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王军武剧作选
10701300000025

第25章 鲁国

时间公元前497年,秋天,下午。

地点鲁国都城南门外。

繁华的都市背景,场地高处,齐国送来的八十名美女身着薄如蝉翼的舞衣,随着郑国的靡靡之音翩翩起舞,三十辆驷马宝车装饰华丽,招惹得路人驻足观看。

齐国使臣甲乙警觉地分上。

齐使甲奉了齐侯之命。

齐使乙来到鲁国都城。

齐使甲送上美女八十个。

齐使乙驷马宝车三十乘。

齐使甲先走通太宰季桓子。

齐使乙再让国君鲁定公也上钩。

齐使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齐使乙愿闻个一二,究竟。

齐使甲三年前齐国想以强凌弱,胁迫鲁国国君在夹谷会盟,签订不平等盟约,使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庸,谁知强中更遇强中手,碰到了一介儒生孔子,心想他光会舞文,不会弄武,谁知他文事武备,变被动为主动,结果却让精通周礼的孔子以法喝退了张牙舞爪的莱夷人,还斩了五个舞女。杀一儆百,做了个娃样子,让齐侯景公丢尽了面子,还退还了占领鲁国的龟阴等三处地方。

齐使乙哎呀,那不成了偷鸡不成反蚀米,赔了土地又辱国折人了吗?

齐使甲是啊!这就是有一个人能兴邦,缺一人就辱国啊!为此老相国晏婴送了性命,黎大夫耿耿于怀,嫉恨于心,伺机要进行报复。

齐使乙这下可找到时机了。

齐使甲怎见得?

齐使乙听说孔子这几年使中都大治,鲁国渐渐繁荣富强起来,不过最近却遇到了麻烦!

齐使甲你还蠆的清?

齐使乙孔子他代摄相事,想强公室,削弱三桓的势力,来了个堕三都,这本符合太宰季桓子的心愿,就让孔子的学生子路去执行这个任务,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齐使甲何为一箭双雕?

齐使乙他这样做是既把自己封地里日益强盛越权行事的家臣阳虎驱逐出境,同时也削弱了叔孙、孟孙氏的实力,谁知孟懿子听了封地成城邑宰的话,拼命抵抗,这第三都就没堕成,相反倒还怀疑起子路来了!

齐使甲为什么?

齐使乙子路和孟懿子是同学,都是孔子的学生啊!由此季桓子就把子路给辞了,也有人说起孔子的坏话来了,鲁国的君臣之间,臣与臣之间有了怨隙啊!

齐使甲这倒是个可乘之机,故齐侯景公就主张攻打鲁国,报那夹谷会盟之仇,可他毕竟太急了。

齐使乙还是黎相国计谋多,不硬来,用软杀法杀人,送上美女,宝马驷车,让他败政!

齐使甲对!知他鲁定公与季桓子都是胸无大志,贪财好色之徒!给他君臣使个离间计,让他从内部分裂,不攻自破。

齐使乙对!孔子是个正经守礼教之人,必然反对他们收受美女宝马,这不,矛盾不就起来了吗?

齐使甲对呀,只要除掉了孔子,他不当政,鲁国富强不起来,就不会形成对齐国的威胁。

齐使乙这不,你看,季桓子也悄悄地穿着便服来了吗?你我迎接。季桓子看着舞女扭动的婀娜身肢,心里早已春潮涌动,魂不附体,如醉如痴。

齐使甲齐使叩见太宰大人。

季桓子咹?噢?

齐使甲(施礼)下官奉齐侯之命来到鲁国,齐侯听说鲁国大治,分外高兴,特遣使献美女八十名,宝马三十驷一百二十匹以表祝贺,无奈畏惧大司寇孔丘,故不敢冒然进城,特请季太宰一一看过,再作定夺。

季桓子承蒙齐侯厚意,赠此美女宝马,我已禀报鲁君定公了,他也会来看的。谢谢齐侯了。

齐使乙请太宰一一审看,不知可否符合心意?我等不知鲁国国情,惟恐这女乐之声不合鲁国风俗,如果能在贵府调教数日再献于鲁君,将会更美妙,不知太宰意下如何?

季桓子甚好,甚好。只是——你看,那边厢鲁侯已微服出动了。(在围观的人群中搜寻,拽出了鲁定公,并议论着)

季桓子主公,你看这些齐国送来的美女如何?这也是三年前夹谷会盟时,齐国畏惧我鲁国的强盛才献来的,下的国书我已接了,只是惧怕大司寇孔丘多事,才将这宝马美女停在南城门外,搭起帐篷久住,恐对鲁国声誉不好,君上你看如何定夺?

鲁定公你一半,我一半,人马各半。

季桓子还是君上英明。

鲁定公至于孔大司寇追问,就说齐侯相赠,礼尚往来,也非我们索求,他能奈何怎地?不予理睬也就罢了。

季桓子是啊!

齐使甲季太宰,那就按鲁侯旨意,我领一半人马随鲁侯而去,齐使乙我领一半随太宰而走。

(齐使分定人、车马,分随鲁定公、季桓子而下。路旁的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幕闭

时间前场不久。

地点孔子府第。

孔子夫人兀官氏泪痕满面忧伤地上。

兀官氏夫君,夫君——

孔子满怀忧愤地从书房中走出,他已收拾好行李,准备弃鲁远游。

孔子夫人。

兀官氏我说你就不能忍一忍吧!你已是五十有五的人了,还能过几天安宁日子?

孔子这能忍吗?齐侯谴使送来美女宝马,明明是要消解鲁国君臣的心志,现在朝也不上了,国事也荒于办理,我作为司寇,怎能坐视不理?这焉是一个忍字能了得的事嘛!

兀官氏你看你当司寇,代摄相事的时候,人家季桓子让你推荐人作家臣,你有机会也不把自己的儿子孔鲤推荐一下,致使他至今一无长进,还待在家里。

孔子季桓子要的是擅政的贤者,儿子孔鲤虽学的尚佳,但这方面尚有欠缺,所以我才推荐子路、冉求这些从政能力较高的人去,正因为孔鲤是我的儿子,我才荐贤不荐子啊!

兀官氏可你这一弃官出走,家里收入也就终止了,这柴米油盐?

孔子这几年尚有积蓄,你已节俭成性,往后我安定了会周济你们的。

兀官氏你只说寻找明主,以图报效,明主在哪里?也还不知哪国能收留你?

孔子我想可先到宋国,那是我祖辈十几代人居住的祖国,也是你的娘家故乡,我想他还总会给我以立足之地,给一碗饭吃的。

子路大嗓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吆喝着上。子贡、颜回、闵损、曾点等先后登场。

子路夫子,还是我来驾车吧!这六艺之中驾车我习的最佳,我们走吧!

孔子再等一等,今天该是分送祭肉、祭品的最后一天了,君侯是否还想用我们就在这一次了,由此就可知主公对待我们的态度了。

子路夫子,你再别抱任何幻想了,郊祭这么重要的事情,定公与季桓子都未到南城门外去,沉湎于齐国送来的美色,还谈什么政事,若分祭肉祭品,论职务你当是头一份,可给其他人都分送了却没有你,还谈何君臣的恩义信任?

曾点唉!平民贪色败事,大夫贪色毁政,君侯贪色误国,你看定公自得到这美女宝马之后,朝夕吃喝玩乐,纵欲无度,荒废朝政,季桓子身为太宰,分得一半美女宝马,比定公还甚,所有国事文书全卡在他那儿了,唉!鲁国早晚要毁在这季桓子、鲁定公手里!

子贡也怪夫子,夹谷会盟,国君、季桓子都未想到,可能性命有危,经过夫子当场与晏子、景公较量,不仅人未受损,还把鲁的三处失地都要回来了,当时国君、季桓子都说要把失地龟阴或灌阳、郓邑封给夫子,夫子却以相君盟会,能够不被强权所屈服,这是相礼者应尽的职责,无功可言,人臣要有勘乱定国、除奸立君等大功,才能受赐禄田及封邑,而拒绝了赐封,你看这家里的用度日后就成问题,何况当初鲁国几代君王无能,把城邑、属地割让给齐,要回来是夫子的本事,是白拣的。夫子要是有了这些封地呀,我们也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也不至于今天才找地盘,出了国门还不知往哪里去呀?

颜回子贡,再不要说那些抱后腰的话了,夫子那样做,正显示了他仁政德治的为官之道和高尚美德,身居要职,不失国威,却还以礼索回用强权、战事才能讨回的失地,这对国家是多么大的贡献,他有功却不自傲,还非常谦逊地辞掉赐封,没有以功要挟上司索财要官,还为国家大治,以德化民,繁荣昌盛做出了努力,夫子的以国为重,以民为重,治理有方的高尚情操和才能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孔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鲁公室衰微,政早已由大夫执掌,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然而父母之邦却是些贪色好马之徒执掌,焉能如志乎,我等为鲁臣民,当严格修己以安百姓,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弟子们,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之地,而有所作为吧!得势时要有大为,不得势时有小为,不管到了那里都不可浪费寸金的光阴啊!

子路夫子,可这路途遥遥,时事艰难,何一日才是归期啊?

孔子君子之居,何陋之有,路途遥遥,岂奈我何!吾少也贱,什么事没经过?什么人的脸没见过?但矢志不渝,学而时习之,方略知世事一二。常言道,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显溪流,而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还要到别国去获取广泛的良知,才能做到大彻大悟;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小自委吏乘田,大至司寇摄相,深感不愁没有官位,只怕没有赖以站得住脚的本领,不愁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故学无止境,孜孜不倦以求之,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四海为家,何谈未行先问归期乎?

子路那咱们就走吧!

众走!

兀官氏夫君,(依依不舍地)你就这样走了吗?(转身)孔鲤、孔鲤。(孔鲤从街市上采买了路上要用的东西上。递给孔子。

孔鲤爹爹,你真的要走了?

孔子要走了,你在家里照顾好你妈妈,还有你的妻子、孩子。

孔鲤妻及孩子走上,送别。

孔鲤妻爹爹,你路上要多加保重。

孔鲤子爷爷,爷爷。

孔子再次目视着家里人,满含热泪地一一告别。

子路赶车,弟子们随下。

孔子告别家人,登车远去。

(家人招手,掩泪,下。切光。

灯复明时,孔子一行已到鲁与卫国交界处。路边栽有界碑“鲁界”。

孔子走下车来,在边界上徘徊。

冉求夫子,到了边界,我们该向何处去呢?

孔子唉!走的真快啊,我们已到了国界了,就按子路说的到卫国去吧!卫国国风好,又有子路的内兄颜浊邹在此,可作为我们出国游学的第一站。

冉求夫子,天色已不早了,我们走快一点啊!

孔子我走得慢,是因为要离开父母之邦啊!(依恋故国的样子,回头望去,还想有所期待,希望鲁国国君等能挽留他们!)

冉求夫子,走吧!

孔子啊,我想再看一眼鲁国的土地啊,却被这龟山挡住了,手里没有开山的斧头啊,怎奈何得了龟山!

一快马奔上,孔子以为来人系国君带玉环来挽留。内喊:“大司寇留步!”

孔子是宫廷乐师师己啊?是否国君,太宰……

师已大司寇,国君、太宰都说并没有人得罪你呀,你为什么要离开鲁国呢?

(孔子失望,黯然神伤。操起琴弹唱和起来。

孔子(唱)君王迷恋女色啊,

如何听得忠言?

君王迷恋女色啊,

足以败国亡命!

我已竭尽全力啊,

怎奈大道难行,

只有离国出走啊!

悠哉游哉,度我余生。

(歌声深沉凄婉,感动了乐师及弟子。

师已前途茫茫,夫子多加保重!告辞!(慢下)

(子路启动车辆,孔子等慢悠悠地随下,音乐声起。

幕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