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10706000000064

第64章 洗澡也要讲究科学

洗澡不仅能清洁皮肤,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而且还可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但洗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洗澡的次数因人而异

炎热夏季,人体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一次,而在冬、春、秋季,洗澡的次数要因人而异。身体较胖、皮脂汗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而患有心脏及脑血管疾病的人洗澡次数不宜太勤,因为洗澡所产生的热刺激,会使患者体内血流加快,进而增加血液对心脏及血管的压力,当血液通过某些局部病变的部位时,易发生意外。癫痫病患者洗澡次数不宜太勤,由于洗澡时大量的水蒸气被吸入人体,使体内含氧量下降,加之人体发出的汗液增多,电解质平衡被打乱,易造成暂时性机能紊乱,极易诱发癫痫病的发作。老年人洗澡不宜过勤,因为老年人身体虚弱,皮脂腺逐渐萎缩,如洗澡过勤,皮肤容易出现干燥、发痒等不适症状。

二、水温不宜太高

洗澡的水温过高时,皮肤血流量会增加,而大脑等器官的血流量就会相对减少,容易引起缺血、缺氧等不适症状。夏天洗澡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冷水浴的水温以不低于10℃为宜。

三、时间不宜过长

当浴室的温度过高或湿度较大时,空气也会相对不流通,此时如洗澡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感。因此洗澡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

四、过饱或空腹时不要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毛细血管因受热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四肢,腹腔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空腹时洗澡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容易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休克。发烧时不应洗澡,因为人体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而对于身体虚弱者,此时洗澡易发生意外。酒后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活动,血糖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以导致血糖过低,引起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