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96

第96章 参苏饮

(附方:芎苏饮、香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若去参前入芎柴,饮号芎苏治不差。

香苏陈皮草为饮,外感内伤气郁施。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人参、紫苏、干葛、前胡、半夏、茯苓各20克,陈皮、甘草、枳壳、桔梗、木香各6克。

用法:为粗末,用适量,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分两次服。

功效:解表散邪,补中行滞。

适应证:体虚,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多。或素有咳嗽,胸膈满闷,或有呕逆,脉象细弱,或兼轻微泄泻。

方义:本方是二陈汤(夏、陈、苓、草)加解表、行气、益气诸药所组成。它的适应证是体气虚弱,外感风寒,内有湿痰之证。所以用紫苏、葛根、前胡、姜、枣解表,发散风寒,以治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用二陈汤加桔梗、枳壳,祛痰利膈,止呕逆,治咳嗽;用木香配合枳壳,宽中利气,消胀除满;用人参配合甘草,补虚益胃,以安内攘外。诸药配合可扶正祛邪、解表除痰、宽胸利气,用于体弱和老幼者感冒,最为适宜。

“芎苏饮”(《证治准绳》引《澹寮》方,原无木香),是本方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为粗末。适用于参苏饮证体质较强而表证较重者。

“香苏饮”(《局方》),方用制香附、紫苏各60克,陈皮30克,甘草15克为粗末,取适量酌加姜、葱煎服。功能发散风寒、理气,适用于轻度感冒,兼有内伤气郁不快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