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健康生活(下)
10706100000005

第5章 春季要谨防自我感染

一、自我感染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又是许多疾病频发的时节。人们在预防各种疾病的同时,还要谨防自我感染和中毒。所谓自我感染,就是体内已经存在的传染源,由于不良的习惯而导致其他部位感染发病。如足癣患者,用洗脚的毛巾或脚盆去清洗外阴,极易导致股癣、阴囊癣或霉菌性阴道炎;肺结核病人将痰吞入消化道有引起肠结核的危险;蛔虫病人之所以经久不愈,也是因为自我反复感染。蛔虫在肠管内的寿命为1~2年,如无新感染,即使不用药,两年也可自愈。但不少人便后洗手不彻底,蛔虫卵黏附在手上,然后通过进食又再次进入人体,发育成成虫,周而复始,即使用药也难以起效。牙周炎病人,经常是从一个牙起病,没有很好的控制,然后蔓延到全口牙齿,等等。在春季,这种自我感染的发病几率比其他季节高出50%左右。

二、自我中毒

自我中毒是指因体内的有害代谢物未能及时排出而产生的病理损害。常见的是便秘或宿便,前者指的是大便干结,后者指的是大便没有排干净,大便如在大肠内滞留过久,其中的氨、酚、吲哚等有害物质,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会出现中毒现象,轻者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重者恶心嗳气,口臭难闻。大便中还有许多致癌物质,便秘和宿便增加了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机会和时间。目前,它是诱发结、直肠癌的常见原因。此外,小便不畅或强忍不排,蒙头睡觉或窗户紧闭都可使代谢产物不能顺利排除,不利于健康。

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避免自我感染和自我中毒的有效方法。

三、春雨致病

古来就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春雨使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使万物焕发出生机。然而,连绵春雨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春雨时节,阴冷潮湿,气温下降,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甚至是疾病的折磨和痛苦。据科学测试,春雨时气温比平时低3~8℃,这种降温对人体影响最大,易使人受寒着凉,抵抗力下降,同时易诱发旧病,罹患流感、流脑、肺炎、老慢支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风湿病、关节炎、肾脏病和胃溃疡等疾患,更易使陈旧伤重新发作。

连续春雨给人带来凄凉、郁闷和迟暮的感触,使人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极易诱发精神疾病和抑郁症。低气压对高血压、高血脂和肾脏病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使病情加重。由于春雨后气温降低,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诱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病。潮湿的气候还可诱发神经痛、眩晕、腹痛、胸部疼痛、抽筋和视觉障碍等疾病,老年人特别是体弱者尤应小心防护。

对于潮湿,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开空调机和去湿机进行除湿,以降低居室湿度。另外,雨天应关紧门窗,勤换衣裤,做到衣着宽松,厚薄适宜。天晴时多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保持环境干燥和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