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健康生活(下)
10706100000244

第244章 鼻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其次为筛窦,亦可见于上颌窦部。肉眼观察鼻息肉呈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触之相当柔软,好象剥了皮的熟葡萄。其切面可见扩张的囊腔,腔内积有灰白色的黏液性分泌物。

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黏膜水肿的结果。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鼻息肉的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可分为三型:①过敏性息肉。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黏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②炎症性息肉。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鉴别。③鼻后孔息肉。因息肉有一长蒂从息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而命名,其实质可能是过敏性鼻息肉或炎症性鼻息肉。

由于鼻部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变态反应性鼻黏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为炎症水肿和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一般不会发生恶变。鼻息肉有时体积很大,甚至达数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鼻息肉还常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塞致使分泌物滞留,可诱发鼻窦炎,改变鼻的外形。

手术切除是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但如果平时不重视治疗慢性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常可复发。需要警惕的是,在慢性鼻炎的一些类型中,纤维组织增生时可有息肉样改变,有发展为息肉的可能。这种息肉不管是长在鼻腔里还是鼻窦内,都有恶变或伴发恶性肿瘤的可能,特别是反复做鼻内息肉摘除术的患者或老年人,更要警惕这种可能。慢性鼻炎患者如有发生鼻息肉的倾向时,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