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拿破仑·希尔成功之道
10705400000048

第48章 恐惧的六大因素

·彻底分析自己,

铲除潜藏在内心、

经常出没作祟的“恐怖”,

使自己成为无敌金刚。

为了活用《开拓人生新境》所述成功哲学,使其发挥最大效用,首先应有心理准备。此心理准备即是:彻底研究优柔寡断、疑惑和恐惧此三大敌人的起因和影响,然后将它们从内心深处铲尽根除。

只要此三大敌人之中有任何一个还留在心里,第六感就无从发挥其功效。此三大敌人犹如一曲和谐的三重奏,是既亲密又合作的好兄弟,形影相随永不分离。

切记!优柔寡断是恐惧的根苗。“优柔寡断意即缺乏果断力”,它会唤起疑惑。优柔寡断加疑惑立刻转变成恐惧。由此可知形成恐惧的过程较漫长,常使人误以为它的危险性不大。恐惧是在不知不觉中,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发芽茁壮。

在此,我们先研究分析为什么许多人不能摆脱贫穷。

本章的目的在探讨造成恐惧的六大基本原因及其治疗法。要克服敌人,首先得了解它是谁、在何处、习癖如何。所以,当你读完这一章,请静心反思,你是否被此六项恐惧所困惑。

由于恐惧常驻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要发现它们已属不易,更不要说杜绝,所以你得有坚强的意志。

恐惧是心理作用

造成恐惧的六大原因如下:

1.贫穷。

2.社会评价。

3.疾病。

4.失恋。

5.衰老。

6.死亡。

当然除此之外,人类尚有其他恐惧的原因存在。但是在此我们只对这六项有代表性的加以分析研讨。

“所谓恐惧,除去心理作用之外没有别的。”所谓心理作用,是经常受某一莫名的力量驱使、折磨和控制。

人类的心灵持有创造的力量,然而创造绝非无中生有。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心灵伸展着敏锐的触角,感受着四面八方的波动,随之呼吸以丰富自己的内在。

下面我将公布一重要事实,让各位了解为何同能力、同体验、同智力、受同训练的人群中,却只有少数人受惠于“幸运”的栽培,而获得成功,大部分的人却很落魄地终其一生。在公开事实之前,期待各位读者先了解这一观点:人持有领导自己的能力。其领导的方法,可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别人心灵的闪光,加以消化运用;也可关上自己的心扉,利用内练的方法使心灵生辉。

这一重要事实表明,大自然控制了人类,但是却不能控制人类的思想。人类利用思考创造许多排除环境所给予的恐惧的方法。

所以,在所有思考中,都包含将它付诸实行的力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如果心存恐惧或有趋向贫穷的念头,则绝无法产生勇气和财富。

贫与富

贫富二者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因此想获取财富,就必须拒绝与贫穷有关的一切(在此所谓财富,包含经济面、精神面、心里面和人际关系面等)。迈向富裕之道,首先须持有“愿望”,这在“愿望”阶段已有详细叙述。这一章我将叙说愿望和恐惧的关系,并以具体的方法做测验调查。据此测验调查,你可了解你从“成功哲学”中获得多少心得,而且根据结果,亦可预测你将来可获得多少财富。如果读完此章,还不能排除对贫穷的恐惧,我希望你再重读本书一次。

如果你想获得财富。首先请明确金额。决定之后,即相当于持有通往富裕世界的详细地图,只要你孜孜不倦地循着路线前进,即可达到目标。犹豫不前或半途而废,这一切责任都必须由你自己负。无论其理由如何,都无济于事,这一点请各位谨记在心。能否获得财富,决定于你一念之间。所以一切由你自己决定。金钱不能购买愿望和意念,非要你自己创造不可。

分析恐惧

虽说对贫穷的恐惧,除去心理作用之外无他,糟糕的是此心理作用的力量,已足以破坏你的一生。

恐惧可使逻辑变得软弱无力,可以毁灭所有想象力,令信心挫败,使热心、干劲消失。恐惧可使目标飘移不定,可助长消沉的意志,使自我控制力迷失。恐惧会摄服人的灵魂,破坏灵敏的思考力,分散注意力,动摇忍耐力,压迫意志力,粉碎意志,使用种种手段带给你失败。恐惧会泯灭爱、吞噬友情,带来所有绝望。它使所有人陷于懒惰、凄惨、不幸的境地。只要心存愿望,任何事物皆唾手可得。可惜人们往往由于恐惧,即使在这丰裕的世界,仍然一无所获而寥寥过其一生。

贫穷的恐惧在六项恐惧中最具破坏性,也最难克服。这是人类先天的悲哀习性。低等动物因为没有思考能力,一切以本能为出发点,与同类或异类做生存竞争。但是人类由于思想、记忆的禀赋,晋升为万物之灵,因此同类之间已少有流血的野蛮行为发生,然而他们却在经济上做“剧烈的竞争”。有所有动物中,以人类对经济的贪欲最烈。为此,自上古以来,人类为了谋取或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不择手段。

没有什么能比贫穷带给人类更大的痛苦了,只有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人们不是无由地对贫穷产生恐惧。根据我们自身的经验,没有财产无法取信于社会,这是铁的事实,无怪乎人们一心一意想脱离贫穷。但是要获取财富,首先得冷静地反省自己。经过自我分析、解剖,可能很残忍地暴露出自己不想知道的缺点,但是为了走上康庄大道,就必须有面对自己的勇气。当仔细审视自己时,不但要使自己成为法官,同时也是推事、检查官、律师,是原告也是被告,同时还是旁听者才可以。透过严格地询问,忠实地申诉和答辩,如此可使自己的本来面目明朗化。若为避免自己有过高的评价,或过于妄自菲薄,可会同你最率直、知己的好友,一同出庭判案。这分析解剖的过程,可想而知一定是痛苦难当,但是为了真正了解自己,代价再高也是值得的。

当被问及你最恐惧的是什么时,大多数人可能会如此回答:“没有什么可怕的呀!”可是这回答不是真心话,否则即是人们对恐惧没有深切了解之故。恐惧潜伏于人类内心深处,其影子忽隐忽现,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不知受其多少威胁和损害。要捕捉到恐惧这个大敌,将它驱逐出境,必须靠勇敢地对自己分析、解剖,除此之外别无良方。以下是贫穷恐惧的各种现象,你须一一详加探究。

贫穷的现象

1.冷漠。无视于贫穷的侵袭。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懒惰而妥协。对贫穷持有“宽大的心”,丧失自我领导力。

2.缺乏果断力。任何事都由别人代替思考决定。

3.疑心。对自己的失败加以包庇辩解。对成功者时时表现出中伤或恶意批评的坏习惯。

4.自寻烦恼。刻意寻找别人失败之处。言过其实地夸耀自己,很容易就愁眉苦脸。有时沉溺于酒、毒品的麻醉,对任何事皆神经过敏。

5.过度消极。凡事一定用否定的态度思考。从不考虑成功的几率,只拼命寻找失败的可能性,不思考对付失败的良策。坐等“机会”到来,不想立即行动创造机会。凡事悲观。这些人都患有精神上的消化不良、便秘和呼吸困难症。

6.苟且偷生。长期将事情拖延,不加以解决。利用各种理由逃避责任,不敢面对现实。对自己的失败强词夺理,容易妥协。面对困难立即投降,绝不克服或奋斗,不期望过幸福富裕的生活。只考虑失败时如何退却,缺乏魄力。并自觉地狡猾地故意使人生的目标模糊不清,使自己不必付出达到目标的努力。缺乏信心、毅力、热心,胸无大志。

金钱与幸福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想到写赚钱的书?为什么用金钱来衡量幸福?”当然谁都了解金钱不能衡量幸福,但是上百万的人都如此说:“有金钱就有幸福。”

我写本书的最大动机,乃是因为有上百万的人们每天都抱着对贫穷的恐惧,过着战栗不安的日子。贫穷的恐惧到底带给人们什么影响?威斯契克卑斯拉如是说:

“金钱不过是一块小金属片或小纸片而已,但是对身无分文的人,它好像生命的源泉。对他们而言,钱比心或灵魂更重要。失业者虽然一再鼓励自己,一旦遇到有固定收入的人,仍会油然产生自卑感。而有固定职业者,对失业者(无论此人是他的好友或同学)总不由自主地拥有优越感。失业者可以举债度日,可是此经验既不愉快又无法经久持续。当今天的晚餐没有着落时,消沉的意志会打击振作的念头。当然,真正的流浪者或乞丐是从无绝望的感觉,但对有自尊心和有希望的正常人,身无分文是件难以忍受的痛苦。”

提起失业绝望者,很少人会想到女性。在人群中,一个失魂落魄的男性失业者,使人一眼即能辨认。但女性失业者,除厚颜无耻者及骗子之外,想纯粹以外观分别的话,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年轻、高尚、有自信的女性失业者。这原因可能是她们完全抹杀自我吧!

陷于绝望深渊的失业者,手中有的是思考的时间。经过种种思考,他步行到几里外,求见能给予工作的友人,但因一箭之差,机会已被别人捷足先登。他绝望地往回走,伴着无限的寂寞和凄凉。他驻足在高不可攀的奢侈品橱窗外,想休息喘一口气,却被汹涌的人潮推向没有目标的道路上。他漫步在人声嘈杂的车站,最后走进图书馆,仿佛那些板凳就是他的目标。当他刚坐下来想使疲惫的双脚得到片刻休息时,一想到坐着并不能使工作机会飞进怀抱,于是马上起立,又开始他的步行。他已经失去感觉,只茫然地走着。往日的他已不复存在了,即使穿戴着往日的上等服装,仍然掩饰不了全身所散发出来的颓丧和悲凄。

他羡慕地望着书店忙碌的店员、码头的搬运工人,他们的汗,这时候看来是多么尊贵、庄严,而自己又是多么穷困潦倒啊!纵然幸运还会降临在他身上,然而,幸福来临之前,他必须在悲哀中度日如年。

谁能将他从深渊中拯救?谁能使他恢复往日的容光?谁能令他再度出发向新的人生?金钱!只要少许的金钱,他即可精神百倍地重新回到快乐的世界。

舆论的恐惧

谁都不知道人到底从何时开始对社会舆论感到恐惧。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今日,对舆论的恐惧,已深植在人们心中。

我认为人们对舆论评价的恐惧是先天性的。

最善于利用人类这种恐惧心理的是制造流行风潮的厂商,他们在每一季节之前,推出新款式、新流行色彩,使所有人成为他们的钩上之鱼。决定流行式样的决不是消费者。厂商们使流行变化快而明显,新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销售一空。

汽车制造商也据此道理,每年都举行新型汽车展示会,诱惑惧怕舆论的人们购买新车。

别人的评价是可怕的。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事,也力求合乎社会标准才行。由于对社会评价的恐惧,使个人的行为受到无尽的拘束,此束缚使人不能泰然地舒展手脚,而在心理上留下无形的压力。

在今天这个文明时代,许多地方的善男信女对否定迷信依然抱有恐惧,其原因是害怕社会的评价。这是有来由的,在人类史上,曾有信徒们不相信灵魂的存在,而遭受火刑的处罚。

这一恐惧心理夺去人们的独立精神,破坏他的想象力和自尊心。很多父母无心的评价,严重地伤害了子女的心理,这是应该反省的。我小时候有一位玩伴的母亲,每天都鞭打他儿子,并说:“你这样坏,一定不到20岁就会被关进牢里。”我记得很清楚,他17岁那年就被送进少年感化院。人都有批评别人的劣根性。家人或亲友不经意的批评,会使孩子们对自己丧失信心,而持有过度的自卑感。这是父母对孩子不该有的态度。了解人性的领导者,善于诱导属下发挥自己的潜能,但他绝不用批评的方式,而是用建设性的忠告。为人父母者,也应用这种态度领导子女们。恶意批评不能培养有爱心或体贴的孩子,只能在他们心中种下恐惧和憎恶的种子。

恐惧舆论的候兆

对舆论的恐惧有七项代表性的候兆:

1.畏缩、神经质、说话时吞吞吐吐、怕与人接触相处、时常有手足无措的表现。

2.浮躁、说话声小、记忆力不佳、神经质、身体各部发育不平衡。

3.怯懦。缺乏毅然决然的果断力。无法表达己见、不敢面对现实、常寻找逃避的借口。对他人的意见有时绝不接受,有时立即同意。

4.自卑感。为掩饰自卑感,为获得别人注目,常信口开河或自夸。常有不负责任的行为。善于模仿别人习惯性小动作。尽力保持表面的优越感。

5.奢侈。为夸耀而浪费超过收入的金额。

6.缺乏独立精神。没有信心。放弃使自己成长的机会。逃避领导者询问而不作回答。依赖。在行为或言语上有踌躇不定的习惯。

7.缺乏大志。生理和心理上有懒惰的习性。判断力迟钝。缺乏主见。容易受人影响。有背地批评别人的恶习。所坚持的堂皇的理由,一旦遭人反对,立即受挫,不作任何反驳即放弃。对失败逃避责任。行为言语上缺乏灵敏。怀疑心重。

疾病的恐惧

它的形成原因可分为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利用人对疾病的恐惧而兴起的行业是保健买卖。这是一项不甚合理的行业,可是在现实社会里,它却非常繁荣。

根据某大医院的调查,在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有175%患的是心理性的疾病。换句话说,即因心理作用,而出现真正的病症。

人对自己的心理,操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当你被病痛的恐惧击垮时,大量的金钱便流往医师和药房去了。自四五十年前,某些利用人性弱点的“保健”事业就开始繁荣开来,其后更变本加厉地用组织、宣传等活动以获取利益。

大约十年前,有人利用暗示法使健康的人获病。此试验是先由第一个人向被试验者说:“你怎么啦?脸色非常不好!”被试验者对此暗示的第一次反应并不强烈,他不经意地回答:“没有什么啊!”但对第二个人的相同暗示就不同了:

“嗯……我也不知道,心情不太好倒是真的。”对第三个人的暗示,他会颓唐地说:“我是病了。”之后他会呈现出病的症状来。

如果有人对此试验的结果表示怀疑,请你亲身试试。但要适可而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少数贤明不上当的人,才会说:“脸色不好?谁敢如此问,我将报以老拳!”

人都存有对病痛恐惧的心理。很多人因此带来不安、失眠和绝望。

由事业或爱情造成的病痛,在病痛恐惧原因之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有一位年轻人因感情挫折,在医院濒临死亡边缘,任何药剂对他一点儿不起效用。最后只好请来心理医师治疗。这位心理医师派一位年轻貌美的护士与病人作一见钟情的游戏,三个星期后T出院了,但他的病并没有好,因为他被另一病症缠住了。那是新的爱情。他们竟然假戏真作,T很幸运的,终于与那位护士步入结婚礼堂。结婚后,他的病才算完全治愈了。

疾病恐惧候兆

其候兆有七项:

1.自我暗示。观察所有疾病的症状,根据它作自我暗示。把病痛想象得较实际严重。喜欢尝试“流行”和“××式”治疗法。喜欢听疾病或动手术的故事。没有医师指导而尝试各种食谱疗法或体操、减食法。喜欢寻找秘方或特殊药物。喜与“江湖郎中”打交道。

2.忧郁。时常谈论病痛,好像随时期待病痛来临,终于患了神经质。这是以否定态度思考的结果。除培养肯定态度思考的习惯外,很难改变。有忧郁倾向者,容易患心理性疾病。

3.懒惰。因对病痛恐惧引起真正的症状,因而厌恶外出、活动,对任何事提不起劲。因运动不足形成虚胖、懒散。

4.感受力。由于对病痛的恐惧,渐渐丧失抵抗力,创造出容易接受病痛的有利条件。

5.自我纵容。将病痛表现得较实际更严重,以博取他人的爱怜与同情,有时作为请假的借口。并将缺乏大志归咎于病痛。

6.无节制。使用酒精或麻醉药品逃避头痛、神经痛,不想追究其根本原因。

7.不安。对病痛做不明就里的研究。

失恋的恐惧

在大大恐惧中,以对失恋的恐惧最具破坏性力量。嫉妒是男性的天性,男性对任何女性都可产生爱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们对失恋恐惧的表现。

男性对失去爱情的恐惧由来已久。在石器时代男性以“力”夺取女性,这个习惯在今日的某些地方至今沿袭。较文明的地区则用说服力或以美丽的衣裳、新型车做诱饵代替“力”的征服。换句话说,从古至今男性追求女性,其本质根本未变,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女性对失恋的恐惧更敏感。她们从经验中感觉到男人怀有一夫多妻的倾向,所以知道绝不能轻易给予信任。

失恋恐惧的候兆

1.疑心。没有任何证据就对所爱的人产生怀疑。也就是说,她对任何人都无法信任。

2.寻衅。对情人或朋友都有故意挑剔细小毛病的坏习惯。

3.赌。用金钱赌爱情,用不法手段聚财以获得情人欢心。由于对爱情患得患失,引起失眠症、神经质,使忍耐力消失,意志力薄弱。

衰老的恐惧

其造成原因有二:一是对衰老时的经济收入没有信心;一是害怕成为别人的累赘。

年老是对“失去”感到悲哀,对“年轻”充满嫉妒羡慕。又由于与死亡的接近,也使他们心存不安。

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对性失去能力,也是使人们对年老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

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经济问题。“养老院”绝不是令人愉快的名词,想起它会使人心情既黯淡又寂寞。

除此之外,年老者的恐惧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使他失去尊严和自由。

衰老恐惧的候兆

1.未老先衰。在最成熟的40岁左右,即有老年人的心情。工作不求上进、退缩。

2.自我辩护。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常以“我已老了”为理由逃避挑战和奋斗。其实这些人应该感激他自己终于成为“成人”。人从这个年龄开始才减少失误。

3.消极。否定自己,逐渐失去信心。

4.力求年轻。穿戴时髦、庸俗。模仿年轻人的作风。

死亡恐惧

死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实,很多人为此以宗教信仰求取慰藉。“未开化”的民族,大都持有强烈的宗教信仰,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较“文明人”少些。古人对“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回答,也较现代人巧妙而狡猾:

“随我后,信我,死后即可升上天堂。”说着卷去人们大量的金钱,对贫穷或不顺眼的人则大喊:“你滚吧!”“你这坏人,一定得下地狱。”当被宗教遗弃时,人们对死后世界的幻想力增加,因而恐惧达到极致。

其实我们应用科学的眼光研究死亡。构成世界的基本是物质和能源,这是人所不能破坏或创造的。

生命即是能源。能源和物质是不灭的,所以生命是不灭的,但是会转化成其他能源,换言之,即所谓死亡不过是一种转变而已。

如果将死亡视为永久的睡眠,则死亡该是安详和平的。所以对死亡的恐惧是因为无知而产生的。

死亡恐惧的候兆

1.凡事与死亡一起联想。这是老年人最常有的现象,但年轻人当中也不少。这类人以无目标、自卑感重者居多。忙碌或以服务为人生目的者是没有工夫想死亡的。

2.对贫穷恐惧。由于贫穷因而担忧自己死亡后,家人会陷于贫困境地。

3.病痛。因病痛或绝望或有宗教狂热等,也会引起对死亡的恐惧。

可怖的烦恼

烦恼是恐惧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它在无形中成长扩大,在你毫无防备中,占据你的心灵,使思考混乱、自信心受挫,它助长优柔寡断,令决定轻易改变。

“觉悟”是伟大的果断力,觉悟的人绝不犹豫不安。我曾与一位死刑犯谈过话,他将于两小时后坐上电椅,然而他却沉着而平静。当被问到对死亡有何感想时,他充满信心地回答:“知道何时是自己的死期,这是非常愉快的。想必你了解,我的‘烦恼’立即可以解除,我三餐不继的生活从此结束。自从接到死刑判决,我是完全觉悟了,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他很愉快地吃他最后一餐。此心境是由“觉悟”带来的。只要觉悟,任何苦难都可欣然接受。

不要认为年老是不利的,它有年轻人所缺乏的经验、理性和智慧,能如此想,必能消除对年老的恐惧。

恐惧是无益的。最重要的是对任何困难都须觉悟。

恐惧最具破坏性,不仅害及自己,甚至危及家人、亲友。

恐惧对人的影响之大,连狗或马都能感觉到,当主人因恐惧而战栗时,它们也跟着惶惶不安,在科学上已证明比猫狗更低等的动物也有这样的洞察能力。

破坏性的思想

恐惧的传播,如同电台发出的电波,快速而准确地散布到各处。

散播否定性或破坏性思想的人,是一定会遭受报应的。其报应是自己的创造力减弱,招来众人的嫌恶和怨恨。你若企盼成功,必须有平静的心情和活跃的创造力。所以说,成功的基本要素是创造力。

能领导自己,即表示你能创造命运。决定你命运的是你自己,你能成为成功者也可以成为失败者。

接纳破坏性思想的心理

除六大恐惧之外,人的内心还存在一狡诈的恶魔,它来去无踪,使你无法捉摸,我们暂时称为“接纳破坏性思想的心理”。只要你能保护自己不受此恶魔伤害,就是成功者。而贫穷者大都是此恶魔的猎物。所以你必须仔细分析自己是否有此心理。以下的分析测验问题,希望你能坦率而勇敢地回答。

“法律”会保护因抵抗歹徒而奋力自卫的人,但不会保护你不受此恶魔的侵袭,一切只有靠你自己了。

恶魔会乘人之危无孔不入,它无影无声无形无味,有时夹杂在别人甜言蜜语中,将你推入不可自拔的深渊,所以它的危险性是巨大无比的。

自卫

为对付这一恶魔的侵害,你须奋起自卫。你心中如果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力,请小心翼翼培养酝酿,使它变成为免疫力。

任何人对改正自己的缺点,在本质上都是漠不关心,甚或具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可能你也不例外。也许过去你从未深思过此六大恐惧心理,那么现在就勇敢地迎战吧!

接纳破坏性思想的心理潜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时自己也很难察觉,因此要细心地寻觅,一旦发现,毅然地将它驱逐出去。

断绝“是否会失败”的念头很是重要。对破坏性思维门户洞开,是人类的弱点之一,然而很少人有这样的警惕性。请大声朗读以下各问题,之后清晰地回答。用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声音,可辨别自己是否坦直。

恐惧自我分析表

◎你常说“心情不好”吗?如有,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你对别人的缺点能仔细观察吗?

◎你在工作中常有失误吗?如有,原因在哪儿?

◎你的言语表达方式是讽刺性的,还是攻击性的?

◎你是否觉得与人接触相处很麻烦?如是,原因何在?

◎你的胃部有疾病吗?如有,为什么?

◎是否感到人生乏味?对将来有没有抱希望?

◎对工作嫌恶吗?如是,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嫌恶感?

◎觉得自己很可悲吗?如有,在什么情况下有此感觉?

◎对与自己竞争的对方有嫉妒感吗?

◎凡事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考虑吗?

◎随着年龄增大,自信心增多或减少?

◎在失败中是否有所收获?

◎你是否曾让亲友们难过?如有,何事?

◎曾经意志消沉吗?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受的是什么样的影响?

◎是否故意接纳破坏性的思想?

◎在外表上有疏忽之处吗?如有,在何处?

◎是否利用繁忙驱赶烦恼?

◎是否依赖心重,使自己成为“优柔寡断的懦弱者”?

◎目前有无烦恼?如有,是何烦恼?是否认为烦恼可解决问题?

◎是否用酒、镇定剂等排解烦恼?

◎是否有人对你喋喋不休?如有,何故?

◎你是否拥有人生目标?如有,是何目标?有何具体的实施计划?

◎是否对六大恐惧中任一项感到恐惧?如有,是哪一项?

◎当别人对你有破坏性影响时,你是否拥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你是否利用自我暗示法使自己坚强?

◎你认为有形的财产和无形的思想力哪一项更有价值?

◎你是否轻易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你知识的储藏室是否保存着有价值的资料?

◎你有没有面对不幸的勇气?或逃避现实?

◎你是否能冷静分析缺点或失败原因?

◎举出自己的三个缺点,你认为应该如何才能改善?

◎你是否用言行博取他人的同情?

◎你曾否获得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事?

◎你是否给予别人消极性的影响?

◎在你周围,最厌恶的是什么?

◎你有无主见?或大都听从他人的指挥?

◎是否经常努力使内心平静?

◎对工作是否有信心和希望?

◎有没有打垮恐惧的信念?

◎宗教对你有无帮助?

◎有没有承担别人烦恼的想法?如有,为什么?

◎你最受朋友称赞的是哪一点?

◎曾否因亲友牵累而造成不幸?

◎有没有亲友在背后诋毁你?

◎你用何标准分辨好人坏人?

◎你的好友在精神上比你丰富或贫乏?

◎是否欣然接受他人的忠告?

◎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有没有为实现此愿望牺牲所有娱乐的觉悟?

◎一天使用多少时间为实现此愿望而努力?

◎你的心情是否阴晴不定?如是,什么原因?

◎你是否以头衔、学历或所服务的机构作为判断人的标准?

◎是否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你是否为对方社会地位高或庞大财富而曲意奉承?

◎下列五项工作花费你一天的多少时间()

A。工作B。睡眠C。娱乐D。阅读有益的书刊E。浪费时间。

◎依下列三项举出数位亲友姓名()

A。给你鼓励、勇气和信心的人B。你最提防小心的人C。经常与你为敌的人

◎你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你认为最伟大的人物是谁?他哪一点比你优越?

◎回答以上各问题共费多少时间?(至少需要一天时间才可以。)

对以上各项质问若能坦诚回答,那么你就成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希望你每周做一次问答,如此持续数月,你将体会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对难于回答的问题,可请第三者协助。

精神财富

假如你没有财产,请不必烦恼,因为真正有价值的财富是人的思想,是大自然所不能控制的思想。动用自己的精神财富时,要投资在有价值的事物上,不要做无意义的浪费。

拥有破坏性思想的人,就是劝告爱迪生:“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创造那种机器”的人。可是爱迪生并不受其影响,他坚信一切定会实现。爱迪生并不是无知的。

亨利·福特试车之初,知识分子不但给予冷嘲热讽,并对它的实用性表示怀疑,但是福特很坚决地预言:“不久的将来汽车将普及世界各个角落。”所以一心一意企盼财富的人,也一定拥有意志力和毅力。

能否使用意志力控制自己,与自我训练有关。

你要控制思想,否则思想便会控制你。最有效的自我训练法是将自己投身于目标中。在成功者的传记中,你可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换句话说,如果要领导自己,必须持有明确而有价值的目标。

自我辩解

失败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总是能分析出替失败辩解的理由。无奈此理由尽管巧妙,却不能带来幸福和财富。请谨记,不成功就是失败,你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某精神分析权威人士曾做以下分析表。希望你依此表测验自己,找出蒙蔽自己的原因。

◎如果不是家庭的拖累……

◎如果我有后台支持者……

◎如果我有钱……

◎如果我有大学文凭……

◎如果我在好公司工作……

◎如果我有健康的身体……

◎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

◎如果我有好机会……

◎如果对方了解我……

◎事情如果不恶化……

◎如果能重新开始……

◎如果他们不是这么厉害……

◎如果运气好……

◎最好现在有偶发事件,我将……

◎如果他对我不存偏见……

◎若稍年轻些,我……

◎如果懂得耍手段……

◎若生在富豪之家……

◎若有“有能力”的朋友……

◎如果能力够……

◎如果口才好……

◎如果那时候不去就好了……

◎如果不是儿女多……

◎如果稍有储蓄……

◎如果上级对我有正确的认识……

◎如果有人帮助我……

◎如果家人了解我……

◎如果生长在都市里……

◎如果重新开始的话……

◎如果没有任何束缚……

◎如果我声誉甲天下……

◎如果不是太胖的话……

◎如果不内向的话……

◎如果多休息的话……

◎如果没有负债……

◎如果早知道应该这么做……

◎如果不是有人反对的话……

◎如果有更好的对象……

◎如果人不这么傻……

◎如果家人不那么奢侈浪费……

◎如果信心十足……

◎若能时光倒流……

◎若能生逢其时……

◎如果不上“想做即可做成”这句话的当……

◎如果不那么紧张的话……

◎如果当时不亏本……

◎如果有好邻居……

◎如果不是过去有不良记录……

◎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公司……

◎如果对我印象好的话……

如果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将它改变为优点。从失败中获得教训,从别人的体验中也可获得经验。只要认清自己的缺点,谁都可从各方面做自我改正。

习惯性的辩解

自我辩解的习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自我辩解使多数人与成功绝缘。人类用自我辩解来保护自己,为了维护自我辩解,再创造自我辩解。

柏拉图曾经说:“最有意义的胜利是征服自己。被自己征服是最可耻的。”

另一位哲学家说:“最令人可怕的事,是他人的丑陋,竟在自己身上发现。”

修曼说:“真不可思议,人类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而创造自我辩解。”为什么人类要使自己变成傻瓜呢?与其花费时日创造自我辩解,不如利用时间改正缺点。

你的对手是“时间”,稍稍停留它就绝然而去。请记住,你的对手绝不是优柔寡断的懦弱者。

过去你或许曾做过自我辩解,看到这里你已了解自我辩解绝无必要。将“成功哲学”融会贯通,即可创造一个美满富足的人生。因此请立即确信研究“成功哲学”值得。

爱默生说:“如有缘分必会再见。”本书最后借他的话说:“如有缘分,让我们在书中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