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31

第31章 农业现代化战略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条件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内涵不断深化和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根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当时把建设目标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重点放在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借鉴国际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除上述内涵外,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栽培饲养规格化、良种化以及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等生产技术改革和生产管理改革纳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特别是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又赋予了农业现代化新的内涵,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二)新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条件

所谓农业现代化实质是以现代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和现代工业及其装备水平为基础的农业。为此,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五个方面创造条件。

(1)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机械、电脑操作取代人力、畜力作业,使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以及信息化和网络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取代传统的生产技术,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农业逐步实现良种化、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科技化和基本农田标准化,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组织管理农业,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与合作之路,由贸工农一体化的规模经营方式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和农民收入。

(4)建立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取代“小而全”的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产,使农业逐步实现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工业装备利用率。

(5)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农民是科学技术的直接应用者,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结果。必须承认,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就谈不上现代化的农业,同样,没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也谈不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当然,上述五个方面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各级政府应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总体战略来统率农业发展的全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从现在起不仅要积蓄力量和积累经验,而且要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实施。

二、新世纪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及基本情况

(一)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1.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

农业生产工具由手工农具、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共同组成,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上不高,手工操作十分普遍;农业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机械力、化学力、电力等并存,人力和畜力耕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共存,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性逐步增强,但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与科技素质还相对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农村正在由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但农产品的商品率还较低,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不高;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但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很普遍,农村综合的基础设施体系还较薄弱;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但仍然不合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开始起步,但推广实施的面积仍十分有限;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仍没有被打破。

同时,国内不同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又不相同,各地区农业资源情况、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等存在很大的差异。

2.农业滞后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一是制约了工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二是制约了工业中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果,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过大,企业不愿对人力资本投入以追求“绝对剩余价值”,同时又影响了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和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制约了工业化宏观环境的稳定。四是影响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二)我国农业资源的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讲,我国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土地、淡水、森林等重要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而且我国的农业技术落后且对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加剧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1)土地资源紧缺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2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而且我国土地质量也在下降,目前全国有2/3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到1.5%,不少地区缺磷、缺钾耕地达60%以上,缺乏微量元素的耕地更为普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蔓延,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紧缺将会长期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2)淡水资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值的1/4,属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国家之一。目前,全国缺水量超过400亿立方米,而且,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普遍。(3)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4)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5)我国农业环境生态问题也十分突出,有80%以上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5亿亩耕地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2.4亿亩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30%的耕地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动植物资源种类不断减少,许多农作物和畜牧品种已经灭绝,我国现在还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的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三、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一)宏观战略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关键性时期以及存在的问题,宏观方面必须改弦更张:

(1)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消除二元结构。(2)从“农养工”转变为“工补农”。一是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二是逐步增加对农业的优惠贷款。三是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四是减低农业税负。五是建立农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转变政府职能。一是与市场互动促进农业现代化:政府在宏观上引导,市场在微观上运作;政府在财政上扶持,市场在利益上驱动;政府在典型上示范,市场在面上推广。二是有长远战略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策略,先后有序地予以推进。例如,先城市化、非农化,再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以工补农,先为非农化、规模化服务,再为机械化、设施化服务,又再为产业化、科学化服务,而不是齐头并进。政府的一切政策与投入,都是紧密地为政府某个阶段在农业中的中心目标服务的。

(二)微观战略:制度创新“四化”

1.布局专业化

根据我国农业部提出的分区意见,可将全国农区划分为四大类:一是沿海和经济发达区。此区农业面向港澳台、东亚东南亚、欧美及俄罗斯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标准化农业,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率先实现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以高度市场化为动力,国家在政策上充分放开。二是粮棉主产区或基本农业区。此区面向国内市场,兼顾出口,稳妥推进适度规模化农业、加工型农业、有机型农业,积极实现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区域专业化、农民小康化。三是大城市郊区或城市化预备区。面向城市市场,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型农业、设施型农业,逐步实现产品绿色化、经营企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济高效化和农民富裕化。四是生态脆弱区或环境源头区。此区以恢复与优化宏观生态平衡为主要目标,发展服从于保护。坚持发展无公害产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在国家财政重点扶持下,大力推进人口转移,退耕还林,整治水土流失,实行粮食与能源的境外补给。这是第一层次的分区布局,在此总体布局之下,每个大区还要因地制宜,按产品的专业化,再细分为若干二级农区。

2.服务社会化

服务社会化的载体,是各种类型的非政府中介组织。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为农业与农民服务的组织,如各种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企业,农村咨询信息服务企业,乡村社区组织等;一类是农业自助组织,如各种协会、各种合作社以及农会等。这些中介组织的发展与成熟,是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3.技术现代化

技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①品种优质化。选育与推广高营养、多口味、便于加工利用的品种,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突出起来。②生产绿色化。在生产与栽培过程中,应积极研发高效的生物有机技术,逐步将有害的无机技术减少到安全线以下。③产品增值化。我国目前的工业加工食品占食品总量的2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这方面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④利用循环化。即由传统的“生产—消费—废弃”的浪费型利用模式,逐步转变为未来的“生产—消费—废弃—再生”的生态循环型利用模式。⑤手段信息化。这包括经营网络化、风险预警化、管理电脑化、知识普及化。

4.农民职业化

提高农民的素质,将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在未来,一个农民如果不懂电脑,不懂市场经营,不懂基本的农业技术知识,他就无法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或者看不懂一些起码的外语,他也无法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或者看不懂进口设备的说明书,更不要说上面那些技术现代化的内容,样样都离不开农民的具体实施。发达国家几乎都在现代化过程中把农民的职业化提上议事日程。

四、农业企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核心

(一)农业企业化的概念、意义、作用

1.农业企业化的概念

农业企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种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是对于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农业企业化是改善农业的市场条件和服务功能、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途径。

2.农业企业化的意义

农业企业化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是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在的制度变迁。

3.农业企业化的作用

农业企业化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也是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通过规模化、企业化的农业生产,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可能利用现代化的要素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对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山、水、田等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农艺规范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

(二)农业企业与乡镇企业

(1)农业企业,它是指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通常有三类农业企业:一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指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三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即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企业。这三类企业并不总是截然分开的,可以是混合型或者从某种类型发展为混合类型。

(2)农业企业、乡镇企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乡镇企业在农村中主要是从事非农产业,只有极少数是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发展是指农村工业化过程,而农业企业化是指农业现代化过程。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前者不能替代后者,更不等同于后者。

(三)农业企业化的基本特征

(1)转化化。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农业经济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实现管理对象的商品化。(2)企业化。作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所有者)逐渐成为农业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家庭农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品化企业,实现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化。(3)农业生产的专业化。(4)农业经营一体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将出现产供销或农工商等农业经营的一体化。

(四)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1)从经济学分类角度讲,农业企业化属微观经济,农业产业化属中观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属宏观经济。(2)农业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农业企业化;农业企业化的发展、扩散及专业化,将导致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又为农业企业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五)农业企业化的类型

(1)农户联合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仍以小农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要素没有重新组合,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采取共同作业方式,从事某一作物栽培种植、作业管理、收获、保存、运输、销售,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委托经营方式。农户通过土地租赁的形式把土地委托给“能人”经营,土地要素仍没有流动,但已经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集中。例如委托代耕、田间作业和收获,收取土地租金,或分享生产成果。

(3)合作经营方式。农民用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入股,组成合伙人性质的生产合作组织。这种方式,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农民既可以从劳动中获得工资收入,又可以从土地入股中获得预期收益。

(4)公司经营方式。生产完全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管理,产权清晰,经营方式现代化,产供销一体化,面向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甚至还面向国际市场。

实施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自发的制度变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土地要素流转问题;农业企业资金来源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企业家的来源问题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