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独立自主的习惯,从你的生活方式中,就可以看出,你要学着独立去生活,自主地去做些事情,一个成大事者是不会在生活中依赖他人的。
当你作为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可能就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呵护与抚养:饥饿、寒冷、病痛、挫折……似乎都有人在为你遮挡。而现在,你长大了,步入了社会,走向了你自己的生活,你是否想过:你能生存吗?你能适应社会吗?你能活得很好吗?从这一刻开始,你的精神支柱就是你自己,只有你才能对你自己负责!
一位朋友谈起他在美国的一段经历。为了16岁的儿子能够成才,狠下心来,送他到一所远离住家却十分有名的学校去念书。那个稚气未税的小伙子每天都需要转三站公共汽车,换两次地铁,穿越纽约最豪华和最肮脏的两个街区,历时三个多小时。而纽约的地下铁又是世界上最乱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每天都有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的事件发生。为什么这位朋友让自己的儿子放着附近的高中不读,而冒那么大的风险,整天奔波于那危险的路中呢?
一方面固然因为儿子考上了世界的名校,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的朋友独立生存的观念使然。在美国,16岁的孩子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精神的。我的那位北大朋友,始终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一关,都要穿越这样的危险地带,否则就难以在这错综复杂、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告诉儿子说:人生的道路是更危险的,因为人生只有去,没有回,走的是只能走一次的路线,而每一步跨出去都是自己不曾熟悉的道路,若一步稍有不慎,你的整个人生都将遭到打击或挫折。所以他在给儿子的信中着重写道:“年轻人,你渐渐会发现,当你个人独行的时候,会变得格外聪明,当你离开父母的时候,你才会知道父亲是对的。”年青人应该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并且用这种习惯去在对世界,而对生活中的一切。
也许,你会遇到一些问题:觉得社会太黑暗,抱怨别人太势利,感受了人世间的冷暖之后,你变得孤独,寂寞,总有许许多多不能名状的情绪要发泄。这时,你应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其实,你只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孩子”——外表成熟而内心却仍然依附着过去扶持着你的力量的孩子。也就是说,你还没有独立,不能独自承担这许多事情。所以你活得不顺心、不积极,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能没有独立。而这一切,又都只能靠你自己,因为你自身就是你自己的生存环境之一。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鲁迅先生的故事不知被多少人传诵:鲁迅小时候,由于家道的败落和父亲的病情,使还是孩子的鲁迅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不仅要学习,还要每天往返于药店与当铺之间,去为生活而奔波。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忘自强不息地奋斗。一次,由于上学迟到,老师对他加以批评,鲁迅从此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上了一个“早”字,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提醒,更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体现:自立、自强。
当一个青年人独立了,放弃了依赖性的时候,当一个青年人真正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个女孩子可能是很柔弱的,但当她成为一个母亲之后,当她必须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她的身上将因为自己负责所迸发出的力量将是无比的,这就是独立的强大。天助自助者,社会需要坚强自立的人,任何人都不愿意与一个软弱无力,随时会倒在自己身上的人呆在一起。只有你能为自己负责了,你才可能更多地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自己就是你自己,这毋庸置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陪你一生一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独立地生活。
一个娇生惯养、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要想迅速地成熟起来,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远离父母,去过独立的生活。正如一个婴儿,只有当他挣脱了双亲扶持的双手,自己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我们才会惊喜地叫道:宝宝会走了。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的进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异化,每个人都充满了智慧,又都有一副适应自己人生经验的“如意算盘”。
然而,谁也无法在课堂上、书本中和家庭里教会青年们如何自如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利害关系,如何克服自身的惰性和弱点,以一个成熟者的目光来审视世界上的一切。只有独立地去面对、去体验,才会获得这些知识。正如一位先哲所说,苦想让小鸟学会飞,就让它飞吧。
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验,被一位朋友领着穿过几条不曾到过的小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第二次自己而来时,竟然无法辨认上次走过的路线;只有按图索骥,走一路问一路,再来时我们才能十分肯定地找到要找的目标——这就是独立的境界。
独立的境界是美妙的,独立的习惯却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和培养的。独立地面对社会、面对自然、面对你自己、面对生活。
独立的习惯是成大事者应该必备的条件之一。一个独立的人,他会坚守信仰,保持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不迷失方向,不能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一道亮丽的色彩。
一位学者曾提倡“吃得苦中苦,主为人上人”的观点。他建议青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拒斥邪恶,保持自我真性情,玉洁冰清,不沾世俗气的独立,更值得我们学习。他曾鼓励过青年们,做人要独立,只有如此,才能思想自由,不断探索,才能使从事学术工作者解放思想,善于怀疑,富有创造性,且能埋头钻研,上下求索,以追求真理为旨归,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在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在文革时期,北大的时校长傅鹰教授,就是一位敢讲真话、直道而行的突出典型。他独立思考,率不盲从,且心直口快,在1957年差一点成为右派,只是由于毛泽东主席的有关讲话,才使他免于厄运。傅先生的观点和事迹在北大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我想这也是坚持独立的胜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圈子,在学问上有所见解,有所创新,生活中也是如此。
我们生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不可能孤立存在,你必然会与许许多多的人交往、合作。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要放弃独立而随波逐流。
不要总是一本正经或忿忿不平,这样才有礼貌。为赢得别人的欢迎,你必须在举止上做些让步。有时你可以退让,但不要为此失去自我。
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这种习惯会在成功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青年人学会独立生活,拥有了独立的品格,你就拥有了成功者必备的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