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民俗趣谈
10705800000014

第14章 中原正月的饮食信仰习俗

春节是年之始,春之初,是孕育希望的时刻,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祈盼集中地放在正月来表达。在你吃我吃,请人吃,被人请吃,变换花样吃,想方设法吃的欢声笑语之中,中原民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饮食信仰风俗。

正月的饮食信仰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祭鬼神,二是敬牲畜家禽等动物。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都表达了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

对鬼神的信仰是由灵魂不灭的原始观念决定的,最突出的表现大概要数初一五更吃饺子前的接灶神祭祖宗活动。初一五更祭神吃饺,是受了俗说的“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的影响。传说灶神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到人间,为答谢他在天帝面前的美言,也希望他在新的一年保佑平安,人们隆重迎接灶神,以显示对神的虔诚,也希冀满足自己的愿望。祭神祭祖之前,饺子不能食用,它作为神圣的祭品被摆放在供桌上。

农历正月初一早上,庄户人家打开屋门,先放闪门炮,催促家人赶快起床。大家更换新衣,洗净手脸,点燃香烛。一家之主在供桌上摆上枣山、大馍、饺子、果品,将香插在麦斗上。一切准备就绪,全家人或家中男子跪在供桌前,一位长辈燃着黄表纸,口中念道:

大年五更心里净,梳头洗脸来摆供。金香炉,银供桌,大米供山药。栗子红枣和白果,居家老少把头磕。保佑着吃陈粮,烧陈柴,明年还打这路来。

在鞭炮轰鸣、香烟缭绕的气氛中,人们叩头祭拜灶君及天地诸神、先祖列宗,然后分吃祭神的饺子。饺子经过“神光”照耀,人们吃了才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除了灶神之外,每一位民间神都有单独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受到敬奉的时刻。如正月初七,老百姓认为是火神爷生日(也有初七为人日之说)。既然人世间都有祝寿习俗,那么火神爷更应受到优待。这天,人们要吃长寿面,为火神爷祝寿,希望他寿比南山,赐福于人类。正月初八是蚂蚁神生日,许多农家要炒芝麻、炒小米、烙焦馍让孩于吃。吃的时候,要细细吃,慢慢嚼,边吃边掉,看似人食,实为喂蚁。传说有一次天上的龙要抓走一位在田野中的孩子,孩子边哭边跑,跌倒在地。此时蚂蚁蜂拥而出,密密麻麻地爬到孩子身上,掩盖了孩子,蒙过了龙眼。从此,人们将蚂蚁奉为神,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在正月这个大吉大利、人神同乐的时刻里,人们也给蚂蚁神安排一个欢庆的节日,这天让孩子以芝麻、小米或焦馍喂蚂蚁,是对蚂蚁神的报答。蚂蚁神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也会千方百计地保护人们。农历正月初十,民间认为是石头神的生日,家家户户要烙烙馍。吃了烙馍,谓之“实牢”(与十烙同音),一年的运气就会实在牢靠。这本是一种语言民俗,但人们将这种饮食活动与对神的信仰交织在一起,使正月初十的吃烙馍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豫东有俗语说:“正月捞三捞,神鬼不敢瞧”,系指正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三天吃捞面条的习俗。农村吃捞面条非常简单,面条下熟后,捞到碗里,淋上蒜汁,便觉得可口惬意。据说这三天吃了捞面条,神灵会保佑自己,鬼魂也不敢骚扰。自腊月二十三之后,家家以吃油腻食物为主,此时吃顿蒜面条,调节一下口味,可强身健体,利于肠胃的消化及吸收。人们把吃蒜面条与鬼魂联系在一起,可见鬼魂观念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另外,这种信仰食俗把敬鬼神与惧鬼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是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农历正月,是中原民间走亲访友的高潮。农村对选择串亲日子非常慎重,一般双日子都为吉日。姑娘回娘家,若是父母健在,大多都是正月初二、初四、初六去探望。如果有一位老人去世,探亲的日子就必须选择初三或初五了,因为民间把这两天都视为鬼节,这两天的活动多是祭坟。祭坟时,要带十个蒸馍,一块猪肉,磕头祭奠之后,将食物弃之野外。有人从节约的角度出发,祭奠后将馍和肉带回娘家。不管扔弃或拿回,都象征着鬼魂已经受用,鬼魂与人间亲人一起,共享了新年的快乐。有的人家这两天要吃饺子,谓之“捏鬼眼”,意谓让祖先的魂灵欢度新春后瞑目而去,也希望祖先在天之灵庇佑子孙平安健康。

正月饮食信仰活动的第二大类便是对牲畜家禽等动物的敬奉,这些饮食活动对以土地为赖以生存基础的农家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豫东一些地方,正月初一不吃肉饺子,饺子馅必须是素馅。第一顿早饭也不能说是“吃饺子”,当地俗称为“喝汤”。还有些地方,初一全天不吃肉,以表示对畜类的一种尊重。大多数地区都有初一早上喂牛、猪、鸡、羊吃饺子的习惯,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大年初一吃顿饭。”特别是对大牲畜尤为重视,因为大牲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役力,让它与人一样过年,吃顿饺子,希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是农户人家最朴素的愿望,也显示了中原农耕地区的经济特点。

对动物的信仰实际是由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而产生的。如老鼠危害庄稼,破坏物什,农家对它深恶痛绝。然而在正月十七老鼠嫁妮那天,人们却要包饺子庆贺,与鼠同乐。这一习俗还附会于一则民间传说上。据说一位老头擅长法术,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听天上传来救命之声。他抬头一看,却见一只老鹰抓一只老鼠,正疾飞而去。老头忙施展法术,救了老鼠。老鼠无法报答老头,请求做他的女儿。老头欣然应允,就将老鼠变成女孩。过了几年,女孩长大成人,想要出嫁。老头知道女儿喜欢太阳,便亲自去提亲。太阳怕云,没有答应,老头去找云。云怕风,没有答应,老头又去找风。风怕墙,没有答应,老头去找墙。墙怕老鼠,老头又去找老鼠。问到老鼠时,老鼠满口答应,并决定在当晚成亲。这天是正月十七,晚饭时,老头做了一顿可口的饺子让女儿吃了,然后吹了灯,用法术将女儿变成老鼠。娶亲的老鼠有的抬轿,有的提灯,有的鸣放鞭炮,有的敲锣吹号。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由于老鼠女儿的关照,老头粮食满仓,没有鼠害。以后,人们也跟老头学习,在正月十七老鼠嫁妮那天,包顿饺子吃,然后吹灯早早睡下,惟恐惊扰了老鼠的喜事。

老鼠嫁妮的传说在全国各地多有流传,许多地区都有一些有趣的祀鼠活动。嫁妮的日期各地不一,如苏北在夏历正月十六,苏南在正月初一,湖南在正月初四,四川在除夕,台湾把正月初三夜选作老鼠嫁娶的佳期。而河南民间则说在正月十七,也有人说初七是老鼠娶媳妇,十七是老鼠嫁闺女,二十七是老鼠女添了小老鼠,老鼠外婆要为闺女送粥米。在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许多农家都要包上一顿素饺子,三天之中,尤以正月十七老鼠嫁妮最重视,吃饺子的人家最多,也最隆重。这种饮食风俗同南方一些省份用食品喂鼠一样,都是礼鼠的一种形式。是远古对老鼠崇拜或表示友好的遗俗之一。这种由惧怕痛恨到尊敬崇拜的活动,是我国心理民俗的一个特点。

原因之二,是由于老鼠的生理特点引起的。老鼠繁殖能力强,与我国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相吻合,于是民间又把老鼠作为吉祥的象征。许多民间年画,都以“老鼠娶亲”、“老鼠嫁女”传说为题材。正月的食饺活动同老鼠联系起来。也表达了人们希望香火茂盛、子孙延续的美好愿望。

另外,还有在初五以内忌吃泡馍、烧馍。怕这年出门遇上大雨淋头、烧坏麦根。豫南一些地区春节以大米为主食,而豫东在初五之前绝对不能吃米饭,喝米汤,这是由于民间有春节吃大米,庄稼易生蝗虫的说法。在周口地区,年前蒸的枣花馍必须到正月十五才能吃,十五之前吃了,人眼就会糜烂。春节的待客饭菜,忌用莲菜,因莲为空心,俗称“窟窿菜”,怕吃了莲菜,家里欠债塌窟窿,破财成灾。一年之中,若有差错需要弥补,可在初五早上擀面片煮吃,这叫以面补窟窿。民间把初五称为“破五”,这天中午吃饺子,就把一年的灾祸都捏破了,俗说是“捏破什儿”。

正月里的饮食活动,多数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以祈求农业丰收为目的。所以,这些饮食风俗在农村非常盛行,而在现代化步伐迈得较大的城市,这些遗俗的痕迹已不十分明显。以上诸种风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形成了靠天吃饭生存的习惯,当人们还没有力量控制自然、改变生态环境的时候,便臆想出有超自然的神鬼来主宰一切。俗话说“敬神就有神,信鬼就有鬼”,世人赋予神鬼巨大的威力,并坚信不移地认为这种权力的存在。受此心理因素影响,在农历正月新春伊始之际,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信仰风俗。这些饮食活动表达了人们的愿望,而这种愿望的表达,是出于一定的功利目的,是怀着一种无可奈何、顺其自然的心态来进行的。与此同时,在超自然的力量面前,人们又通过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好,怎么吃能破灾等行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采取自卫措施,进行心理调节,以此强调人的自主性,达到避灾求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