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雅伊人,是仡佬族人数较少的一个支系,散居在贵州境内鸭池河上游的六冲河畔,那巍峨峻峭的万山丛中。他们与外界联系相对较少,其传统文化,大都还保存着较为古朴的面貌。
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们一向崇拜鬼神,更极为崇拜祖先,其祭祀膜拜之虔诚、隆重,以及其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方面的观念,都无不显示出这个古老民族农耕文化的特有风光。仅以丧葬而言,从亡人弥留之际的梳洗起,到停丧、举哀、入殓、超荐、出殡、安葬、做周月,都有其独特而周详的祭祀仪礼,那保存于其中的早期人类社会的许多观念,以及像结绳记事等类的历史遗留,色泽斑斓,耐人寻味,现就笔者所知,择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 穿“过山草鞋”
装殓死者,在通常情况下,全都要选用精致华美或贵重的物品。仡佬族雅伊支系却有一点与众不同。他们的人去世以后,也要着尽可能好的衣饰,但还须立即请一位老年人,来特制一双草鞋作套鞋,给死者穿在脚上,到入殓时才又脱下来挂在“云梯”上。制作这双草鞋,还有许多讲究:(一)若亡人是男性,要请他母舅家的老人来做;若亡人是女性,则要请她娘家的老人来做,用以表示对母系亲属的信赖与尊重。(二)要求一反寻常地采用反向搓绳,并要一口气将草鞋做好,中途不能停歇。采用“反向”搓绳,大约意味着死者与阳世间人们的穿着,已经不相同了;而“不能停歇”是表示希望死者的亡灵走得利索,不要流连人世。
在雅伊人的观念里,人死后灵魂是要回到祖先那里去的,仍然要过着跟阳世一样“聚族而居”的生活。据说,给亡人穿“过山草鞋”,是使其在认祖归宗的路上穿起草鞋好爬山;也有的说穿着草鞋是为了在地狱里好过“刀山”。这后一种说法,似乎是受佛教“轮回”之说影响的结果,“地狱”一类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早先大约是不存在的。其实,最基本的用意是在于谨遵古制,按照早先装殓先辈那样,装殓后来故去的死者,以不忘根本。
二 最重要是“后家”来的客人。
跟其他民族一样,仡佬族雅伊人遇有丧事,亲朋邻里闻讯都要赶去悼念、祭奠,但其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是“后家”来的客人,既要着人专程去“报丧”相请,来了还要特别尊重,不可怠慢。
“后家”指谁呢?即男性亡人的母舅家,女性亡人的娘家。
把已婚妇女的娘家称为她的“后家”,这比较好理解;可是,男子生下来就始终在自己的家里生活,采用父亲的姓氏,为什么把母舅家算作是他的后家呢?道理也明摆着,母舅家是他母亲的“后家”,儿子在早先是属于母亲的氏族的。仡家人常说“娘亲舅大”,男子的“后家”自然就是母舅家了。这是顺理成章的古规古理,是母系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亲缘观念。
“后家”来的客人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首先,不得“后家”老人制作的草鞋给死者穿上脚,死者不能装殓入棺,“后家”还有权对死因、葬仪等问题提出质疑。第二,超荐亡人的祭祀开场以后,孝家要在祭堂里摆出一桌席来祭供,要请祭师和“后家”的代表以及孝家房族中的代表入席,陪同祖先和神灵享用,称之为“陪神”。因此,“后家”的代表不到场,祭祀就不能进行。第三,丧葬祭仪中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仪仗,名叫“云梯”。那是用专门从山上砍来的一根长约四尺的泡木棍做的。形如龙头拐杖,并在拐杖头上系一绺名叫“寿带”的棉线带子而构成。寿带的棉线数是按亡人阳寿每岁抽一根,再加上天一根、地一根计算准备。然后,分两股编成连环的练形长带。亡人是要凭着它登上云天去认祖归宗,甚至去拜见天仙老祖彻格。在出殡时,这个“云梯”必须由亡人“后家”之中长房或幺房的亲人来执。如若“后家”的亲人不来执,整个超荐亡人的祭祀,将被视为无效,那就意味着亡人不可能登上云天去认祖归宗,更不能去朝拜天仙老祖了。
雅伊人如此尊重“后家”,可能就像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所说的那样,是亲属制度“维持长久的稳定性”的表现;也许还可以进一步说,是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过程中,所作的一种妥协和让步。
三 虔诚、隆重的超荐祭祀
仡佬族雅伊支系的人故去以后,超荐祭祀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祭祀。有所谓热祭、冷祭之分。民间又称之为“做热嘎”或“做冷嘎”。所谓热祭,是指家里老人故去以后,趁着尸骨未寒,在出殡之前举行超荐祭祀;所谓冷祭,是因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未能在亡者故去时随即举行超荐祭祀,而是在安葬后一、二年,或三、五年,乃至十来年,才补作超荐祭祀,有的甚至是由子辈代父辈完祭,由于剧烈的悲痛已成过去,悼念是在冷静的思念中进行,故称之为冷祭。不过,无论是热祭或冷祭,对于故去的长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祭仪十分隆重。至于祭祀之规模,则视各家财力之厚薄而有别。力薄者,至少以一猪一羊作祭;富裕之家,除猪羊而外,有椎牛达十数头之多者。
仡佬族雅伊人的超荐祭祀,那场面是十分别致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以住宅的堂屋作祭堂,而隆重祭祀父母,则往往要专门立“翁车”作祭堂。
“翁车”是用四根柱子临时搭成的方形亭子。亭顶呈宝顶圆拱,四角翘檐。亭柱和亭顶均用松柏树枝装饰;再用泡木片削成五只岩鹰分别插于亭正顶和亭四角。亭内分两个半间,前半间用来停放灵柩,(若是冷祭,则放置草扎亡人的模拟身形),灵柩前设供桌,桌上放有插香升子和三个酒杯;后半间为孝子守丧举哀处。
“翁车”前后,各立一根幡竿,竿顶各用草扎一只鹰作装饰,再吊一个竹圈,竹圈上又挂四株扁竹根叶。在“翁车”前的那根幡竿下再搭一间偏厦棚,供祭师献祭、行法事用。这个偏厦棚,也叫做祭棚。
在祭堂或祭棚内,除要焚香点烛(或点油灯)之外,还要陈列各种祭品与祭物。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酒、饭、粑粑、肉、蛋、马脚鸡用来给亡人引路的一只雄鸡。泡木杈,尺子、戥子、秤、斗、石磨、竹席、过垫布又名过桥布,用一丈二尺长的麻布或土白布充当。花椒、猪或羊等16种,以及巴茅草、蕨草、蒿枝、马桑等12种草木的根。另外,还要搁一盆草果泡成的香水和一只竹筛,筛内还装有一块旧的铁锄板、一把镰刀。草果水供副祭师蘸来洒放,旧铁锄供副祭师用铁锄敲击,为吟唱古歌击节。届时,整个祭堂布置得琳琅满目,草果水和各种草根、树根散发出各自独特的气味,俨然是一个早期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博物馆。
仡佬族雅伊人超荐祭祀的主祭师,仡佬语呼之为“博帔”;陪祭的副祭师,仡佬语呼之为“博罱”;此外,还要有三至五名的青壮年在堂前“蹉寒鸡步”,跳“踩堂舞”。届时,主祭师头戴法帽,左手持法器,右手持一牛角酒杯,端坐于祭堂或祭棚正中上首,高声吟唱古歌;副祭师右手持一束竹杖,蘸盆中的草果水,随时洒放,左手握一把铁镰,敲击竹筛中的铁锄,为主祭师吟唱古歌击节;跳舞的青壮年,循着歌的节拍。在祭堂中蹉跳,直到将全部祭奠程序进行完毕,超荐祭祀才算圆满结束。一般需要一天一夜。如若来祭奠的亲友多,特别是打的牛多,献祭的过程也就长,有持续到三天两夜之久的。
总之,在整个超荐祭祀过程中,祭堂内香烟缭绕,歌声悠扬,舞姿矫健,一派粗犷雄浑而又庄严肃穆的气氛,充分显示了仡家对祖先崇拜的倾注与虔诚。古朴雄浑的神话史诗《叙根由》,正是镶嵌在这庄严的祭典中,“致美于坛庙”,而被族中人当做经典,当做“生活和历史的教科书”,得以世代口耳相传。不容置疑,每经一次祭祀,后裔们自然会从祭仪和古歌中受到熏陶,获得深刻的教益。
四 余绪
除上述的一些主要仪礼之外,仡佬族雅伊人还沿袭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祭祀仪礼——“做周月”。
那是在亡人咽气之后,家中人立即砍来一根竹竿约一丈三尺长,竹梢上留下部分竹枝和竹叶,再用白棉线(按亡人的阳寿计数抽取)搓成一根一丈二尺长的绳子,仡佬语叫“必果列”,将其系在竹竿上,依男左女右的惯例,立靠在家神龛旁。每天早、中、晚给亡人供饭时,每供一次,就用“必果列”绾一个结。亡人殡葬后,亦天天如此,直到满一个月,再把竹竿从根部锯下九节,每节约五寸长,一破四片,每片的两端削出卡口,每四片相扣合而组成“井”字形方框,又将九个方框相叠,摞成一个方形小圈,搁在一只竹筛里,从家中捉一只小鸡崽(如无鸡崽,以鸡蛋代替),置方形小圈之中,在郑重地供过第三十天的晚饭之后,把“必果列”取下来,环绕在方形小圈之外,又撮来一升左右的谷壳,倒进方形小圈之中,把小鸡壅上。等到次日拂晓,再夹一个红火炭搁进谷壳中,让它慢慢燃烧起来。趁屋外还无人走动,端起竹筛连同剩下的竹竿一起送出村外,选一个人迹罕至,干净而又淋不着雨的地方,妥善搁下,这才算圆满完成了整个丧葬祭祀的最后一个程序。
汉族地区,或受佛教影响较深的其他氏族地区,人死后要举行“斋七”,每七日一祭,连续祭七次,一方面表现为对死者缠绵的追念;一方面则是为了应佛家七七转生之说。我们细看雅伊人做周月,就其观念而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其中情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很有特色它透露出该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很值得深入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