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19

第19章 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一、按国际可持续发展新动态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约翰内斯堡峰会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作为21世纪第一届可持续发展大会,约翰内斯堡峰会的目标是评估全球变化并产生具体的行动方案。会议探讨了在一个人口日益增加,对水、食品、能源、卫生服务、住房和经济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的世界中,如何做到一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方面保护自然资源。大会重新强调已经作出的承诺,重新审视重点领域并力争找到更好地实施10年前通过的议程的方法。同时,兼顾新科技进步的影响、金融体系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大会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国际组织采取倡议、声明、研讨会和设立具体研究项目等各种举措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各国在修正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相关规划、开发新能源、环保立法以及国际合作与援助等方面亦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推动了21世纪的国际可持续发展向更高层次的纵深发展。

(二)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观

(1)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新形势下,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应集中转向“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两个方面。建立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一方面,符合约翰内斯堡峰会对各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及参会各国履行大会提出的责任义务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迫切要求。

(2)目前,我国总体发展已进入由数量扩张转向数量与质量相结合,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的新阶段。以发展质量为主,就是要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筹与协调,体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和要求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的根本利益。而现实存在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以及这种不协调对人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全面树立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将其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将《“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改为《“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或可持续发展规划)》。

(三)建立新的可持续性生产和消费方式

建立新的可持续性生产和消费方式,主要是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单纯生产和消费的传统方式,而引入可持续性,也就意味着在生产方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在消费方面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环保品质,采用节约各类资源的消费方式,消费的物品经过处理可以重复使用,人的消费不影响大自然的物种生存等,实质是健康性的消费和保护资源的消费。建立新的可持续性生产和消费方式具体体现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对提升我国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四)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

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新趋势的经验,建立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的创新。从目前国际上存在的“伙伴关系”来看,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伙伴关系”,通过项目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贫困、用水及能源等;另一种是政府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一些重大项目,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吸引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并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这两种合作类型都可以用于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各类项目的合作,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结合我国新的对外全面开放,在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上,运用少量政府投资更多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与有实力的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投资建设,以更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建立新的社会广泛参与机制。实施新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各个方面,是三大系统的协调统一,因而需要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为此,应建立良好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定期地开展大的社会活动和专项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重点是在清洁生产、能源、气候、消除贫困以及污染处理防治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合作,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积累经验,以推动区域经济的联合开发建设,进而推动全球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与要求

(1)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2)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缓解当前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要求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节约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和资源综合利用。

(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做好的工作

1.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以国家发展为主,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介绍我国的资源形势和节约潜力,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资源节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推出一些资源节约的先进典型,曝光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案例。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以企业、机关、学校和社区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组织协会等中介机构开展资源节约专题研讨、技术推广、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动员各行各业大力节能降耗。抓好资源节约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重点用人单位的节能管理人员进行轮训。

2.组织编制规划,加强宏观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组织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过程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加快组织编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工业节水专项规划》、《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等,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各省市区地应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资源节约方面的专项规划。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制定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4.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整体水平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是建立节约型工业、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要把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革传统产业,支持一批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5.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资源节约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当前要抓紧组织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努力突破资源节约的一些技术瓶颈。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是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余能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农业节水灌溉、废水资源化、海水利用、“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工程。制定和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定《节水技术政策》。通过组织现场会、举办展览和技术交流等方式,推广先进、成熟的节能、节水和综合利用及新型墙体材料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

6.研究激励政策,创新资源节约机制

抓紧制定《节能设备(产品)目录》,研究提出对生产、使用目录所列节能设备(产品)的鼓励政策。研究制定政府机构节能实施方案及能耗、水耗定额。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提出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价格(收费)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的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创新资源节约和新机制。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融资担保机制,培育和发展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各类资源节约信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继续扩大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范围,启动和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提高产品能效水平,引导用户和消费者选购节能产品。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2.循环经济

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一是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二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三是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二)发展循环经济应做好的工作

1.确立战略指导思想,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出台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建立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2.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社会和企业文化中。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发展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发挥税收、金融、价格和财政等经济政策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破坏。

3.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比较迫切的是制定、完善节能、节水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制度,出台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促进资源多重利用。应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

4.研究、开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的众多技术问题,如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5.坚持试点示范和不同层面的有序推进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当前,应从试点示范入手,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并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质和能源的使用量;在区域层面,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生产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弃物分层回收体系,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建立循环型社会。

6.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为循环经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以九大高原湖泊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有效防治工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核与电磁辐射。加快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集中整治规模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有效控制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防止对环境、食品和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不断增强中国生态力

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因为生态力或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发展方向。

(一)重视国家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

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角度分析,人类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归结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即作为发展单元的国家层次,每一个主权国家应当在重视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其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把本国生态系统真正当作全球生态系统的有机板块,并能够从全球整体的视野来认识本国局部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把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问题同自身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充分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生态力,即保持和不断提升中国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而要保障中国生态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就必须对中国各类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和有效的综合管理。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实施,迫切需要尽快建立起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一理论体系去指导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实践。

(二)加大对发展生态力的投入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类型繁杂,特别是其中一些生态系统具有比较显著的脆弱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所以,面临新的挑战,国家应该根据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管理等相关研究内容的经费投入,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组织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明确任务,共同攻关,广泛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更综合地研究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及相关问题,尽快建立起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体系及其实用模式,并提出相应的重大实施步骤和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得到保持并不断增强,进而从最根本的物质保障条件上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提供比较坚实的基础支撑。

五、有效解决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一)有效解决人口问题

我国有13亿人口,很多重要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人口数量巨大,是我们的潜在优势,但是由于其数量相对过剩,并且就总体而言其质量相对不高,这些因素不仅限制了人口要素潜能的发挥,也使其成为我们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能否迅速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重任,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及相关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这种境况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人口问题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相结合,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有效资源。

(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的过程。显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使人口压力转化为有效资源动力,也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而保障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2]向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赵晓:“大中国旁的小日本”,《文摘周刊》,2005年6月24日。

[4]康平:《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5]田克勤、武国友:“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6]卢黄熙:“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选择探讨”,《广东党史》2001年第5期。

[7]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3年3月12日),《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

[8]江泽民:“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7月16日),《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

[9]宋群执笔:“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期。

[10]马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人民日报》,2004年5月6日。

[11]陶忠:“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云南日报》,200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