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10703100000012

第12章 玺印与印谱

玺印鉴藏离不开印谱。鉴藏家不仅因编纂印谱而流芳百世,而且通过印谱记录汇集了鉴藏家终其一生搜寻庋藏的玺印珍品,并为印学研究、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明清诸多的玺印鉴藏家,就不会有波澜壮阔的印谱史,也就不可能产生群星璀璨的明清篆刻艺术流派。

本节内容参阅陈振谦著《篆刻艺术纵横谈》,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

玺印的鉴藏始于宋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金石学家往往视古玺为古器的一部分,而展开了对它的释文、考据等方面的研究,在作金石谱录的同时收入了玺印。由于古器是必须摹形收录的,因此最初的印谱沿其制一般不像后来印谱那样用原印钤打,而是采用宋代木版印刷的技术,以木版摹印。印谱的这种原始风貌,反映在宋代《宣和印谱》、王厚之《复斋印谱》、颜叔夏《古印谱》、姜夔《集古印谱》、王俅《啸堂集古录》和元代吾丘衍《古人印式》、赵孟《印史》等印谱中。

如果说宋元是印谱发展史的初兴阶段,那么从明代开始,则出现了专门的玺印收藏家,从而揭开了印谱史上辉煌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章。元明之际,福建人杨遵搜聚了731枚古印,并摹拓了印钮和订出了释文,辑成《集古印谱》一部,其原序收录在颐从德《集古印谱》从中可以窥见杨遵庋藏的规模和编辑特色。颐氏《集古印谱》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里程碑。

顾从德,明隆庆时上海人,是世居上海的医家,隆庆六年(1572),他编辑完成了《集古印谱》,将自家所藏和诸家收集的古印合并编为六卷,收玉印150余枚,铜印1600余枚。这在当时是具有开拓性的。它是印谱史上第一部原印打本,第一次只钤拓刊印了20部,由于刊行后在金石界引起震动,又于万历三年(1575),将此谱再加增补,将元明以来木刻印谱的资料也一并收录进去,补成玉印220余枚、铜印3200余枚的繁帙巨篇,用木板印行,《集古印谱》在编辑体列、用笺规格、释文考证诸方面都极为周致,为后来古印谱的形制奠定了基础。

与顾谱出现相随,印谱编辑之风渐盛。其时有张学礼的《考古正文印薮》(1596),甘阳的《集古印谱》(1596),潘云杰的《集古印范》(1607),罗王常的《秦汉印统》(1608)以及来行学的《宣和集古印史》(1596)等等,可谓迎来了木刻印谱的全盛时代。其中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一年之中,竟有三大部印谱问世,可谓印谱史上的一件盛事。

万历二十八年(1600),范大澈集所藏古铜印,用原印拓成《范氏集古印谱》,这是印谱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因为在此之前的顾氏印谱虽开一代风气,但印谱用木刻的习惯并未得以改变,这种刊印方式直到《范氏集古印谱》问世,才开始形成了用原印原拓原钤制谱的新风尚。《范氏集古印谱》由范汝桐编辑,共十卷,每页及页背共16印,印下载释文及钮制,全书共收3300余印。此后,崇祯年间的俞彦,以原钤刊行了《俞氏爱园印薮玉章》(1641),大篆刻家王关的《宝印斋印式》(1614),郭昌宗的《松谈阁印史》(1618),也均在此一时期间世。必须用原钤制作印谱的认识,开始在印坛中普遍树立起来。虽然在史实上,原印原拓始于顾从德的《集古印谱》原刊本,但随着此谱的扩版,又回复到宋人印谱木刻的传统;而经过近30年之后,《范氏集古印谱》才真正地使原钤印谱蔚然成风。

古玺印谱的蓬勃发展,为当时的学者印人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传统养分,刺激了篆刻艺术流派的兴盛和篆刻家的崛起。新的篆刻艺术流派的兴起,又在印谱史上开辟出另一条发展道路——近人印谱。以张灏《学山堂印谱》(1633)、周亮工《赖古堂印谱》(1677)和汪启淑《飞鸿堂印谱》(1675)为代表的总集式近人印谱,被称为明清之际印谱之"三堂";而以何震《何雪渔印海》、甘畅《甘氏印集》和苏宣《苏氏印略》为代表的专集式印谱,则显示出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独立于金石考据学之外。"大凡篆刻本身在形式上的特征,它的审美体系,它的艺术趣味,及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追求,都有意无意地反映在印谱的编辑、取舍之间,如果说印学理论对时风追求是持明确的引导或批评态度的话;那么印谱的编行则体现出一种潜在的褒贬之旨;它不以响亮的口号来打动人们,却善于以事实来说明原要说明的一切。"(见陈振谦《篆刻艺术纵横谈》)

清代是印谱史上的又一个高潮,特别是诞生了像汪启淑这样卓尔不凡的大家。迎来这一高潮的,首先是吴观钧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编辑出版的《稽古斋印谱》,这是清初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巨著。它收集了古印2700余钮,收藏之富,冠于当时玺印鉴藏家之首,作为明末清初印谱发展的过渡,《稽古斋印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继《稽古斋印谱》,则有乾隆三年(1738)程从龙的《师意斋秦汉印谱》。虽然这时各家印谱都采用了原印拓谱,但对古玺印的认识仍因袭前人,缺乏创见。

乾隆年间,出生于安徽侨居杭州的汪启淑,开始活跃于印坛。

汪启淑,字慎仪,号秀峰,又号切庵,自称印癖先生。叶舟《广印人传》中关于汪启淑有这样的记载,说他"家有开万楼,藏书数千种,尤酷嗜图章,搜罗自周秦迄元明印至数万钮,尝于巨珠上刻作篆文,以补诸品所未备,钱梅溪有汉杨浑之字铜印,秀峰欲得之,钱不许,遂长跪不起,钱不得已,笑而蹭之,其风趣如此。"汪启淑穷力于收集秦汉古印由此可窥一斑。他先后编著出版《集古印存》二十四卷,名人印谱《飞鸿堂印谱》五集,《汉铜印从)、《汉铜印原》、《退斋印类》、《锦囊印林》及其他各谱二十七种,《续印人传》八卷。汪氏在印谱方面的诸多贡献应该说是划时代的,无论从编谱的范围上、方法上、数量上、格局上都比前人印谱有了长足突破。如他有意识地开启并倡导专题印谱的刊行;不仅重视印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而且把印人与作品对照起来,存印又存人:虽然中国印史上不乏编谱的印人学者,但像他那样以此安身立命,终身石乞石乞以求的则从未有过。

清代中期,由于考据学在古文献、古文字方面的突破,乾隆五十二年(1787)程瑶田作《看篆楼印谱》,在序中首次提出古印有私玺二字印。这一时期有朱枫《印徵》、黄锡蕃《续古印式》、查俭堂《铜鼓书堂藏印》、金械《松崖藏印》等印谱先后问世。随着集古铜印谱的积累,道光八年(1828)徐同柏为张廷济编纂《清仪阁古印偶存》,第一次把战国玺称为古文印,再至同治初年吴式芬作《双虞壶斋印谱》,在书签上始有古玺官印、古朱文印字样,列在秦汉印之前。同治十一年(1372)陈介棋编《十钟山房印举》,首列古玺。他在同治十三年致吴云的信中说:"朱文铜玺似六国文字,玉印似六国书法近两周者,"(五册奉《斋尺牍》)至此,先秦玺印的特征已完全从印学史上明确出来。

陈介棋,字寿卿,号斋,别号海滨病叟,山东潍县人。陈氏以收集古器和古印闻名,自称"万印楼",与吴式芬、潘祖荫、吴云、吴大等文字之交甚密。因藏有十钟,名其斋曰"十钟山房"。他于咸丰二年(1452)将自藏的两千余枚古印和刘燕莛祈藏的一百余印,合并成《盖斋印集》十二册,请吴式芬、何绍基等人审定;同治十一年又增拓了自己新藏以及吴式芬所藏印,并与原本再合编为《十钟山房印举》,共分三十举,收印7000余枚,当时钤拓了50部,在印学界引起轰动。《十钟山房印举》以集取胜,成为汪启淑之后印谱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与陈介祺前后,则有吴云的《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和吴大的《十六金符斋古铜印存》,它们与《十钟山房印举》鼎足而立,构成了当时古铜印收藏、研究的黄金时代。因此,至光绪七年(1881)王懿荣为高庆龄作《齐鲁古印扩》序时,首次称玺具有官名,出于周秦之际,如司徒、司马、司工之属均为周官,这样,当光绪九年(1883)吴大著《说文古籀补》时,也开始收录古玺文字。再后,高文翰的《印邮》(1885),龚心钊的《瞻麓斋古印徵》(1893),周铣治、周密诒兄弟的《共墨斋藏古玺印谱》(1893),乃至刘鹗这位《老残游记》作者的自编印谱《铁云藏印》等等,作为清末古印研究的尾声,也显示出丰富的特色。

而近人印谱具有开拓意义的,首推陈以和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编集的《完白山人篆刻偶存》。这部印谱除了在收集邓派大师邓石如的作品方面功效显著以外,还有一个十分引入注目的特点,那就是第一次在印谱中收拓了边款。款以志人,使印章的作者如同书画的作者一样,铭以名款,裨便后人有所资寻。当然,自明代第一代学者印人文彭、何震蛎起之时,边款就以一种艺术形式得到长足发展,许多印学理论、作品考订乃至刀法的演进等资料,都一一展示在边款之中。因此《完白山人篆刻偶存》将款识拓入印谱,完成了近人印谱把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相结合的发展环节,从此以后,各家印谱也多不弃边款,收录无遗。

清末民初,以罗振玉为代表的古玺研究又将前人的成果推进了一步。他在1915年成书的《赫莲泉馆古印存》序中,开始指出古玺印中有成语印,如"敬事"、"明上"之类。罗振玉的名字往往同中国的甲骨文连在一起。他是浙江上虞县人,父亲在县城里开旧书铺。罗振玉成年后在江西一个丘姓巨绅家教书,未几这位藏书家绅去世,罗振玉得到东家500余件字画纪念品。从此,罗氏家族由刻《三字经》、《百家姓》的书铺变成了古玩字画商。从1906年他奉召入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逃亡日本,他曾不断到琉璃厂各家古玩铺,观赏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辛亥革命时,罗振玉逃亡日本,靠做古玩生意谋生。1913年《殷墟书契》前编出版,罗振玉名声大振,"九·一八"事变后当了伪满官员,卸任后在大连开墨缘堂,死于1940年。罗振玉是位考古学者式的古董商。他编辑的印谱除了《赫莲泉馆印存》外,尚有《罄室所藏玺印》(1911)、《罄室所藏玺印续集》(1915)、《赫莲泉馆印续存》(1916)、《凝清室所藏周秦玺印》(1923)等数种,都是在学术上极有成就的力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开辟了古代印学研究的冷僻领域,对历来被忽视的唐宋官印进行研究编谱,1916年编成《隋唐以来官印集存》,1923年又编成《贞松堂唐宋以来官印集存》。

自此以后,鉴藏古玺印者选择收录更加精当,如陈宝琛《激秋馆印存》(1925)、故宫博物院《金薤留珍》(1926)、黄氵睿《尊古斋印存》(1927)、张修府《碧霞精舍印存》(1928)、罗振玉《齐鲁封泥集存》(1913)、陈宝琛《徵秋馆藏古封泥》(1926)、周明泰《续封泥考略》和《再续封泥考略》(1928)、西泠印社《封泥汇编》(1931)等。

由丁仁、叶铭、王提、吴隐等人发起的西泠印社于1904年成立。这个集创作与研究于一体的印学组织,出版了大量的古印谱和近人印谱。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吴隐几乎成为当时印谱出版领域的一位领袖人物,他出版最多的是清代诸家的近人印谱,如严根复《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1964)、郭频伽《灵芬涫印存》(1878)、傅子式《西泠六家印存》(1383)、赵之谦刻除子静辑《观自得斋印集》(1889)、吴让之刻林钧辑《师慎轩印存》、吴昌硕自辑《削觚庐印存》、葛昌楹《传朴堂藏印精华》(1916),以及丁、高、俞、葛四家藏印《丁丑劫余印存》(1939),等等。

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后,虽各家印谱极多,版本也较复杂,但编辑体例基本一致。特别是解放以后,玺印鉴藏家大多将自己的藏品捐献国家,国内各大博物馆均先后以各种形式出版了自己的馆藏印品,有些还对玺印的学术研究作出卓有成效的探讨。纵观印谱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与金后、考据、古文字、古文献及篆刻艺术的兴盛密切相关,而且它是在玺印鉴藏家直接参与下才能得以具体展开的。本章试图通过对印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作一简洁综述的同时,向读者揭示鉴藏家对印谱发展的深远影响。为此,将历代(主要是明清两代)印谱,著录的书目列表于后,一方面是给读者提供一个较为详备而完整的发展概貌,另一方面裨便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查检。

谱名编者年代类别卷数

宣和印谱宋徽宗赵佶敕集宋宣和年间不详不详

古今印则程彦明摹刻并辑1573-1620古印谱录4

集古印谱颐从德、王常藏辑1571玺印谱6

印薮王常辑1575古印谱录6

甘氏集古印谱甘摹刻并辑1594古印谱录

宣和集古印史来行学摹刻并辑1596古印谱录8

范氏集古印谱范大澈藏、范汝桐辑1597古印谱录10

松谈阁印史郭宗昌藏辑1615古印谱录3

承清馆印谱张夷令藏辑1617明代各家刻印谱录4

师意斋秦汉印谱程从龙藏辑1738古印谱录6

西京职官印录徐坚刻并辑1746印谱2

讠刃庵集古印存汪启淑藏辑1750明清各家刻印谱录16

锦囊印林汪启淑藏辑1754古印谱录2

汉铜印丛汪启淑藏辑1766古印谱录12

夏氏半阁拾古印遗夏一驹藏辑1773汉印谱录4

四香堂摹印巴慰祖摹刻并辑1774古印谱录9

印徵朱枫藏辑1781古印谱录1

续古印式黄锡蕃辑1795古印谱录2

铜鼓书堂藏印查俭堂藏辑1799古印谱录4

松崖藏印金藏辑1816古印谱录8

强勉斋印谱曹世模摹刻并辑1825古印谱录2

吉金斋古铜印谱何昆玉藏辑不详玺印及宋元印谱录6

斋印集陈介祺藏辑1847玺印谱录12

清仪阁古印偶存张廷济藏辑1856玺印谱录6

瞿氏集古印谱瞿镛藏辑1856玺印谱录8

采柏园古印泽存凌西祥藏辑1857官私汉印谱录2

二百兰亭斋古印考藏吴云辑1864两汉魏晋官印谱录6

齐鲁古印扌麇高庆龄辑1881玺印谱录4

十钟山房印举陈介棋辑1872/1883玺印谱录500/1940册

稽庵齐鲁古印笺孙文阶汇辑1885玺印谱录4

共墨斋藏古玺印诸周銮诒、周铣冶藏辑1886玺印又六朝唐宋官印谱录10

十六金符斋印存吴大藏辑1888玺印谱录26

铁云藏印刘鹗藏辑不详玺印谱录48

印邮赵执斋藏辑1891玺印谱录8

续齐鲁古印扌麇郭申堂藏辑1892玺印谱录16

双虞壶斋印存吴式芬藏辑1875-1908玺印谱录8

瞻麓斋古印徵龚心钊藏辑1893玺印谱录8

秦汉印简高嘉钰藏辑光绪年间古印谱录4

竹北言多古印存黄宾虹藏辑不详玺印谱录8

封泥考略吴式芬、陈介祺著不详封泥专著10

罄室所藏玺印罗振玉藏辑1912玺印谱录4

齐鲁封泥集存罗振玉辑1913汉代官私印封泥1

赫莲泉馆古印存罗振玉藏辑1915玺印及隋唐以后印谱录1

赫莲泉馆古印续存罗振玉藏辑1916玺印及隋唐以后印谱录1

隋唐以来官印集存罗振玉辑1916隋至明官印谱录1

封泥存真马衡辑不详汉代官印封泥谱录1

封泥汇编吴熊辑1931汉代官私印封泥谱录1

魏石经室古玺印景周进藏辑不详玺印及隋唐至明印谱录8

凝清室古官印存罗振五藏辑1923六朝以前官印谱录2

秋馆印存陈宝琛藏辑1925玺印谱录10

金薤留真故宫博物院藏辑1926玺印及宋元印谱录24册

碧葭精舍印存张修府藏辑1927玺印谱录8

己巳集张修府藏辑1929玺印谱录1

毓庆官藏汉铜印故宫博物院藏辑1928两汉官私印谱录2

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吴云藏辑1876玺印六朝印谱录12

善斋玺印录刘晦之藏辑1930玺印及宋元官印谱录16

避暑山庄藏汉铜印故宫博物院藏辑1931汉官私印谱录4

梅景书屋印选吴湖帆藏辑1933元以前铜、玉印谱录2

两汉印帚王献唐藏辑1933古印谱录3

秋馆藏古封泥陈宝琛藏辑不洋汉代官私印封泥谱录5

临淄封泥文字山东省立图书涫编1936秦汉晋官印封泥谱录10

伏庐考藏玺印陈汉第藏辑1939玺印谱录11

宝印斋印式汪关到并辑1573-1620近人印谱1

印隽梁衷刻并辑1610近人印谱4

珍善斋印印吴迥刻并辑1612近人印谱2

苏氏印略苏宣刻并辑1617近人印谱4

学山堂印谱张夷令藏辑1629明代各家刻印谱录10

赖古堂印谱周在浚、周在延、周在建辑1667明清各家刻印谱录4

谷园印谱许容刻并辑1680近人印谱6

宝砚斋印谱林皋刻辑1711近人印谱2

谦斋印谱沈凤刻并辑1728近人印谱2

飞鸿堂印谱汪启淑辑1745清代各家刻印潜录40

坤皋铁笔鞠履厚刻并辑1755近人印谱2

芭堂刻印张燕昌刻并辑1767近人印谱1

历朝史印黄学圮刻并辑1797近人印谱10

完白山人篆刻偶存对石如刻、子邓传密辑1796-1820近人印谱1

传经堂印谱刘小峰藏辑1796-1820明清各家到印谱录3

印商林雨苍刻并辑1803近人印谱3

古铁斋印谱冯承辉刻并辑1817近人印谱2

种榆仙馆印谱陈鸿寿刻、郭宗泰辑1821近人印詹8

古蜗篆居印述程芝华摹刻并辑1824皖派四家印谱录4

楚桥印稿黄楚侨刻并辑1826近人印谱4

补罗迦室印谱赵之琛刻并揖1827近人印谱4

适园印存吴咨(圣俞)刻、王国钧辑1850近人印谱2

杨龙石印存杨氵解刻并辑1821-1850近人印谱2

石寿山房印谱汪蔚摹刻并辑1854浙派两家印谱录1

金山民印存徐三庚刻并辑1855近人印谱2

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严辑1864近人印谱2

百石斋西冷八家印谱丁丙辑1867浙派渚家印谱最12

古梅阁仿完白山人印剩王尔度摹刻并辑1875近人印谱2

未虚室印赏钱松刻并辑1876近人印谱4

晋铜古斋印存吴熙载刻、李培桢辑1876近人印谱4

二金蝶堂印谱赵之谦刻、傅辑1877近人印谱4

西泠六家印存傅辑1883浙派渚家印谱最6

削觚庐印存吴昌硕刻并辑1884近人印谱4

缶庐印集吴昌硕刻并辑1889近人印谱4

二弩精舍印谱赵叔孺刻、张鲁庵辑1941近人印谱6

麋砚斋印存王刻并辑1943近人印谱8

孺斋自刻印俘易熹刻、陈运彰辑不洋近人印谱4

甄古斋印潜王西泉刻并辑1923近人印谱1

西泠八家印选丁辅之藏辑1925清篆刻作品谱录4

传朴堂藏印菁华葛昌槛藏辑1925明清各家刻印谱录12

染仓室印存陈师曾刻并辑1924近人印谱4

丁丑劫馀印存丁、葛、高、俞藏并辑1939明清各家刻印谱录20

吴赵印存吴、赵刻,葛书徵藏辑1943近入印潜6

明清名人刻印汇存葛昌楹、胡氵全藏1943明清各家刻印谱录12

童子雕篆童大年刻并辑1943近人印谱4

松窗遗印褚德彝刻,秦彦冲辑1943近人印谱2

乐只室印谱高络园藏辑1944明清各家刻印谱录10

小玺汇存吴朴摹刻并辑1945玺印谱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