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15

第15章 人本发展战略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新的经验,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了“五个统筹”,把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穿在“五个统筹”之中。把“五个统筹”作为人本发展战略结构,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个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民问题作为核心,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是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一)加快农村发展,抓好四个环节

(1)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施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此,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央先后下发了三个一号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农业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农业和农村自身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3)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要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4)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二)以农民问题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

以人为本,首先就要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要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基地 协会 农户”,土地入股流转、农民到农场打工等多种经营模式;要正确对待进城的农民,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不使他们边缘化。总之,要正确认识农民问题,认真对待农民问题。

(三)建立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

1.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指导思想

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国家战略经济学角度分析,按照我国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进的总体新思路,以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为根本出发点,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制定化解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综合性对策,以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即“三化带‘三农’”;以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国际化带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总揽全局、综合治理、重点突出、分阶段促进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

2.综合运用统筹、整合、对接和集群等重要调控手段,加速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步伐,提升结构转换的质量和速度统筹的起点在县城,最大的动力就是中心城市,最大的辐射面是大城市圈,统筹的三大主要突破口是:实施“三化带三农”,“六化带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加快“三转促三化”,即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村的各种优势资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并降低服务成本。“整合”,指用整合新理念解决国民经济的各类问题,使各类要素从分割走向融合,从固定走向流动,不需投入更多的资源,即可立竿见影并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整合城乡资本资源,引导城市资本投入农业开发;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发挥科技优势,突破推广“瓶颈”,提高“三农”素质;整合智力资源,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整合劳动力资源,城乡劳动力合理分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和城市就业。

“对接”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差别:城乡之间要相互衔接,在差异间进行协调和融合,以达到共同发展,减少差异,形成城乡一体化。对接的方式如大中小城市经济圈辐射,对接农村、农业、农民步入现代化;国内大工业与农村工业融合和对接,国际资本和技术与农村工业融合对接;国内外各类要素市场与农村各类要素市场对接等。“集群”、集群化是众多的企业和关联产业联系市场在地理空间聚合的过程。集群化作为一个原则应该更广泛地运用于整个农村的改造,使千家万户个体经营农民组织起来,通过集群效应,成立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扩大经营规模,突出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增强竞争力。

3.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成功

一是彻底改变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地位,建立和完善12项国家农业建设新体系:国家支农资源配置新体系,国家农业金融服务新体制,国家农产品流通服务新体系,国家农村保险和社保服务体系,国家农业社区服务体系,国家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国家农产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国家农业科技研发及国家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国家以林草为主的生态安全体系。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措施。三是实现农村基本体制创新,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税费制度、医疗制度、农村教育制度、水价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四是实现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国家重大工程。五是完善“三农”,摆脱二元结构所需法律保障条件,如农业投入法、农业合作法、农民工权益保障法等。六是实现农业科技革命,发挥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巨大作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七是发挥我国特色农业的国际优势。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温家宝提出:“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坚定不移地实现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中央作出的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必须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是一项关系全国发展大局的宏大历史性工程。

(1)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探索西部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积极进取、量力而行。

(2)要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把国家政策支持与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西部开发的积极性。

(3)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面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1)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一个重大战略。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2)要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重点支持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在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中的作用,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四)中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温家宝指出: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主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发展有很大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五)东部地区要发挥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1)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实现现代化。

(3)要保持东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要致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率先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使整个经济迈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六)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

(1)积极发展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2)在区域共同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政府的合作和联动,打破地区分割,加强地区间发展的协调,加强统一市场建设,建立区域合作互动机制,完善区域合作互动的政策体系,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区域。同时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3)在区域统一市场建设中,各地区要加强合作,形成统一市场规则,避免出现无序竞争;要在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共享机制,为区域协调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各级政府要完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控制政策和平衡政策体系,促进各区域经济圈的合作互动,形成市场开放,投资便利和经济技术合作密切的发展环境。

(4)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必须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发展建立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2)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4)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社会发展

(1)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体制和制度的完善。

(2)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一要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二要加快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三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四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五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六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七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3)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加社会发展的活力,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统筹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指出:“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必须做到六坚持:

(1)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4)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6)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消费,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在宏观上要把握五个要点

一是从一种具体的资源循环利用入手,探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循环系统,再逐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二是从企业、区域和城市多个层次探索、总结具有行业或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体系;三是用政策引导和法律体系作保障;四是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主要起引导规范和监督管理作用,企业和公众是实施主体;五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的意义一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三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七方面的工作

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族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组织编制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在各级“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加快组织编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工业节水专项规划》、《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等,以加强宏观指导,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力度,如《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节约整体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资源节约技术进步;研究激励政策,创新资源节约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三)实施生态战略,促进生态保护型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应在总揽全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休养生息的原则下,实施以下生态战略,促进生态保护型社会建设:

(1)统筹协调方式战略。重点是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优选最佳谋略,作出明智抉择,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既要使人民群众富起来,又要使祖国大地绿起来,实现双赢。

(2)转变生产方式战略。彻底转变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和先破坏、后治理等落后的观点和生产方式,作为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根本措施。

(3)循环经济战略。这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关键环节,要推行以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动式循环经济。

(4)休养生息战略。要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必须进行休养生息,必须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5)资源替代战略。核心是通过国际贸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手段,制止资源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缓解经济快速发展给资源带来的沉重压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尽可能利用全球资源,保持适度自给率,改变资源及其初加工出口型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浪费、消耗,确保自然生产力得以恢复和更新。

(6)科技创新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突破生态与环境治理中的种种难点,大幅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效益,从源头到全程实现无污染、无生态破坏、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绿色化清洁生产。

(7)生态产业发展战略。走标准化、专业化、清洁生产化、产业化路子,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既创造经济效益又创造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用水产业,保护、更新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建成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生态能源产业;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尽快研制、推广一批洁净能源技术,提高现有高碳能源、核能安全和高效节约技术档次。

(8)工程示范节约战略。充分发挥工程示范具有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根治高效的优势,走工程示范、项目带动的治理之路,用以发挥重点突破、形成样板、辐射带动全面的作用。

(9)综合治理战略。从一定地区、流域、山系的实际出发,通过考虑所要解决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遵循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运用各项治理手段、措施,配套联动,以收高效集成、事半功倍、最佳治理之效。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一)适应新形势,必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二)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经济安全。

(三)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1)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2)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出口协调机制。(3)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5)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政策,切实提高利用外贸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设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五)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辩证思维

1.市场统筹

发展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必须统筹考虑:一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功能定位,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又更好地利用对外贸易促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及科技、资金、人才、管理的引进。二是国内外市场的制度环境,既要进一步规范市场,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又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三是促进两个市场互补互动,做到进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2.统筹资源

一是既要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又要尽可能利用国外资源。二是既要通过“引进来”资金、资源、技术管理与人才,又要“走出去”进行境外资源开发利用,更快制定全球资源利用战略。

3.统筹合作

坚持以对外开放促国内发展方针,要统筹国内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外经济合作格局,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和相关经济领域的合作。

4.统筹发展与安全

一是形成更加完善的开放经济管理机制,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二要实行对外贸易的市场多元化,处理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保持经济主动性。三要形成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形成维护经济安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有效的市场应急机制和对外经济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四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实施睦邻、安邻、富邻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