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93

第93章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阳毒总能消。

来源:《宣明论方》。

药物:防风、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荆芥、大黄(酒蒸)、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黑山栀、荆芥、白术各7.5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9~12克,每日2次,生姜煎汤送下。近世多将本方作成丸剂应用,其用量与散剂相同。

功效:发表攻里,泻热解毒。

适应证:风热壅盛,气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实,既有憎寒壮热等表证,又有口苦舌干、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等里证时,应用本方最为适合。凡是头目昏晕、目赤睛痛、疮疡肿毒、丹斑瘾疹、惊狂谵语、手足搐搦以及咳嗽上气等病证,只要见有上述表里症状者,都可应用本方治疗。

方义:方中麻黄、荆芥、防风、薄荷,在苦寒性凉的膏、芩、山栀配合之下,成为辛凉解表剂,以疏散在表之风热。大黄、芒硝、滑石、甘草,前二药泻热通便,后二药下行利尿,合为解除里热实结之剂。连翘、石膏、黄芩、山栀,清热解毒,以通解三焦之实热。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补中。综合起来,本方具有上下分消、表里交治的作用;同时于散泻之中,寓以补养之意,这样便可以发汗不伤表,攻下不伤里了。因此,它是治疗表里俱实及外科疡毒的一张有效良方。

根据临床经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症状解除后,仍见额部疼痛不已者,用本方丸剂,每服4.5~6克(小儿半量),一日三次,一般于第二天可得缓解,三四日后可获痊愈。此外高血压、动脉硬化、三又神经痛引起之头痛,伴见风阳上扰、心烦便秘、脉弦舌红者,均可服用,每次6克,一日二次。