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41

第41章 城市发展战略思考

一、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推进城市发展战略

(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行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的方针,使我国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大中城市的发展却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造成我国城市体系内部结构出现明显的偏差。因此,当前要根据各地实际,积极推动小城市向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升级发展,建立起大、中、小城市协调配套、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城市要充分发挥带动周围乡村发展的作用,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这包括大、中、小城市比例是否适当,功能是否协调这两个方面。因此,要按照区域不平衡发展规律,修订设市、设镇标准,建立完善我国的城镇网络体系。为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宜采用多核心状城镇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特大、大、中、小城市(含建制镇)比例相宜,空间布局合理的整体城镇网络体系。考虑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应采取梯次发展战略。设市、设镇标准东中西部要有差别,依梯度实行标准分类。这样,中部、西部的城镇设置数量会相对增加,有利于整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对国家骨干工程项目地区、矿区、港口、重点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大型集贸市场等地设市、设镇标准适度放宽,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比重,促进城镇化。与此同时,要认真落实《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适度发展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规划发展,加强城镇建设的分类指导和管理。要根据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壮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应加强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尽早出台市辖区设置标准、地级市县级市标准、建制镇设置标准,以政策引导我国城市合理、协调发展,促进城镇按量、有序、协调、科学向前发展。此外,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发展小城镇应注重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

(二)大、中城市的崛起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的“积极发展小城镇”到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变。它反映了我国城市化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形式转换,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三)大城市和都市带崛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现阶段我国转而注重大中城市的发展,这首先是工业化的要求。工业有着强烈的聚集需求,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需要紧靠它的大用户,需要第三产业的服务,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而这一切都只有大城市能够方便地提供。我国目前已基本上完成了消费品生产的工业化,日用消费品、各类轻纺工业品、家用电器都已经相对过剩,市场上竞相削价的正是这些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资料生产却相对不足,成套机器设备、各类化工原料、精密器械与仪表、高技术的电子元件与软件等还大量依赖进口,生产资料生产的工业化正在进行,重化工业和电子工业是这一阶段产业升级的主要目标。新型工业往往是规模工业,向城市和工业区集中不可避免。因此,现阶段我国工业更要求向若干工业中心集聚。

(2)我国正在走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路子,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在信息交流、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由于几百万人口、几万家企事业单位都聚集在城市这样一个密集的区域里,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导致大量信息流的涌现,创新的火花才容易在近距离的交流中点燃,城市的活力也才能在信息交流中喷发。因此,尽管在信息时代,住在田园、山庄里的人也能通过网络得到充分的信息,但信息的主流仍然在城市之中。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大城市和密集的城市群至今仍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

(3)大城市是第三产业的基础。第三产业本质上是城市经济,城市规模越大,意味着用户越多,服务的商机越大。特别是日常利用频度较小的服务业,在小城市和小城镇根本无法生存,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得以发展。

(4)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促进城市区域化战略

(一)城市区域化的本质

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区域联系的加强,是城市—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区域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表现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再到区域内城市一体化。城市区域的发展总是动态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区域化出现了新形势。

(二)城市区域的发展

(1)从全国范围看,一级城市区域日臻完善和成熟。一级城市区域是指拥有国际性城市一座以上,区域内人口2500万以上,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城市区域。现全国共有三个一级城市区域,分别为:一是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沿江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及宁波、绍兴、舟山三市,面积为9.961万平方公里,至1997年有城市55个,建制镇1396个,人口7300多万(其中城市人口2464.38万),已形成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区域,并由中心城市、城市发展轴线和次级城市群及其腹地构成。其中由上海、南京、杭州三座特大城市以及无锡、苏州、常州、宁波、南通、镇江、扬州、湖州、嘉兴、绍兴、泰州、舟山等大中城市构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体系。沪宁、沪杭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沿海地带已经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轴线。长三角城市区域已成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其势头发展迅猛,被公认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二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珠江水系汇合处,大部分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它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及部分地区,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2000年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只占广东省的31.2%和23.4%,但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了广东省的70.2%。从已奠定的基础来看,在整个珠江三角洲上,形成了高起点发展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高标准、大规模发展的第三产业,培植起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科技、旅游、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形成了集体优势和综合优势。三是环渤海城市区域,其中心城市是三足鼎立的双中心城市,即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其包括大连、鞍山、辽阳、沈阳、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北京、廊坊、保定、沧州、德州、济南、东营、泰安、淄博、潍坊、青岛、威海和烟台共27个城市。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势较平坦,有众多的天然良港;资源和物产丰富,主要矿产品位置好,含量高,便于开采和加工,海洋化工和鱼类资源最具竞争力;工业相对发达且主要是重工业;科技实力雄厚,集中了我国最优秀的工业科技人才;交通和通信系统日趋完善,可以通达国际国内的绝大部分城市。

(2)二级城市区域的构建日益活跃。二级城市区域是指具有全国性超大城市一座以上,区域人口达1000万以上,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城市区域。现正在积极构建的二级城市区域有:南京城市区域、武汉城市区域、成渝城市区域、西安城市区域和沈大城市区域等。

(3)三级城市区域的建设和规划纷呈迭出。三级城市区域是指拥有特大城市一座以上,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区域。目前筹建的有长株潭城市区域、佛山城市区域、太原城市区域、海口城市区域等。

(三)按《建议》要求发展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四)城市区域化战略的思考

(1)把企业协作联合提高到城市水平来认识,促进经济发展集团化、区域化。对我国来说,仅停留在企业之间的联合,没有城市间的联合是没有出路的。要善于充分利用城市区域内现有资源,合理布局,打破地方分割,避免重复建设,提升城市区域整体经济水平。

(2)要引进政府行为,发挥政府协调作用。以促进城市区域统一的市场及分工体系的形式,克服城市区域共同基础设施的供给过度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强城市区域内公共管理。

(3)把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提高到城市区域竞争水平研究上来。

(4)大力推进城市区域组织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组织建设规范化与法律化;促进区域经济组织建设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组织由单一联合向综合型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流通型向生产型转型。

(五)循序渐进,依次推进,自然发展

(1)协作联合。城市区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过程,但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对具备构建城市区域基本条件的城市,如果各个城市政府之间能主动加强协作和联合,则可以加快城市区域形成的速度。

(2)整合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城市区域最大的好处是能整合区域内各城市的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增强城市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整体经济腾飞。因此,各城市政府应共同协商,共同规划,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基础设施或共同构建基础设施。

(3)区划合并,建立中国的Citistates。Citistates这一概念是从3000年前的City-State(古希腊城邦)及后来的Nation-State(国邦)演化而来的,它是对城市区域最大或大都市区的全新理解和诠释。作为一种跨区域的组织管理方式,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权力逐渐削弱和旁落的同时,城市的经济权力和自理、自治权力正在逐渐增长。Citistates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经济与政治高度自治的统一体,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其在管理范围上要求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的高度统一,在管理权限上实现自身的高度自制。我国现有省际边界的划分很多是沿用历史上的行政边界划分方法,许多省市行政区与其经济区相冲突。因此,从长远来看,进行区划合并,建立中国的Citistates是城市区域化的主要趋势,它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城市区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的思考

(一)对区域共同市场的本质理解

区域共同市场是在我国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需要培育和发展的区域内的一种市场制度框架,这种制度框架要求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以多赢为理念,实施区域资源共享、共融,发展区域合作,使区域规划相互协调、服务体系彼此配套,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各种产权流转顺畅,各种商品在区域内得以自由流动,最终打破区域内部种种壁垒,实现区域内经济结构互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市场机制。

(二)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的经济意义

(1)发展区域共同市场,建设城市圈的理论与实践,不是我们的创造。在英、美、法、日等国研究城市区域的学者中,早就提出了城市圈(群、带)的概念。比较引人注目的有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戈德曼,他于1957年提出大城市圈概念,并且对这个“圈”有着严格的原则限制,他指出,大城市圈应有区域内比较密集的城市;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市区之间有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有一定的规模,一个大城市带,至少居住2500万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具有国际影响力。(2)发展区域共同市场。最大的经济意义是能整合区域内各城市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整体经济腾飞。

(三)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的要求

(1)从经济上能否形成城市经济圈不是人为的,它有一定的内在客观依据。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服务环境条件等要有利于形成廉价的资源配置成本,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2)区域内应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紧密经济联系。这就要求“圈”内必须有一个大城市或一组城市作为内核,它是产业链的龙头和辐射源。同时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产业链存在的基础,其内涵应是龙头城市吸引和辐射所能达到的范围。(3)区域内要有一个强大的市场,并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它是“圈”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经济要素间的关联及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补、共享。

(四)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的政策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空间,经济上不联合是没有出路的。要加大改革力度,把那些市场化水平最低的国有垄断行业当作难点来突破。核心城市要有新思维,善于创新机制。(2)组建规范的、权威的区域协调机构。(3)探寻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圈”内各区域单位,要本着共赢、共享的原则,寻求可行的利益分配方式,不同的城市集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和创造国民财富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经济结果上表现为各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异,竞争力大小不同。但在区域共同市场内,正确定位城市功能,错位发展,产业链合理布局,各城市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的出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人为壁垒,特别是龙头城市或者说“圈”内核心城市,当好“老大哥”角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做好表率,各城市共同发展、共享利益是完全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