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10708100000019

第19章 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1)

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是元代名将张柔第九子。张弘范长须拂胸,丰采翩翩,算得上一位美髯公。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上舞槊(即古代的武器长矛)知名于时。口才很好,善于应对,诗歌也写得爽郎可通,很有特色。他的作品不留底稿,随手散落,后来有人为他网罗遗佚,刻印了一部诗集,即现在传世的《淮阳集》。

家庭背景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字德刚,河北定兴河内里人,是元朝历史初期;即蒙古国时期,中原地方武装中有名的军阀头目之一。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接着金都南迁,从中都(今北京)迁到汴梁(今河南开封),以避蒙古之军锋。张柔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金任命他为定兴令。后来又升迁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事。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他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当时蒙古人对各地归降的官僚、军阀等多沿用金朝官称,仍让他担任旧职。在此期间,张柔扩张势力,占领了以保州(今河北保定)为中心的三十多座城市。元太祖二十年(1125年)蒙古人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元太宗四年随蒙古将军速不台围金之汴京。速不台是以勇猛善战闻名的将领,与折里麦、哲别、虎必来等人被并称为“四狗”。(“四狗”是蒙古人对勇将的褒称,无贬义)。元太宗五年(1233年)金元帅崔立献汴京城投降,张柔又随塔察儿攻克蔡州,金亡。这一年张柔入觐元太宗窝阔台汗,被提升为万户,兼管军民,成为独据一方的汉军首领之一。

在金元之际,蒙古在其占领的牛原地区,除了派达鲁花赤(蒙语镇守者、管事官之音译)进行政治监督,派探马赤军进行军事控制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汉人地主武装的头目来维持其统治。这些头目,当时称之为“世侯”。他们集军、民、财权于一身,称霸一方。在权力继承上父子相袭,兄终弟及。其中有见识的一部分世侯,为了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实行有效的、巩固的统治,为了保存中原文化的传统,纷纷开设幕府,延纳流落在各地的汉族士大夫。张柔正是这批世侯中的翘楚,他不仅在蒙古灭金战役中战功显赫,与史天泽、严实等人齐名,而且进占汴京时,许多将领们正争着抢掠子女玉帛,金银珠宝,而他却懂得去金国史馆抢救出《金实录》这部珍贵的文献和皇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在这次战役中他还从屠戮战俘的刑场上救出了金朝最后一科的状元王鹗。将他接回他的大本营保定,留置于自己的幕府中。他的幕僚除了王鹗外,还有乐夔、敬铉、郝经等人,都是极一时之选的英俊人才。王鹗在张柔幕府中生活了十几年,太宗后乃马真氏三年(1244年)被忽必烈召征至其藩邸,后来又被拔置在翰林院工作。前后十年间凡大诰命、大典册皆出其手。敬铉后来官至中都提学,著《春秋备忘》一书,是元泰定间中书平章政事敬俨的叔祖。郝经更是当时文士中极有见识的人。他提出用中国传统的方式治理中国的就可以做中国的皇帝这样一种政治理论来为蒙古政权的迅速汉化作舆论。他在张柔幕府中生活了二十五年左右,后来成为忽必烈创建元朝的智囊团骨干人物。蒙哥汗逝世后,他向忽必烈提出《班师议》,主张先与宋议和,轻骑北返,以便赢得时间,组织力量与其幼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正是采纳了郝经的建议,取得胜利,建立了元朝。张柔这批幕僚在忽必烈前期政治中确曾起过不小的作用。

元太宗十年(1238年)张柔49岁时,他的九子张弘范出生了,这一年正是元太宗窝阔台汗十年,金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他说不上是金的臣民。他有八个哥哥,两个弟弟。他八哥就是后来承袭万户爵位的张弘略。张弘略,字仲杰,以通经史,善骑射知名于时。张家在元初是有名的藏书家之一,据说藏书过万卷。郝经很长一个时期是张柔为子弟们礼聘的家庭教师,张弘范当然也是郝经的门下士之一。在父兄师友的薰陶下,张弘范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时,张弘范正20岁,已经成人了。他身长七尺,仪表出众。当时男子成年都有蓄须的风尚。

庐陵邓光荐写序时说:“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存之穹壤,要是古今一奇。”(诗人的风格好象奔驰于马上的英雄握着长矛,饮酒赋诗。格调之高,可以叱咤风云,才情豪爽,不可一世……这些作品存在天地间,可以算得上是古今之一奇。)这些评语当然少不了有些溢美和偏爱的成份,但大致总可以反映他诗作的倾向性。总之,当元朝开国之初,由于出身和教养,他属于上升阶层中的新一代人物,在他身上河朔豪士生气勃勃的色彩似乎比贵胄子弟们的纨绔习气要强烈一些。

清廉地方官

那一年他八哥张弘略正任顺天路总管,当赴皇帝驻地述职时,留下张弘范代理工作,这给他提供了展示其行政管理才能的绝好机会。他决意要改革风气,严格整顿纪纲。当时蒙古军的纪律很差,他们所过之处,百般骚扰。张弘范认为:“我们国家是有法制的,令行禁止,不允许有违法的。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绳之以法。”这样,许多违反军风纪的蒙古兵都受了处分,不少人挨了军棍。从此以后,风清弊绝,耳目一新。来到顺天府的蒙古军队都相互告诫,再也不敢胡闹了。

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改元中统。这时张弘范正是24岁,被任命为御用局总管。中统三年(1262年),山东军阀之一的李殪起兵叛乱,忽必烈命令张柔和张弘范率兵二千迅速来大都(今北京)亲自检阅,并立即任命张弘范为行军总管。这个职务相当于一个纵队司令官。张弘范这时才26岁。在平叛进军中,他不避艰险,屡立奇功,成为忽必烈很器重的一个青年将领。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处理日常工作,公平合理,信赏必罚。胸怀坦白,不怀报怨之心。士兵有疾病,一定要亲自去探视,照顾医药治疗,不幸而逝世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乡;上级有赏赐一定分给群众;有军功而未获酬赏的,一定为之代请陈说,不得请求,不止。这些看来是很平常的行为,但发自内心、持之以恒,在士兵中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信赖,逐渐取得了很高的威望。至元元年(1264年)他八哥张弘略调至京城充任宿卫。(蒙语称为怯薛,是为皇帝轮流值宿守卫的禁卫军,后来发展成为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忽必烈在张柔诸子中特别选拔出张弘范来代替张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亲自交给他,正式任命他为顺天路管民总管。佩带金虎符在当时是一种特殊荣誉,也是享有特权的标志。这一年他整28岁,在朝廷青年贵族群中,他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新星。正巧这一年也是他长子张珪出生之年,张珪是这个家族第三代中的名人,是元朝后期的名臣。顺天张氏是和元朝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个家族。至元二年(1265年),他又由顺天调任大名。未上任之前,他改穿便服微行出访,到各处调查民间疾苦。发现了收租的官吏们非法加派,群众怨声载道。于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惩办那些不法的仓吏。由于这些措施,很快就取得群众的拥护。那年又适逢大水,他没有请示就决定免除了灾区的全部租赋。管理财赋的部门认为他犯了“专擅之罪”,要给他以处分。为此,他请求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诉。见忽必烈后,忽必烈问他:“你有什么要申诉的?”他说:“我以为国家把粮食存在小仓库里。不如存在大仓库里好。老百姓因为遭了水灾,交纳不上粮。如果一定要从农民口里夺取粮食,政府的小仓库当然会充实起来,但老百姓就会死绝了。等明年就会一粒粮也收不到!首先要让人民活下来,以后才会年年有收获、家家有余粮。农民有了余粮,那不都是国家的粮食吗?这就是我所说的大仓库!”忽必烈点头称赞,夸奖他懂得治国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专擅之罪了。

进攻南宋

至元六年(1269年),宋元正在进行襄阳的争夺战。元围困襄阳的军队大部分是平叛后改编了的李檀旧部,以勇狠骄悍难加管束著称。元政府正发愁难以物色到一个既有能耐又得军心的将领来统帅这支队伍。恰巧有人提到张弘范的名字,忽必烈立刻想到这正是他所要选择的人!马上就任命他担任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攻宋战役的总指挥是丞相伯颜。张弘范向伯颜建议:用重兵围困襄阳,首先应切断襄阳的粮道。伯颜采纳了这项建议,并且就派张弘范负责万山粮道的把守。在一次遭遇战中,他以少胜多,竟取得了一次意外的大胜仗,伯颜对张弘范的才能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至元八年(1271年),伯颜听从了他的计谋,决定把对襄阳的包围圈逐步缩小。张弘范于是在襄阳、樊城之间,建筑了一个坚强的阻隔性工事——“一字城”。“一字城”象一把锐利的宝剑,把原来是一个整体的襄樊军事防区,切割成两份。这样,包围圈进一步逼近樊城。第二年攻打樊城时,张弘范肘部中了流矢。他把伤口裹扎了一下,马上就到大本营晋见主帅,提出以水师截江道,断绝樊城的救援。同时在攻取的策略上,建议用水陆夹攻的办法,先攻破樊城,只要樊城攻下,襄阳也就无险可守了。他的这些主张,取得主帅同意后,立即组织新的进攻,他身先士卒,轮番猛扑,很快就拿下了樊城。宋方樊城守将范天顺战死,牛富率兵百余巷战,兵败后投火自尽,这是一场极艰苦的战役。樊城这个坚垒一突破,襄阳的守将吕文焕也就只好举白旗投降了。从至元四年(1267年)至至元九年(1272年)坚持六年的襄樊战役,胜利结束。这是宋元之间的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元军攻克襄阳后,南宋的门户洞开,崩溃已成定局。

张弘范以襄樊战役的功勋,带着降将吕文焕去见忽必烈,受到了“赐锦衣、白金、宝鞍”等奖励的荣誉。他的部下也都受到了奖赏。元军稍事休整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就又命令伯颜开始征伐南宋的新攻势。伯颜分兵二路,一道进攻淮西和淮东,直指扬州;一道由他率领,命降将吕文焕为前锋,这路元军的主力就是阿里海牙,张弘范隶属阿里海牙军团之下。他们由襄阳顺汉水而下,东赂,郢西(今湖北钟祥一带),南攻武矶堡,直扑临安(今杭州)。

至元十二年(1275年)南宋丞相贾似道为了挽救颓势,不得不亲自出马,督师驻芜湖,又派遣宋京前往元军大本营与伯颜议和。希望象景定元年开庆密约一样,输岁币,称臣。被伯颜拒绝了。这时贾似道只得命殿帅(即殿前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孙虎臣率领步兵、七万驻池州(今安徽贵池)丁家洲。舟师(水军)统帅夏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自率后军驻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伯颜命张弘范所部步骑夹岸而进,利用陆上优势,形成包围,又用战舰巨炮,轰击孙虎臣军。孙军大溃,逃到鲁港。夏贵闻败讯后,也放弃了指挥,仓皇奔逃。在这次战役中,南宋水陆两军主力丧失殆尽,张弘范所部长驱至建康(今南京市)。军入建康后有一个小插曲:丞相伯颜决定在建康休整一番。在诸将出席的劳军大会上,取出库存黄金分赐诸将。在诸将均已到齐之后,张弘范却姗姗来迟。伯颜沉下脸来面带愠色地说:“我们祖宗传下来的习惯法规定:凡是军事性的集会,迟到的有罪!虽然是近侍贵戚和以材能勇敢知名的人,都不允许宽赦,你难道连这规矩也不懂,竟敢迟到!”与会的人都为张弘范的过失,捏一把冷汗。张弘范却毫不惊慌失态,很从容地说:“我认为军事集会是指战场上的集会。在战争的场合上,我从来没有迟到过。今天的聚会是领受犒赏,在犒赏之前我不敢争先,在道理上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丞相伯颜被他所讲的道理折服了,冷若冰霜的面孔又变得和颜悦色,连连点头称是。他辞锋敏锐,片言释疑,语言之妙,举此一例可以想见。在这个小故事的后面,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他和伯颜争论的实质是蒙古习惯法和中原儒学礼教的交锋,用中原的文化传统来影响蒙古贵族,正是张弘范父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先锋将领

元军攻占建康后,南宋的京城临安,危在旦夕,宋廷不得不发出勤王的号召。但宋朝军民响应勤王号召的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等少数人。五月间忽必烈派人告谕丞相伯颜:“夏天就要到了,元军不适应南方盛暑的气候,可以驻兵休整,不可轻敌贪进,以免造成失误。”而张弘范则从军事形势考虑,认为应当乘破竹之势,掌握战机,不可再稍缓。他和伯颜商讨后,伯颜同意他的意见,命令他用当时最快速的交通手段——蒙古驿站的快马,奔驰到忽必烈的驻地,面陈形势。忽必烈是个指挥战争的行家,当然懂得倏忽即逝的战机,稍纵即逝,于是收回成命,决定继续追击。张弘范返回防地后,激战就开始了。这年秋七月张弘范与张世杰、孙虎臣等所率水军的战斗,焦山之战,是场决定性的战役。当时统帅阿术集合行省诸翼万户兵船于瓜州,阿塔海、董文炳集合行枢密院万户兵船于西津渡,南宋沿江制置使赵清、枢密都承旨张世杰、知泰州孙虎臣等陈列舟师于焦山南北。阿术派遣张弘范等以兵船千艘西掠珠金沙。阿术、阿塔海登南岸石公山,指挥水军万户刘琛循江南岸,绕出南宋防军之后,董文炳则直抵焦山南麓,和元军刘国杰左右呼应,万户忽刺出击中路,张弘范自上流来会师于焦山之北。这场会战,南宋全线溃败于焦山。张弘范率军直追至圃山(今江苏镇江市东北)之东。这是临安陷落之前元军伐宋的最后一次大战役。由于这次战役的功劳,忽必烈赐他以拔都的荣誉称号。(拔都蒙语意为勇士)并改授他毫州万户。

在焦山战役中南宋的主力张世杰,原来是张柔的部下。后来张柔降了蒙古,张世杰南下投奔了南宋。两人都姓张,又都是小同乡,所以有记载说他们血统上是同宗族,但走的道路却完全不一样。张世杰坚决抗元,最后以身殉国,死得十分壮烈。而张柔父子却封侯拜相,成了元初的显贵。《宋史》中说张世杰:“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小时候跟随张柔在杞县镇戍,因为犯了法,就逃跑到南宋。曾在淮军中当兵,并不被人所知)一个行伍出身的战士和有土地有财产的地方豪强来相比,在政治上当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张世杰和张弘范父子生活道路和见解的差异,和阶级出身应有一定的关系。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宋廷派遣宗室赵尹甫、赵吉甫携传国玉玺及降表赴元军大本营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称。伯颜看了降表后,派遣张弘范、孟祺(元行省咨议)、程鹏飞等人,带着伯颜的命令,先入临安城,责备宋大臣背约失信之罪。张弘范等终于说服了宋廷,取得宋王改称臣仆,屈辱请降的表文。三月,伯颜入临安,宋幼主赵显(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皇帝、皇太后虽然投降了,但人民并不都甘心作元朝的臣民,浙东一带发生了“叛乱”。按蒙古人的惯例,降而复叛,又杀了使臣,又焚烧了招降书,是要屠城的。张弘范的良心不允许他执行蒙古人屠城的习惯法,只杀了几个为首的人,就了结了此案,总算保全了一城人的性命。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军凯旋,张弘范也加官进爵,被授予镇国上将军的军阶,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这时张弘范41岁,已经是武职官员中从二品大员了。

俘获文天祥

第二年四月,文天祥、张世杰等拥立的小皇帝赵罡,被迫逃到广州,病死于硐州岛上(今广东雷州湾上一岛)。为了坚持斗争,他们又拥立广王赵硐于广东新会海中厘山。改元祥兴。闽、广一带不愿投降的南宋臣民们,对这个政权总还寄于希望。元政府当然不能容忍有一个打着南宋旗号的政权继续存在,于是决定要把这个流亡政府扼杀在摇篮里,这个任务又落在张弘范肩上。忽必烈调拨了二批蒙古军归他指挥,并且授予他以“蒙古汉军都元帅”的头衔。这在当时是超越常规的措施,使张弘范不得不提出“汉人历来没有统率蒙古军的先例,请求皇上还是派亲信的蒙古人来担任元帅。”忽必烈带着沉思和回忆的神情微笑着说:“你可知道你父亲和老将军察罕的故事吗?在太宗时期攻打安丰的那次战役中,攻下安丰后你父亲主张留兵驻守,而察罕习惯于蒙古的战术,反对留驻。军队全部南下后,不久安丰又被宋占领了,几乎断了退路。事后你父亲为此十分悔恨,这是由于当时委任不专的缘故。怎么可以让你再重复当年的复辙呢?今天交付你办这件大事,你如果能像你父亲一样用心,我就放心了。”忽必烈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认清了在汉地作战也得用汉人的战略战术来应付,草原上的那一套办法有些时候会不灵验的。这些推心置腹的话,使张弘范很感动。忽必烈并且当场要赐给他锦衣、玉带等贵重的赏物。张弘范辞谢了锦衣玉带等赏赐,而请求赐与战斗时合用的剑、甲。忽必烈对他这种战士的心情很赞赏。立即命令左右;把武库中最好的剑与甲陈列在大殿上,任张弘范自由选择。剑、甲选好后,忽必烈庄重地告诉他:“这把剑就是你的副手,不听命令的,你可以用这把剑处死他。”张弘范意识到手中握着的是一柄真正的“尚方宝剑”。临行前,张弘范又荐举有谋有勇的西夏王后裔李恒做自己的副帅。这个要求忽必烈也答应了。他这支由蒙汉混合组成的南征军,水陆共二万人,分道南下。他弟弟张弘正被任命为先锋。他告诫张弘正说:“我是由于你的勇敢而选拔你当先锋,并非因为你是我弟弟而决定这项任命。军法是严肃无情韵,我不敢以私情妨害公法!你处处要谨慎啊!”张弘正确也不负所托,军锋所向,沿海的漳、潮、惠、潭、广、琼诸州,相继告捷。张弘正军与宋丞相文天祥所部在潮州五坡岭(今广东海丰)相遇。宋军寡不敌众,文天祥被俘。元军士兵们捆绑着文天祥至张弘范军营,用枪、矛等武器百般威胁叫他拜见张弘范。文天祥不为所动,拒不下拜。张弘范被面前这个铁汉子的正气所感动,让左右给文天祥松了绑,以客礼相见。

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元组织了水军,大举进攻崖山。文天祥以战俘的身份也被软禁在元军船上。当张弘范这支舰队经过珠江口外零丁洋时,文天祥感触万端,想到当年在赣州起兵时,曾路经赣水上怵目惊心的皇恐滩,眼前又面对汪洋一片的零丁洋,自己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已经拿定了,于是作了一首诗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恰巧张弘范来要求他给张世杰写一封劝降的信。他就顺手写出上边这首诗,交给张弘范算是答复。张弘范读罢,除对他的遭遇同情外,心中肃然起敬。

张弘范与文天祥在政治上虽然是对立的,但他对文天祥的人格则是崇敬和钦佩的。当部下劝告他:“敌国的丞相,居心叵测,不可亲近。”时,张弘范笑着说:“他是个忠义至性的男儿,决不会有其他。”

击败张世杰

张弘范统率的元朝水军抵达崖山后,曾派张世杰的外甥韩某,三次去张世杰军中劝降,韩某是张弘范军中的一员下级军官。张世杰严辞拒绝了诱降。他对韩某说:“我知道投降了既可活命又可以富贵,但我已经抱定了牺牲的决心,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当时,张世杰尚拥有战舰一千艘。他采取了守势,把舰只排成一字阵,联结在一起,企图死守。张弘范采用封锁海口的办法,切断了宋军淡水的来源;宋军被困,取海水解渴,纷纷呕吐,士兵们疲惫不堪。张弘范做了四面包围的严密部署,一直等到副帅李恒从广州赶来会师后,才发动了总攻。他目的在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要一举歼灭,不使其再散逸。二月初六日晨,用炮石、火箭作掩护,插入宋舰队主力所在。元军跳上宋船后,短兵相战,发挥北军之所长,宋方溃不成军。宋左丞相陆秀夫驱妻、子入海,自己抱着年仅七岁的宋帝赵呙投海死。张世杰冲出重围,准备招集旧部;找寻赵宗室后裔再图恢复。元军李恒的舰队追至大洋,没有追赶上。不幸遇大风浪,船翻了,全船的人都淹死在平章山下。南宋王朝的这幕亡国悲剧,至此结束了。在这场大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是张弘范在厘山海战的败军之中救出了一位准备跳海自杀的邓光荐。邓是亡宋礼部侍郎,原名邓剡(1232年~1303年),光荐是字,号中斋,庐陵人,宋景定三年进士。张弘范劝邓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并且礼聘邓为他儿子张珪的家庭教师。张珪后来立朝有声,成为一代名相,据说就是这位老师教诲的结果。这件事和他父亲张柔当年从刽子手的刀下救出王鹗的故事有相似处。从中可窥见元代武将的政治家风度与战略水平。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张弘范曾仗义执言,为女真族学者夹谷之奇伸冤平反。这是一件当时脍炙人口的侠义行为。夹谷之奇字士常,号书隐,和东平世侯严实(1182年~1240年)的幕僚阎复(1236年~1312年)曾同受词章之学于金进士康哗的门下,又与金陵杨刚中同受理学之传于张翌(即时人称为导江先生者)。所以夹谷之奇不论词章、义理以及品德、吏才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才。在元朝伐宋的南征中,他以济宁教授的身份被征调为行省都事。元军占领临安,接管宋皇室金帛时,他经手文书登记事宜。后来查出这批金帛中有遗失的情况÷就有人栽赃诬陷,说这笔糊涂帐和夹谷之奇有牵连,因而他被隔离审查(当时的词汇是“按问”),张弘范闻讯后,出于对读书人人格尊严的维护,对儒生的保护;对各族知识分子的重视;对邪恶的义愤;他率领着属员去找负责审理这桩案件的中央特使,为夹谷之奇申辩说:“夹谷之奇是个儒家所谓行已有耻的读书人,操守一贯公正清白,是个看重荣誉有所不为的君子,不可能发生这种不名誉的事情。如果查出他确实稍有侵贪,我甘心情愿和他连坐。”由于张九帅的亲自过问,此案迅速得到公正的平反。通过认真的调查,水落石出,一切不实之词,原来都是坏人们的诬陷。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些动乱的年代中,某些有识见的元朝汉族统治者,对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起过些保护作用。

功过评说

十月张弘范班师还朝,朝廷上安排了不少庆功活动。忽必烈在内殿宴请这位百战归来的将领,为他洗尘,慰劳他的凯旋,是这一系列庆祝活动的顶峰。但乐极生悲,死亡女神已经在向他招手了。由于他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等环境,再加上又得了疟疾,返回大都后不久就病倒了。忽必烈十分关心这位由前线归来的勇士,特命御医前往护视,并规定每天要把张弘范的病情作专门的汇报,并让近侍传出口谕给御医说:“我有军国大事,等着同九拔都商量决定。你们一定要尽心治疗,使他迅速恢复健康。”又命令卫士坐在张弘范的门口,对来探视的人们说:“九拔都病得很重,除非至亲和医护人员外,皇帝有诏令,停止一切对病人不必要的干扰。”尽管用了最贵重的药物,安排了最高级的护理,仍没有挽救了这位九拔都的生命。至元十七年(1280年)过了新年后,他的病转重了。他自己也意识到病不会好了,要求从病房回到自己的旧居室,把亲戚宾客们召集来,和他们一一告别。最后,他叫人把南征时忽必烈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与铠甲取出来,握着儿子张珪的手,珍重地交付给他。并且说:“我当年用这剑与甲为国家的统一立过功劳,你佩带宝剑、穿戴盔甲时,不要忘记了爸爸!”他摩挲着剑与甲,在那些金戈铁马,峥嵘岁月的回忆中晕眩过去,那些回忆中当然也少不了江南儿女的血腥。海波和血浪的影子使他的视线模糊了,他最终地闭上了眼睛。他是一个军人,但却是一个有些诗人气质的军人。他在南征中写过一首《述怀》诗,诗中说: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

流露出他对战争破坏行为的憎恶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内疚。他逝世的这一天,正是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初十。窗外朔风凛冽,从北方沙漠吹来的大风,挟带着沙砾尘土,铺天盖地地吹来,又狂啸着卷走了一切!这正是他老师郝经所歌颂过的北风!《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他诗的风格,说近似南宋江湖诗派,其实,他的作品有些更像他老师郝经的格调,是金元诗宗元好问的谪系门徒。

他这短促的一生,仅有43岁。死后元朝追赠他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三十二年之后,即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元朝又给他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八年之后,(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元朝政府再一次加赐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改谥献武。他的遗诗题名《淮阳集》者,正取意于此。这些身后哀荣只反映元代官方对他的评价一直在上升。

但世人对这个历史人物却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有人从封建的名教出发,责备他们父子不忠于金朝,是大节有亏。我们前边讲过,他生于金亡之后,和金朝是毫不相干的。也有人站在汉民族立场批评他助元灭宋,是没有民族气节。其实从历史的发展上看,蒙古灭金后,经过长达四十年的蒙宋战争,终于由忽必烈重新奠定了全中国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和割据的局面,这是历史前进的需要。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除汉族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因此,不应认为只有汉族才是当然的统治民族。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应当承认这个历史的事实。忽必烈既是一个剥削阶级的代表,又是一个蒙古族的统治者;他当然不可能用平等联合的方式来谋求统一,而只能通过战争去实现存在着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统一。

我们肯定元朝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并不是肯定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合理。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反对民族压迫的抗元斗争是正义的,但我们却不必赞赏他们为腐朽的南宋小朝廷而尽忠的忠君思想。张弘范为全国统一做出了贡献,他在进军中尽量减少破坏和屠杀,在政治上支持忽必烈的汉化改革措施,抛弃蒙古旧制,坚持统一。这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我们也不必为他的武功、为他自己也感到内疚的事唱赞歌,他只是做了当时历史规定他应该做的事而已。对张弘范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不符合历史真实,历史上的恩怨,随着时光的消逝都过去了。元朝代宋而建国,这个王朝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初步奠定了我国疆域的规模,扩大了中外交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腐朽软弱的南宋来相比,中国历史总是前进了。张弘范在这个开创时期的所作所为,对整个元朝来说,对整个中国历史来说,其影响是深远的。

答失八都鲁

答失八都鲁(?~1358年),元朝将领。蒙古散只兀氏。纽璘曾孙,四川行省平章南加台子。刚开始的时候,世袭万户,镇守罗罗宣慰司,后出征云南,升大理宣慰司都元帅。至正十一年(1351年),进四川行省参知政事,随平章咬住镇压荆襄红巾军。十二年,平襄阳。次年进右丞,继定荆门,攻峡州,败赵明远军。十四年,升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知行枢密院事,总荆襄诸军,出兵援汝宁。次年,迁河南行省平章,进兵徐州长葛,为刘福通军所败。继取太康,围亳州,迫大宋小明王韩林儿退出都城亳州,奔安丰。十六年(1356年),进河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守御汴梁(今开封)。次年转四川行省左丞相,为刘福通义军所败,被朝廷斥为“玩寇失机”,后忧愤而死。

海都

海都是窝阔台之孙,合失之子,聪明能干而又狡诈,颇有势力,逐渐成为忽必烈的对立派领袖人物。蒙哥即位后,窝阔台系宗王失势,海都被分迁于海押立。海都以大汗位当属窝阔台后裔,其父合失应继承大汗位(实际是自己要求袭位)为理由,一直心怀不满。忽必烈与阿里布哥争位,海都支持阿里布哥。阿里布哥败降后,海都就回到他在叶密立河的封地,逐渐纠集部众,结好术赤后王,扩展自己的领地。在他的领导下,号令专一,赏罚信明,士卒练习,以海押立为基地,势力日盛,成为窝阔台系诸王的首领,积极谋求大汗之位。忽必烈屡次遣使征海都入朝,他以马瘦为辞,拒不来朝。忽必烈因无力西顾,一面按年赏赐海都银两币帛,并分蔡州为他的食邑,表示优容;一面派在中原的察合台曾孙八剌回察合台汗国夺取汗位,以牵制海都。察合台分地在窝阔台分地之西,这样,便形成了对海都的东西夹击之势。八剌与海都战于锡尔河,海都大败。海都求助于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击败八剌。后来,海都请窝阔台孙乞卜察克出面调解,又相和好。夺得察合台兀鲁思汗位的八剌也争夺斡端(今新疆和田)与元朝开战。至元六年(1269年),海都同八剌等察合台后王、术赤后王于塔拉斯河畔召开大会,推海都为盟主,一致对抗忽必烈和伊儿汗阿八哈,誓约保持游牧生活与蒙古习俗。至元七年(1270年),八剌死,古相(察合台子撒儿班之子)继立,举兵海都,为海都所杀。忽必烈针对海都的威胁,派太子真金驻兵称海(今蒙古科布多东南);派万户伯八、断事官刘好礼镇治吉儿吉思、谦谦州等处,又派大军击败海都军于别失八里。至元八年(1271年),皇子那木罕进军阿力麻里。至元九年(1272年),海都立八剌子笃哇为汗。其后,海都和笃哇联合起来,不断袭扰西北地区。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大举伐宋,海都又乘虚进袭。十二年(1275年)笃哇、卜思巴等率12万兵南下围攻火州(今吐鲁番高昌故城),迫使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尔的斤将女嫁给笃哇。后来海都进攻火州,亦都护战死。同年八月,忽必烈以右丞相安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辅佐那木罕率大军北征。那木罕弟阔阔出、蒙哥子昔里吉、诸王脱铁木儿等随行。命那木罕为阿力麻里总管。脱铁木儿是忽必烈弟岁哥都的儿子,因与忽必烈不和,一直在寻找机会发动叛乱。至元十三年(1276年)冬,从征的宗王昔里吉、蒙哥之孙撒里蛮、脱铁木儿、阿里布哥之子玉木忽儿、察合台子撒儿班等发兵讨忽,劫持那木罕和安童,分送至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和海都处,立昔里吉为帝,并回师攻掠和林。当时斡亦剌、弘吉剌部及河西、六盘山等地也有所响应。忽必烈急调征伐宋朝主将伯颜、阿术、别吉里迷失等回师北征。当时谋反诸王的军队已会集于鄂尔浑河,于是伯颜断其粮道,阻困其军马。元将土土哈在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两次大捷,夺回被讨忽军所掠之祖宗所御大帐,并分别击溃各支乱军,稳定了大漠南北局势。至元十五年(1278年),土土哈再率元军逾越金山,昔里吉败走也儿迪石河,脱铁木儿逃至吉儿吉思。脱铁木儿被元军击败,不得不求援于昔里吉,昔里吉不应。脱铁木儿又奉撒儿班为帝,玉木忽儿不从,双方激战,脱铁木儿战败被杀。撒儿班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不得不投奔昔里吉,昔里吉将其送至术赤后王火赤斡兀立处,途中被撒儿班旧部劫获。后来,撒儿班重整军队,战败并俘获昔里吉、玉木忽儿等,撒儿班将两人押送至大都。但玉木忽儿在途中以贿得释,昔里吉则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被忽必烈流放至海南岛,后来死于该地,在昔里吉向忽必烈发兵时,海都乘机占领阿力麻里,袭扰天山南北。对此,忽必烈也作了一系列部署。至元十八年(1281年),改畏吾儿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五月,命万户綦公直为都元帅,进驻别失八里。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置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派都元帅忽必来、别速台等戍守,诸王阿只吉节制。此外,还在称海等地屯田,以进一步加强对西北的控制。但海都、笃哇等仍有锐力,元军屡屡战败。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海都进兵别失八里,綦公直随从丞相伯颜败海都于洪水山,乘胜追击,深入险地,援兵不至,公直之子瑗力战而死,公直与妻及忙古台也都陷入海都的阵地。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海都又联通了东部斡赤斤后王乃颜,哈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后裔胜纳哈儿、合丹图鲁干等部,其势愈发浩大,西北战事更加频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忽必烈改命伯颜代阿只吉节制在西北的政府军。忽必烈又先后派出皇子阔阔出,皇孙甘麻剌、铁穆耳出镇北边;皇子奥鲁赤、皇孙阿南达和察合台后王阿只吉、出伯防守畏兀儿和吐蕃地区。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海都、笃哇联军越阿尔泰山南来,甘麻剌和皇侄海山率元军迎击,两军激战,海都和笃哇皆受伤,海都因伤死于归途,子察八儿继位。

阿里海牙

阿里海牙,又作阿里海涯、阿力海涯、阿鲁海牙,元朝大臣、将领。畏兀儿人。贯云石之祖父。

阿里海牙原来居住在西域庭,小时候家里贫穷,于是从事耕种。后来经过别人的举荐,于是开始为世祖做事,担任宿卫,渐渐受到了世祖的重视。中统三年(1262年),升中节省郎中。至元元年(1264年),迁参议中书省事。次年,佥河南行省事。五年(1268年),从阿术、刘整围攻宋襄阳、樊城,加参知政事。奏谏先攻樊城,则襄阳可不攻而得。十年(1273年),破樊城,继以水军焚襄阳浮桥,断襄阳援,招降宋将吕文焕。以功行荆湖等路枢密院事,镇襄阳。奏请乘胜顺流长驱以平宋。后进行省右丞。十一年(1274年),与伯颜、阿术率军大举攻宋。渡江后,留镇鄂、汉,继分兵南下,先后占据荆南、淮西、江西、广西、海南等地,共得五十八州。所过之处,“取民悉定从轻赋,民所在立祠祀之。”二十年(1283年),为荆湖占城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三年(1286年),入朝,加光禄大夫、湖广行省左丞相。年六十卒,追封楚国公,旋追赠长沙王。至正七年(1347年),改赠江陵王。

阿合马

阿合马是元朝初期大臣。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喀忒(今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初隶弘吉剌部按陈那颜,后随按陈女察必(顺圣皇后)入宫。中统二年(1261年),为上都同知,次年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财赋。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此后兼制国用使,改尚书省平章政事。九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又为中书平章政事达十年之久。时值灭南宋前后,元廷费用浩繁,阿合马采取兴铁冶、铸农器官卖、增盐课、括户口、推行钞法、籍括药材等措施,使财政支出得以应付,因此深得世祖宠信。阿合马专权横暴,打击异己,贪赃不法,引起太子真金和许多大臣不满,人民普遍愤恨。十九年三月,益都千户王著与高和尚等乘世祖和真金去上都的机会潜入大都,假称真金回宫,召阿合马至,杀阿合马及其党羽郝祯。王著和高和尚旋被捕杀。

塔出

塔出(1244年~1280年),元朝将领。唐兀氏。布兀剌子。

塔出年幼的时候是个孤儿,她十分善长骑射。至元元年(1264年),入侍世祖忽必烈。七年(1270年),授昭勇大将军、山东统军使,镇莒、密、胶、沂等城,以扼宋军。九年(1272年),改佥枢密院事。略地涟海,收降宋将蒋德胜。十年,改佥淮西等处行枢密院事,城正阳,以扼宋军。十一年,以镇国上将军、淮西行省参知政事,帅军攻安丰、庐、寿等州,俘敌万余。败宋夏贵师,解正阳之围。十二年,从丞相伯颜以水师与宋军战,顺流东下,相继取池州、太平、建康、丹徒、江阴、常州,扼西津大败宋军。以功授淮东左副都元帅。十三年,领淮西行中书省事,于新附诸州禁掠民,练士卒,境内安然。迁江西都元帅,平定广东。十四年,加赐双虎符,为江西宣慰使,后为中书右丞,行中书省事。十七年(1280年),入觐,卒于京。

土土哈

土土哈(1237年~1297年),又作秃秃哈、秃秃合、吐土哈。元朝大将。钦察人。班都察之子。

中统元年(1260年),土土哈与父从忽必烈汗征叛王阿里不哥。袭父职为哈刺赤。以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随丞相伯颜征之,败敌于纳兰赤剌、土拉河、鄂尔浑河。次年,追逾金山,以功受赏。十九年(1282年),授同知太仆院事。次年,改同知卫尉院事。二十二年(1285年),拜枢密副使。次年,兼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奉命戍金山。二十四年(1287年),败叛王乃颜党也不干。继从皇孙铁穆耳越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败合丹。二十六年(1289年),随皇孙甘麻剌征海都,战于抗海岭,以功受忽必烈嘉奖。三十年(1293年),进取乞儿吉思,至谦河,尽收乞儿吉思、撼合纳、乌斯、谦州、益兰州五部,屯兵驻守,败海都军于谦河。元贞二年(1296年),护送归降之叛王玉木忽儿等入朝。大德元年(1297年),进同知枢密院事,奉命还戍北边,卒于途。追封延国公,谥武毅。后加封升王。

拜住

拜住(1298年~1323年),元英宗硕德八剌大臣。蒙古扎剌儿氏。五世祖木华黎,祖安童。至大二年(1309年),袭为宿卫长。延祐二年(1315年),为太常礼仪院使。好儒学,通汉族传统礼仪。七年三月,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五月,升中书左丞相。时太皇太后答己与右丞相铁木迭儿相勾结,广立朋党,势倾朝野,拜住助英宗力予抵制,使中书省摆脱铁木迭儿控制。至治二年(1322年)秋,铁木迭儿与答己相继病死,拜住揭发铁木迭儿父子及御史大夫铁失等贪赃事,诛其党羽,特赦铁失。十二月,英宗授拜住右丞相,不设左丞相,以免掣肘。君臣着手改革,推行新政,起用儒士,访求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行助役法,减轻徭役;岁减江南海运粮二十万石;制定和颁行《大元通制》。因继续追究铁木迭儿及其余党罪行,引起铁失忧惧,其改革也遭守旧的蒙古上层贵族集团反对。三年八月初五,拜住随英宗由上都南返,宿营南坡(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被铁失袭杀,英宗同时被弑。

李孟

李孟(1255年~1321年),元朝中叶大臣。字道复,号秋谷。祖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父唐始徙居汉中(今属陕西)。李孟习儒学,通经史,曾开门授徒。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之初,被选为皇侄海山(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师傅。大德元年(1297年),海山出镇北边,李孟留京师辅导爱育黎拔力八达。八年,随爱育黎拔力八达出居怀州(今河南沁阳)。十一年春,成宗死,无嗣,皇后伯要真氏策划临朝称制。爱育黎拔力八达闻讯赶至大都,李孟受命与丞相哈剌哈孙联络,发动政变,废伯要真氏。爱育黎拔力八达监国,授李孟中书参知政事。海山即位,李孟恐遭猜忌,弃官逃居许州(今河南许昌)。至大三年(1310年),被召回朝,特授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徽政院事。次年,武宗死,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后又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建言行科举,进用儒士,节制财用,罢僧、道官,多被采纳。皇庆元年(1312年)十二月,致仕。延祐元年(1314年)十二月,复拜中书平章政事。次年,与程钜夫、许师敬议制贡举法;廷策进士,为监试官。与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不合。四年,罢中书平章政事。七年仁宗死,元英宗硕德八剌立,铁木迭儿倚太皇太后答己势力擅权,李孟降为集贤侍讲学士。次年病故。

赵璧

赵璧(1220年~1276年),字宝臣,金大同府(治云中,即元大同)怀仁人。璧祖上历世不显,母李氏尝自誓:“我若有子,必令读书。”璧兄年长后学佛。璧稍知事,李氏即使之从名师九山李微、金城兰光庭研习儒术,“朝诵暮课”,学业长进很快。

1242年,23岁的赵璧被藩王忽必烈召至驻牧之处。当时渡漠北去的儒人不多,赵璧以接对精敏受到忽必烈厚遇,命王妃亲制衣服以赐,见面时但呼“秀才”而不名之。他曾奉忽必烈教令驿驰中原,征聘流落在各地的旧金名士至藩邸辅政;姚枢、王鹗等人就是由他罗致的。他还在漠北为蒙古生十人讲授儒书。这个时期,他的蒙古语逐渐精熟,曾奉命为忽必烈译讲《大学衍义》。忽必烈后来一直对他身为汉人而“能为国语深细若此”赞叹不已。金末丧乱,云代地接朔方,赵璧居于此间,或即有感于时势,渐习北语,稍后遂能因蒙古统治者与汉文化相沟通的需要而跻身新贵的行列。他的际遇,并不完全是出于偶然。

1251年,忽必烈兄长蒙哥即大汗位,召赵璧问治。璧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蒙哥闻之不悦。事后忽必烈对他说:“秀才,汝浑身是胆邪!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元史·赵璧传》)。是年,他受命“总六部于燕”,即担任负责主管汉地财赋行政的燕京大断事官行署(燕京行尚书省)的必阇赤。“总六部于燕”即行尚书六部于燕,这是当时用来翻译燕京大札鲁忽赤助手大必阇赤的汉语官号。与他同时担任此职的,还有回回人赛典赤、匿昝马丁等人。

1252年,忽必烈以燕京大札鲁忽赤昧于政事,汉地不治,乃因朝觐请分河南一地而试治之,蒙哥许之。忽必烈遂命璧与“朝贵莽噶拉”、汉人世侯史天泽为使,经略河南。时河南甫罹兵乱,民不聊生。有刘万户者,贪淫暴虐。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敢行:百姓多呼之为翁。璧至,即按问恃势为虐的刘万户党羽董主簿,立斩之。刘万户受惊吓,卧病而卒。它若屏盗贼、造楮币、均赋税、立屯田。不二三年,河南“以最治称”。

1257年,蒙哥因忽必烈得汉地民心而忌之,遣阿兰答儿钩考河南、陕西等忽必烈铃辖地区诸官府金谷。钩考官在河南百计罗织,汴府官属无所逃祸。时莽噶拉以国族得免;史天泽是先朝勋旧,也难以加罪。三名“河南经略使”中,赵璧的处境最为险恶,人为之惧。但他仍然镇定自若。每诣钩考官辩析文案,都据理力争。钩考官怒,则“端立拱竢;怒已,复辨如初”。钩考结果,谓璧勒扣“赏物”。忽必烈不得不出面相保,代他归还所谓被克扣的财物;又把他调离河南,去做忽必烈汤沫邑怀孟路(治今河南沁阳)的总管。

1258年,忽必烈统东路蒙古、汉军攻宋。璧受任为江淮荆湖经略使从行。翌年,兵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宋贾似道请遣近侍相议。璧请行,遂在三千兵卒护送下至鄂州城,登城与宋将议。贾似道托足疾不肯出见,乃约再议而还。至秋,蒙哥在四川前线受伤病死。忽必烈为争夺汗位,与贾似道在鄂州城下议和之后班师,赵璧随之北归。

至元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于开平。他亟须依靠汉地的财赋人力北讨与他争位的幼弟阿里不哥。但当时中原地区因“新供蜀兵,府藏空竭”。因此,在即位当天,他就任命了三名总管汉地财赋行政的负责官员,赵璧与祃祃、董文炳同在选中。他们的汉语官号,《元史·世祖本纪》等,称为“燕京路宣慰使”。惟据同时代的实录文献,其职务实际上是“行六部于燕”,也就是燕京大必阇赤。赵璧在蒙哥初年已经担任过此职,历以现在大约是很得心应手的。碑传说他“经画馈运,相继不绝”;“手校簿书,得豪贵侵盗逋负钱数万计,乘舆北征,民不扰而军用足”。正因为他在供给北边用兵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建立“燕京行中书省”作为统领汉地政务的中枢分支机构时,赵璧拜授平章政事。次年,燕京行省官员奉诏赴上都议事。元廷在燕京行省基础上正式确定中书省编制,又任命了一批新省官;继而又将新旧省官重行分划为“留中”和“行省事于燕”两部份。

赵璧当仍分省于燕,担任平章政事。《元史·宰相年表》“平章政事”条载赵璧于中统元年任该职,此实为燕京行中书省平章;同条中统二年、三年,至元元年之下,则漏载赵璧其人。中统三年,益都汉人世侯李璮叛。忽必烈调军往讨,命璧行山东等路中书省事。他的职责,主要仍是为合必赤宗王及史天泽指挥下的讨李军组织供需饷馈。故而战争结束后,璧即回到中省,李璮遗留下来的“益都路行省”建制则由撒吉思接管。李璮之乱牵连到他的姑丈、中书平章政事王文统。王文统与李璮结谋案发,引起忽必烈对朝中一批汉人“秀才”的猜疑。主持陕西行省政务的廉希宪、商挺等人,也在这时受人诬告被召回朝廷。赵璧却在这当口向忽必烈进言,他说王文统原系廉希宪、张易所推荐,遂至大用。忽必烈看到奏折后,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以至夜半遣中使召见廉希宪。

李璮之乱平定后,元廷乘汉人世侯心怀余悸的时机,削夺他们的兵权,实行兵、民分治,省并郡县,行迁转法。至元二年(1265年)闰五月,赵璧被封为行省。

李松寿

李松寿,生卒年不详,金末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儿子。1218年,李全降宋,一面火并其他红袄军,大量搜括、积聚财宝;一面在南宋和金朝之间要挟,攫取高官厚禄。当强大的蒙古军队进入山东后,李全又于1226年投降蒙古,以岁献金币的条件换取了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的官职。1231年李全死,其妻杨妙真袭职。不久,杨妙真死,李松寿袭为益都行省,拥军自重,割据一方。

李松寿为了达到割据山东的目的,牢牢不放自己的兵权,蒙古朝廷数次征兵,他都诡辞推脱。1259年,蒙哥汗去世,李松寿加速准备反叛蒙古,一面进犯南宋,取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等四城,大张克捷之功;一面则积极加固益都城防,储存粮草,截留盐课。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与幼弟阿里布哥之间为争夺汗位而爆发战争。忽必烈为了稳定李松寿,加封他为江淮大都督,并对他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缮益兵计的活动隐忍不发。李松寿乘忽必烈全力抗御阿里布哥南犯之机,在中统三年(1262年)二月初三,举兵反叛。反叛前两天李松寿匆忙与南宋联系,以献涟海三城约降,杀蒙古戍兵,从海州泛海还攻益都,进据济南。南宋只封李松寿为齐郡王,并未在军事行动上给予有力配合。李松寿在进攻济南时,曾传檄河北,希望取得华北地区汉人军阀的支持,但应者寥寥。忽必烈急召诸路蒙、汉军去济南作战,命合必赤总督诸军,并于中统四年(1263年)二月杀了李松寿的岳父中书平章政事王文统及其子王荛,去掉李松寿与王文统互为表里的隐患。三月,史枢、韩世安、阿术等败李松寿于高苑老僧口,李松寿退守济南。四月,忽必烈又命右丞相史天泽专征。五月,史天泽与合必赤定议,筑环城以长期围困济南。李松寿自是不得复出,犹日夜拒守,取城中子女赏将士,以悦其心;且分军就食民家,发其盖藏以继,不足,则家赋之盐,令以人为食。至是,人情溃散,李松寿不能制,各什伯相结,缒城以出(《元史》卷206)。七月,李松寿走投无路,投大明湖自杀,因水浅未死,被俘。史天泽斩李松寿于军前。

忽必烈迅速平定李松寿叛乱,对巩固忽必烈夺取不久的政权和避免再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都起了很大作用。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李松寿死而北人绝归朝之志,北方汉族地主武装的军阀们受到李松寿事件的警告,更加死心塌地地为新王朝效力。李松寿事件确实牵连了不少地主军阀,忽必烈乘机大削兵权,在心有余悸的史天泽带领下,东平严忠嗣、满城张弘略、济南张宏等纷纷交出兵符。这样,忽必烈既解除了发生叛乱的后患,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忽必烈又在地方实行军民分治,分益都军民为二,董文炳领军,撒吉思领民。以后这一制度在各地推广,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戍,从而把各地的兵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1262年十二月,忽必烈封皇子真金为燕王,领中书省事(中书令)。

李松寿、王文统败亡后,色目人群起向忽必烈进言:回回虽时盗国钱物,未若秀才(指汉人官员)敢为反逆。色目官员多以经商理财擅长。他们来自中亚,个别才识之士可以帮助元朝统治者搜括财富,又不致像汉人军阀那样形成武装叛乱集团。李松寿叛乱之后,忽必烈在不得不继续任用汉人的同时,开始重用色目人,以便互相牵制。1262年,忽必烈命中亚费纳客忒人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1264年,左右部并入中书,超授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列于相位。一批色目人也由此被任用来管理财赋。

李璮

据拉施都丁说,1262年,当阿里不哥出和林西讨阿鲁忽后,忽必烈曾亲率部队进至和林。正值此时,汉地变起,他被迫疾驰南返。拉施都丁所谓汉地变起,无疑是指中统三年二月爆发的李璮之乱。忽必烈亲征一事,汉文史籍无可印证。但这世侯称反已成为远较阿里不哥之乱更直接影响到汉地政局的头等大事,则至为明显。

李璮是当时汉地实力最强大的世侯,自其父以来统治山东东部达三十余年。他长期利用地处蒙宋之间的特殊位置和与蒙古皇族的特殊关系(娶塔察儿之妹为次妻),培植和扩展自家势力。忽必烈即位后,他仍借口防备南宋,“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善益兵计”。他朝觐不至,岁赋不输,私市军马,擅发会子,反状日益明显。当时,由于北边战事未了,忽必烈一再对李璮采取姑息的策略。中统三年初,乘朝廷与阿里不哥战争之机,李璮密令纳为质子的李彦简窃归,随即歼涟、海三城蒙古戍兵称反,献城于宋,勒兵趋益都。驻益都的原宣抚副使王磐出奔济南。益都陷。李彦简逃离阙下时,李璮反迹已暴露无遗,忽必烈因而问计于姚枢。姚枢回答,“使璮乘吾北征之衅,留后兵寡,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令数扰边,使吾疲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忽必烈问,“若是贼将何出?”枢对:“出下策。”因此李璮一发难,忽必烈在部署讨伐用兵时,即诏令济南路万户张宏修城备战。很可能这道诏令未到济南,李璮已兵临城下。张宏所部“城守之卒,数不满千”,只好偕同祖父济南公张荣脱身北上,半道接到忽必烈在相隔两天以后发布的另一道诏令,命诸王合必赤总督诸军讨檀。张宏于是为合必赤前导,调头回兵济南。从山东、河南、河北诸路调集的汉军,毕会济南地区。不久又诏命史天泽专征,节度诸将。大军先树栅凿堑,围济南城,继而又筑环城六十里围之,李璮自是不复得出。

李璮起兵前曾与其他世侯有所联络,满以为这些对蒙古统治同样心怀不满的军阀会响应他。结果却是应者寥寥。大世侯如史天泽、严忠范等都服从忽必烈的调遣来进攻他。其实这些世侯投靠蒙古已久,相互间早已结成了俱荣俱损的利益关系;而忽必烈又与以前诸汗不同,颇得中原人心,并且依托汉地人力物力的支持,战胜了漠北阿里不哥势力,进一步把汉人世侯笼络到自己周围。他们既已在新政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又怎么肯轻易冒险称叛?为求南宋支持,李璮起兵后立即献涟、海诸城于宋,表示归顺。宋将夏贵应李璮之请,由蒙宋边境向北推进,占领毫、滕、徐、宿、邳等州,另一支宋军约由海路绕过山东半岛,在滨州海滩登陆,克利津等县,转战至沧州。但是,北进宋军随即遭到蒙古军和汉军合力堵击,被迫节节南退。进至滨州、沧州等地的宋军亦因势单力薄难以有所作为。这样,困守济南的李璮所部五六万人,完全陷入了坐以待毙的孤军境地。

济南围城之役,始于中统三年夏四月之初。李璮日夜拒守近四个月,城中粮草难以为继,最后至于“人将相食”的地步。至七月下半月,人心涣散。李璮自知大势已去。“分付众人出,各讨路去”。自己手刃爱妾,乘舟入大明湖投水。因水浅不死,被攻入城内的大军擒获,旋即被史天泽等擅杀于军前。明日,“天泽等引军东行,未到益都,城中人已开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