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10700200000030

第30章 扬谷扇车

中国旋转式扬谷扇车的发明,为世代辛劳的农民造福极大。

在扇车发明之前,农民在谷物收割之后把糠秕、碎稻秆和籽粒分开,须将谷粒抛入空中,由自然风把糠秕吹走,籽粒落到地上。然后再用簸箕来簸,随着手腕有节奏不停地抖动,糠秕逐渐被簸到簸箕的前部边缘,而籽粒则留在簸箕的后部。这样才把糠秕与籽粒分开。

中国人不满足于这种速度缓慢而又费力的簸谷法或筛谷法。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经验,作出了一项卓越的发明:旋转式扬谷扇车,即所谓“飙车”。在古墓中发现了用陶器和小型工件制作的模型。从它的构造看,使用时是将谷粒倒入一个加料斗中,不停地受到由曲柄摇把带动风扇而产生的气流的冲击。风扇后面有一个大的进气口,风扇安装在一个宽而斜的通道的末端。风扇产生的风把糠秕通过一个漏孔吹到地上。籽粒落到盛器(如篮、筐等)里。另有一种轻便式的旋转式扬谷扇车,是一项重要的改进。因为原始扬谷扇车很昂贵,而轻便式的可以出租,使其物主能够收回成本。还有一种扬谷扇车,不仅可由适于一个人使用的小曲柄摇手来操作,也可由一个与曲柄相连的踏板来操作,这样操作人员可以腾出手来同时干其他的活。

飙车曾于公元1706年至1720年之间由荷兰船员带到欧洲。大约也在这个时期,瑞典人直接从中国南方进口了这种扬谷扇车。公元1720年左右,耶稣会传教士也从中国把几台扬谷扇车带到了法国。

因此到公元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而在此之前,西方人主要是用铲扬谷和用谷筛筛谷。在16世纪初期,也间或使用粗帆布和毯子等物扬去糠秕。

发明于2200多年前的中国扬谷扇车,因其制作简易,方便实用,至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些农村,仍可在丰收的季节在田间地头看到它的身影,呼呼旋转的扇叶把糠秕与籽粒吹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