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54

第54章 体制创新

一、经济体制创新

(一)经济体制创新的基本目标、任务和要求

(1)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使国民经济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和后劲,保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和协调,保持积极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统一,保持生产效率和分配公平的正确结合,同时要保证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得到加强,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其他经济成分积极发挥其补充作用,保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经济体制创新的出发点。一要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而且能够搞市场经济,同时要了解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创造,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而真正把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全面建立和完善起来,则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二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上是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因此,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有共同之点,对西方市场经济中一切合乎市场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好经验,都要努力学过来。同时,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走自己的路,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三要了解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以弥补市场的弱点和不足。那种认为搞市场经济可以不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放任自流、自行其是、随心所欲,完全是一种误解。在当今世界上,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干预和调控的,只是干预和调控的具体形式、方法和程度不同而已。自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就已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四要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都要走上市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政府的职能是实施宏观调控,政府工作人员不能经商办企业,不能搞权钱交易,不能使权力商品化。同时要认识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一定要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市场的竞争,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增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五要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发展各种商品市场,而且要培育、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形成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所有这些市场的培育和管理,都必须运用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其行为。六要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继续提倡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对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国家任何时候都要保护,但坚决反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妨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包括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应该懂得,并不是市场上出现和存在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和健康的,对那些不合理不健康的东西一定要坚决抵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形式的长处。

(二)经济体制创新应保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要培育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敏反应的市场经济主体

市场经济主体是经济人,具体化为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拥有者,通过市场交易生产要素,获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购买各种消费品,获得最大效用。企业法人应该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这样,自然人和企业法人才会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学术界一般把市场经济主体等同于企业。忽视了自然人是最基本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是资本拥有者运用资本的一种形式。所以,没有人,特别是忽视了拥有资本的自然人,也就没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的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接收到价格信号后反应很迟缓,所以要求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2.要培育能够发出正确价格信号的市场体系

计划经济下也有市场,但是只有不完全的消费品市场,没有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由政府制定,而不是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确定的均衡价格,这样的价格不能反映商品的多缺程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但是,生产要素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有些生产要素市场虽然形成,却仍然由政府控制价格,往往背离真正的市场价格。所以,不能反映商品的多缺程度,这样的价格信号往往是错误的。

3.要建立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和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全,由于政府的严格管理,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割和阻隔,生产要素的流动不顺畅。即使市场发出了正确的信号,即使经济主体对信号能够作出灵敏的反应,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仍然不能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可见市场经济体制有三个基本的支柱:一是充满动力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二是正常运行的市场体系;三是政府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管理。主体、市场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组成的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

市场经济主体结构,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就是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本身是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影响到经济体制的其他方面。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标志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成熟。市场经济主体结构的成熟有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三)经济体制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发展生产力的层面来看必须是: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引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使用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可以引进某些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比如,经济特区就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因而构成了特有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措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生产力是统一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不把生产力搞上去,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长期赶不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那么,社会主义是不巩固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巩固,主要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四)我国经济体制创新的初步思考

经过20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现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创新还没有完全完成,还要继续进行,直到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走向新世纪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作出正确判断,而且要明确在新世纪的再创新任务。

1.所有制结构的创新

所有制结构的创新,就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所有制结构,创立了新的所有制结构,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首先,要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主要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要保持公有制经济的这种地位,只有继续深化国有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战略性改组,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控制力。与此同时,要对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进行创新,探索多种实现形式。二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根本的是国家在财政、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三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经济形式主要是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混合经济中既可以有国家股份、法人股份,也可以有私人股份。发展这种经济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

2.企业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计划体制下的工厂制,建立起以各种公司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自1993年起中央已经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实践情况看,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一靠市场、二靠政府。在这方面我们正进行着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企业组织形式创新。所有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应当由工厂制改建为公司制,有的可以是独资公司,有的可以是合伙公司,有的可以是股份公司。公司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市场的改组、联合、兼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相应的公司。在这一市场过程中,政府除负责组建国有独资公司外,对一般国有企业主要是提供政策和法律环境,促进各种公司的建立。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各类不同的公司都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董事会、设立总经理、组建监事会,并改善职代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造,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要求,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政府协调功能的创新,为企业制度的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企业制度的创新不可能由孤立的一个企业来完成,而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在企业之外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政府的政策主要是: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资产管理政策、税收政策、企业兼并政策、信贷政策等。实行这些政策有利于放开企业手脚,减轻企业负担,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

3.价格形成机制的创新

价格形成机制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定价,形成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又是价格机制,因为资源的配置、企业的市场行为都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引导和调节来实现的。价格机制是包括价格形成、价格运行和价格调控的价格机制体系,而价格机制的活力在于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的基本依据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是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必须拥有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决定市场价格的定价权。这既是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具体体现,又是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客观要求。这种定价权也反映了企业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体现了价值规律在市场上的作用。二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商品、劳动力,还是其他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生成有效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市场供求的生成必然起动态变化,这就为价格的变化准备了市场条件。三是转变政府价格调控制度和完善价格法规体系。市场价格的定价权在企业不仅不排斥政府的调控,而且为了维持价格秩序和市场价格的运行,更需要政府对价格的有效调控。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一方面要保持对少量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和劳务的定价权或限价权,另一方面要适时利用宏观政策,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调节市场供求,从而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另外,政府要加快价格法规的创新,加强对价格的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价格方面的正常秩序。实践证明,政府如果完全放纵市场价格,必然导致市场的无序。

4.政府职能的创新

政府职能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经济,逐步形成政府主要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职能。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相对减少,市场环境的变化,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宏观调控还不能完全到位。针对这一情况,特别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要加速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创新,着力于提高宏观调控能力。首先,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振兴国家财政,严格税收管制。要努力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与此同时,要统一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比例税制,实行公民原则,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增强其财力。三要发展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业,用好货币政策。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在要强化中央银行的调控作用,完善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搞活商业银行,逐步形成市场形成利率、汇率的机制。

5.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方式的创新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相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居主导地位,宏观调控代替了计划调节。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还突出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长处,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调节社会主义资源的优化配置。20年的实践初步显示,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凡是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和竞争性行业,都应当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就是基础性产业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做到节约、高效,增强整个经济活动的活力;凡是市场机制作用不到的经济领域,或者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部门和重要产品的生产,应当由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这是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不是简单的运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而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财政、货币、税收、汇率等手段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结合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过去的结合是以计划为主,现在则是以市场为基础;过去的计划调控主要是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现在的宏观调控则是以经济手段为主;过去的结合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现在的结合则主要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应当说,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结合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的问题,二者的结合方式仍然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

6.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

就是要改变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建立起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体制还要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方向转变。很明显,今后一个时期这种经营体制仍然有其生命力。从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要求来看,这种经营体制还要进一步创新,因为这种经营方式的致命弱点是形不成规模经营,走的是一条原始的粗放式经营的老路。根据国外的经验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也必须实行产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经营,必须建立起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一要明确农村土地产权,鼓励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明确土地产权的好处是便于农民对土地的长远投资,促进土地的集中,形成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二要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实现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农业股份经济就是农户把承包的土地、生产资料及个人的资金等作为股份,进行合作经营,形成规模经济。股份合作制是现代农业企业的一种形式,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表现。三要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场。农场制是现代农业企业的又一种形式。实行农场制首先要发展股份制合作农场,再次是要发展家庭农场。各种形式的农场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即使是小农场也应经营30亩左右的土地。要使农业经营保持一定的规模,必须有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四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农、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扩展农村产业,发展与农业的交换关系,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关键是农业人口的流动和分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政治体制创新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呼唤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创新政治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和创新政治体制,将不断扫除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日益强大的政治动力,促进和保证市场经济按照正常的秩序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争取、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历来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20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深刻教训,彻底否定了以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所谓“大民主”,在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它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宏伟目标,必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必须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总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领域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不断地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低级走向高级。

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同样,作为发展动力的改革,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而应当是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机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是一个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自我革新和完善的过程。历史和现实一再向我们表明,发展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也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应当是今后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

3.紧紧围绕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始终是同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始终是同党在不同阶段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的一项根本建设,对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的作用,关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执政能力究竟怎样,主要是通过党的各项工作体现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来展开,并以党的建设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决定》所说的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正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着眼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要求。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着力解决党在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就发展民主政治而言,从客观方面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公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对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要求、对自身能力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追求,将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发展趋势,表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发展期望。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所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党的自身状况来看,不少党员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存在不少亟待解决和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只讲发展市场经济,不愿讲、不敢讲、不会讲发展民主政治,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二是机械地、片面地理解发展民主政治,把发展民主政治同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依法治国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三是对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实质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既不善于运用各种民主形式(包括选举、票决、代议、公示、公告、听证、协商、对话、质询、问责等制度)集中民智,凝聚人心,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根本尺度;四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还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适应社会生活多样化、多元化所带来的新变化,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新要求,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五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落后僵化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仍有相当影响,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似乎发展民主政治就只能搞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那一套,只能走西化的道路等思想依然存在,等等。

上述不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也有体制机制层面的;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这些不适应问题的存在,无疑制约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以至整个事业的发展。《决定》提出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就是要有针对性地着力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出发,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途径。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根本,也是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之关键。二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具体实现形式,走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历经发展、磨炼,在今天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走自己的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照抄,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至关重要的。三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曾把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且认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我们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点。我们今天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必须围绕增强党和国家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任务

一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二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做好侨务工作。做好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巩固和发展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三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坚持依法执政,一是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二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三是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四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有组织地广泛联系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五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是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二是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四是加强对各级纪检机关的领导,特别是上级纪检机关对下级纪检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全面实行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五是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专门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支持和保证政协依照章程开展民主监督;六是加强群众、舆论等方面的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六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一是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三是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四是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包括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层级的缩减和行政区划的调整等,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五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核心内容是在全体人民范围内,实行民主集中制,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使人民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按照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确立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机关实行职权分工、各司其职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行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些基本内容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和核心,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四)建设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政府

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政治体制最迫切的改革和创新,是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其必要性在于:一些公共产品和社会管理只有政府才能组织供给;只有政府集中管理公共产品才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人们要求一个低成本、廉洁的政府;政府在社会价值原则方面代表着正义、公平和公正。人们和企业要求有一个公道和不损害个人、企业和社会利益的政府。针对当前政府体制往往在实践中背离这个原则,迫切要求目前的政府体制向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转变。

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政府的职能和责任要求,目前的政府体制需要改革,职能需要转变。通过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努力建设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民主法制要求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1.政府体制和职能的四个转变

作为一个现代政府,我国政府职能应该重新定位,树立如下理念:全面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细职能、大政府”向“宽职能、小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一是从生产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转变。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执政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是不是党和政府要亲自去发展经济?显然不是。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调整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但是,改革开放的前半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政府亲自来投资,来上项目,来办工厂、办企业,由于财政日益成为吃饭和借债型财政,政府需要通过银行来借城乡居民的钱进行投资,而办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的低效率又形成了银行巨大的金融风险,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逐步认识到这点,开始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国有企业资本社会化,改变所有制结构。在分散政府发展经济的风险、政府不再投资办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地方的政府还是在生产建设型政府的特征上运行,还是特别看重GDP指标,还在干预银行向企业贷款,还在借钱上基础设施项目,还在不惜以低地价、欠农民工工资、低社保等方式来发展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政府职能应该从以前重GDP、重生产建设、干预经济运行,转向提供公共产品,重视教育、卫生、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方面;转向社会管理,即完善市场运行规则,强化监督管理,通过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

二是从提供经济物品向提供制度环境转变。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最主要的公共产品就是制度,就是服务。而提供一个稳定、统一、公开、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就是保证各种创新机制有效运转,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作为服务型政府,其主要职能是为各类投资者、消费者提供有效率的市场制度。最为重要的是三个方面: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供有效的规则和制度,维持市场秩序和提供城市信用度;提供和经营市场无法供给的公共产品。而这几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如果没有政府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那么,正当的竞争就无法得到保护,就会形成扭曲。因此,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直接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主要为社会提供经济物品的做法,转向由市场发挥其组织功能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主要转向集中精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和充当裁判。

三是从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我们国家管理体制的一个特征,就是行政管制型的政府。行政管制的具体形式就是事事需要审批和政府许可。从行政审批向公共服务转变,首先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社会。包括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公共卫生、交通、通信、能源、道路、照明、水电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次是将服务寓于监督管理之中。居民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总是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许多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将政府的管理看成是管制,理念上就有我是管你们的定式。因此,在某些方面,变成了一个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树立纳税人供养和服务型管理的意识,变制造麻烦为方便居民和企业。

四是从集中管理型向依靠市场调控型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我国在组织社会生产的方式上,要实现根本转变。政府将经济生活“总指挥”的角色让位给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自由竞争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经济的动力。政府对经济主体的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资源的分配,只能以法律和政策来表明国家对经济的期望和态度。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企业用什么原料、技术、人才和怎样使用,均由企业自己决定。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通过引导的办法来调节,一种产品受到国家的鼓励、限制和否定,自然会引起企业内部管理的变化,进而调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对政府的经济职能,我们已经或理应达成的共识是: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作为竞争性行业的投资主体,直接当“运动员”,也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而是要为企业的发展当好“服务员”、“协调员”。

2.政府职能和体制四个方面的原则和改革

必须按照现代政府体制的需要设立政府机构,并对现行政府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政府结构的设置,按现代政府需要进行。精简机构、优化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规制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二是官员和公务员应由组织选择与竞争和社会选择相结合。三是依法行政,置政府于法律的制约、制衡之中。四是行政行为应接受社会的监督和透明公开。

总之,对于人民来讲,他们期望的是一个负担较轻、成本较低、廉洁公正、效率较高的政府。需要通过政府体制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型和社会管理型的现代政府,其权力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和约束;它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经济和分散及承担风险的积极性,应当由社会和市场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插手,政府承担有限的责任;但是,在它应当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和职责范围,必须有作为,为居民、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应有的服务和社会管理。

三、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深刻理解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与任务

文化体制改革是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宣传文化领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自身发展,文化建设的体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文化建设在改革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不少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出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靠老办法不行,唯一的出路在于改革。改则兴,不改则衰。必须按照中央部署,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努力在解决制约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寻求新的突破,在破除制约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上探索新的路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体制保障。

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增强发展活力,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独立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加强对文化工作的指导,坚持党管方向、党管干部、党管重大事项决策,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转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要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它们的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使之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

2.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由于文化领域的特殊性、复杂性,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文化立法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日显突出。尤其是文化执法薄弱,文化市场的混乱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整治,盗版、侵权严重,文化垃圾屡禁不止,干扰了文化市场秩序。维护正常的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强法制,依法监管。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要以宪法为根本、法律为主干,使法规、规章、政策相互配套、协调统一。当前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改革开放、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维护公民文化权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与有关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要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文化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市场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遵循文化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拓宽文化市场的范围,改善和调整文化市场的结构,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运用现代市场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努力形成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完善管理机制,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文化侵权行为,为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

实践表明,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的基础。经营性文化企事业单位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和遵守国家政策法律的前提下,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期刊社和大型文化集团等单位,要继续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劳动合同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等,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应该指出,文化企事业单位既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特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外有益做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强宏观管理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进文化创新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二)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向市场

(1)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以来,全党全社会已达成共识:文化必须面向市场,在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为此,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这些举措都触及到了精神文化发展的内核,都关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良好的市场意识和市场环境可以激活和变革僵化的文化体制,但在实践中不可过分倚重“看不见的手”,更不能唯“市场”马首是瞻,甚至不加区分笼统地以文化产业化来推行或替代文化体制的深层变革。要切实认识到文化问题的真正所在:在当前泡沫式的“繁荣”中正掩盖着文化的苍白和乏力,一种普遍的文化理想的丧失,因而,文化理念的培育和文化形象的塑造和重构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点和核心问题,也是文化面向市场增强凝聚力和涵摄力的航标。

(2)文化体制改革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主要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问题的关键是在具体实践中要对二者做出恰当区分,两个方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文化体制改革诉求的目标,不能在实践中走向极端,以一个来压制或僭越另—个;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分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即便事业单位主要靠投入,也有一个面向市场的问题,而产业单位走向市场,自谋出路,但对关乎民族、国家文化形象的大项目或基础设施,国家也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3)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是对“市场”的理解。文化面向市场,有其不同于其他领域和产品的特殊性,在我们的市场观念中必须有高于“看不见的手”的健全理念的引导,这个市场必须能涵盖和满足不同阶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必须能够张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和塑造具有涵摄力和代表性的文化形象,不能任凭这只“手”的牵引,置文化中“虚灵的真实”于不顾,而在经济的单向维度上纵横驰骋。同时,在警惕日益滋生和蔓延的“市场至上”和市场运作的平面化之际,充分凸显市场环境和市场氛围对文化繁荣的积极意义。正确理解市场内涵,确立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市场在大文化事业格局中起到真正的优化整合作用,以应对新一轮全球化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对我国的冲击和挑战,切实面对当下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战略性短缺”这一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乃至经济安全的突出矛盾,通过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把繁荣文化事业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具体而言之,就是建设要全国一盘棋,由政府主导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推进全国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良好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竞争环境,彻底根除过去那种上面“三国演义”,下面“八国联军”的混乱局面,铲除行业、地方自以为是的保护主义弊端,从根本上把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实现文化行政行为的法律化、规范化、理性化,为文化繁荣和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空间。

(4)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必须重视与防止全球化语境的影响。“客观存在的全球化语境对文化的市场化的渗透已是大势所趋,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当前,文化不断地扩张它的内容和疆域,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要超越其狭隘的单纯所指,要有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和视野,正视当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世界发展趋势,通过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参与和配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家整体战略发展和国家形象建构,来改革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真正繁荣文化事业。因此,文化面向市场,不单单指经营性文化走产业化之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也同样离不开市场,也要在市场中找到自身的适当位置和生长点。市场作为与国际接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清醒地洞察到它正日益受到一种声音(模式)的主导,这种声音就是美国模式,甚至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的别称。这种统一的声音在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对于文化发展未必就是好事。诚然,在国内的市场上可以享受到美国文化带给我们身心方面的娱乐,但这种模式的侵蚀正蚕食着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并不切己的消费文化并不能满足当下所有阶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这种全球化趋势下的统一不仅使民族文化独特的精华失色,而且是在大地上往外拔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根。

(5)把握中国特色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语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既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并发掘文化的商品属性,生产出更多更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对文化产品多样性的消费选择,这是我们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就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不能仅仅听命于市场这一种声音,不能仅仅考虑商业利润,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理想和社会效益而片面追逐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事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把握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度”。这种基于人民立场的以人为本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使文化起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支撑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真正引导我们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文明国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都将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深刻影响,也就是说,文化体制改革不是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主要解决人的温饱问题,而是有着更高的对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的诉求。因此,文化产业化即依托高新技术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文化产业推向全球化平台,仅仅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层面,它还包括开放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各类文化商品和服务,使之成为创造税收、增加就业的重要社会机构;不但应该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而且应该大力支持社会力量进入文化事业领域。说到底,文化不仅是文化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关键是在文化面向市场之际,如何把主流文化(国家意志)、精英文化(人文理念)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整合起来,从而使文化的多维价值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熔铸于当下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中。只有基于现实国情,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联系他们的文化鉴赏力、判断力以及对文化的创造力和提升力,才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语境。

(三)大力发展并优化文化产业

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必须重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旨在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提升国家文化形象。这恰是过去被我们忽略的一块。实践表明,对这一块的忽略不可能真正繁荣文化事业,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时,亟待发展并优化文化产业,以提升文化产品及其服务形象。从大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来看,文化产业化已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尤其是随着都市大众文化的崛起,改写了固有的文化格局,在多元文化呈现和生成过程中,如何使之在竞争中走向协调、有序、均衡发展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尤其注意不可因过去的偏颇而走极端滋生“文化产业至上”的观念,更不能通过张扬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对利益的追逐来排挤、压抑精英文化,甚至冲击主流文化对广大民众的现实关怀,一定要把握好文化产业运行的限度,切不可以文化产业至上来僭越文化事业,使我们的文化变成只有一部分人消费得起的消费文化,而不能使广大民众受益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进而导致文化根基的丧失和文化内向度的萎缩,甚至抽空文化的内涵、价值理念及其身份认定。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力避文化产业中以赤裸裸的商业原则侵蚀或窒息人文精神,使大众文化真正能够服务于民众,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格局中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实践证明,文化越是面向市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国家就越能把财政和精力面向需要政府和社会资助的文化事业上来,就越能够保护那些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使精英文化得到滋润和涵养,也使广大民众具有更多文化消费的自由和选择权,从而使文化这片水草更加茂盛和灿烂。十六大报告对文化的区分为各种健康有益文化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际,主流文化不能再像以前以垄断或灌输方式让大众接受,只能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采取切近现实的方式,以“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普遍的文化理想来整合多元文化形态,通过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新文化。在从文化垄断走向文化共享的进程中,大众文化功不可没。在市场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都成为市场中为受众所消费的类型,而以前的文化接受阶层变成了文艺市场定位中的一个分类市场,这种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生存境遇,如何赢得自身,如何赢得消费者,如何葆有文化理想并在市场条件下获得提升和影响消费者,在全球化语境下积极建构国家的文化形象,使我们无愧于祖先灿烂的文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就成为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之所在。如何处理好迅猛发展和切合世界趋势的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及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把国家意志渗透其中,正是执政党和政府在体制改革中要优先考虑的。

在政府的文化管理方面,英国的“一臂之距”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臂之距”是个形象的说法,反映的是政府角色的定位。政府与文化机构保持合适的距离,既不管得太多,也不放任自流。这种管理模式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法管理,二是管办分离,三是必要时干预。我们要使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外贸规则的要求,就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一是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规划、引导和监管;以放松和取消进入限制为突破口,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参与培育市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外文化合作与交流;加强文化立法与执法,营造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从管理政府文化机构与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政府的管理要覆盖全社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制定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投入公共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导、扶持具有示范性的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三是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政府要进一步清理并减少行政性审批,努力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行政程序、行政审批和处罚等“九个法定化”;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增强对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使文化建设得到平衡发展和合理布局,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都得到满足。

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要重视并加强培育和发展文化中介组织。首先,要加强文化行业协会的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把涉及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去承担,使行业协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真正成为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发挥其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行业协会要对立法和政府决策提出相关建议,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监督会员单位依法经营,遵守行规行约,协调会员间的关系,并承担起资质审查、行业统计与调查、咨询与培训、招商与展览等具体工作。其次,要鼓励各类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创办综合性文化经纪公司、演出经纪公司、艺术品拍卖公司、文艺人才经纪公司、文艺产品评估中心等文化经验机构和代理机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经纪人队伍,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文化中介体制。要制定鼓励文化中介组织发展的有关政策,文化中介组织要与政府部门脱钩,依法确立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形成政府监督指导、行业协会监管、中介组织自律的监管机制。

(四)组建文化产业集团

近几年,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地都在纷纷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如上海市组建了文新报业集团、解放日报集团、世纪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和文广集团五大集团;江苏省组建了广电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和演艺集团四大集团;浙江省组建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出版联合集团和广电集团三大集团。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应当说还是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但是在各地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与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1.组建集团的目的与手段

各地现在纷纷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集团化,都是为了做大做强,以应对中国入世、开放市场后将要面临的挑战,并且组建的方式都是通过行政手段将同类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归并组合。这样的集团成立后,规模是扩大了,但由于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为纽带进行的资源重组,没有也不可能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有的集团现在的经营状况尚好,但主要是依赖于集团在该地区、该领域的垄断地位(集团的组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垄断),一旦市场放开,外国公司进来,面临真正的竞争,这种缺乏竞争力的集团必然要落于下风,很可能要面临二次改制。前几年,在国有企业“抓大”的过程中,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归并,人为“做大”的情况屡见不鲜。几年过去后,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大集团却是在市场上拼杀出来的企业,政府扶持的大集团多数陷入经营困境,这个教训值得认真吸取。

2.关于集团的性质

根据现行规定,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和广电集团属事业性质,发行集团和电影集团属企业性质。这样的定性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矛盾。如事业集团如何进行工商登记,如何对资产进行管理,如何建立治理结构,员工的身份如何确定(一些集团的员工还是事业编制)?这些基本的问题不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在各地在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时,又都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不是企业何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践中的做法与这一目标实在是相去甚远。

3.关于集团的领导体制

各地在组建集团时大都实行了“管、办”分离,即集团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但也有不同情况。如湖南省广播影视集团与广电局领导班子合一,局长兼集团董事长,副局长兼集团总经理;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兼出版集团董事长,集团董事会的重大决策要报局党组批准。事实上,即使已经脱钩的地方,如何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集团的关系,也还是一个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集团内部的领导体制,事业集团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社委会负责制,实行公司制的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国有独资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很难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必须引进其他股东,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发行集团和电影集团可朝这个方向发展,而报业、出版和广电集团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4.关于集团国有资产的管理

现在只是规定集团要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明确保值增值目标,盘活国有资产,但对政府如何管理这部分国有资产则没有具体规定,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上海市的五大集团全部由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实行授权经营,但没有利润上交任务。北京市在文化局设立了国有资产运营中心,由政府授权进行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其他地方,有的明确规定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的还没有作出任何规定。

关于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总体上显得理论研究与准备不足,有些为集团而集团的意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实践中没有解决好,给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理论上深入研究,更需要政策制定部门拿出切合实际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来。

(五)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是针对当前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工作方针。“三贴近”和“三创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三贴近”和“三创新”,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只有做到“三贴近”和“三创新”,文化建设才能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只有做到“三贴近”和“三创新”,文化建设才能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和火热的现实生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做到“三贴近”和“三创新”,才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反映人民心声,体现人民意愿,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贴近”和“三创新”,是增强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面对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文化价值的巨大冲击,面对干部群众思想活动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日益增强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三贴近”和“三创新”入手。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就能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在日趋激烈的思想文化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有效地抵御风险,守住阵地。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就能从现实生活和群众实践中获取动力源泉,推动精神文化生产的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思想文化工作就会丧失根基,必然陷入形式主义,最终被群众所抛弃。

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必须始终把工作视点对准平凡的生活,把朴素平实的生活细节、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作为文化工作的基本素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使思想文化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根本标准,多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切身感受,多用群众熟悉喜欢的语言,多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的精神文化产品。

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没有止境,“三贴近”和“三创新”也没有止境。客观实际不断变化,社会生活不断前进,人民群众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思想文化工作要不落后于实际,不落后于生活,不落后于群众,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三贴近”,推进“三创新”。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力倡导“三贴近”和“三创新”,积极鼓励“三贴近”和“三创新”,努力实践“三贴近”和“三创新”。理论工作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贴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新闻工作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讲求时效性,增加信息量,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文艺出版工作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与尊重精神产品创作规律结合起来,把提高和普及结合起来,加快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区分层次,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紧密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