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07

第7章 新世纪中国发展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思想

(一)把科学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发展总战略的意义

(1)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在21世纪按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才称得上真正实现了发展这个硬道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1995年,江****在《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中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他在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充分表明,我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决策,这是按科学发展观建立的战略思想。

(2)可持续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思想和新的科学发展观,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大思路和大发展观,它是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整体协调、整体关照和全面发展;它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注重发展的内源性要求;它确立了公平原则,提出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有限资源分配公平、社会公平;它本质上追求一种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富裕的社会发展,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多种意义。

(3)是全球性的教训和需要所必须作出的选择。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先工业化、后全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发展道路,已使地球不堪重负,各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总揽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总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

(1)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在要求。科学发展的基本要义是要求当代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相互协调,得到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实质和内在要求。

(2)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21世纪中国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三个方向:经济的发展不能逾越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支撑系统的承载力;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社会的制度、体制、政策、法制、文化、伦理道德等等,必须有利于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建设作用,即应以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文化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实现企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计划生育效益多赢。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要素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人民能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和社会的进步性。

(4)在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人的需求,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性目标。《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它包括了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双重含义,它内在地要求富人和富裕地区必须抑制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以给穷人和贫困地区提供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实现“代内公平”;当代人必须有节制地处理发展问题,为后代人提供充分生存发展的空间,实现“代际公平”;把促进人的个性丰富,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能全面发展提高,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5)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选择,必须在社会和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达到健康、快速、持续、全面的发展。

(6)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推动力。******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发展,放弃了改革开放就放弃了发展。要全方位的改革,全方位的协调,全方位的开放,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思想观念等进行整体性变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积累能力、实力和提供动力。

(7)科学技术和国民教育共同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中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

(2)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需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深刻理解。

(4)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始终要把握好的重大原则。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又快又好地发展。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没有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是做不到的。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如果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这种经济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势必造成大起大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要妥善解决可能妨碍经济平稳发展的各种问题。

(5)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要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着力解决好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市场需求,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有明显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教育基础,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还有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今后5年里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从战略学的角度看,这一目标贯穿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全过程,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体现我国发展战略的新结构,蕴含我国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

(二)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从******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02年******报告系统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过程反映出我国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其中,“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根本要求,标志着两个不同的战略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其形成的基本依据除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一般规律,直接依据源于合乎实际的现状定位。也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围绕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以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为指导,在对现状进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出“小康水平”时,就是把它与现代化相联系起来进行战略定位的。他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党的十五届七中全会提出,从21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报告对这一阶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它涵盖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至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战略阶段正式确定,我国发展战略有了新的历史内涵。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付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今后10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战略的新结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指标体系:

(1)拓宽了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内涵。在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同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推进城市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2)民主、法制、人权、秩序等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战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小康水平”体系中原有的人口素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少数指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比较全面的要求所代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比较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系包括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4)生态文明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小康水平”目标中的“美化生活环境”变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要求。它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综上可看出,这是一个新的比较系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特别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视野看,这一结构性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

(5)《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机制。搞好农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城带乡的长效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同时,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6)《建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要求,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7)《建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双型整合”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8)《建设》在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

1.发展战略的定位是相对于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而言的

一国的完整的国家战略包括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在国家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的基本内容。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战略的定位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21世纪头20年,发展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处于“第一要务”的地位。

2.21世纪新阶段发展战略定位的概括要点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总体战略,规划和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是一个规划和指导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建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总体战略。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最高战略。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本战略,关系国家的根本前途。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的立足点

一方面,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其宗旨是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我国的安全战略力图“建立巩固的国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外交和国防战略也才能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发展战略创新的新空间

(1)创新要求。要求完成21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创造性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求进一步研究中国发展战略中的具体战略,如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发展战略体系的内在关系。

(2)提出了战略机遇的概念。战略机遇中包括确定和不确定的战略机遇,从全球看,在21世纪头20年中比较确定的战略机遇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战略创新是战略的本质要求,强调“与时俱进”,提出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创新和发展确立了指导思想。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一)构建和谐社会思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体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整体飞跃。四中全会还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来,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党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内涵是: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基本内容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胡****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思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21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胡****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四、创新思想

(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就是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历来都最重视创新,他们全都是人类创新的楷模。

******同志的一生就是不断探索、不断革命的一生。当他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之后,更是在大胆创新方面为人们做出了表率。他不仅在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发展战略目标论、发展战略实现途径、发展战略实现条件论、发展战略进程论等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且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对“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祖国,对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和平外交,对新时期军队建设,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领导核心等理论的创新,使我们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到来的各种挑战,有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并具备了应对千变万化的国际形势的能力和本领。

(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发展、强大,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前提,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创新。

(三)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1)中国科学院在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组成,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2)要致力体制创新。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3)科技体制创新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抉择,21世纪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4)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大力营造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探索,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骨干,鼓励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的作用。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

(1)要深刻认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创新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是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六是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4)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建设以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设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三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

五、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一)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提出

2003年******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时,首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2003年12月26日,胡****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2月23日,胡****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1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形势,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二)中国和平发展之路的基本特征

(1)走和平发展之路是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发展之路绝不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掠夺资源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而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之路。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分歧,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我们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大力推进睦邻友好,加强区域合作。

(2)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调之路。“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3)中国的发展绝不是走扩张之路,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自我完善之路。“中国的发展,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4)中国和平发展需要很长时间,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要义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过屈辱的往事。中国的崛起是中国多少代人的梦想。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在什么地方?第一,中国和平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四)中国和平发展与崛起的内涵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主要大国的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是亚太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能力;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主要科研领域拥有一流的成果和专家队伍;中国拥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和其他软实力,中华文化和全球文化的融合产生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强大亲和力;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已有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质量。中国能够驾驭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复杂矛盾,能够预警和防范全球资本流动引发的金融危机,能应对其他跨国威胁。中国通过地缘经济和********的结合,引导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与周边国家形成紧密型东亚经济政治合作框架。中国正在努力通过政治、经济、安全等结合的多种途径实现国家的统一,并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中国基本完成国家制度的现代化建设,由此在国际体系的重构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威慑和反威慑手段,可以根据中国的发展和安全需要,对全球和地区问题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