的推测及假想,要想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观察与研究。

希腊毒蛇“朝圣”之谜

世界上虔诚的教徒千千万,有谁听过毒蛇也朝圣,且坚定执著之心丝毫不逊于人类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美丽的小岛,人们安居乐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祸从天降,一帮强盗突然袭击了这个岛,并不怀好意地将年轻漂亮的修女关押起来。圣母显然明白这帮强盗的歹意,为使纯贞的修女们免遭强暴,于是就把她们都变成了毒蛇。眼看着美女变成了毒蛇,强盗吓得落荒而逃,可是毒蛇却再也不能变回到美貌的女子了。为了报答圣母的恩德,它们每年在希腊人纪念上帝和圣母的日子里,都会不约而同地到这个小岛朝圣。它们从居住地爬出来,一直爬到这个小岛上的两座教堂,最后停靠在教堂的圣像下面。像是受谁指挥似的,在这里盘结10多天后,才渐渐离去。这种毒蛇带有剧毒,被它咬了,毒性会扩散全身致死,但它们却似乎颇通人性,世代与小岛居民和平共处,从不伤害这里的居民。岛上的居民也敢触摸它们,或将它们缠绕于身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邪治病,保佑岁岁平安。

自始至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毒蛇朝圣的日子,为什么都选在希腊的重要节日,而它们又是怎么知道纪念上帝和圣母的日子的呢?难道教堂会在这几日发出吸引它们的特殊气味引诱它们前来?更奇怪的是来朝圣的毒蛇头上,都有一个跟十字架极为相似的标记,难道它们会发出同类能识别的声音,让同类成群结伴都来此朝圣?这种朝圣现象据说已持续了100多年,毒蛇也会言传身教,教育自己的后代继续去朝圣吗?

对这一奇怪的现象,人们议论纷纷。或许,这就是神的旨意;也或许这就是此种毒蛇的一种生理本能的表现……我们期待着动物学家们给我们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蝴蝶为什么要迁飞

蝴蝶漂洋过海时总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

它们为何要兴师动众地进行如此庞大的迁移工程呢?

有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环境条件,此乃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与此同时,他们提出两种假说:

第一种认为:迁飞就是昆虫对当时不良环境条件的直接反应,如食物缺乏、天气干旱、繁殖过盛等等。如大菜粉蝶,如果它寄生的植物不能为它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来源,它就会迁飞,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相反,如果它寄生的植物已能满足它的需要,它就不用迁飞了。

第二种认为: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昆虫的个体发育,致使昆虫发育成为一种迁飞型的成虫。它们往往在形态、生理状况和行为方面与居留型成虫有明显的不同。光照周期、温度、种群密度、食物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成虫在生理和飞行能力上产生明显的分化。

但以上两种假说,并不能解释众多种蝴蝶迁飞的现象。如美洲的大斑蝶,每当冬天来临之前,它们就纷纷结群,从寒冷的加拿大出发,飞到墨西哥的马德雷山区过冬。来年春天,它们又成群结队地飞回北方。每当蝴蝶迁飞时,蝶群如行云一般,遮天蔽日。有人曾测算过迁飞的蝴蝶数量,约有300多亿只。且个个目标明确,直飞目的地,从不开小差。它们每年定期在固定的两地之间迁飞,不会错走他乡。科学家目前仍觉不可思议。

弱不禁风的小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动力学角度来看,蝴蝶是飞不了那么远的。

前苏联科学家米哈伊洛夫娜和斯维塞尼戈夫认为,蝴蝶迁飞时使用了先进而节能的“喷气发动机原理”。某种粉蝶在飞行中有1/3的时间翅膀是贴合在一起的,它们巧妙地利用自己翅膀的张合,使前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空气收集器,后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喷气通道。在每次扇动翅膀时,喷气通道的大小、进气出气口的形状及长度,还有收缩程度都有序地变化着。两翅间的空气由于翅膀连续不断地扇动而被从前向后挤压出去,形成一股喷气气流。一部分喷气气流的能量用来维持飞行的高度,另一部分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则可用来加速。蝴蝶就是用这种“喷气发动机原理”来漂洋过海的。但它们又是如何操纵这个“喷气通道”的呢?

谜中有谜,近来有科学家正在用雷达对蝴蝶迁飞进行跟踪追查,但愿蝴蝶群迁之谜底早日得以公布于众。

蜜蜂发声和螫人身亡之谜

在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中,蜜蜂素有勤劳、乐观之美誉。然而有谁知道,蜜蜂在采集花粉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唱歌呢?不唱不行吗?

研究者发现,蜜蜂在给花授粉时,常常夹紧翅膀,并发出嗡嗡的声音,频率在300~400赫兹之间,远比它们平常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的频率要高。通常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频率在175~200赫兹之间,而授粉时的高频率嗡嗡声,能使花朵中的花粉散发出来形成花粉尘雾,其中有一部分花粉就会很自然地落到蜜蜂身上。英国剑桥大学的赛利·考伯特和他的同事们指明,这种收集花粉的方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考伯特发现,蜜蜂特别喜欢那些花粉干燥成粉状的花朵。尤其在温度较高、湿度不大的环境下对花朵的光顾更为频繁。因为在这种情况中,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会令更多的花粉落在自己身上。但是现在,人们还不知道蜜蜂用声波授粉的许多细节究竟是怎样。

与此同时,蜜蜂也有可怕的一面。

蜜蜂不喜欢黑色的东西和酒、葱、蒜等特殊气味,所以当养蜂人管理蜂群时假使穿着黑色衣服,身上带有酒、葱、蒜等特殊气味时,就有挨螫的危险。蜜蜂和其他许多生物一样都有自卫的本能,如果我们去扑打它,也有挨螫的可能。

蜜蜂螫人后往往自己也会随即死去,原来,蜜蜂是用腹部末端的刺针螫人的,刺针是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后面连着大、小毒腺和内脏器官,在其腹部刺针尖端有很多小倒钩,当蜜蜂刺针螯入人体的皮肤以后,再拔出刺针时,由于小倒钩牢固地钩住了皮肤,所以刺针连同一部分内脏也一起被拉了出来,这样,蜜蜂当然会死去,所以蜜蜂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螫人。但当蜜蜂螫到那种身上覆盖着硬质表皮的昆虫时,它可以从破口中拔回刺针,而使自己免于一死。

快乐也是蜜蜂,无奈也是蜜蜂,什么时候蜜蜂能终日都无忧无虑?什么时候蜜蜂能变得不再那么复杂呢?

候鸟渡海之谜

候鸟渡海曾引起四方学者的各种争议,就是到了今天仍是不得其解,但诸家之言也并非全无道理。

英国学者奥烈史有自然淘汰说。树的果实或昆虫到了冬天就会减少,故鸟儿为了寻找更丰富的食料而准备向南方转移。最初只是移至很近的地方,但是飞得愈远者获得的食物愈好。鸟自然领悟了此点,渐渐地延长了移动的距离。所以奥烈史认为鸟类是为了寻求食物才移动的。

另有学者把“渡海”的起源与冰河时代结合在一起说明。按照他们的说法,过去地球有3~4次被大冰河掩盖的时期,此时鸟也随着冰河的成长期及减衰期向南北移动,从而慢慢地养成了渡海的习惯。

还有一种学说与鸟的所谓“趋光性”有关,认为鸟喜欢去光线最多的地方,所以在太阳因四季变动而在赤道的南北移动时,鸟也自然跟随。最近洛安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渡海期之前,鸟因阳光照射时间延长,而在体内积储脂肪,并且因为性荷尔蒙的作用活泼而无法稳定下来,所以鸟儿只能渡海移至别处。

除此之外,候鸟又是依赖什么而能正确地飞往远方目的地的呢?

德国教授克黎玛利用叫做“向星鸟”的鸟做实验后,确认了候鸟决定渡海方向的事实,并于1950年发表了这个学说。由此证实了鸟具有与太阳时间、方位有关的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为“体内时间”。

至于鸟在晚上渡海一事,德国的科学家凭借天象仪通过实验证实鸟可凭借星空判定方向,但是在阴天或没有星星的晚上候鸟该怎么办呢?

瑞士的莎达博士利用雷达进行实验,他在渡海的季节,把雷达指向候鸟渡海路线上经常经过的地点。结果表明,在晴天时候鸟的踪迹总是会通过雷达的涵盖区域,但在云变厚之后这种现象便不再出现,说明了在完全阴天时鸟会迷失方向。

孰是孰非,候鸟专家们仍然在研究,进行马不停蹄的探索与追寻。渡海之谜,有待揭晓。

蝙蝠到底能看多远

作为哺乳类动物中惟一能飞的动物,蝙蝠虽说长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但却是热带雨林中的一名忠诚卫士。

蝙蝠能“播撒”树种,传授花粉。有的食虫蝙蝠还能控制害虫的数量:它们一小时能吃掉600只蚊子大小的害虫。如果雨林失去了蝙蝠,整整一批热带植物和树木就不可能生存。

与鸟不同,蝙蝠身上长的毛不是羽毛。而且鸟特别依赖于视力导航搜寻食物,但蝙蝠习惯于用“耳朵”和回声定位来确定食物的位置。有句俗语说:“像蝙蝠一样瞎。”其实不然,所有的蝙蝠都有视力,但是研究者迄今未能弄清蝙蝠究竟能看多远。

跟海豚和鲸鱼一样,蝙蝠先用超声波脉冲锁定飞行路上的食物,确定下食物的大小、形状,然后再互相联系。其回声定位超乎寻常地准确,特别是在夜间,它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探测到似人发丝大小的昆虫。当蝙蝠瞄准食物时,回声脉冲激增,食物于是被捕获到。

回声定位分两个过程:高频声发出,然后接收并分析。经过喉部发出声响,再通过嘴或鼻把它“说”出。有些蝙蝠甚至扣动舌簧,蝙蝠的超声波叫声的频率在20~100KHZ,它们的叫声每秒能传近340米远。计算发出和回收声波的时间差,蝙蝠就能确定食物的远近。科学家至今仍不明白靠回声定位的动物是怎样在大脑中解决这些复杂的数学问题的。

生物学家研究蝙蝠的惟一方法先是捕捉蝙蝠,然后在蝙蝠背上装一个无线电发射器,跟踪它们飞的地方,弄清楚白天在什么地方歇脚,深夜又倒挂在什么地方消化食物。

“瞎蝙蝠”何以能够进行如此准确的目标定位?此谜吸引了众多生物学家对其进行追踪研究,但时至今日却仍未有任何重大突破。

鸟儿飞翔之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想像鸟儿那样自由翱翔于蔚蓝色的天空吗?

让我们来看看鸟儿是怎样扶摇直上的。

拥有一对翅膀是鸟类飞行的首要条件。科学家们认为,鸟类翅膀结构异常复杂,丝毫不亚于鸟类整体机能的复杂性。鸟翅的羽毛构造能巧妙运用空气动力原理,推动空气,利用反作用力向前飞行。羽毛间隙构造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减少飞行时遇到的空气阻力,有的还能除震颤消噪音,这样一来,单是翅膀的差异,就造就了众多优秀的或一般的“飞行员”。

鸟儿飞翔除了主要依赖于翅膀外还有它们特殊的骨骼。鸟骨是优良的“轻质材料”,中空质轻。据分析,鸟骨只占鸟体重的5%~6%,而人类骨头占体重的18%。由于骨头轻,翅膀极容易带动起来,加上鸟体内还有很多气囊与肺相连,这对减轻自重、增加浮力非常有利。

另外鸟类和人类一样,在缺氧的情况下,会进行“过度换气”,与人类不同的是鸟类进行的是双流呼吸:肺部——气囊——肺部。在6000米高空,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1/2,而鸟类在此高度飞行时,能将呼吸频率增加5倍,吸入空气的量增加2倍。当鸟类处在很高的海拔条件下时,流入脑中的血液流量并不会减少,而同样条件下,哺乳动物的脑血流量比正常时要减少50%~70%。

过度换气能使肺快速吸进更多的空气,从而把大量的氧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大脑。在通常情况下,大脑损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脑血管在过度换气时开始收缩,变得比正常时狭窄,脑细胞没有足够的氧气补充,死亡就会加速。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鸟类却能获得成功,有人认为它们在过度换气时不会发生脑血管收缩现象,所以可以战胜人类认为难以承受的极限。

但是,鸟类究竟是拥有怎样的控制机制才得以使它们在过度换气时仍能保持正常的脑血流量的呢?

有人说,鸟类之所以能战胜复杂的气流、高寒、缺氧等等不利条件,仅有过度换气方面的特殊功能显然不够。在那些不利条件下,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由于缺氧会导致体内所有的功能发生紊乱,更何况面临的不仅仅是缺氧,还有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事情同时袭来,如奇寒、复杂的气流冲击、料之不及的冰雹风雪等等,因而必须具备综合性的应变能力才行。鸟类如此与众不同,一定有一整套合理的、科学的应变装置。但是这套“装置”藏在什么地方人类还不知道。

可见,鸟类凌空飞翔之谜依旧不甚明晰。它们到底有什么飞翔的独家秘笈亦或持有何种特异功能?这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孔雀开屏揭秘

动物园里总有年轻的漂亮妈妈领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来到孔雀笼前,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手绢。她们在干什么?当然是想看孔雀开屏呀!

孔雀在五色手绢的挑逗下会开屏吗?

是不是只有骄傲的孔雀公主最美丽?

雌孔雀跟雄孔雀站在一块儿很不相称。雌孔雀全身的羽毛是灰褐色的,点缀着交错杂乱的暗色斑纹,像是个灰姑娘。而雄孔雀则像个漂亮的白马王子,它头上长着6~7厘米的羽冠,面部露出金黄色和天蓝色的色泽。在丰满的绿色羽毛上,镶嵌着黄褐色的横纹。每枚尾羽上都有宝蓝色的眼斑依次散列着,两边分披着的小羽枝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被人称为“天使的羽毛”。

那么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呢?

动物学家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先了解孔雀在什么时候开屏最多。

每年的4~5月间,是孔雀开屏最多的时候,这时也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德国动物学家梅克断言,孔雀开屏是求偶的需要。通过对孔雀生活习性的长期观察与研究,他曾不止一次地发现,只要一到繁殖季节,雄孔雀的羽毛就会焕然一新,它们在山脚下开阔的草丛中或者小溪旁,翘起美丽的尾羽,随后便展开自己绚丽的彩屏,紧紧跟随在雌孔雀的身后,洋洋得意地走来走去,还时不时翩翩起舞,向雌孔雀求爱。中国的动物学家也发现,雄孔雀的这种动作并非偶然的,它是动物本身生殖腺分泌出的性激素刺激的结果。繁殖季节一过,这种开屏现象也就逐渐消失。

但另有学者认为,孔雀开屏以后,张开的尾羽上缀着的许多鲜艳亮丽的“眼点”,是用以迷惑、吓唬敌人的,如此一来,它就不容易被敌人捉住了。他们指出,孔雀开屏的目的,就是要警告捉它的敌人:“我可不是一般的鸟,不要打我的主意!”雄孔雀往往趁对方被迷惑的瞬间找机会逃走。

中国也有动物学家认为,游客鲜艳的服装和大声谈笑,经常会刺激孔雀,引起它们的警惕和戒备。此时的孔雀开屏,亦是一种示威、防御的动作。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骄傲的孔雀开屏张羽,尽展美丽又是为何?目前,各国学者还正处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之中。开屏之谜的揭晓还要等待一段时日。

大象造墓之谜

传说中临死的大象会非常主动地跑到自己的坟地去自筑墓穴,这是真的吗?要是果真如此,那么大象墓地就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了,因为不朽的象牙可是价值连城的。

前苏联探险家布加莱夫斯基兄弟俩,曾经前往非洲的肯尼亚寻觅象牙。某日,他们攀上了森林中高高的岩石山顶,朝前方望去,突然发现对面山上散布无数白色的动物尸骨。有一头大象正步履蹒跚地跑到尸骨堆旁,无力地叫唤了一声便瘫倒在地。

“那里肯定是大象的坟地!”兄弟俩异常兴奋,沿着干涸的河谷,迅速朝大象坟地奔去。但是颇为不幸的是,他们在半路上遇到了猛兽的袭击,转而又陷入深不可测的沼泽地,好容易摆脱了困境,最终仍未能到达目的地。

大象坟地真的存在吗?人们对此半信半疑。

近来,有许多学者对大象坟地存在都持否定意见。他们认为发现大象墓地一说纯属捏造。因为捕杀大象攫取象牙是违反法律并要受到制裁的,所以偷猎者杀害大象之后,总要掩饰说:“我们偶然发现了大象的墓地,才拾到这么多的象牙。”

但是大象在临死之前,行动确实与往常不同,它们往往总要离开象群,步履维艰地在某个地方销声匿迹。或许大象在临死之前,跑到某个僻静的场所或是有水源的地方去与世诀别。虽然大象的寿命可长达90多岁,但平均寿命只有30~40岁左右。

在动物保护区,人们也可以看到大象的尸体,但与整个大象死亡的数量相比较,可谓微不足道。这些死亡的大象究竟葬身何处,会不会集中在某一块地方结束生命?是否因为热带气候炎热,大象的尸体很快被风化分解,或被其他食肉动物当成美餐佳肴呢?显然,这种可能性也确实存在。

大象坟地或许只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要不然怎么迄今为止,仍没有哪方资料给予任何确切考证呢?但大象临死前的神秘举动又确实令人费解。

狐狸给同类开“追悼会”

人都谓狐狸刁钻狡猾、诡计多端,可有谁知道狐狸同仇敌忾、兄弟情深的一面颇让人感动。一只狐狸的死会引发全体狐狸的震怒与愤恨。为纪念这只狐狸,它们还会举行一场隆重的“追悼会”。

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个冬天,广西南丹县月里乡一个青年猎手在山间打得一只周身通红的狐狸。他非常高兴,那毛皮正好可以给自己的爱妻做一件狐皮毛领大衣。

他将狐狸放在铺了稻草的谷桶底板上,小心翼翼地开膛剥皮,不一会儿,一张2尺多宽、油光闪亮的狐狸皮即被竹签撑开,晾了起来。那30多斤的狐狸肉烧了满满一锅。村里男女老少都来品尝这美味佳肴。

饭后,黄昏将近,两个邻村的姑娘准备回家,刚走到村口,就听得一阵凄惨的叫声,抬头一看,黑乎乎一片。两个姑娘吓得面无血色,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村里,大声叫喊:“狐狸来了……”

青年猎手见两个姑娘如此狼狈,说了句“胆小如鼠”,就背了支猎枪走出家门,边走还边说:“来了,再打两个,就够做一件全毛大衣了。”众人也都一起跟了出来。

行至村边,一看,全都不由自主地惊呆了,只见几百只红、黄、绿、白、花的狐狸把村子团团围住。它们个个眼中冒火,虎视眈眈地望着那张悬在竹竿上的狐皮。村民们谁都没有见过这种阵势,一时都吓得心惊胆战,忙不迭地叫着:“快把那张狐狸皮还给它们……”

青年猎手无奈地取下狐皮向远处扔去,随着“扑”的一声,狐皮落在大草坪中间,顿时,所有的狐狸都围拢上来,形成一个内径五六米的圆圈,它们一个个站在那里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喧闹声。

不一会儿,一只浑身鲜红的大狐狸踱到中间围着狐狸皮默默地转了一圈,随后慢慢地退回狐群。接着黄的、绿的、白的、花的狐狸好像事先开了预备会一般,派出代表上前向这张狐皮告别。

人们从门缝和窗洞朝外张望,这群狐狸似乎附上了人性,颇似《聊斋志异》里狐狸精的种种故事,只当是大祸临头,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不多时,这群狐狸又都一齐低了头,静静地站了约有一两分钟,然后伴随着一声尖厉的叫声,那张狐狸皮被一只花狐狸叼起,在这群狐狸的簇拥下离开了村庄。

从此,这个村子附近再也看不见有狐狸出没的踪迹了,而村民们也不敢打狐狸取皮做大衣了。

狐狸这一面还真是让人开了眼界。可见,在狐狸家族里,亲情也可谓是至高无上的。一旦有狐狸遭到不幸,全体狐狸将会倾巢而出。

但有关追悼会一说,科学家们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鸵鸟胆小吗

多年来,人们总是将鸵鸟称为胆小的动物,因为它遇到危险总是把头颈平贴在地上,然后钻进沙里“掩耳盗铃”。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鸟类学家发现,鸵鸟栖息在非洲热带沙漠草原地区,那里气候炎热,阳光强烈,鸵鸟发现敌害后,虽然可以拔腿快逃,可是,在干燥的环境下奔跑对自己是很不利的。因此,鸵鸟便将长脖子平贴地面,身体蜷曲一团,凭借自己暗褐色羽毛伪装成岩石或灌木丛,加上雾气的掩护,就不易被敌害发现。尤其是未成年的鸵鸟,常用这种方式逃生。如果此举难以奏效,它们便会在敌害出现时一跃而起,迅速逃离。

鸵鸟的翅膀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最原始的作用——飞翔,虽然不能飞了,但它跑得却很快。鸵鸟身高达2.75米,其步幅可达3米,每小时可跑70公里,远远超过狮子的最大速度(每小时60公里)。

鸵鸟蛋乃是蛋中之王,大约重1.35公斤,相当于25~30个鸡蛋的大小。鸵鸟蛋一样可以吃,但是要有耐心,因为要煮熟它,至少需要2小时!

经过39~42天的孵化后,小鸵鸟便可从鸵鸟蛋壳中爬出。看管小鸵鸟的任务主要由鸵鸟爸爸承担。除此之外还要为小鸵鸟觅食,对它们进行“培训”,而鸵鸟妈妈则负责保护自己的子女。

科学家格日梅克亲眼看见了这样的情景:一只公鸵鸟领着8只小鸵鸟及在旁边观察周围动静的母鸵鸟。突然间,一只鬣狗向小鸵鸟们发动袭击。公鸵鸟马上领着“孩子”躲到安全的地方,而母鸵鸟则英勇无比地迎了上去,用脚扑,用嘴啄,鬣狗招架不住,只得连连后退,母鸵鸟也不停“手”,一直追了有大约1公里远。

古代,鸵鸟羽毛通常被用作士兵头盔饰物。在阿拉伯国家,鸵鸟蛋壳被认为很有神力,因而人们把蛋壳放在屋顶下和清真寺庙的圆顶下,以驱逐妖魔。到了17世纪,航海家才把鸵鸟羽毛带到欧洲,不久以后,皇宫的裁缝们用它来装饰女性的服装。到20世纪初,由于对鸵鸟羽毛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南非还办起了鸵鸟养殖场。

如今,鸵鸟的羽毛主要用来作为连衣裙、扇子、帽子和戏剧服装的装饰品。

看来,缩头缩脑的鸵鸟还真够大胆,紧要关头,不但毫不畏惧,反而能迎面而上。或许这就是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

2002年1月4日,美国海军和国际海洋渔业署发布了一份报告,首次承认海军2年前进行的声纳研究实验产生的巨大海底噪音导致了海洋哺乳动物的触礁与死亡。

当时,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后,在24小时之内,有16头鲸在巴哈马群岛令人不可思议地群体触礁。哈佛医学院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对该事件中死亡的两只鲸进行了部分取样分析。解剖学家通过对鲸类的听觉研究发现,鲸的内耳有出血现象,同时伴有听觉系统、大脑和喉部的损伤——这些地方都是对强烈压力非常敏感的部位。在其中一具鲸尸中,连接耳鼓鼓膜的韧带断裂了,这显然是受到了强烈的肢体冲撞。发生触礁事件之前的10年里,该地区的鲸类科学研究报告中类似这种受到冲撞的鲸从来没有出现过。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海洋生物学家发表了一项声明:“我们很清楚海军的研究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我们希望通过不杀害或威胁海洋哺乳动物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许多环保组织还十分关注海军另一个引起争议的声纳研究项目——低频活动声纳。现在已有替代技术可以在不对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达到同样的保证国家安全的目的。但有些决策者却无视鲸类专家关于低频活动声纳的担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愤慨。

我们一直在研究大批鲸鱼神秘触礁自杀的原因,这可能也是源于人为噪音,噪音不仅将鲸的耳鼓膜震破了,而且可能导致其大脑神经发生紊乱,以致丧失了辨别力。面对水中的声纳波,它们无法忍受,只有逃离海洋,才能得到解脱,于是出现了上述大批鲸鱼集体触礁自杀的现象。

乌贼的巧妙战术

乌贼,人们叫它墨鱼,这是因为它的体内有墨囊的缘故。乌贼虽然有肉鳍,又用鳃呼吸,可没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一个石灰质的内壳,因此它并不是鱼,而是和鱿鱼、章鱼、河蚌一样属于软体动物,但它没有像河蚌那样的外壳。乌贼有10只长足长在头上,足上有吸盘,除用来运动外,还有游猎食物的作用。它是食肉的动物,性凶猛,常常遨游在海底寻找小鱼、小虾及各种贝类来吃。刁滑的乌贼不仅善于豪夺食物,而且善于巧取。长期的海洋生活,更练就了一套防敌制敌的巧妙本领。

乌贼在水中运动方式是十分奇特的,它不用鳍也不用手足,而是靠自身的漏斗喷射海水推动身体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比一般鱼类要快,时速可达36千米。乌贼的这一本领是用于搏斗时快速进攻,不利时迅速逃跑来保住生命。

善伪装、巧打扮是乌贼的一大特长。乌贼身体像个口袋,长在头上的10只长足,弯曲蠕动,看上去像10条小蛇,体裹套膜,犹如穿上长裙,这样的装束,远远看去活像一个妖怪,实在有点可怕,胆小的敌人和小动物不敢向它走近一步,常被它吓跑,使它独霸一方。

乌贼还是一个变色龙,体表有许多暗色的斑点,皮肤里面有很多色素细胞,可以随时变换颜色适应环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皮肤的色彩和花纹也在变化,就是被打昏或打死以后也会变色,可算是一个魔术师。它变色一是为了隐蔽自己,一是吓唬敌人,一切为了防敌。如果变色一招不足以吓人,它还会鼓气胀大,收回触手,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显得更加恐怖。

乌贼遇敌时,施出上述手段还逃不脱的活。就会使出绝招,施放烟幕弹。在腹部的墨囊中喷出一股又浓又黑的墨汁来。乌贼的墨汁有蓝黑色、黑色及褐色三种,把它们洒在水中久久不散,借以挡住敌人的视线,乌贼自己却躲在安全堡垒里。有些深水的乌贼,生活在黑漆的水底,施放墨汁不起丝毫作用,因此,它喷出的物质为发光的液体,在海水中形成光幕,追捕它的敌人被这突然出现的火云弄得不知所措,乌贼趁机而逃。如果被敌人捉住,怎么办?不用愁,乌贼还留有一手,那就是乌贼的触手会在4/5的地方自行断开,留下一点给贪心的敌人,自己则溜之大吉。

综上所述,可见乌贼是一种很刁滑的动物。人们叫它乌贼真是恰如其分。

乌贼之所以能诡计多端,同它本身的脑神经和眼睛密切相关。发达的脑有软骨包围保护着。据测定。它的神经最粗者直径可达18毫米,比猪、牛的最大神经还要粗得多。乌贼的眼睛大如斗,其构造像人眼那样复杂,它能转动自如,善于察颜观色,窥测方向。利于攻、退、藏、跑的快速行动。

乌贼残暴而贪食,往往同类还会自相残食,但它们对自己的后代却非常关怀。当它们产下卵后,雌乌贼就在卵块上游弋,雄乌贼就在附近巡逻,它们时刻警惕着来犯的敌人,直到小乌贼出世后,它们才放心地离开。

乌贼全身都是宝。它的肉洁白鲜嫩,美味可口,除了鲜吃外,还能制成墨鱼干,同样是筵席上的佳品,深受人们的欢迎。乌贼墨囊中的墨汁加工后可制成印刷用的油墨。乌贼的墨囊和乌贼外套膜内的石灰质贝壳都是好的药材,医生用它们医治皮肤和耳朵的疾病,还可以治疗面部神经痛、胃溃疡、消化不良、喘气、心脏病等。此外,用来补牙效果也不错。乌贼骨富含钙质,用来喂幼畜、雏禽,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母鸡吃了也能多生蛋。

奇妙的寄生蜂

寄生蜂在蜂类中是较为奇特的一类,其奥妙在于当它们生儿育女时,不用花什么力气,也就是说不但不用自己筑巢,也不用为自己的后代贮备食物,而是把卵产在其他昆虫的幼虫、蛹或卵里,当卵孵化出幼虫以后,就以被寄生幼虫的肉体或卵内的营养物质为食料,发育长大。被寄生的幼虫、卵也就如此地夭折了。寄生蜂因为采用了这种巧妙的治虫方法,被人们誉为消灭害虫的谋士。人们很早就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这种防治方法具有高效、持久、经济、无污染、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国内外正在努力推广应用。

昆虫怎样保护自己

地球上的现存动物中,昆虫占了80%左右,可以这样说,在动物界几十亿年的演化历史中,昆虫是最大的赢家。可是我们都知道,与哺乳类、鸟类或者两栖爬行类、鱼类相比,绝大多数昆虫实在是过于渺小,那么,这些如此弱小的东西,面对自然界中残酷的生存竞争,究竟是如何周旋自如,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呢?

首先,它们一般都有着极其惊人的繁殖力,举例来说,一对普通的家蝇,在适宜的繁殖条件下产生的后代,如果都能存活并且繁殖,那么半年后,它们的个体总数可以达到1020个以上,也就是超过10万亿亿个。当然,实际情况不会如此,但是,有了这样天文数字般的基础,即使外部环境相当恶劣,总会有一部分留存下来并且继续繁衍。

其次,昆虫的繁殖并不是非常随意的,它们一般会选择安全性好、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地方产卵。有些昆虫甚至会为子孙设置一些保护性措施,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蟑螂,它们的卵就是包在卵鞘里的,而象鼻虫的产卵更像是在构筑一项伟大的工程,它费尽心思地把一片叶子卷成圆筒状,卵就产在这个状似摇篮的小天地里。

刚刚孵化的幼虫,几乎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它们鲜嫩多汁的身体,常常成为食虫动物的美餐。所以,很多幼虫会施展各种各样的技巧来保护自己。例如,它们在刚孵化时会聚集成团,使得乍看之下犹如一个庞然大物;或者,它们在危险到来时会装死,以躲避敌人的袭击等等。

与幼虫相比,成虫的装备很齐全,保护措施也更为管用。昆虫的触角和复眼给了它们灵敏的感觉;昆虫摄食用的口器则发展出了咀嚼式、刺吸式等多种样式。对昆虫来说,成功的自我保护装置是飞翔用的翅膀,除了少数种类外,绝大部分昆虫拥有能展翅飞翔的翅膀。显而易见,飞行不仅增加了昆虫的捕食机会,扩大了生存空间,也大大降低了被天敌消灭的可能性。

有些昆虫还会采用巧妙的“障眼法”,使自己不会被擦肩而过的天敌发现。昆虫所用的竹节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它的骗术是把自己装扮成树枝。方法叫拟态,能惟妙惟肖地模拟其他生物的样子。例如竹节虫看上去很像一段青绿色的嫩枝条;枯叶蝶停在树枝上,简直和一片枯树叶一模一样。

当然,昆虫能够如此在地球上天马行空,还与它们的特殊性能及构造有关。因为它们的体型小,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也就相对较小;还有它们对环境要求不高,以及身体有外骨骼保护等等。总而言之,昆虫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才使得它们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面对无数强劲的敌人,仍然能够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河马不是马

一说到河马,有的人认为它是马的兄弟,其实河马与马虽都有一个马字,可连亲戚都攀不上,它同牛还可算得上是异族兄弟。

河马生活在南非洲和中非洲的河湖、沼泽边缘的草地,专门吃食草类动物和水生植物,有时也会吞吃泥土以补足矿物质。它是很贪吃的,常常吃得大腹便便,平均每晚能吃60千克的食物。一天之中,河马差不多有十七八个小时泡在水里,连交配、分娩、哺乳都在水中,初生的幼仔也要在水中呆上10多天后才上岸来活动。由于长期在水中生活,背毛变得稀少,鼻孔、眼睛和耳朵全长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一平面。当它们泡在水里的时候,不用抬头,鼻孔、眼睛和耳朵都能露在水面。这样不但呼吸顺当,也能看见东西,听到声音。更妙的是鼻孔、眼睛和耳朵里都有一个控制开闭的阀门(瓣膜),下水时严密地关闭起来,不让一滴水进入里面,并且能在水中停留很长的时间。

河马的身体庞大拙笨,体重约4吨,仅次于大象,排行老二,四肢粗短,与大象相比,那只是个矮子。河马的头特别大,头骨重几百千克。更引人注目的是,它有一个大嘴巴,陆地上任何动物的嘴都没有河马的嘴大,一个人若跳进去,也难于填满,可称为大嘴巴冠军。它的上门牙很短,向下弯曲,一对下门牙向前伸出,像一把铲子,还有一对向上向外伸出的下犬齿。今天它的门牙吃草时磨损了多少,明天就长出多少来,像变魔术。更有趣的是,由于供水不足时,河马皮肤上的汗腺会分泌出红色的汗,以湿润皮肤,防止干裂。如果这红色的血汗分泌到水里,就变成鱼类的营养品。

胆小的河马,夜晚上岸来吃田里的蔬菜,当听到人们的吆喝,它会不顾一切,抱头乱窜,这样至少十天半月,它不敢再来。平时,河马沉默寡言,一旦发起脾气来,常常打架,它们各自用自己锋利的牙齿去刺伤对方厚厚的皮肤。有时在河里发起怒来,它敢顶翻小船,把船咬成两段。

河马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能生仔,可惜每胎仅产一仔,小河马出生后,母河马细心地照顾着,每天全神贯注地守护在小河马身边,或者把小宝贝背在自己的背上,或者骑在脖子上,母河马还耐心地教小河马吃草、游泳等。带仔的河马妈妈,性情变得非常凶恶,丝毫不能惹它,倘若你触犯了它的宝贝,它决不会放过你,立刻向你冲杀过来,这是很危险的。在动物园里养大的河马,不但没有野外的河马那股粗野的性格,能守规矩,听从饲养员的指挥,而且还能很好地生育,在动物园里安家落户,接种传代。

离水能活的鱼

“如鱼得水”这句成语,充分反映了鱼与水的密切关系。鱼离不开水,鱼只有在水中才能生活,才能接种传代。但是,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鱼,它们能在一定的时间里生活在水外,不至于死亡。像肺鱼、弹涂鱼和攀鲈鱼等就具有在水外暂时生活的特殊本领。

肺鱼生活在淡水中,体呈纺锤形,硬骨不发达,行动灵活。具有内鼻孔与口腔相通,这与其他鱼不同。在水中活动时,用鳃呼吸,但在干涸的环境下,又能用鳔直接呼吸空气,故名肺鱼。

肺鱼的鳔,构造很像肺,内面呈蜂窝状结构,且有分支繁多的血管网,鳔壁上具有能伸缩的肌肉,因此鳔能像肺一样吸进空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现存的肺鱼有单鳔的澳洲肺鱼和双鳔的非洲肺鱼和美洲肺鱼。非洲肺鱼在水完全干涸的期间,把自己藏在淤泥中,并使其周围形成一个坚实的淤泥“小屋”,自己亦形成胶囊裹起来,对着嘴或鼻孔的地方开一个小孔,空气可由小孔通过鼻孔进入鳔进行呼吸。在这个屋内,它们能度过几个月,等到雨季到来,淤泥壁被水冲散的时候,肺鱼又重新入水活跃地生活。

弹涂鱼在潮水退后,海滩上的红树林里(红树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海滨的灌木丛),人们能见到一幅奇特的景象:有许多像泥鳅一样大小的鱼,抡起它的尾巴,在那里乱弹乱跳,甚至还会爬到红树的树枝上呢!在这里捕食小昆虫、蠕虫和其他无脊椎的小动物,这种怪鱼的名字叫弹涂鱼,由于它最喜欢吃虾,也叫虾虎鱼。

弹涂鱼样子古怪,一般长6~9厘米,身体暗褐色,有些花纹或黄斑点。它的眼睛很有趣,眼球时而突出眼窝,时而贴入眼窝,好像它能眨眼一样。更妙的是它的眼睛能向各方面活动,能通观四面八方,及早发现敌情,躲避敌害,以保生存。它的胸鳍像一把贴身的大芭蕉扇。胸鳍的基部显得又粗又壮,像人的胳膊一样,它可以支撑身体做各种动作。尾巴像一把钝圆形的纸扇。弹涂鱼的腹鳍左右愈合成吸盘状。所有这些特殊的结构,使弹涂鱼在滩涂上爬、跳,甚至还可以竖直地贴附在闸门上、陡壁上或树根上,自由自在地生活,每遇受惊,它们会成群以三级跳远的姿态,以极快的跳跃速度跳入水里或钻入附近的泥涸中。

弹涂鱼不但能在泥滩上行动,还能猎取陆生昆虫和甲壳动物。有的还是吞食和吸吃虾蟹的能手,碰到小虾,张口就吃,遇到较大的蟹,就用尾巴去引诱海蟹上钩,然后用力弹折蟹的螯,盘住它,吸住断螯口,美美地吃它一顿。

弹涂鱼不能长期离开水生活,但它有类似陆生动物的附肢和适应陆上呼吸的结构。它可借助皮肤和口腔表皮上的浓密的毛细血管进行呼吸,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更可贵的是,它的尾鳍也有辅助呼吸的功能,因而弹涂鱼在泥滩上跳跃,可以不时地到陆地上来,甚至上树,人们就可以缘木求鱼了。或者静止时,常常把尾鳍放入水中,其奥秘就在于此。

攀鲈鱼除了弹涂鱼之外,广东省的汕头市等地方,还有一种攀登技巧更高明的热带性小鱼,它的名字叫做攀鲈鱼。顾名思义,它可借用坚硬臀鳍和胸鳍的棘,配合身体左右摆动顺着树根爬行到树干上,居高临下饱览水陆风光。这还不算,在气候干燥的时候,它能从一个水域爬行到较远的另一个水域,并可以登上陆地觅食。而在池中干涸时,它可以钻入泥里,数月不死,等到雨季来临时,又重新爬出来生活。这种鱼之所以能在陆地上行动生活,完全是靠它鳃旁附生着的腔室(副呼吸器),利用这里布满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保存自己。可惜的是,当攀鲈鱼爬上树得意洋洋之时,当地居民正在树下张开渔网,摇动树身,上树的攀鲈鱼还弄不清什么事情,就一个个掉下纷纷落网,乖乖的成了人们的俘虏。

攀鲈鱼还是一种专吃肉的鱼,经常跃出水面吞食飞虫。它们性凶好斗,有时为了争夺一个小小的飞虫,相互之间还会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动物王国里的“小偷”

在现实生活中,小偷总是让人们唾弃和憎恶的,因为他们自己不劳动,却采取违法行窃手段,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可思议的是,在动物王国里,居然也有这样一些“小偷”呢!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每年的春、夏天,都能听到一种鸟的叫声,那就是布谷鸟。布谷鸟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其实叫大杜鹃,是杜鹃科鸟类中的一种,属夏候鸟,它每年秋冬要飞到印度、中印半岛等地过冬,春天才飞到我国来“生儿育女”。因此它的叫声多为两声一度的“布谷”音,所以老乡把它叫“布谷鸟”。

在我国,还有许多杜鹃,比如中杜鹃、小杜鹃、四声杜鹃(叫声为“快快割麦”或“光棍好苦”)、鹰鹃(叫声为“回贵阳”或“顶水盆”)、噪鹃(叫声为“狗窝”,故老乡也称“狗窝雀”)等。不管是哪种杜鹃鸟,每年的春夏季,它们总是从早到晚叫个不停,而且声音很大,听起来很凄厉,所以自古以来有“杜鹃啼血”一说。说它们“啼血”,恐怕只是一纸夸谈。不过它们为什么要一天到晚叫个不停呢?

原来,杜鹃这一类鸟,它们自己不做窝,也不孵卵,不育儿,而且把自己的卵偷偷下在别的鸟窝中,让这些“义亲”鸟来帮它们孵卵、喂雏。这样,杜鹃“无事”可做,便在附近成天叫唤。不过这种叫唤可能是它们呼唤子女的一种行为。因此小杜鹃被养大到能飞的时候就离开了养父母,而跟这些真正的父母一起活动了。有趣的是,有些“义父母”居然毫无觉察地孵着,即使孵出来的不是它们自己的雏鸟,也同样尽心尽力地喂育。

所以杜鹃鸟可算得上是动物王国里的“小偷”了。而且类似这样的“小偷”在动物界里还不仅仅只是杜鹃鸟,在鸟类、鱼类和昆虫中都有这样一些种类,它们自己不筑窝、不育幼,而且把自己的卵偷产在其他种类的窝中。动物学家把这种“小偷”行为叫巢寄生行为,像杜鹃这样的“小偷”称为寄主,而被“偷”的种类也就是“让”寄主产卵的就叫做宿主。对巢寄生行为,人们研究得较多的是鸟类。

在鸟类中约有80多种有巢寄行为,占鸟类总数的1%,可以说“小偷”只是少数。它们大多分布在少数几个科里,如杜鹃科(大杜鹃鸟等)、文鸟科(织布鸟等)、拟鹂科(牛鹂等)、响蜜裂科(响蜜裂等)和鸭科(仅一种,为黑头鸭)。

寄主对宿主的选择有时是生活习性与其大致相似的种类,有时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但有时两者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大杜鹃是个比较出名的“小偷”,它能把自己的卵偷下在100多种其他鸟类的窝中,可以说是“能偷的就偷”了。

由于是“偷偷摸摸”的行为,所以寄主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产卵速度快,往往是趁宿主外出觅食之机“下手”;如果宿主的卵已孵化,寄主还常常会把这些卵吃掉或扔出窝外。其次,多数情况下只在一个宿主窝内产1枚卵,下2枚或多枚的较少。再次,寄主的卵会早些孵出来,其雏鸟有扔掉其他鸟卵、雏的习性而独占义亲饲育。最后,寄主卵的形态特征一般与宿主较接近,但也有许多相差很大的,例如1999年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所发现的杜鹃寄生巢中,有一些很相似,而另一些则在卵大小、颜色上都相差很大。

显然,寄主对宿主的寄生,对宿主来说是很不利的,它们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于是,许多被寄生的宿主也有不少反寄生行为,也就是“防小偷”和“抓小偷”。有的看到“小偷”进入其领地,就进行攻击或驱逐。有趣的是,有些杜鹃似乎因为“做贼心虚”,竟也被一些比它还弱的小鸟赶得只好灰溜溜逃跑呢!有的尽量把窝建得更隐蔽些,要么外出时把卵盖好;有的则能认出寄生卵,要么扔出窝外,要么干脆另做窝,让原来的卵与寄生的卵“同归于尽”。

如此看来,在寄主与宿主之间,就像“警察和小偷”之间那样,总是存在着寄生与反寄生的斗争。寄主总是使其“偷”的本领更加高超,而宿主总是使其“防偷”、“抓偷”的本领更加完善,于是在自然选择中,两者的行为都得到了进化,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协同进化”或“共进化”。不过对于巢寄生动物与宿主之间到底是怎样进化的这样一些问题,人们至今了解的还很少,还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蜈蚣有多少腿

蜈蚣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记是多足。的确不错,一般蜈蚣的身体有18节,每节生一对足,共有36只足,有些地方习惯叫蜈蚣为百足,其实蜈蚣并没有一百只足,只不过形容其足多罢了。其实,世界上确实有超过百足的蜈蚣,据报道,在牙买加,生活着一种热带蜈蚣,身体有180节,每节一对足,共有360只足,有趣的是,这360只足全是自卫武器。原来在每只足中,生有毒腺。当它遇到敌害无法逃脱之际,立即从毒腺中喷出毒气,毒得敌人无法动弹,而蜈蚣却趁机溜之大吉。

蜈蚣又名天龙,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蜈蚣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5000种,我国约有50多种,而常见的有每只前肢足上棘少的少棘蜈蚣和多棘的多棘蜈蚣等。

无论哪一种蜈蚣,其身体背腹扁平,分头部和躯干部。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个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头部腹面有口器,为蜈蚣的摄食器官。头部的附肢包括1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成为感觉和摄食的中心。躯干部有18个体节,其间长短体节互相间隔,每节有一对附肢,称足。可见,躯干部成为运动中心。其中第1对足为发达的颚足,末节有一对利爪,爪内有毒腺,爪末端有一个毒腺开口,螯人、畜时可注入毒液,称毒足。

蜈蚣身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骨质的外壳(外骨骼)。分为背部的背板和腹部的腹板;背板和腹板靠两侧的膜状的薄板相连接,外壳不仅有保护内脏器官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机能,而且还能和附着的肌肉一起完成各种运动的动作。蜈蚣在生长过程中,外壳一旦形成就不能再生长。因此,蜈蚣为了继续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便要进行蜕皮,蜕去旧皮,换上新皮,蜈蚣得以迅速生长。

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瓦石堆积的地方。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可常见到蜈蚣,养蚯蚓的场地也有不少蜈蚣居住在这里,专门从事吃食蚯蚓的勾当。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相互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离开另寻栖息地。但蜈蚣胆小怕惊,一旦受惊则会一反常态,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或吃掉自己产下的卵。

蜈蚣为肉食性凶猛的小动物,它不但吃食弱小动物(如蟋蟀、蚯蚓、蝗虫、金龟子、稻苞虫、蚱蜢、蜘蛛等),还敢向比它大几倍的动物进攻,如壁虎、小青蛙、小鱼等。蜈蚣觅食时,当触角一旦碰到猎物,它便迅猛地扑上去,用身体前部的几只足和毒足紧紧钳住猎物,用毒足注入毒液,接着咬破皮伸进口器食尽其体内器官,只留下空壳。蜈蚣食量大,每次可吃食其体重的1/5~3/5食物。但其吃食的速度很慢,吃食一条小蚯蚓竟要花1~2分钟。可蜈蚣又是耐饿的小动物,一般3天吃食一次,一个月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

蜈蚣还有一个舔舐的习性。蜈蚣经常用第1小颚上的稠密绒毛和第2小颚上的刷状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舔舐触角、步足,最后也把自己的窝舔得干干净净,舔舐可以清除身上、窝内的细菌、真菌及有害的小动物,是防御敌害的一种适应表现。此外,产下卵后,抱卵的雌蜈蚣也会舔舐卵,保持卵的清洁,防止霉菌侵害,保证卵能孵出小蜈蚣。

蜈蚣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爬出来活动、觅食及交配。蜈蚣是变温动物,也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同时,蜈蚣怕干燥也怕水渍,居住的地方只要保持湿度为80%左右即可。

蜈蚣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蜈蚣具有祛风镇惊、抗癌解毒、散结、经络止痛的功效。蜈蚣毒液中含有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它们是组织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以及酪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多种有效物质;临床上用来治疗小儿惊风、口眼歪斜、抽搐、破伤风等,颇为见效。

万一被蜈蚣螯伤后,被咬伤部分会出现红肿、剧痛,并出现红线,严重者还会头晕、发热、恶心、呕吐等。咬伤后伤口敷30%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公鸡唾液、蚯蚓体腔液、蜗牛粘液、鸡蛋清液涂抹,有减轻症状的作用。症状严重时,要送医院治疗。

美丽的蝴蝶

春天,人们常见到成双成对,或八九成群,在草地上、树林间、水面上或花丛中来来往往,忽高忽低,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们虽然体态轻盈、文质彬彬、无声无息,但却给春天的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和生命的活力。

大自然的花朵颜色虽有万紫千红,但毕竟只是一幕幕不会舞动的图画,而蝴蝶轻飞在空中,却成了一朵朵翩舞的“花”,难怪乎人们称彩蝶翩飞为“能飞的花”,万分确切。蝴蝶翅膀的色彩斑斓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这是它翅膀上粉末状的鳞片作怪。每个小鳞片通过小柄插在翅膀上,这样一排排鳞片就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排得匀称和美妙。鳞片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细长的、圆的、三角形的……往往一个蝴蝶翅膀上覆盖着不同形状的鳞片。各种不同形状的鳞片表面各有凹凸不平的微细的刻纹,来自不同角度的光线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能产生各种颜色;再加上鳞片还有各种化学成分的色素粒,显示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这就是蝴蝶绚丽多彩的翅膀形成的奥秘了。

当今动物王国中,翩翩起舞、绚丽多姿的蝴蝶中,粉蝶、蛱蝶、乳草蝶、天狗蝶等,还是一个个可敬佩的远途旅行家。这些蝴蝶每年都像候鸟一样,为追求温暖的适宜气候环境,都有冬天往南去,夏天往北飞的迁飞壮举。蝴蝶迁飞时成群结队,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沙漠,朝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不到目的地决不罢休。由于蝴蝶身体细弱,飞行中又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当遇到高山恶劣气候时。就难免遭到死亡的厄运。可见蝴蝶还不是一个出色的旅行家。

蝴蝶虽然美丽,但它的幼虫往往十分丑陋,而使人厌恶。幼虫软软的身上长着密密麻麻的毛,所以人们叫它毛虫。幼虫长着锐利的口器,可以把植物的叶子咬得残缺不全,有的中间咬了个洞,有的只咬得剩下叶脉,幼虫吃得多,长得快,长到皮肤包不住身体的时候,便脱去旧皮肤,长出新皮肤,所以幼虫是危害果树和农作物的害虫。

蝴蝶的美丽,给人们增加了生活情趣,它的生活习性和千姿百态,更为文学、工艺美术的写作与制作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题材。在我国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是以他们死后双双化为蝴蝶,凌空翩跹,来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蝴蝶翩翩起舞,给人以活泼可爱的印象,现在不少姑娘的头发上还用绸子或塑料扎着各式各样的蝴蝶结,异常漂亮得体。在现代有蝴蝶王国之称的台湾省不少人利用色彩鲜艳的蝴蝶翅膀,拼凑成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的蝴蝶画,色调分明,造型生动。还以蝴蝶制成各种茶杯垫、台布和手提包等,更是别具一格,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欢迎。此外,由于蝴蝶色彩华丽夺目,美术家及工艺家常用来作为设计各种装饰品和纺织品的图案。

蝴蝶和蛾的翅膀上都有鳞片,属于鳞翅目。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蝴蝶和蛾是有明显不同的。蝴蝶身体细长,蛾的身体又粗又壮;蝴蝶触角末端膨大似棍棒,蛾的触角则像羽毛一样;蝴蝶休息时翅膀竖立在背上,蛾的翅膀多平铺在身体两旁或是覆盖在背上。此外,蝴蝶常常在阳光之下,活动非常活跃,而蛾多在黄昏时出来活动。

美丽的蝴蝶已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而那些聚居的蝴蝶更成为大自然的奇观!我国云南省大理市城东20公里的洱海边苍山脚下,有一片翠绿的树丛,树丛中有一潭清澈的山泉,在泉顶上空斜覆有茂密的枝叶,就在这些叶子上聚满了各种各样颜色的蝴蝶,一只衔着一只,舒展双翼,成串地从树叶上垂挂到水面,像紫罗兰那样一串串地悬挂下来。忽然,一只垂近水面的蝴蝶碰到泉水,一惊起飞,使整串整串的蝴蝶一起起飞上空,仿佛撒在空中的一篮花朵,蔚为壮观,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泉。在台湾的不少山谷里,经常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当他们翩翩飞舞时,成了一片活动的花海,美丽极了,人们一走进山谷,就会立刻被上下飞舞的蝴蝶团团围住,真是名不虚传的“蝴蝶谷”。

狡猾的狐

狐狡猾,这是众所周知的,狐不像虎豹等猛兽有着强大的身躯,锋利的爪牙,去捕杀其他小兽,也不像狼成群结队去觅食,所以狐在防敌和猎食的时候,诡计多端,以逃避猛兽的袭击,猎到食物生存下来。

狐体细长,脸面狭窄,嘴尖,四肢短,拖着一条又长又多毛的蓬松的大尾巴。虽然它的相貌不扬,但颇具心计。它抓胆小、好奇、行动敏捷的野兔时,会先装得漫不经心,有时还装作与另一个伙伴打架,或装模作样做出各种傻动作,逗引兔子的欢心,消除它的顾忌,待兔子惊奇地想看个究竟时,狐冷不防一跃,把发呆的野兔抓住,作为自己的美餐。狐如果发现池塘或沼泽中有野鸭,它会静悄悄地下到水里,把身体泡在水中,只将鼻子和眼睛露出水面,并且弄来一些枯草、树叶盖在头上乔装打扮一番,然后慢慢移动,等到接近鸭子,则来个突然袭击,把鸭子抓住,鸭子也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狐爪下的牺牲品。

狐性机警多疑。冬天,当狐走过结冰的河面,总是靠灵敏的听觉且听且渡,它听清冰底的水声,才敢向前走,人们常用“狐疑”来形容“多疑”,正是来自狐的这种动作。每当傍晚它要出洞觅食,出洞之前也总是要停在洞口听听外面的动静,一旦确信无异常情况时,它们才会像子弹出膛一样从洞口跳出去,以防不测事故的发生。

狐的尾下有一臭腺,当受到猎犬和其他猛兽追捕时,它会放出熏人欲呕的“狐骚臭”,在狐臭的袭击下,敌人迷失了追捕的方向。狐还会躲进水下,使猎犬的嗅觉失灵,捉不住它。更甚者,猎人捉到狐的时候,它还有“假死”的本领,暂时像奄奄一息,任人摆布,但乘人不备,又能突然翻身一跳而逃走。由此可见,狐的逃敌本领多么狡猾。

《聊斋志异》里谈到很多狐仙和鬼怪的故事,为什么狐和鬼又常相提并论呢?这是因为狐常在古寺、废墟、墓穴中栖身,加之它昼伏夜出,两眼瞳孔呈椭圆形,夜间看东西时闪烁发光,这种阴沉恐怖的景象,再加上狐机敏、狡猾的习性,结合古代文学家的希望与想象形成了一些光怪陆离的描绘和传说。今天从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大家不用怕鬼,当然也就不用相信有什么狐精、狐仙了。

狐喜欢住在洞里,但它却懒于自己动手挖洞,总是耍无赖霸占别人的洞来安置自己的家,它可以把野兔吃掉,杀人越货,还可趁獾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走进獾的洞穴里,拉屎拉尿,把它搞得乌烟瘴气,爱讲卫生的獾回到家里,嗅到这股难闻的恶臭,只得忍气吞声弃家躲避,狐就这样不费力气把人家的洞穴霸为己有。

狐能忍饥受饿,吃东西从不挑肥拣瘦。它如果能吃到野兔、山鸡,则心满意足;捉到老鼠、小鸟、鸟蛋也不扫兴;再不然吃小鱼、青蛙也毫不介意。实在没有办法时,蠕虫、昆虫、野果也可以充饥解馋。饿得不行的时候,它就冒险闯入村庄偷鸡、偷鸭,干起小偷的勾当,以求活命。当狐遇到难于吞食的乌龟、刺猬之时,它们并不善罢甘休,在恋恋不舍地离开之前,还会在猎物上撒上一泡尿,不便宜它们。如果捕到的猎物一顿吃不完,狐会选择隐蔽的地方,挖个坑把猎物埋好,然后再经过一番伪装,设下迷魂阵,消除足迹后才放心离开。

狐喜欢独居,只有建立了小家庭,雌雄狐才同居抚养子女。狐的繁殖力强,一胎能生下五六个,多的达八九个,怀胎期50天左右。幼仔长到5~6个月以后,父母才把自己的子女从身边赶走,迫使它们自己去独立生活,因而家庭破裂,各自西东。

我们不要迷信狐,也不要憎恨狐,虽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