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10706000000044

第44章 骑车不能替代走跑

有人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以做到交通锻炼两不误,只要坚持骑车代步,就可以省去其他健身活动。专家忠告:骑车健身不能替代走与跑。

自行车既是交通工具,也可以作为健身器械。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骑自行车渐成时尚。

骑车对健康的益处很多,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又能增强肌肉力量,尤其对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工作能力具有积极影响。随着路况的变化,骑行途中要不停闪躲避让和拐弯,对平衡及反应能力也是锻炼。一年四季露天骑车,身体饱受日光和空气浴,有助于钙等元素的吸收与增强免疫力。不止一次听人说,很少请病假的原因之一,就是常年骑车上下班。

然而,在国民体质测试中却往往发现,许多经常骑车但缺乏其他体育锻炼的人,其体质状况并不理想:心血管系统承担运动负荷的能力一般,肺活量也不大,握力和腰腹力量平平,甚至体重和体脂超标,等等。原因何在?

骑车虽然比开车和乘车对身体的好处多,但认真分析,在动作特点和对心肺功能的锻炼上,则存在若干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骑车时体重的大部分靠车座支撑,下肢的骨骼、韧带和肌肉负担远比走、跑时要轻,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对身体的锻炼价值降低。有研究表明,普通人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相当于城市中骑自行车上班的中等速度)骑行30分钟,其心率、呼吸频率和能量消耗,均明显低于用每分钟200米的速度慢跑5分钟的相同指标(若为了加大运动负荷明显提高骑速,则增大交通隐患,不易操作)。另有调查数据表明,乡镇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喜欢骑小三轮车代步者,比喜欢步行者的体质差,而肥胖和患慢性病的比例高。

其次,骑车时上体基本保持一种姿势,上肢的肩、肘关节肌群长时间处于“等长收缩”状态,较之走、跑时的两臂摆动,既容易产生疲劳感又降低了增强肌力的效果。

深受青少年青睐的山地车和变速车,固然具有性能方面的优点,但车把位置较低,骑行时躯干前倾度大,久而久之对脊柱有影响,利小弊大。

男性中老年人中,患前列腺增生的比例相当大,不论从预防还是治疗的角度来考虑,均不宜将骑车作为健身的主要手段。

功率自行车已成为健身俱乐部和某些家庭的常规运动器材之一,此车可以较好地调控运动负荷,但动作上的局限性和室内运动的不足(缺乏紫外线和足够的空气流通),也不能完全取代走与跑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