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10702000000096

第96章 中国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中国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据1994年统计,我国目前有贫困县812个,大部分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200公斤。这些贫困地区多属偏僻的深山石山区、高寒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或地方病高发区。这里不仅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远离城市和交通线,而且人口素质低,经济基础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但是,从总体上说贫困地区的工作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还有一段适应期。这是因为:第一,国家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资金运转过程中还存在着流失现象。市场经济的冲击使许多指令性、计划性政策很难到位。第二,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差、待遇低等现实问题导致人才的稀缺。第三,有些贫困地区政府行为软化,“等、靠、要”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第四,贫困地区开发的产品由于管理、技术低下,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十分脆弱。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存在着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并不奇怪。

贫困是全球性现象,在发达国家中也存在,只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象更为严重一些。中国要解决这剩下的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一方面有赖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在市场经济规律中寻找脱贫致富的新模式: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地区只有建立一个比较稳固的、健全的基础设施,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发展基础。因此首先要抓好贫困地区的通路、通水、通电工程的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

第二,继续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保驾护航;大力发展地方银行,引进和利用外资、社会捐助、股份制等等筹集扶贫开发资金,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使用时要突出重点,提高扶贫效益。

第三,加强对贫困地区的领导,健全扶贫开发机构,搞好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抓好人才的培养,其中,要恢复扫盲工作,发展成人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基本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技扶贫意识。

第四,寻找外援、加强横向联系与自力更生、苦练“内功”相结合。一方面,国家要鼓励、支持到贫困地区兴办开发性企业,组织贫困地区干群到发达省份参观、学习,同时确定帮扶对象,签订帮扶合同,实行对口支援;另一方面,贫困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提高整体“造血”功能。这两方面的结合,是治贫的关键。

如何实现贫困地区由贫穷到富裕,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以解决温饱问题为核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扶贫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扶贫开发工作做好了,贫困地区群众能安居乐业,建设一个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大有希望。

(范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