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10700200000027

第27章 肥料

史料证明,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使用肥料种田的国家。在中国奴隶社会初期,农民就知道使用肥料可以使土地更肥沃。古籍《荀子·国富》里写道:“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肥料的重要性和草肥、粪肥的使用。此外,古人在那时也已经知道落叶腐烂可以肥田,并且开始利用泥粪。泥粪是一种含有较多腐殖质的土壤,包括淤泥、塘泥、河泥、湖泥,以及其他肥泥。到了战国末期,人们认识到在夏天高温多雨的天气下除草可以利用像热汤一样的水,把杂草泡在里面,使之腐烂,成为肥料。西汉时期的一本古书上记载:“用腐熟的人粪肥田,用蚕粪拌种,用兽骨汁作肥,以及种植稗和小豆喂猪,以猪粪肥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利用的肥料已经有许多种,有畜粪、蚕粪、兽骨、草木灰、旧墙土、食盐等。这时,中国的土地耕种面积大量增加,但是畜牧业不发达。于是,人们就大量有意识的种植野生绿肥。这时的绿肥有绿豆、小豆、胡芝麻等。

隋、唐、宋、元这700年间,人们已用麻饼、豆饼作肥料,并开始用石灰、石膏、硫磺等无机肥料。这时人们新用的肥料还有鼠粪、蝙蝠粪、鸡粪、驴粪、鸟类的羽毛、鱼骨头汁、洗鱼水、淘米水等。据初步统计,当时我国农民使用的肥料种类就多达60余种。

到了明、清两代,我国肥料的种类就更多了,至少已有上百种。人们把凡是可以腐烂的东西都拿来当肥料使用。用的比较多的是各种动物的骨灰。所用野生植物制作的肥料也扩大到了各种菜籽、棉籽、大麦、蚕豆、大豆、萝卜、豆渣、糖渣和酒糟之类。无机肥料也扩大到了黑矾、盐卤水等。杂肥就更不计其数,包括各种动物、动物皮毛、草木落叶、脏水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肥料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仅用以前那些品种繁多的肥料来肥田,还用含有庄稼必需的营养元素氮、磷、钾肥等专用肥料,以及农作物吸收量较少的微量元素肥料、含有多种肥分的复合肥料、微生物肥料、农药肥料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种田使用肥料的发明,为全人类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